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2-25 11:58:26
  刘明波的写生丝毫不带有凝滞气,带有无需多言的直接自纸上扑面而来,意趣趋近于王国维所言的“不隔”之境,天真烂漫。

  写生,是写活、写真、写意、写心。

  那些落于纸面的痕迹都是有待释义的符号,被不同的艺术家编入自身系统进而获得不同的语义——艺术家充当了风景的过滤器,让我们无论如何看不到同一景色里两张完全一致的画面;而即使是同一位艺术家面对同一景色,也会因为心境的差异而显现不同,如同语言学的惊喜,让我们时常会在不同语境下发现同一句话的多种含义:前种突出写生的个人化、多元化、感知差异,趋向于人的个性,趋向于对答;后者强调写生的永恒性、唯一性、不可复现,趋向于人的共性,趋向于诗。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仿髡残笔意之1》35cm×46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仿髡残笔意之2》35cm×46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其实“写生”对于艺术家的重要性犹如日志之于小说家、游历之于诗人,它是艺术家形成感知经验的第一步,而不同于任何经典文本的转译。如同尼采笔下的日神状态,理性又不乏鲜活,显现出人间幻象的表层美好——尽管那些山石树木、流水云烟,无一不是真相的毛发。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仿髡残笔意之3》35cm×46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仿髡残笔意之4》35cm×46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一直以来,“写生”都不是一个唯一概念。作为艺术创作初级阶段需要解决的“写生教育”与作为艺术创作方式的“写生”,完全是两个精神层面的创造。此篇文章中提及的“写生”并非是学院的“写生教育”,而是作为发现、理解、阐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诸多问题的“写生”,引领艺术家到达某种情境的“写生”。在艺术家刘明波十余年写生的漫漫长路上,“写生”早已嬗变为一种修行:把他内心之于客观自然、传统图式、经典文化的渴慕与虔诚,都灌注在这种创作方式当中,在个性与共性之中往复穿行。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松风响梵音》51cm×76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吾心似秋月》45cm×70cm 纸本设色 2020年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学艺应先“师古人”、“师造化”,而后“天真烂漫是吾师”。而刘明波的“写生”是经过了学院系统教育之后的再出发,视野捕捉自然万象,即是一个同时面对“古人”和“造化”的过程。于他而言,“写生”其实是一个思考过程,写生的对面,早已不仅仅是客观自然本身了——古人的技术方法、视觉经验、甚至艺术观、世界观都如在目前,与客观自然交相影绰,彼此互文。古代观看和描述世界的方式已普遍被认定为艺术规范,替代了他种方式,而只有面对共同层面的自然,绝对的“临场感”带给他于自然之中发现古人法度、古人视眼、古人心志的机缘,跨时空的体验交叠,竟感同身受。他深知“文之为物,弥患凡旧;若无新变,无以代雄。”(萧子显语)传统形貌是窥探的参照,他要做的,是直面自然万象而游离其外,回观传统图式而游离其外。这两种游离,生成一段奇异的距离,在这段距离中生发出非功利的审美心理,直接导向与艺术家心灵弥合的轨迹。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烟竟山郊远》103cm×5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直到前山兰若路》180cm×66cm 纸本设色 2020年

  自然与他之间,始终隔着一层传统图式的镜像,而正因如此,他才能够遇见多个层次的自然以及与之相关的联想。经由一棵树的抒写,与倪瓒对谈一个下午;信手涂抹一方顽石,窥见石涛的身影;途径几处云烟、近旁路人,轻易地谋面傅抱石……传统如流,从未止息,对于刘明波而言,即使是传统经验的回忆也是不自觉的,有时连他自己都分辨不清,多年来如此醉心于“写生”,究竟是源于自然世界生动、鲜活的诱引,或者探索方式的惯性,还是为了去重逢那些与心对应的真相——尽管如此,丝毫不妨碍他在自然世界中找到符合程式语言、又别具内心秩序的潜流。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东坡别业写生》45cm×8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潜山晓晴》75cm×55cm 绢本水墨 2019年

  中国画流传于今,形貌可由求学获得,而精神从来都因领悟而生。刘明波的悟性,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写生丝毫不带有凝滞气,带有无需多言的直接自纸上扑面而来,意趣趋近于王国维所言的“不隔”之境,天真烂漫,语语目前;更在于他深知古来名画可贵,全在笔墨,从艺之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淀,因而他不期“求脱太早”,力避时下中国画坛江湖气、市井气的虚荣搅扰,经年不急不躁,苍行四野,孜孜耕耘。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松壑流泉》78cm×50cm 绢本水墨 2019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清泉自爱》80cm×46cm 绢本水墨 2019年

  跳脱有致,不滞于物,没有一笔不自然,是我对其写生系列作品的最初印象。刘明波借助“写生”这一创作方式,把自身和观者暂时带离现实世界,趋向真实自然的虚处,在特定的临界点上显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于他而言,这意味着视觉经验与文本经验的缠绕,而自己所要做的,也绝不仅仅是记录这些风物:他只是借助它们,达成一种立体的虚构,心灵的延伸。形式语言方面他尤其注重线条的张弛有度,墨色的法度修持,力求朴质自然,刚柔得中。正如他一直所期待的:把自己“修”进一条线里。正是这种期待,赋予他笔下的风物以心性之力,滋发出恣意率性、疏朗潇洒的风神。另一种存在秩序被悄然唤醒,呈现出一个鲜活的世界:艺术家刘明波的世界。这些时间与空间交汇的诗意,与司空图《诗品》有所对应:“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尽露,远于纸上。”(孙欣)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清崖素湍》73cm×49cm 绢本水墨 2019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松壑流泉》78cm×50cm 绢本水墨 2019年

  众家评明波

  刘明波的作品并不是一个纪实性的山水空间,他所展现的是一种带有寄托性、抒情性的心理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放弃了对真实景物的刻画,也摒弃了传统中的经典格式,而是在感觉与理性中谋求一种状态与物相接的因缘。(范迪安,中央美院院长)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苏州西园寺》43cmX56cm 绢本设色 2018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清溪月》68cm×39cm 绢本水墨 2016年

  刘明波的笔墨具有淡、轻、简、虚的特色,布局空灵而又轻盈,造型简洁概括,近似几何化的造型极富有现代的装饰趣味。他坚持师传统、师造化,但又并非一味地忠于传统与自然,而是更多地倾心于对自然风物的生命感受上,其间的取舍与安排又有他自己的意趣所在,在深谙中国画真谛的同时,把笔墨趣味与精神内涵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进行创作实践。将笔墨之韵味、造化之本质、时代之精神和现代意识融于一体,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画源远流长的脉络。(陈见东,江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觉寂塔》80cm×46cm 绢本设色 2019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终南小筑》74.5cm×46.5cm 纸本水墨 2016年

  禅客相逢只弹指

  丙申五月十五。零星小雨,微凉。翻读刘明波作品,走笔赋之。

  红尘悲欢心境异,独行写意披夏意。两日孤单黄烟起,百十里,险径游历。栈石饭星,结荷宿醒,波路水阔起。始至一骑绝蹄,仅及国清寺。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明月照高台》164cm×66cm 绢本水墨 2020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清泉自爱》80cm×46cm 绢本水墨 2019年

  因涉顿离,凭观川陆去,遨神渚汀,流睇方曛。东顾五洲连隔,西眺九派支多。窥地门绝景,望天际孤云。曾心怀大志,终归佛地,还得三生宁静。

  青山不语,小路忽遇侣,暗相泣。念乡羁,韶华似织,都飘零。此地花红草绿,惹弄平生摇曳。梨花雨,杨柳倾。黄钟敲尽陋室阴,梅子酒清。朦胧光影,肝胆漾惊寰宇,柔情化铁血刚气。经年寒窗苦回忆,两人相觞语。谈笑灯火,华发难消去。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此去经年》145cm×75cm 绢本水墨 2020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渡》147×8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半世同窗故友,举杯推衣酒将进,罗汉册翻说,点点行行,醉月明。世上功名,淡看老来风趣,都归于禅心无迹。最是欢喜,相逢禅客弹指,此心缘何处知?(宋静)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信流引到花深处》绢本水墨 160×330cm 2019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太古何寥廓》160cm×330cm 绢本水墨 2019年

  鹊华山间访明波

  蒲松龄是这样描述明波工作室的外部环境的:“城里看山山欲幽,依微城畔雨初收,楼台影浸花千亩,烟水晴归鹭一洲。”正好也是雨刚过,我和老杨、海波、子游、陆虹、党震、相飞等十余人,进明波工作室吃茶。我站在阳台上,想寻找一下蒲老师诗中的景致,可惜天已黑,眼前一片黛雾,景色模糊,只有青草味飘来飘去。明波指着一巨大黑影说,这是华不注山,它对面是鹊山。我惊问,是赵孟《鹊华秋色图》中的那两座山吗?“正是”。我眼前顿时就有了图像。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刘明波在工作室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风雨长吟》79cm×47cm 绢本设色 2019年

  七百多年前的此地,元代最伟大的山水画家赵孟先生晚饭后在这里背着手散步,由于皇上只给了他济南路总管府事的小官,(顶多也就是县团级)他才比较有闲心,细品鹊、华两山景致,也许他的官邸就安在两山之间,也许曾在山下与一位山东姑娘约会,总之,一来二去,赵老师就对此二山产生了感情,于是,挥毫创作了不朽名画《鹊华秋色图》。这张画,差不多达到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巅峰,“无一笔不好,无一笔不妙”。这两座山也因此画而名声鹊起。如今,山水画家明波把工作室就安在了这幅“名画”里,恐怕,一动笔就有如神助,令我们羡慕不已。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春与青溪长》39cm×69cm 绢本水墨 2016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雁荡清幽》37cm×72cm 纸本水墨 2015年

  一道茶过后,明波给大家看他为今年成都艺术双年展创作的巨幅山水,果然有如神助,笔墨极其灵动,意境极其空蒙遥远,山峦之间有一大鹏在飞,气脉与赵孟相通。我猜想,此幅佳作一定与居在鹊华两山之间有某种神秘关系。

  我看过明波作画,笔在宣纸上一跳一跳的,有点像神仙在山中漫步,节奏很独特。属于那种天生性灵的画家。我一抬头,墙上挂着韩羽先生表扬明波的对子:“笔从山转,墨随水流”。一个转,一个流,对明波作品之评价既老辣又准确!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朝云浮四海》147cm×80cm 绢本设色 2020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峨峨高山首》147cm×80cm 绢本设色 2019年

  仔细端详明波工作室的玩意儿,完全符合古代文人书室十三事的标准:一随意散帙:善本名帖,自由案上;二焚香:一缕沉香,袅袅弥漫;三沦茗品泉,黑虎泉水,武夷岩茶;四鸣琴:架上古琴,高山流水;五挥麈:名士雅集,谈古论今;六习静:诵经打坐,养心养性;七临摹法书,二王千遍,每日功课;八观图画:古画今画,展卷把玩;九弄笔墨:山水罗汉,挥洒畅怀;十看池中鱼戏或听鸟声:鱼游石缸,鸟鸣竹林;十一观卉木:兰草修竹,舞弄清影;十二识奇字:黄金万两,四合为一;十三玩文石:太湖寿山,漏透润泽。总之,好玩的东西太多,至深夜,大家仍不肯离去。

  这样一间雅室,又居于鹊华两山之间,修出一个的画家、一个风流才子、一个文人雅士,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于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中峰禅寂一僧在》136cm×68cm 纸本设色 2015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秋月白》61cm×32cm 纸本设色 2012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此时迷径处》68cm×45cm 纸本设色 2014年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心地空天》103cm×5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画家简介

不隔之隔,心画互文——著名画家刘明波的写生观以及由此而生的新境

  刘明波,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