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1-22 08:39:23
听新闻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艺术家桑火尧:把虚无发挥到极致

桑火尧,用水墨画方块25年,无数方块构成纵深的、变化的空间。尽管画面中没有具体形象,却能唤起我们对时空、宇宙、“崇高”的想象。

每件作品如同一篇日记。画一张画,他要描摹方格上千遍,等待墨干,再继续,在这个过程中他记录下情绪,抚平了内心,把虚无发挥到极致。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迹 | 境——桑火尧作品展”展览现场山东美术馆,2023

11月中旬,桑火尧的个展“迹|境”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出70余件画作,其中大部分是近年新作。“更随性、更轻松,也更有掌控力”,这是桑火尧所形容的自己的当下状态。他依然乐此不疲地延续抽象水墨创作,依然能从中找到无数惊喜。

“我的每一件作品,就像是一篇日记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达生》,2021布面综合,160 × 160cm 

桑火尧说话有着浓厚的杭州口音,聊起作品中的哲学时,让人感觉多了几分亲切。这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在西湖旁的工作室里完成的。作品仿佛也氤氲着江南的水汽,水墨在绢本、布面、纸本上被晕染成方块,这是他代表性的符号。单色方块层层叠加,不失墨色的通透,也让平面作品有了深度。跟随方块的韵律,颜色的深浅变化,看画如同一场冥想,让人内心平静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在工作室里创作桑火尧的创作方式像书写和记录。每天上午10点进入工作室,泡杯茶,收敛心绪后就开始创作。每天只画一遍方块,以想要的浓淡,画在他考虑好的位置。画完一遍就收工,等待墨色在自然气候下慢慢干透、融合。第二天又再画一遍方块,循环往复。一幅大尺幅作品要花2-3个月时间,像是修行,笔墨记录下时间和心境。起伏的情绪在每日的创作中得到释放,在方块的叠加中被安抚,“每一件作品其实都让我内心的焦虑、压抑得到释放”。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迹 | 境——桑火尧作品展”展览现场山东美术馆,2023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左:桑火尧,《地》,2020布面综合,350 × 200cm 左:桑火尧,《天》,2020布面综合,350 × 200cm 

桑火尧聊起2022年前的作品,如“境象主义”系列,表达的基本是形而上的哲思,作品多是四周颜色深,中心颜色浅,像有一束光从中心发散,里面似乎有另一个世界,吸引人走近。而像《天》《地》,画面里单色的方块很规整,并且重复叠加,给人秩序感、纯粹感。大尺幅也带来纪念碑式的肃穆。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达生》“迹 | 境——桑火尧作品展”展览现场山东美术馆,2023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达生》,2023纸面综合,215 × 163cm 

但这次展出的新作中,他标志性的方块开始变得不那么整齐,随性了起来。《达生》中,大块的蓝色由不同笔触晕染而成,方块被隐藏在背后。就算可以隐约看到几笔方块颜色,边缘也因为过多水分而晕开。但这块“混沌”的蓝色里,却有着丰富的色彩和肌理。颜色不仅仅是单色、双色,还出现了多色、叠色。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秋之语》,2023纸面综合,29 × 18cm

小幅的《秋之语》则是他的实验性作品,笔墨更加松快。属于秋天的颜色,橄榄绿、棕色、金色、蓝色营造意象,让人想到落叶,秋高气爽的天气等等。

原本方块形式仍在延续,没有了之前层层交叠后依然保有的通透,墨色直接覆盖在蓝色方块上,像是袒露的心迹。

桑火尧和我们聊到,过去三年,我们都曾感到压抑、停滞,“在那样一个状态下,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固然很重要,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回归到此刻自己内心的情感,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也是在那一时期,他的作品开始有了更多情绪的表达。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刹那》,2020布面综合,122 × 190cm “迹 | 境——桑火尧作品展”展览现场山东美术馆,2023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望境》,2023纸面综合,150 × 190cm “迹 | 境——桑火尧作品展”展览现场山东美术馆,2023

《刹那》就表现出自然灾难下人的渺小和无奈。大红色铺满画面,色块交叠处形成深色,还有些血腥感。“我想表现一种沧桑、压抑和打击,所以那件作品是红色的,千千万万的块面不断叠加,边缘都是松散的,我的作品开始去中心化。”没有了以往作品中神圣的光感。红色及底下的淡黄色则展露出一种活力和生命力。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春》,2023布面综合,160 × 200cm

方格依旧,平静和崇高之外,多了具体的生活与感受,“我的每一件作品,就像是一篇日记,我将外部世界观察和感悟到的东西,通过块面的积叠方式把它们折叠起来,隐藏其中。我希望观者面对我的作品时,可以缓缓展开被我折叠的褶皱,感受到内在的生命和力量。”

打通东西方笔墨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左:桑火尧,《隙》,2023纸面综合,151 × 113cm 右:桑火尧,《向蒙德里安致敬系列-6》,2023纸面综合,150 × 200cm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距离》,1998纸面综合,122 × 122cm

关注内心之外,他还用方块这一形式语言,对话传统中国画大家、西方现代主义大师。展览中最早的作品创作于1998年。那一年,桑火尧从传统文人画转向抽象水墨,找到了“桑式方块”这一语汇,其灵感就来自于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桑火尧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亲历“抽象水墨”“新文人画”热潮后,深切感受到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千禧年来临之际,在东西方文化密切交流的氛围下,桑火尧萌发了,让作品在继承传统之余,联通东西方文化的想法。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左:桑火尧,《重山 - 向黄宾虹致敬系列 07》,2023纸面综合,215 × 177cm右:桑火尧,《时光》,2023纸面综合,155 × 150cm

他喜欢倪瓒、米芾、苏轼、黄宾虹等中国画大家,也看了不少罗斯科、纽曼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画作。“中国画以线为主,用书法的线条去构建,西方则更多地用笔触去表达,那我们中国画能不能用单纯的笔触,把线拿掉,中国画会怎么发展?”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虚远》,2018布面综合,122 × 190cm

他在米芾的“米点皴”中找到灵感,将其抽象为方块,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方块字”暗合。而倪瓒简括疏朗的构图——树木、远山、大面积留白的湖面,给了桑火尧另一启发,他不再画具体的形象,而是用墨色方块构成纯粹抽象,唤起人们更丰富的感受。当时也遇到不少问题。符号语言找到了,但是水墨很薄很透,难以形成有厚度的空间。桑火尧开始不断晕染,用千千万万的方块,形成空间,并引入光感,反而将水墨的“意明笔透”发挥到极致,最终形成精神性的虚无空间。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向蒙德里安致敬系列 -5》,2023纸面综合,190 × 150cm 

如果说桑火尧“抽象水墨”的开端,更多是师法传统中国画大师,那这次他借鉴了更多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塞尚将圣维克多山抽象为笔触和结构,罗斯科用内里丰富的色块,来表现精神的空间。相较而言,传统中国画大师们则更强调笔墨。桑火尧抓住笔触与笔墨这条脉络,借此打通他对东西方艺术的理解。《向蒙德里安致敬系列-5》中,紫色的方块符号下,蒙德里安画中的红、黄、蓝格子显现,左上角厚厚的一块紫色丙烯颜料,与水墨碰撞。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迹 | 境——桑火尧作品展”展览现场山东美术馆,2023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花儿》,2020布面综合,70 × 110cm 

顺着这幅画往前走,是一排色彩鲜艳的作品。有的是双色,中间出现一条色块,如同纽曼的“拉链”系列。而画面从中央到四边,逐渐变浓的颜色,形成虚空感,唤起对精神、宇宙的想象,则让人想到罗斯科极富宗教意味的作品。如展览前言所写,展览名“迹境”,“分别呼应他对‘笔墨’(绘画痕迹和笔触)抽象性的当代转化(他将其称为‘块面’),以及用水墨中的意境来表现西方现代抽象绘画中的‘崇高’美。”

画方块25年,我每天依然感到惊喜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在工作室桑火尧现常住杭州,工作在北京。北方气候干燥,在北京的工作室里,他多画一些小画,进行思考和实验。杭州的工作室在西湖边,大画居多,南方湿润的气候便于水墨的晕染,能产生更多的变化。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在创作中通常,方块经过时间互相融合,而墨色、晕开的边缘、交叠的肌理都充满偶然性,这是中国画传统材料的独特魅力,也是温度、湿度合力的结果。“尽管我希望方块都差不多大小,以表达一种秩序、一种能量,但真的要画到完全一样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中国画媒材那种不可控性,但它又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东西,我让理性的块面最后变成感性的。这个过程当中有分有合、有可控、有不可控,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桑火尧告诉我们,每天起床去画室,他都会有点期待和惊喜,不知道前一天的创作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在西湖边的工作室聊天的过程中,感觉到他精神上更接近于文人画家,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在重复画方块的过程中,遵循老庄哲学,将虚无发挥到极致。聊到创作如修行,他笑着补充到,“我觉得自己还是很享受生活的,并不把自己当成苦行僧。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桑火尧,《青城山的夜之三》,2023布面综合,120 × 90cm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在青城山写生创作之余,他爱旅行。不是去历史遗迹,就是去大自然中。他的作品《青城山的夜之三》便是一篇“游记”,描绘的是他在青城山小住时看到的景色,“比起白天,我觉得晚上的青城山更有味道,夜色在月光和星光下变得斑驳,但依旧有很强的穿透力,黑夜、树影后微弱的光点,给我很强的触动。”最后还不忘怀古,他用层叠的笔墨和丙烯笔触,致敬了黄宾虹笔下的青城山。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在展览现场“迹 | 境——桑火尧作品展”展览现场山东美术馆,2023今年是桑火尧画方块的第25年,他依然乐此不疲,“我觉得‘方块’是我一生的符号,我在‘方块’创作过程中享受表达情绪的快乐,就足够了”。他说,未来会沿着关注内心潜意识和情感的书写性系列,以及之前的“境象主义”系列,继续探索下去。而今,他对未来的创作充满期待,“我越来越觉得自由、自在,作品越来越轻松,更有掌控力。我的作品一直在路上,在往前。”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来源:一条艺术)

艺术家简介

桑火尧 | “方块”是一生的符号

桑火尧,1963年生于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获硕士学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