首页 > 访谈 > 正文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1-06 10:06:33
听新闻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特邀艺术家池沙鸿,请他讲述自己的二十年,从一幅幅流逝的画面中找寻过往的记忆。

——编者按

采访人:二十年来,你的艺术道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池沙鸿:二十年来,我经历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二十年前,我相继在浙江省文化厅和浙江省群众艺术馆从事社会文化艺术的组织辅导工作。我虽然努力进行绘画创作,但只能利用业余时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2006年浙江画院呼伦贝尔草原采风

2002年,我来到浙江画院,成为专业画家。尽管画院的行政工作比较繁重,画画的时间还是多了很多,我那感觉就是“老鼠掉进米缸里”。足以让我重新思考我创作上的很多问题。从前我参加全国美展,基本上是以工笔画为主。因为工作忙,只能利用零碎时间画画,工笔画有一个好处是随时可以坐下来添几笔。但是意笔画不可能这样做,因为意笔画需要一气呵成,一停顿,整个气韵就断了,续上的气总是不那么顺。到了画院有了大块的创作时间,我就完全转向意笔画,并在意笔画当中慢慢地对中国画的传统有了更进一步的感受和思考,这是最大的转变。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 《同路》 183×192cm 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浙江画院有个优秀传统,始终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每年起码有两三次到各地去采风。我们第一任院长陆俨少曾经对于画学说过一句话,叫做“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所谓四分读书,就是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也是前人行路之后的总结思考,所以行路和读书是一致的。四分读书放在最前面,意味着只有人本身具有丰厚的学养知识,有丰富的情感、领悟和想法,才能把画画好。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在创作《国药之脉-胡庆余堂国药号》中

画画不是最终目的,绘画是人表达自身情感和心智的载体,是为人的外化。虽然我是一个职业的画家,但是从艺术角度来讲,艺术不是职业,是一种表达。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其实不矛盾。如果一个人单纯地以画家为职业,那很简单,为任务,为市场而画。真正的艺术不是这样的,做艺术是表达自己,所以首先是做人,修身养性,读书行路,让绘画艺术往高处走。画院的存在价值是为浙江文化建立高地,这应该是艺术工作者的担当。

(下图请横屏观看)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国药之脉-胡庆余堂国药号》249×630cm 2016年

在这二十年当中,我画了非常多的大幅作品,一是参加全国美展等综合性美展,这是画院的任务,同时,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创作能力的指标之一。二是参加浙江省或的重大美术创作工程,我们画院有很多人都能担当。我是参加重大工程的创作才第一次接触那种七八米长、三米多高的大画,也对历史绘画和主题性绘画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三是画院常规的主题创作,如“走进系列”、“人文浙江”等反映浙江历史和发展的系列创作。四是应邀参加很多机构和单位的专题展览,或应邀为他们作画。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梳头桌》69×69cm2009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爆竹声声》2008年

我也在自己喜欢的、内心最容易触动的那些方面连续做了很多专题性的个展。比如说“武林旧事”展览,是回顾我小时候的生活状态,大院文化,清贫但快乐的集体主义的生活;“边区故事”,画的是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反映当年八路军的抗战生活;“似水年华”,对中国的著名女性进行了梳理;“梨园故事”,表现戏曲人,不仅仅是画舞台上的造型,更注重台前幕后的生活状态;“生生不息”,集中描绘到各地采风时碰到的人物,和我平时接触的好朋友,给他们画的肖像。就这样,慢慢地我的表现方法越来越多,我表现的领域、想表达的想法也越来越多,我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也和劳动人民一样生生不息。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苏堤春晓》38×38cm2015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市民广场》38×38cm2015年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是,人们都认为我是画人物画的,但是我慢慢地觉得,其实绘画不去区分人物、山水、花鸟会更好,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都能落地。所以我专门做了一个“杭州记事”展览,展出的八十幅画全部是杭州的风景,画我对杭州的情感。甚至最近我开始画诸如莲花体育馆、跨海大桥、钱江新城等等,画当代社会的变化。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感动越来越多,想表达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随着绘画语言越来越丰富,我这种感动就能始终保持着一种鲜活的状态并体现出来,甚至还会有很大的开拓空间,而不会陷到某一个科目里面去,把路越走越窄。所以这二十年对我来说,是我的艺术走向大道的过程。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2023《风从钱江起》136cmx86cm

采访人:请分享一些你对传统中国画的思考。

池沙鸿:我平时经常思考传统中国画的问题,一方面看了很多书,既有古代的画论,也有近当代的一些理论家的书。为吴山明老师的一个中国画创研班做主导教师的时候,因为要组织教材,组织教学大纲,教学生中国画是怎么一回事,在这个过程里,我把传统中国画系统地捋了一遍。另外,我经常受邀举行创作讲座,在讲座的过程当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时学生提问,我会按我的理解去讲,但也有一些问题会碰到瓶颈,我就在讲座结束之后回来继续思考,把它解释通,慢慢地使自己的想法趋于完满。但实际上还有很多问题仍在探讨之中,因为艺术道路永无止境。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骑马打仗》230×192cm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在这一过程当中,我感觉让自己不断进步的关键是活到老学到老。我和别人讲得越多,探讨得越多,越发现自己好像欠缺了很多东西,所以还得继续学习。所以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平时做事的时候,始终把喜马拉雅app开着,主要听历史,包括艺术史,因为很多东西在历史上都有印证,包括对美术创作的理解。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 《消失的万石里》 38x38cm 2015年

我是听了《史记》“孔子世家”一则“孔子学琴于师襄”的故事,再翻原著,才真正理解什么是艺术创作。一件作品有四个要点:曲、数、志和为人,四者具备才是完整的作品。我们进行创作,也要追求作品的完整度,作品是创作者为人的外化,不是简单地把画面画得很好看,而是要自然而然地将真心流露。这个故事里说的是志气的志,我想在这个基础上更宽阔一些,要有心智,智慧的智。心智有高低,往高处走,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得读书、读人、读物、读自然、读社会。虽然读不完世界之大,但只要保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学无止境”需求,总会不断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厚多彩。

采访人:在教学和座谈会中会接触到许多年轻人,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有怎样的感触?

池沙鸿:我非常喜欢许多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他们有很多新的想法,他们的生活、情感、学习经历和所受的教育跟我们完全不同,绘画表达也完全不同。他们在表达自我中会跳开所谓的专业。有的以很宽的学养底子来到中国画领域自创一格,有的不仅跳开人物山水花鸟分科,还游历版画、油画、甚至综合材料,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还有的甚至在当代艺术、行为艺术的领域作出很有深度的事情。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2023年4月,池沙鸿在景宁为当地画家举行专题培训

这一点我挺赞赏的,因为创作的终点是表达,人这一辈子不仅仅是画画,画画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所以我在跟他们谈天的时候,也会很支持他们某些很新鲜的想法。比如说有人会说自己画得不像中国画了,我就说,为什么一定要像中国画呢?你想表达什么,你只要把它表达清楚就行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我历来强调要让年轻人拥有自己的舞台,不要阻挡他们的尝试,不要用自己的审美去框定别人的审美。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2018年,池沙鸿带班仙居采风

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有些老师会说你们要走自己的路,也有些老师会说你们必须如何如何。我想尽可能做前一种老师。有些貌似应该具备的东西是可以扔开的,甚至扔开以后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方式,这个方式也许就成为后一代人的传统了。艺术创作始终在变化,只有无常才是永远的恒常。

采访人:回顾这二十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如果有什么遗憾的话,会是什么?

池沙鸿:收获有三点:一是绘画的方式的转变,二是加深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三是明显感觉到自己学有不足。

说到遗憾,我觉得这一辈子做错过一些事情,但错了就错了,我不会感觉那些事情有遗憾,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是最关键的,下次不再犯错就行了。有些错是以年龄为代价的,也谈不上遗憾。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2021年,池沙鸿带班石浦船厂采风

在画院这二十年形成了我的创作个性。我有一个展览主题就叫“随缘随心”。有个比喻是人生如水,我的性格就像水一样。水遇阻则拐,自然流淌。你真给我围住了,我就停下来,只要有缺口,我就继续流。这就叫随缘。我年轻的时候冲劲很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遇到的挫折会比较厉害。现在无所谓了,我信天命尽人事,该做的努力都去做,但是做了之后不行,也不会去埋怨,下次有机会再做好就可以。

采访人:对于中国画人物画未来的发展,你有怎样的想法?

池沙鸿:一是艺术要从心而发,二是艺术应该与社会同步。艺术家要深入生活,读人、读物、读书、读自然、读社会,才能有更多的感受,才能抒发自己的感觉,这一点大道理应该是不变的。二十多年来,不仅是中国人物画和中国画整体,对美术界的整体发展,我也是这个看法。之所以浙江美术界发展得非常好,而且在全国始终保持着最前列,就是因为有那么一批艺术家,始终是这样在对待自己的艺术。这一点是很值得自豪的。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夏夜故事会》68×68cm2010年

当然浙江的中国画还有一些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中比较大的一点是,我们在注重传承优秀的文化的同时,对外界的变化不是特别关注。省外很多同行到浙江来,一开口就是你们浙江的传统很丰厚。我听起来总有点嘀咕,这是批评我们还是赞扬我们呢?浙江的中国画水平很高,但是在全国不太能获奖。全国的获奖的作品都是十分关注生活、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浙江中国画的比较短板的地方,大家都是传统功底很好,笔墨能力很强,个人的艺术思维很活跃,但是对社会的关注略微弱一些。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泰顺霞光桥》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绘画语言应该有更多的样貌,尤其是需要完全个人的原生态语言。这一点浙江也是稍微弱一些的。甚至有比较极端的情况,老师画成什么样,学生就画成什么样。或者从临摹入手,就以学会的手段描绘世间万物,把内心的感受深深埋葬。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只看到我们学习到的那一套和老师的那一套。应该跳出浙江回看自己,要有新的表现手段来表现新的情感,新的认知,新的想法。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应该与社会发展新同步。艺术语言永远是由艺术表达需求来促进其变化的。这是今后浙江中国画应该注意的地方,也是我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中体悟到的。

采访人: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

池沙鸿:我的想法挺多的,曾经想画水墨江南,专门以江南水乡作为主题。最近又想画当代建设,我画了莲花体育馆、高铁之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没人把它作为一个专题去画,大家画山水就是传统的山水。如果要画这些,手法完全不是传统的山水画的手法,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甚至包括界画的手法,很多方式都能用起来。不过也不急于办展览,等到有一定的积累以后再做考虑展览。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泰顺北涧桥》120×110cm2023

明年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画院也要求我参加创作,我也应该参加创作。我经常到处走走,看到很多心动的事物,所以随缘吧,最想画的先画。全国美展的创作我甚至不想画人物画了,因为我对当代建筑或重器很心动。你去看两宋的绘画,画家们把宋代最先进的东西全画到了,《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整座城市最美好的东西。他们画的山间寺庙、建筑,都是当年最好的建筑,而且画得非常高级。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 《欢迎到我家》183×192cm 2003年中国美术“金彩奖”中国画银奖

关于人物画我最近想画藏民。但是跟别人画藏民不一样。现在大家画得比较多的都是群像或者拜佛、摇经转的场景。我去过几次藏区,到过很多藏民家里,我想把藏民的日常生活提炼出来。就像我画梨园故事一样,画台前幕后生生不息的生活状态,表达感人的东西。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2016年,池沙鸿在藏区采风

2023年我到山西去转了一个月,看古建、看壁画、看彩塑、看古塔。接下来还有好几个计划,比如自驾去河西走廊,走云南。明年已报名参加老画友群沿着莱茵河走一走。我不知道会遇上什么心动的事物,反正往外走是很愉悦也很有收获的事情。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捉迷藏》120×249cm2018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池沙鸿(左一)与管建平(左二)在第二届“陆俨少奖”全国中国画展现场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2023年8月,池沙鸿在义乌为当地青年艺术爱好者演示写生

池沙鸿作品欣赏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杭州湾跨海大桥》 136×68cm 2023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吴越王钱镠》230×183cm2022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江山浮盖山远眺》138×68cm2021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黄宾虹小像》136×34cm2015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飞跃嘉禾》138×69cm2012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六连战士》183×96cm2008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竺可桢》210×96cm2006年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又是好业绩》183×96cm2004年 第二届“徐悲鸿奖”作品银奖

(来源:宝藏 采访人/郭宇渊)

画家简介

池沙鸿:艺术与人生永无止境

池沙鸿,1956年生于杭州,祖籍台州。197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82年毕业。现为浙江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品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和其他全国展,获银奖三次,优秀奖多次。举办个人新作展览十余次。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