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1-07 15:32:07
听新闻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

前 言

十年丹青与君同——墨象三味·第十回展

《说文》称“十”为“数之具也”,此处“之”指“走向”,“具”谓“完备”,十年可磨一剑,亦可破一壁,其中所涵,用以概言墨象三味第十回展览,不失恰然。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蕴含着时空跨度,并天然地具有艺术地理学之趣味的展览:六位艺术家分属八闽各地,又两两擅于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画科,从故园旧落到都市新境、从古像风姿到今人时貌、从花卉翎毛到自然万物……所展作品本身即蕴藏着师古与创变的互化相生,形成独立各异且互文相映的差异性张力,作品的更迭不仅可窥纳彼此翰墨流变中的风格语言转向,亦呈现出中国水墨画家深入历史纵深,在时代脉搏跳动中的个体意识升扬,为重新省思当下水墨新形态与新观念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借境。

中国画数十年来的水墨实验,早已成为艺术现象研究中的一例显学。作为福建省水墨画界的中坚翘楚,生于上世纪50-70年代的六位艺术家在数十年的翰墨生涯中,既兼收东西艺术之影响,又在艺术语言的探赜上充分围绕“闽人闽地”这一文化自觉,呈现出具有闽域文化特点的个体化探索:陈北辰的作品将性情禀赋揉入笔墨肌理之中,以截山断水之气概写生山川的风貌,从浓墨重笔的专注到云淡风轻的飘逸,构建起极具自我色彩的写生山水序列;张永海的绘画以心性情怀挖掘物像的视觉张力,并贯穿以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切关怀以及朴素天然的文化与精神属性,用极强的造型笔力构建完满的写意人物笔墨系统;陈铎以直抒胸臆的手顺和节奏,在色彩与笔触结构间形成即兴乐曲式的绘写表达,呈现出情感性的场景叙事和直觉性的实践表达;张贤明观物取象以写逸趣,对南方花鸟与在地文化气息予以客观抽离的理性思考,再反思入画,既含古意又出新意;郑雅风兼工带写,上取宋元意境,既措意于法度之中,又寄理于豪放之外,在画面间营造出不同时空片段的视角叠加;方广智游梭于山川与都市之间,在传统正典与日常空间中捕捉微妙的交融,以轻松自如的笔调和简洁疏朗的章法既营构出一方自我心境的精神家园。

通过对艺术家个人创作源流的纵向梳理,以及不同艺者在语言探索上的横向比较,观者或可从展览丰富而卓然的艺术图像中感受到中国水墨当下真实而具体的艺术嬗变,借而探询那浃洽于当代水墨艺术谱系中的抒写之味、书写之味、舒写之味,品味那涵载着六位艺术家寄乐于画的意趣之味、笔墨之味、生活之味——感受寄寓在丹青之中的种种“三味”。

癸卯开年,“墨象三味”系列联展已走过十载,这场始于雅兴的展览不为述赞、不求利达,全然基于彼此相投的志趣和对艺术拓荒式的热忱才得以持续。坦言之,人生有几个十年?坚守已难,更难于在坚守的同时,每次展出的作品仍有“历新”,且俨然蔚为成观,成为省内外画界期待的一场盛事。

正所谓行者止观,筑者不倦,值此新岁新展之际,在钦佩之余,尤更期待下一个十年的笔墨交汇。

是为序。陈哩尔,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博士)

参展画家方广智作品欣赏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鼓浪屿之波 / 189×189cm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光影匆匆 / 200x172cm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高温之城 / 200x172cm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安谧之城 / 200x172cm

手机旋转逆时针90度观看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瑞雪御花园 / 400×160cm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独酌 /  200x168cm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山里有梦 / 180x96cm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山里有人 / 135x68cm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雪里村梅 / 300x145cm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朝日 / 300x145cm

画家简介

著名画家方广智应邀参展“墨象三味——中国画展(第10回)”

方广智,200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2015-2016年为中央美术学院骨干教师访问学者。

现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画院副院长,福建省美协青年艺委会副主任,福建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家,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

作品近40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和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并多次获奖。文章及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美术》等核心期刊。出版多本个人画册及编著。代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现代工笔画院等重要机构收藏。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