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12-21 11:58:56
  “中国表现”第一回展于2020年11月29日开展,将持续至2021年1月3日。近日,“中国表现”研讨会顺利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参与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近日,“中国表现”研讨会顺利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参与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演讲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各位大家早上好,刚才讨论都非常的热烈。会议开到这里,我对“中国表现”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表现”实际上是西方话语中的中国艺术。如果用纯粹的中国话来说实际上就是中国写意。这个地方的问题是“中国表现”指的更多的是西方绘画进入中国以后的艺术特征,而中国写意就是中国绘画。所以刚才很多学者谈到表现主义绘画、表现性绘画更加注重个体的表现,我要讲的就是中国写意也很注重中国的表现,这两种表现是不一样的。中国写意绘画更多的是来自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受到老(子)庄(子)的影响,那种表现带着农耕色彩,它又演化为一种文化的表现,中国的写意最根本的是诗意的表现,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性。而我们所说的表现主义的表现个体是针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所以这里面当然有反体制、反学院等等的一些因素。表现主义更多的也体现了人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崛起,这种人性也包括生命本能,也包括性的冲动等等。我今天跟大家报告的是作为一种当代性绘画探索的中国式表现。当初是中国油画在索马展览介绍中国油画,更多的是谈中国油画中的中国式表现。我所说的中国式表现恰恰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第一个就是我PPT强调两个问题,中国表现是中国绘画当代主义一种重现,第二这种表现和中国写意之间构成的关系。

  先讲第一个,绘画当代性问题的提出和基本特征,也就是图像时代大量生成的机械图像或电子图像,迫使绘画形象向着非可视形象表现的方向探索。如果说具像形象的重组达到某种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抽象绘画就物象内,在点线面那种纯绘画表现语言至尚的精神呈现,那么表现性绘画则显然是艺术主体在可视性形象非可视的表现。表现性绘画激发的是画家从描摹常态可视形象中挣脱出来之后,呈现出来的形象往往是画家(自身的)。这是对现实形象的个体性经验的描述,也因我独特的感受而使现实形象发生了超验式连接荒诞式拼组和异化式形变,其中现实的可视形象被符号化。表现性绘画说白了就是心灵的涂鸦,重要的是这些表现性绘画所发觉的某种人性精神,画意的模糊甚至多意、歧意也是引人入胜之处。

  第二个中国表现是在当代图像化和中国本土文化构成之间的某种深刻联系。油画的当代性探索对于引进油画具有百余年历史的中国而言非常重要,油画在中国不断进行本土化的同时也面临图像消费的冲击,表现主义的视觉经验也促使油画在中国进行当代性的探索。例如忻东旺作品当中的油画表现夸张性,吴波拆解的现实空间,仅仅把人物做一个艺术型号。虽然不是表现主义的绘画,但是有中国表现主义的色彩。中国油画进行的当代探索也让我们看到了画面形象处理与主题寓意方面跟意大利和德国表现性绘画不完全一致的地方。《黄河的传说》中的黑色也许这两个作品不像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这么强烈,这种表现恰恰体现了中国表现的一种诗意性,所以“中国表现”这个词是西方话语中的描述。中国式的表现在这代油画家之前的画家就出现了,詹建俊、董希文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中国式表现甚至于早期间犍陀罗艺术的体现。中国式表现还更多的集聚了中国本土的艺术养分,例如受后印派艺术影响的关良的作品,他更多的是从戏曲人物形象的表达中获取一些因素。中国式表现从中国书法、水墨画获取了进行表现性的探索用笔方法,从而使这种中国式表现具有意向性和写意性的特征。

  我们今天讨论中国表现性绘画的时候不仅仅表现在绘画本身,还有场地等其他的关系,场地的概念是法国著名学者提出的当代社会的概念,在艺术上意味形象、我和场地不可分割的联系,跟场域和环境形成内在的联系。中国式表现总是具有地缘性特质,虽然这种表现也把德国表现主义的宣泄期盼和悲剧的精神(表现出来),但总有一种优雅和沉浸其中。我们今天研讨会放在上海,上海的表现和北方的表现形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种优雅的感伤是跟中国油画家内在修为有关,他们视自己是文化画家,又以书法入画方式体现,这决定了表现性中国油画始终以雅画来宣泄,以抒情替代期盼,以感伤抑制悲伤,这就是我们跟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区别,例如中国20世纪上半叶留法画家吴大羽的作品,它朦胧含蓄的境界完美体现了我们中国的表现,还有丁衍庸的《芬芳》(油画)。

  中国文人画故乡在江南,例如苏天赐的《春水》(油画),中国油画家从传统山水画里面获得的是散淡,所以就是我讲的,这个时候个人的表现已经变成一种更高级的文化情怀。这种意象既散淡又浪漫,其色彩色调无不具有奇幻的想象性。例如罗尔纯的作品,大家可以有这种感觉。吴冠中《江南人家》中有大块的黑色,中国表现一直在平面上进行笔法写意性的表现,跟它注重的空间不一样。平面化使中国式表现获得了中国画笔墨的对接。刘海粟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跨文化比较,就将石墨用笔转到油彩上,使它的诗性特征融入到油画当中,他追求一种苍茫、浑厚、老辣的用笔。总之中国人试图把意象性造型与书法用笔自然融入到油画当中,为世界油画的当代性,为探索油画的表现经验增添了东方文化的审美意境。

  参展作品(部分)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汪一舟

高山18-19,230×210cm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一了

语世系列2,180×220cm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伊灵

新女性,120×230cm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王劼音

大花卉,410×188cm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沈也

五毒服,装置

  “中国表现”第一回展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尚辉在“中国表现”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谈中国当代绘画

  评论家(排名按字母序)

  贝阿特·海芬夏特(德)、陈孝信、成佩、崔树强、丹尼尔·里希特(德)、邓平祥、冯令刚、郭红梅、郭雅希、黄文叡、黄啸、金然、牛宏宝、彭锋、钱晓鸣、邱敏、尚辉、王萌、闻松、夏可君、薛晓源、杨卫、殷双喜、余丁、张芬、张晓凌

  参展艺术家(排名按字母序)

  蔡广斌、陈九、陈墙、陈荣义、陈曦、丁设、段江华、范迪安、费俊、冯放、葛震、顾黎明、郭利伟、韩中人、何云昌、洪凌、黄建成、黄渊青、蒋正根、金日龙、乐坚、了了、李非雪、李迪、李华、李磊、林加冰、刘刚、刘军、刘正勇、吕山川、马轲、马路、孟禄丁、秦风、苏笑柏、苏新平、隋建国、沈敏,沈也、谭平、汤志义、唐焕明、童雁汝南、汪一舟、王春杰、王劼音、王凯、王绍强、王天德、王小松、王曜、王艺、王易罡、吴震寰、徐里、严智龙、杨福东、杨劲松、一了、伊灵、尹朝阳、张方白、张浩、张译丹、周洋明、周长江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