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1-26 14:12:02
  画家孙博文在挥洒笔墨中,喜欢在画面上题诗赋辞,以达“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之境界。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读孙博文先生的画与诗

诗言志,且传情,亦生趣。

画家孙博闻在挥洒笔墨中,喜欢在画面上题诗赋辞,以达“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之境界。这也许就是孙先生笔墨耕耘四十余载的独特风格吧。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山水四屏》

361cmX143.5cm

2001年作

笔者是诗画欣赏的门外汉,很难分清是何因素决定了孙先生的艺术风格和道路的抉择;亦难说明主客观条件是如何打造了他的艺术定势和审美追求。但是在欣赏孙先生的许多作品时,被“画中诗、诗中画”所深深地吸引了。就此,让我说点感受吧。我认为孙先生的“画与诗”可分为“言志”、“言情”和“言趣”三部分,现扼要说来。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袖卷红云水上生》

143cmX360cm

2001年作

其一,诗与画“言志”,这一部分所占篇幅虽然不多,但他在山水花鸟背景下尽情书写,坦直地表达出个人的意志和信念,给人以强烈地感染。例如,在《青山松韵》画上的诗句:山壑脊薄自露根,孤身独立观世人;繁华阅历知多少,不改风骨到如今。此诗是借松喻人,以松的“风骨”示人挺立于世,艰苦奋斗。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青山松韵》

359cmX145cm

2001年作

再如,那幅《求禅天地间》画上的诗句,读来也有深意:天作匡庐地为案,老翁写画难得闲;题首孬诗学李杜,无意工整只求禅。这里说的“禅”乃真理、灼见、学问也。孙先生在艺术道路上坎坷颇多,但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手中那支笔却紧握不放,苦心钻研直至今天。因此,他的画技纯熟老练,早已形成了独特风格。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求禅天地间》

405cmX95cm

2002年作

还如,他在一幅《山水》画上题到:卧松听泉人间仙,撕破白云借笔砚;锦绣山河收眼底,半空泼墨写长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啊。孙先生时常表达这么一种意思:人生有限量,艺术无止境。他认为,只有不断地进取,才会求得品德高尚,艺术精湛,风格独特。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天边云重似火烧》

360cmX144cm

2001年作

其二,诗与画“言情”。这一部分是孙先生诗画作品中的又一特点。在我通读其作时,觉得“情”字所占篇幅较大,在此亦举几例,如《孤儿泪》写道:长夜难眠被窝冷,嘶喊娘亲无人应;餐风食露满面泪,饥寒交加苦日争。是什么原因引发孙先生萌生此情尚不得而知。但是遇到难事思爹想娘乃是人之常情。从这首小诗里,我们也就知道孙先生是苦出身了。他以诗画铭记慈母深情,足见其孝道心地了。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烟云万象山势雄》

358cmX144cm

2001年作

在另一首《倾吐柔肠于世人》中,进一步表达了孙先生的怀念之情。尤其是那首《慈母》诗,他把儿时的母教、别离写得有景有情,让人难以忘怀,诗中深情地写道:母亲陪读临窗前,一针一线多慈祥;雄心送儿白云里,披肩银丝笑夕阳。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但愿人间意珠圆》

244.5cmX123cm

2001年作

孙先生除了怀念母亲,更忘不了引导他步入艺术殿堂的恩师们,有诗为证,《丈夫立身有如此》:吾与毛公常相依,指点笔墨传词诗;立身先树高德行,文品为营路可期。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丈夫立身有如此》

121cmX243cm

2001年作

他在《师音》中又写道:相告师音信,老泪垂衣襟;南国红豆梦,可慰学子心。在孙先生的画与诗中,“言情”虽多,单因缺乏背景交待,故难深悟其意,在此亦就不便多说了。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又见彩云归》

359cmX144cm

2001年作

其三,诗与画“言趣”。孙先生常以童心观察事物,因此笔下的诗画较有趣味,且看这首《纵横四海》诗:将军横行英气豪,腰间佩带八鞘刀;双手齐出泣鬼神,经年累月击波涛。他把蟹的特征、气质描绘出来了,生动而有趣。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纵横四海》

70cmX70cm

2002年作

在另一首《蛙戏》中,他这样写道:塘中小蛙戏,出没却有致;自知功夫浅,不敢争水池。他观察生活细微,所以才写得出小蛙的这种特性。至此打住,不再赘述。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敢为天下先》

70cmX70cm

2002年作

笔者和孙先生虽有深交,但因学识浅薄,实在写不出更深的评论文字,只能就此交差。若有谬误,深望教之。(徐本夫,青岛市文联原名誉主席)

世间已无孙博文 世人又见孙博文

去世十八年,光芒才涌现。

时代没有发现,历史不会忘记。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山水四屏》787cm*143cm2002年作

画家简介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读著名画家孙博文独特的“诗画”之境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