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11-07 13:45:26
听新闻

文化体验在建构与培育艺术审美趣向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与全球文化生态多样性越来越珍贵的今天,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审美文化的不断兴起,使中国绘画艺术在多重目标与追求的导向中,不断走向多元化。在利益的纠结中,艺术审美的世俗化已成为当下画坛的一种现象,而守望精神、建构艺术的审美理想正在成为一种稀有的存在。特别是一些市场状况不佳的小画种,不断被边缘化,能坚守清淡之苦而又苦行探道者越发稀少。而封思孝基于水彩艺术的探索,可谓是当下中国画坛的一种独立而又具示范意义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存在,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其文化体验是建构审美理想的过程,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学术案例。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静泊(江南)》

水彩/70cm×50cm

1984年

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学术案例

关注封思孝的创作,系统研读他的作品,我们就可以发现,不能把他看成单纯的水彩画家,他是艺术家,他的成功是多方面修养和多元化探索的结果。作为一位艺术家,他能够非常好地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体验,结合西方艺术审美的特质,来进行取舍、融合。封思孝用力最多的是水彩画创作,但他始终以中国艺术的审美情趣、审美的标准对待他的作品,语言载体是西方的,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是东方的、当代的。这种取舍是对中国文化内涵一种非常好的张扬,也是他走到今天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源。所以,封思孝的艺术探索所取得的高度,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在国际上也颇受关注,是当今画坛非常典型的学术案例。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水乡(江西)》

水彩/70cm×50cm

2001年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生机(婺源)》

水彩/70cm×50cm

2011年

1.封思孝是一个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艺术家

在艺术圈,封思孝可以说是一个潜行者。他所取得的成绩与获得的荣誉,人们知道的并不是很多,他甚至不愿意拿出来传播,似乎成绩与荣誉仅仅是在更高要求上的一种开始。其实,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的水彩画作品就陆续作为精品范画收编于大中小学美术教材内。1996年,封思孝就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个人画展,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制作专题进行报道。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制作了33幅封思孝仿真水彩画,在北京奥运会场馆悬挂。2017年,封思孝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个人水彩画展,同时应邀到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作演讲,被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授予荣誉会员,成为近百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此外,封思孝还曾应邀赴美国讲学多年,先后在旧金山、夏威夷和加拿大等多地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被美国旧金山市授予荣誉市民。封思孝著作颇多,现已出版《木笔水彩画技法》《封思孝水彩画》《中国当代著名水彩画家封思孝》《封思孝作品选》《封思孝画集》(上、下)等,他的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国的艺术馆和美术学院收藏。2019年7月4日至14日,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年展在英国伦敦女皇画室Mall Galleries开展,封思孝作为中国著名画家、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亚洲唯一的荣誉会员,其水彩画作品入选年展,并荣获2019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水彩画作品杰出奖。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尼克先生说,封思孝先生的水彩画不仅仅有娴熟的水彩画技法,而且融入了油画、中国画的元素,把传统与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看到封思孝先生的作品总会眼前一亮,为之震撼。扎实的功力,巧妙的用笔,清晰而明亮的画面,把当代水彩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是一位真正有国际水准的艺术家。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波光粼粼(涅瓦河)》

水彩/70cm×50cm

2010年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千年承载(河北)》

水彩/50cm×70cm

2010年

2.封思孝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艺术家

封思孝的日常生活有两种状态:要么在画室,要么在写生的路上。全世界的游历,开阔的视野,带着问题去探索,这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成功的必须前提。当下画坛,不少画家脑子里没有问题,拿起笔就涂抹,其实,不过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封思孝始终带着对绘画语言本体的思考、实验去探索,因此,他的艺术创作,一直给人以新鲜有活力的感受,这种艺术探索的精神,是成功艺术家必不可少的。

封思孝是在艺术创新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的水彩画艺术灵动、鲜活、大气,他在中国画和书法创作方面,同样下了大的功夫。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是单项冠军,取得的艺术探索和艺术高度也不是单纯的在水彩艺术领域,而是在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及笔墨体验方面,进行了非常系统、深刻的探索。中国文化中常讲“中庸”,而中庸的前提是吃透两端。封思孝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深刻体验与把握,和他在西方多年的游历、游学的深刻体悟,使他对中国绘画传统和西方文化艺术都有通透了解,正是这种贯通,才能使他在创新探索中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探索艺术表现的张力。

同时,封思孝始终把自己置于问题之中,在寻找的过程中,每幅作品创作都要解决一些问题,这种非常强的问题意识,把中国绘画的审美趣向与文化精神贯穿于水彩画的表现和语言的探索实验中。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伐木场(伊春)》

水彩/70cm×50cm

2010年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天山脚下(新疆)》

水彩/140cm×100cm

2012年

3.封思孝的艺术探索更多的是跨文化背景的探索

跨文化背景的探索对一个艺术家来讲,是出新探索的重要路径。有名的画家如吴大羽、徐悲鸿、吴冠中等都有跨文化的背景与经历,试图在贯通方面提升、发展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中国绘画的表现力,但很多人的探索,最后都处在一种艰难的迷失与寻找过程中,没有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很多时候,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的根源,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封思孝的探索却非常清醒。他的水彩画创作,始终在思考如何以中国艺术的审美情趣来表现中国的文化精神。文化的交融探索、文化内涵的挖掘使他的作品既鲜活耐看又焕然一新,内容丰富,形式感人。

李政道曾说过,艺术和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两个手段。科学认识自然更多的有赖观察,艺术认识自然依靠感悟、体悟。东西方文化背景与审美差异的融合,则需要一个认知的高度感,需要文化体验的丰富性:既要把握西方审美取向、审美体验的根本,更要有深度的中国文化传统的体验,这样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才能做到一个非常好的取舍。封思孝在这点上的取舍,是对中国文化内涵及其精神的非常好的张扬,这也是他一直走到今天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支点。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雪后(伦敦)》

水彩/70cm×50cm

2014年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夕阳(伦敦)》

水彩/70cm×50cm

2016年

4.封思孝特别注重技术、方法和在技术、方法之上的表现力

封思孝的水彩绘画语言非常独特,有他的独家秘籍,很多效果是用传统的水彩画技法画不出来的,这些方法以及独特工具,都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必备的东西。

现在很多艺术家及研究者把技术和文化对立起来,实际上技术也是文化,没有技术哪有文化?技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跟随艺术探索与艺术家的认知改变而改变。封思孝一直关注绘画技术的探索与提升,提高绘画的表现力,追求达到表现对象的最佳效果,这是一个成功艺术家的重要能力。

其实,对艺术创作来说,用什么工具并不重要,拥有完美表现力和水平才是关键。为了提高艺术表现力,可以用任何方法,甚至不择手段。如果把技术、工具和文化对立起来,艺术就很难达到极致与应有的高度。封思孝对语言时刻处在敏感状态,他的探索,包括工具、技术、方法等,不断出新,绘画的表现力越来越丰富,并且能够不断跟随时代的审美,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表现技法上,都没有概念化的感觉,精神上非常饱满,作品也更加沉稳、更加静穆,语言更加丰富,这是他的心境的变化和文化体验不断沉淀的结果。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巷弄之城(菲斯)》

水彩/50cm×70cm

2017年

5.封思孝在追求绘画表现的一种精神

封思孝沿着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这一条道路,不停地锤炼、修为、前行。也正是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他探索中的困惑,甚至是焦虑,即使面对更大的难题,但他始终不迂回,不回避,以勇士般的姿态正面强攻。实质上,中国文化审美中、绘画精神中的文化品格就是正大光明,绘画体现出的正气、大气、光明之气,是一种品格与文化精神,封思孝绘画追求的就是这种不断生发的气象,不是小技巧,不是萎靡的,更不是世俗的,而是通透向上的一种充满生命的精神与活力。

另外,封思孝的性格、心性体现在其绘画作品和绘画探索过程中。西方有位哲人说过:“大师都是直接的。”艺术表现是一种基于审美经验的生发。封思孝的艺术创作,非常重视现场的体验,绘画中没有因缺失直接感悟而无病呻吟。这就是绘画传递给人的不用逻辑、不用理性分析就能直接感悟到的东西。艺术是一种直觉,更是一种深刻的感悟。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穿梭(摩洛哥)》

水彩/140cm×100cm

2018年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异国风貌(卡萨布兰卡)》

水彩/70cm×50cm

2018年

拓展与深化在民族精神向度上的探索

封思孝是山东人,有一种朴实与倔强的气质。在从艺的过程中,他深深地迷恋上了水彩画创作。在封思孝的艺术创作理念中,一直贯穿着创造这条主线,它是艺术的本质与进化的动力。要创造就要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最好的好在哪里,就为这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理”,封思孝放弃了各种诱人的机会,包括人们梦寐以求的进入京城大的艺术机构,只身开始了旅外游学的生涯。这一“游”就是20多年。当他充满信心面对世界水彩画坛,并不断给人以惊喜之时,国内画坛的表现使得这位守望者体味到了更多的错落,没有让人羡慕的码头,没有显赫的声名,以及游走20多年而失落的市场与人脉等等。好在这一切并没有成为封思孝的包袱,而恰是他面对民族博大的文化精神的又一次轻装上阵,再一次践行了一个守望者不断创造的理念,显现了勃然的艺术生命力。面对封思孝的水彩新作,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的行者对当代、对民族、对审美、对精神的一种深刻的体悟与极富个性化的张扬。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沙漠之中的别墅(伊夫兰)》

水彩/70cm×50cm

2018年

1.在历史的节点上,封思孝以一种文化担当精神,探索水彩艺术的当代性,是一种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艺术存在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而创作的一种绘画方法,与其他画法比较起来,水彩画更注重技法,讲求颜色的纯净、透明、清晰、自然的艺术特质。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水彩画有其独特的艺术情感语言。水彩画中水的渗化、流动,以及随机变化的笔触,让人感觉到光波的律动,这种意境有着其他画种难以比拟的审美效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水彩画引入中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文艺思潮的不断催生下,水彩画的当代性探索问题已无可回避。从封思孝的探索历程来说,水彩画当代性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绘画所呈现出的信息量的探索,除了在语言及技法层面的探索以外,更多的是对历史感及文化内涵的挖掘。新的艺术观念已经深刻地推动了中国水彩画艺术思维的发展和水彩画艺术的创作。“当代”在这里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指与实践有关的水彩画艺术观念及相应的艺术形态,是艺术家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自我重新审视的一种状态。中国水彩画发展到今天,原有的重视技术,忽视意识,艺术思维、艺术定位和艺术表现语言的滞后等问题已在不断地改变,事实上,封思孝在探索与突破的问题,恰是中国水彩艺术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二是言说空间的开拓,这更多的是在视觉审美的向度以外,将环境及历史文化的体验等要素放入绘画表现的视野,使绘画在有限的空间内整合不同向度的审美经验及人生体验,从而构建无限的空间感悟。当下,仍有不少水彩画家依旧沉浸在对某些基本的技术问题的摸索与训练中,满足于写生、小风景的不断摹写,造型基本功较弱,严重制约了富有个性的独立创造与艺术语言的形成。再加上创作风格趋同,意识固化、僵化、狭隘化的存在,长期缺乏体系化、系统化的理论支撑,导致中国水彩画无论从创作还是认识上,长期存在着肤浅化、表面化的问题。这也正是封思孝当下探索的意义之所在。三是更多地关注人与绘画、环境与人、绘画与环境的关系,使作品成为一个完整的审美系统,而不仅仅是就作品评价作品,使“作者、作品、观者、环境”成为一个互动语境下的再创造。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物质、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阶段,中国水彩艺术正经历一个观念与创造力被不断激发的时代。艺术观念与创造力、现实与理想、主流艺术观与独立观念、公共空间与个人、新的艺术实践与水彩艺术理论构建等,多元、综合、生态已成为中国水彩艺术秩序重整与自我再发现的重要环境。这既是中国水彩画艺术转型的重要方面,更是中国水彩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回顾历史,在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就已成为现代水彩画的发源地,但中国水彩画的传入却是近百年的事。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864年至1911年,中国水彩画进入萌芽期,从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画馆”到李叔同在明信片上的风景画,都是中国水彩画极为可贵的开始。1911年至1949年,中国水彩画进入成长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水彩画家,包括张眉孙、李剑晨、关广志、杭穉英、张充仁、潘思同、王肇民、阳太阳等,作品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是中国水彩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1949年至1965年,中国水彩画进入了发展期,除了上述画家外,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画家和陆续从海外归来的画家为中国水彩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古元、沈柔坚、邵宇、萧淑芳、吴冠中等,带动了中国水彩画发展史上第二次高潮的来临。1978年至今是中国水彩画的繁荣期,也是中国水彩画发展历史上的高潮,新作不断涌现,创作空前活跃,中国水彩画已不断摆脱“小品”和“轻音乐”的局限,增强并丰富了水彩的表现力、表现形式和手法,扩展了功能,初步形成民族化特色、时代的精神与个性化风格的格局。封思孝的水彩艺术探索表明,他无疑是这一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承上启下者。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瓦尔扎扎特(摩洛哥)》

水彩/70cm×50cm

2018年

2.从语言及工具入手,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拓展中国水彩艺术表现的民族审美特性

封思孝关于审美的民族化取向是从技术层面入手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事件需要我们系统分析:

一是木笔画法。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封思孝借鉴中国水墨画、油画,结合西方传统水彩画技法与工具,研究创造了“木笔水彩画”,并著有《木笔水彩画技法》一书。木笔水彩画在表现形式上与毛笔水彩画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不仅保持了水彩画清新透明、圆润流畅、轻松简洁、水分淋漓的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由于用木笔代替毛笔,木笔的笔锋比水彩笔硬,含水少,笔触成块面状,画面由大小不同的各种块面构成,作画时通过灵活的运笔以表现复杂的对象,从而形成了色彩薄而不浮、平整和清晰的特点。《青岛街景》是封思孝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是木笔画法的一件重要作品。《青岛街景》中的建筑物,笔触根据建筑的结构来安排,刚劲有力,刚柔并济,在朦胧中见笔触,体现出画面的挺立感。这些效果是传统水彩画笔所难以达到和产生的。

二是流动画法。几十年来,封思孝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水彩画创作的同时,也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研究创作中国画。他所创造的“流动画法”所展现出的水分淋漓、水色交融、轻松透明,可看到封思孝把西方的绘画艺术和中国画融会贯通的独具匠心。1984年1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水彩画》专辑,刊登了邵宇等21名画家的精品,封面用封思孝的《晨》作品,该画可看作是其流动画法的一件代表作,在画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表现北方冬日的树干和夏日茂盛的森林时,更显出“流动画法”的自然生动。传统水彩画表现冬日的树干,很难像中国画那样生动而有意境,而“流动画法”则能使树的形状变化多姿而丰富,枯树、老干也会散发出生命意识,充满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传统水彩画表现夏日的树林,大多采用大小不一的笔触,分几步实施,或采用干、湿相结合的画法来表现不同的色彩和明暗,以上做法往往会因笔触的大小和水分的多少,影响到树叶的整体效果,画出来的树叶大多死而呆板。封思孝的“流动画法”通过水分的自然流动和特殊的处理,使树叶在水色交融中丰富、真实而生动,一棵棵活灵活现的树展现在画面上。另外,关于水彩画的“留空白”也是历代画家在不断研究与探索的重要画技,它关系到整个画面的大效果。封思孝的“流动画法”恰到好处地将各种“留空白”充分地表现出来,使画面既表现了水彩画的明快、静逸之境,又有中国画的雄浑之气。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体现与感悟,开启了封思孝在大文化背景下的审美理想的构建及审美取向的形成,而这一切均来自对母体文化传统及对西欧绘画及文化理念的一种透彻的观悟。正是这种吃透两端的感悟,才使其在水彩画的创作及探索中逐步培育并形成了个性化的系统的审美经验,这是封思孝果敢地走向一条新路的基础。

我们知道,在水彩艺术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少水彩艺术家曾借用油画技巧来提高水彩画的表现力,但只有到了完全摒弃了油画技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独立技法体系之后,水彩画才能够独立地成为一个画种。18世纪是英国风景画建立的世纪,也是水彩画形成的重要时间节点。水彩画的艺术语言是一种极具魅力色彩的艺术语言,在人们误读水彩艺术语言的现代性与探求的畸形发展中,封思孝发现,如果不能自觉地植根于水彩艺术语言的本体与价值意义层面,就无法对中国水彩艺术语言的变迁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更难为当下中国水彩艺术转型找到系统的理论依据,那么,构建本民族自己的水彩艺术语言体系及其价值标准就愈发不可能。这一认识,构成了封思孝水彩艺术探索的重要视角与取向。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水彩/70cm×50cm

2018年

3.在强化水彩表现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赋予绘画以历史感与文化内涵

艺术的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我们还更多的存在着缺乏理性思考与正确选择的盲目性,缺乏对水彩本体语言的把握,在传统文化素养,以及本民族艺术传承、拓展和对外来水彩传统吸纳、融合方面,都有待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强化。很长的一段时期以来,人们认为水彩画的题材及表现力有不少的局限性,人们习惯将水彩画看作是小品,仅将其当作色彩基础练习,或将简单的水墨技巧移植当成水彩画民族化本身。这些观点一直影响着水彩画的教学与创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又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新的观念与技法将水彩画的创作推向了更抽象或更具象的局面,没有能很好地把握水彩画自身所具有的规律及表现力。封思孝在今天的实践,正是对自己走过的探索之路的一种思考与反思,更是一种探索中的感悟与发现。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与眷顾,使封思孝选择了一种游学的生活方式与艺术探索方式,选择了在世界水彩艺术的平台上,一展实力,一比高低,因而他更具有艺术探索的全球化视野。同时,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全球化视野的观照,让他对民族文化与历史有了比别人更加彻骨的体悟与认知,使他能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与平台上,认识到技术与文化、技法与历史的一些基本的关系。在这种认识与思考中,封思孝更深刻地体悟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找到了体现民族性的坐标,不是从技术、技法层面,也不是从语言、语境方面,而是从历史与文化的层面。

这时,我们就可以清晰而又明了地找到并看清封思孝在水彩艺术探索中的变奏与格局,画面中所饱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感,正在向人们昭示他水彩画探索的又一次升华,而这种升华更多的得益于他对艺术的认识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现。所以,我们讲,在这个历史的交汇点上,封思孝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由于这种发现或者是回归,让他背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及国运日益走向强盛与文化自觉的民族,而文化,这也是使他的艺术探索走得更远、追求更高的一个基点。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寺庙(柬埔寨)》

水彩/70cm×50cm

2017年

4.在精神向度上表现并探索水彩画艺术的民族文化品格

一直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水彩画只适于做富有诗意的抒情曲,适合轻快的、一挥而就的作业,不宜做大幅面的、长期深入刻画的大场面。其实,分析国外水彩画发展史上各时期、各类型的作品,可以发现,前辈大师及国外的水彩画探索的路子很广,既有体现北欧艺术家的严谨、理性的绘画大师丢勒的《一簇樱草》,也有现实主义绘画名家罗伯·俄尔多的绘制巨幅,更有美国当代“怀乡写实主义”安德鲁·怀斯色调深沉、细节刻画细腻、呈现一种沉重的分量感的作品。封思孝在水彩艺术探索中一直强调,水彩画的精神内核是绘画的写实性,注重对色彩、光影的捕捉与再现是其艺术特质,不能简单地用水墨的特征去生搬硬套,关键是开拓水彩画的广度、深度,那种急功近利地追求水彩艺术的“民族化”,是一种肤浅的行为,我们只有把握时代精神,挖掘思想深度,才能使水彩艺术的“民族化”走向纵深。封思孝的思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审视。

我们在很多场合都阐释过一个观念,民族化不是一种外壳,更不是形式,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别的,是一种雄浑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正大光明的审美理想,是一种知行统一的修为理念。封思孝对水彩艺术民族化的探索与认知,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外到里、由外围技法形式到精神内核这样一个过程。终于有一天,他在历史视野的不停张望中,踏入了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之中,并且沿着精神的向度一步步地走来,从犹豫、不自信,到果敢,他吸收了来自文化的力量、来自精神感悟的勇气,在一个学术的高度上,用他特有的方式,深深地烙上了水彩艺术民族化的烙印。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千年商品城(杰马夫纳)》

水彩/50cm×70cm

2018年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室内商品街(杰马夫纳)》

水彩/50cm×70cm

2018年

探索是生命的一个过程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之所以会不断前行,召唤他的不是别的,而是越来越执着的审美理想,广如浩瀚大海,高似壁立千仞。

一个游子、一个行者、一个歌者、一个艺术家,可能这些词汇对封思孝来说都是,或都不是,而用生命去创造、去探索是他注定要不停地行走的道路。就像在苍茫的高原上,听到了一曲穿透心灵的歌声,而封思孝就是那个在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上行走着的、充满乡愁的歌者。

如今,封思孝先生虽已步入古稀之年,但是他并没有歇息止步的感觉,相反却变得更加精神饱满,更加沉稳,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心境也变得更加诗意。艺术探索从来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现成的结果。一个严肃的、具有审美理想的艺术家,一个有追求的、有美学思想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家,他高标准的追求就在那里,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不随心所欲、随波逐流。艺术探索的严肃性,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就是生命的全部。一个方面是体现艺术标准高度的不懈追求,另一个方面是对技术的实验、探索的精益求精。

在当下,艺术环境浮躁和艺术市场价值观混乱的过程中,很多艺术家在艺术探索中迷茫和市场混乱中沉浮,以至于忘却了艺术探索真正的本质与意义,很多人过度关注市场的效应,并把这种效应作为艺术的一个评价标准,失去了进一步艺术追求的理想与动力。可真正的艺术,是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就像一句俗语所说的那样:只有退潮后才能够看到谁在裸泳。艺术探索的艰巨,只有那些能够经得住风雨、经得起海浪、耐得住寂寞的人,用毕生的努力不断地探索前行,才能在艺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者是留下痕迹。只有坚韧与耐心,才能使自己的艺术审美理想进入一个高标准的境界,也只有这样,他们的艺术理想和探索的高度,才会像灯塔一样,用高度和光亮照亮前行的道路,照亮那些臣服于市场、迷失于探索中的人们,让他们重新走向正途大道。

封思孝,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艺术探索道路的每一个脚印。

文/西沐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蓝色小镇(舍夫沙万)》

水彩/70cm×50cm

2018年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撒哈拉沙漠》

水彩/70cm×50cm

2018年

画家简介

中国文化传统体验与西方艺术审美的结合——著名画家封思孝《水彩华章》鉴赏

封思孝,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参加工作以来始终致力于美术创作和教学工作,尤擅长水彩画、中国画创作。作品屡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及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国家的艺术馆、美术学院收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水彩画作品多次被选为精品范画,收编于各类大中小学美术教材。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得到业内外人士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制作专题节目进行了深入报道。此后,应邀赴美国讲学,先后在美国旧金山、夏威夷和加拿大等多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享誉海外,1997年被美国旧金山市授予“荣誉市民”。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精选其创作的优秀作品,制作了33幅仿真水彩画,在北京奥运会场馆悬挂。2017年,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个人水彩画展,并受英国伦敦艺术大学邀请作演讲,被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授予“荣誉会员”,成为近百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艺术家。2019年,其作品在全英皇家美展中获得水彩画杰出作品奖。现出版有:《木笔水彩画技法》《封思孝水彩画》(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著名水彩画家封思孝》《封思孝作品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封思孝画集》(上、下)、《封思孝水彩画》《封思孝水彩画精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和论文也曾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编辑出版。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