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6-09 12:10:38
  恰值农历牛年小满,青年画家刘扬的“水墨三牛”初具形态。谨以此画送上牛年最真挚的祝愿: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

  文化视界网报道 春风非过客,遗彩五月天,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一天,北方夏熟作物开始灌浆,尚未完全饱满,称之为小满;其后雨水日多,农耕渐忙,在传统中国,“麦粒饱满水稻插,蚕结新茧桑葚熟”,正是耕牛大展拳脚的好时节。恰值农历牛年小满,青年画家刘扬的“水墨三牛”初具形态。刘扬现为山东画院的专职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同时身兼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青年美协主席团委员,山东致公书画院副院长等数职,年轻有为。

  初观画,便见三头黝黑健壮的牛扑面而来,仿佛立刻便会冲出纸面,风卷残云般狂奔而去。刘扬尝试使用“新水墨”的表现方式营造画面的叙事关系,仅黑白灰三色,用毛笔和排刷结合,不但细节丰富而细腻,层次繁复又分明;更奇特的是,通过光影与透视表现出了一种宏伟浩瀚、波澜壮阔的气势:虽只三头牛,远观却给人一种千军万马的感觉。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遥记三国名将张飞于长坂坡遣百余随从故布疑阵,以树枝绑马尾在林间来回奔驰,尘烟四起让曹操以为有大军埋伏,随即大喝一声吓得曹将破胆坠马而亡,不战而退百万曹军。

  京剧有类似的艺术表现手法,武生身后仅几人摇旗走位,便代表了百万雄兵,将一场精彩的战局表现得惊心动魄,使观众看得酣畅淋漓、如痴如醉。

  中国画中的“写意”同理,用简洁抽象的笔触可以同时表现出具体的“象”和抽象的“意”与“境”,这些都是中国古老智慧在艺术中的运用。刘扬的“水墨三牛”深得此理,更兼结合西方绘画焦点透视和光影明暗的表现手法,才能以三牛绘“千牛万牛”,三头牛如牛群中的将军,率领群牛冲锋陷阵,虎虎生风、威风凛凛。

  正是:奔雷流火飞将军,踏破洪荒再腾云。

  近看细节处,居中是黄牛,左牦牛、右水牛,都各具特色、情态迥异。黄牛八字短角,牦牛S曲角,水牛新月弯角,不仅标志鲜明,即便同一头牛的两只角也绝无雷同。例如黄牛的左角重墨,涂得较满,右角就多留白,刘扬想要用墨色的浓淡来表现虚实相生相辅的辩证哲学。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能跨越五感方达艺术臻境。所谓跨越五感,就是能够在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之间来回游走,通过某种感觉调动其他感觉。例如通过读文字眼前仿佛可以看到画面,听音乐似乎能闻到森林的清新,尝到海水的咸涩。三牛的毛发,黄牛毛如菊花绽放盛开,花瓣绵绵密密、繁复绚烂,能感到用手摸起来细腻柔软;牦牛毛由背而下整齐而厚实地一层覆盖一层,如夏日梯田中风吹麦浪翻滚,更如秋收后堆叠的草垛,层层叠叠、触手生温;而水牛毛短而稀,画中牛全身大面积浅墨亮光,感觉滑不留手。不但用笔墨画出了触觉,同时画出三种牛因不同的生长环境而进化出的独特形态。

  另一方面,刘扬对三头牛的眼睛却都用了同样的表现方法——不“点睛”。“画龙点睛”是中国画的传统与精髓,眼睛是动物画整幅的最亮点,往往通过“点睛”才使一幅画“活”起来。而刘扬却颇具创意地缺少“点睛之笔”,反之三牛眼睛远看如六块漆黑的墨玉镶嵌,近看就仿佛深不见底的幽谷碧潭,更有一种幽深古雅的意境,让人越看越沉溺其中,引起无限遐思……

  刘扬就是要探索用黑白对比在“新水墨”创作中达到一种平衡。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谈起“水墨三牛”的成型,一开始刘扬只想画一牛,目的是在著名画家李兆虬的指导下,尝试“新水墨”创作;后经山东画院院长、著名画家孔维克提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2021年新年茶话会上强调要发扬“三牛精神”,画一头牛不如画三头牛。于是在两位老师的引领下,凝聚时代精神的“水墨三牛”诞生了。刘扬十分感佩两位长辈老师一直以来在艺术上的教导和提携,孺慕之情、拳拳赤城。

  所谓“三牛”是“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刘扬用牦牛、水牛、黄牛三种中国最典型的牛品种,分别代表这三种牛精神,它们浸润着“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的奉献精神,焕发着“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的开拓豪情,闪耀着“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勤劳品质。

  牛,是中国人民最古老的朋友,耕作、运输、战斗……从古至今都在为人服务;经过千年沉淀,也蕴藉着最深厚的哲学与艺术意涵。郭沫若称牛是“中国国兽,兽中泰斗”。

  牛,是具结了辩证哲学的矛盾体。它身体魁伟健硕,性情却温顺驯良;它饮水食草,却为人类奉献谷物奶肉。它是民间寻常百姓家的朋友伙伴,又是庙堂之上供奉的圣灵神祗。它安贫乐道,却又壮怀激烈。它在战场上斗志昂扬,是勇往直前、无往不利的战神,战国时期“火牛阵”便助齐军大败燕军;但却选择在平日秉持儒家“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和道家“逍遥游”的安闲不争,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农耕时代,它是仓实禀足的象征,在商业社会,它又是经济繁荣的标志……随便书写,牛就是一部史诗巨著。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南宋抗金名臣李纲诗叹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北宋名相王安石敬牛“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北宋文学家、孔子后裔孔平仲赞牛“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这种“朝耕暮耘”以求“终生皆饱”,却“自无一利”的品格,就是“三牛精神”的精髓。

  在绘画领域,刘扬认为“新水墨”的形成就体现了“三牛精神”。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以徐悲鸿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学习引进西方的艺术理念和技法,以毛笔、宣纸等中国绘画材料来表现现代社会的艺术语言语境,取东西艺术之精华、珠联璧合、开拓创新,使绘画不再只是贵族消遣的闲情逸趣,而变成了反映现实、疾呼民声、改良社会的利器。

  而刘扬也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理解和实践着“三牛精神”。

  他不是美术专业科班出身,最初在铁路部门从事美术工作,因热爱绘画,又再次考学进修,最终美梦成真,进入山东画院成为一名专职画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微薄的收入却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其中的艰辛无法为外人言道,多亏家有贤妻同心同德、不离不弃。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妻子这份相濡以沫的深情重义,任是郎心似铁的男儿汉,也只能“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在创作中,刘扬独辟蹊径,创造性地将佛教文化与传统虎画相结合,开拓出“重彩敦煌”形式的虎画,描绘出一个“自性清明”“安住无相”的异度空间。很多人不认同他的这种尝试,认为脱离传统,但他在质疑中坚持住了自我,建立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或许是常沐浴于佛光普照之中,刘扬笔下的虎被认为过于温柔。相较于传统的凶猛威严,能将“百兽之王”画出一种娇憨呆萌的情态,不太像“大虫”,反而更像“大猫”,作者一定拥有一颗十分温柔的心,包裹着大爱,容纳着大海。

  画如其人,刘扬确实是一个温柔又谦逊的人,他的虚怀若谷让人如沐春风,尊师重道更是颇有古风。古言“强极则辱,慧极必伤。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或许正是这种清风明月般的儒雅清朗和慈悲普渡的佛心大爱,才使他能将猛虎画得如此温柔可亲,这便是西格里夫·萨松诗中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不畏艰辛、不贪名利、不停进取、不断创新,几十年来,刘扬从业余画手到职业画师、又开拓树立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进步正因为坚持了的“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现今作为颇有名气的画家,他认为,艺术家应当为人民创作、弘扬主旋律,艺术不能只是居庙堂之高的阳春白雪,同样应当是处江湖之远的下里巴人。让不懂艺术的人也能被他的画感动,这是他选择职业画师道路的初心,也是他理解的“孺子牛”精神。

  小满是一年中最为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节气,万物小得盈满,美好恰逢其时。

  年华正盛的刘扬,现在处于厚积薄发艺术成熟期、旺盛期,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也可以算是他人生和艺术的“小满”时节。

  国家去年经历了一整年与疫情的斗争,党在今年完成了百年的奋斗历程,无论是一年还是一百年,所取得的成绩和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千年大业之中,都是处于“小满”的阶段,也正是最蓬勃旺盛、前途似锦的阶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国崛起,发扬“三牛精神”,不仅是实现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也要肩负起更多的国际责任,为世界、为人类贡献力量,发扬新时代“牛”精神:温良恭俭,当仁不让!

  作为艺术家,刘扬也谨以此画送上牛年最真挚的祝愿:

  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雄犄顶破九重天,金牛奋蹄正小满 ——青年画家刘扬以“新水墨”描绘“三牛精神”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陈雅雯

摄影徐鹏程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