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1-22 09:42:35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总是饱含着一种发人深思的力量,它能让观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发自内心的感动,百看不厌,并由衷地欣赏和赞美。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总是饱含着一种发人深思的力量,它能让观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发自内心的感动,百看不厌,并由衷地欣赏和赞美。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欣赏角度、审美层次不尽相同,因此,同一幅作品,有的人大为欣赏,有的人觉得不尽人意,这很正常。而有一些作品,却会让大部分观者产生共同的喜欢,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这说明这样的作品是有灵魂的,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是站得住脚的。这样的作品不仅体现为作者具有娴熟的绘画技巧,对人物细微表情观察后的美感描绘,还在于作者对厚重历史的内在把握,对宏大叙事的有机掌控,同时,还体现为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自始至终怀有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灵、澎湃的激情以及灵魂的注入。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由著名画家、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建省画院院长张永海教授领衔主创,著名人物画家、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赵胜利,人物画坛新秀杨宝新、文亚坤以及黄盛刚、傅丹参与创作的巨幅中国画作品《万里茶道溯武夷》就有这样特殊的魅力,这是一幅既有艺术精神与形式,又有美术理论支撑的有“灵魂”的作品。我多次站在这幅宽8米、高3米的巨幅作品前流连驻足,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都一步一步加深对作品语境的认识。那跃然纸上的那份大气磅礴,那让人产生无尽联想的历史回声,那对笔墨理解和笔墨功力的超常驾驭,都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以张永海为主创的这个优秀创作团队、对作品产生发自内心的敬意。

那么,这幅巨作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吸引力?它为什么能将一段遥远的万里茶道的故事“讲”得如此富有新意,讲得如此出神入化,讲得如此充满文化想象空间?是因为这幅作品的作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充满了真诚的创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者真正把作品当作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十月怀胎,备受作者珍爱,融入了作者无数的感情和心血。我们常常提到如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我看来,这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

一幅具有独立思考精良架构的宏大叙事作品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无论是“千秋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还是“武夷山水一壶茶”,当世人谈及世界“双世遗”武夷山时,绝对少不了关于武夷山“茶”的无数动人的故事。因为武夷山,有一个下梅村,下梅,有一条梅溪。当年,这里万商云集、茶庄林立、人来人往,茶叶交易异常活跃,是“万里茶道”最初的起点。万里茶道,蜿蜒蛇行,它是古代中国、蒙古、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万里茶道从中国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现蒙古国境内,再沿阿尔泰军台,穿越沙漠戈壁,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4760公里,其中水路1480公里,陆路3280公里。茶道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从恰克图经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十几个城市,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这是一条干线总长13000 余公里的茶叶之路,它沟通了亚洲大陆南北方向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核心区域,并延伸至中亚和东欧等地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万里茶道”。

当我们今天谈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时,绝对不能回避历史上曾经有过灿烂辉煌的“万里茶道”,它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现实的一个强有力的注脚。而通过绘画作品表现这一主题,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然而,在当初接下这个项目时,永海便遇到了巨大挑战。如何在8x3m的画面中铺陈有序的结构,如何表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如何营造具有冲突又排除冲突实现稳定和谐的画面氛围,永海煞费苦心。他光光大大小小的草图就画了数十稿,起稿花了足足两个多月时间。尽管永海画过《林则徐》、《林祥谦》、《廖俊波》等,具有丰富的巨幅中国画作品创作经验,但创作《万里茶道溯武夷》这件巨幅作品,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他十几次专程来到武夷山,写生、踩点、拍摄、访问,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从他画桌上堆积如山的书籍、画册、资料、照片、草稿等,就可以看出他的认真。他相信,只有对基本史实有充分的了解,对万里茶道那一段流金岁月有全面的认识,对那些当年的场景、人物、工具、服饰等有深刻的把握,才有可能创作出内容丰富、视野宏阔、重点突出、气势恢弘的作品。为此,他大量查阅相关史料文献,反复观看相关历史影像资料,收集大量历史照片,草绘了近百幅人物素描,这一切都是为寻求以更准确的绘画语言与表现形式来再现历史,而这些都成为他和他的创作团队本次创作《万里茶道溯武夷》的重要基础。

最重要的是,张永海的《万里茶道溯武夷》的架构不是平铺直叙,而是起伏跌宕,疏密有致,大开大合。作品既突出重点,又省略次要;既有重点人物的主题营造,又有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在人物形象塑造、画面气势营造、主题氛围烘托、艺术化史料情景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幅巨作分组式突出了采茶、制茶、炒茶、捻茶、装茶、茶叶交易、茶叶运输、中外交流等过程,突出了作为“万里茶道”起点重要象征的邹氏家祠,突出了武夷山下梅村和梅溪,突出了武夷山最具象征意味的大王峰和玉女峰,并且通过250多个人物将这些分散的元素组织成一个宏大的叙事场景。

一幅具有生动人物描绘虚实相融的创新画卷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古有《清明上河图》,对人物的描绘极其生动有趣。作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存的一幅精品,它生动记载了12世纪北宋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都是独一无二的。据斋藤正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这里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加之映入眼帘的汴京郊外的景物,繁忙的汴河码头,稠密的人烟,云集的粮船等,画面蔚为壮观。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对人物的精心刻画与描绘,是一幅巨作的关键所在,也往往成为成败所在。我以为,永海在创作《万里茶道溯武夷》时一定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这幅巨作中,对人物的安排与处置是费劲无数心血的。

在《万里茶道溯武夷》中,几乎囊括了茶行业的所有人物。有采茶的、炒茶的、捻茶的、分茶的、装茶的、挑茶的、喝茶的、卖茶的、运茶的、谈茶的,各色人等,应有尽有。作品以巨大的横竖梁柱为中心点,以邹氏家祠和“景隆号”为背景,以梅溪和梅溪上运茶的竹排以及下梅古村落为聚焦点,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将万里茶道的始点人头攒动、万商云集、生意兴隆的风俗世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招展的旗帜、悬挂的灯笼、招揽生意的茶商、摩肩接踵的人群、活泼的狗和害羞的猫,男女老幼,样样俱全。250多位人物,个个神态各异,形神皆备,极富情趣。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人物,也是一幅作品的精华所在。在《万里茶道溯武夷》中,永海有意识地采用分组式、群像式、导览式的人物安排,使画面极其生动有趣,上下局部留白的构思,延展了观者对万里茶道的想象空间。仔细琢磨《万里茶道溯武夷》中的每一组人物,其心理特质和外在气质,从男女老少表情、眼神、着装、姿态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永海和他的创作团队下了很多功夫。

多管齐下,既还原当年人物的真实形象,又略带个人的想象发挥,借以传神人物的气质,这成为《万里茶道溯武夷》的构思主旨。从画面望去,画家用“工笔”的手法结合西画的明暗光感,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的既写实又写意的画法,点染、勾勒人物,形象饱满细腻、立体感强烈。

位于画面正中央的是一辆独轮手推车,推车旁边是一组正在往推车上装茶的五个男人,这五个人神态各异,有的侧视,有的低头,有的肩扛,又得手抱,其中有的人物只表现其背影。这个三角形的构图具有稳定画面的重要作用,人物线条勾勒生动逼真,衣纹质感朴素平整,将装茶的紧张和兴奋的表情渲染得结实有力;而在这组人物后面,是另一组挑工,他们用扁担挑着“景隆号”茶箱迎面走来,他们大都戴着斗笠,穿着布鞋,其中一人脸上挂满了微笑——也许因为今年他的茶叶卖出了好价钱,也许他的茶叶今年销路特别旺,弯弯的下垂的扁担说明箱子里装满了茶叶。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一位穿着长袍、挂着背包的骑马的人物在画面中很是显眼,他神情严肃,也许他斜挎的背包里装着买茶和远道而来路途的盘缠,也许他正在寻找曾经熟悉的武夷山茶商。他的左侧是两位扎着长辫子和一位戴着小黑瓜帽的茶商,他们似乎在聊着什么,其中一位手指前方;他的背后是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妇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似乎似曾相识,她双手搭在两个小孩的肩上,略有所思。在这组人物的前方,又是一组人物,这是一组正在围着茶桌喝茶的人,三位男人坐在茶桌四周,一位面容姣好的妇人半弯着腰,为三位男人斟茶,也许这三位男人是她的长期客户,也许是她的家人,也许什么都不是,仅仅是初次相识,瞧,其中一位男人将脸转向后方。

在《万里茶道溯武夷》巨幅作品的左边,又是另外一种景象。最左上方是一组采茶人,主要是一群女工,她们清一色戴着斗笠,背着竹笼,神情轻松,背后是蜿蜒的绿油油的一片茶山。一位长辫子的男人一定会引起观者的注意,他动作娴熟又非常夸张地将茶筛向天空做着抛甩的动作,这应该是摇青还是炒青的动作吧。他的前面是另外一组人物,一位着粉色衣衫的妇人将炒好的茶叶倒入面前的箩筐,这位妇人动作刻画严谨到位,神态安详,而背后的一群人则围着一个大箩筐揉茶,一男一女憨态可掬的两个稚童学着大人也将手伸入箩筐之中,生活之趣扑面而来。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而再过来,又是一组人物,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肩扛大大的一麻袋茶叶,正在等待过秤。他们不苟言笑的表情,又各自展示出细微的情绪差别。但整体气势上充分展现了当年万里茶道起点热热闹闹的茶叶交易盛况。

我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描绘梅溪以及梅溪两岸的风土人情时,张永海也是用足了笔墨。他不是将其作为可有可无的背景简单地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是在历史的时空中挖掘下梅村的岁月厚重感,主与次的关系、上与下的关系、大与小的关系、近与远的关系,都处理得惟妙惟肖。大王峰、玉女峰下,梅溪上装满茶叶的竹排蜿蜒而去,从而将万里茶道的起点武夷山下梅村表达得深入浅出。

将一组一组人物,通过创新有序的衔接,变成长长的故事画卷。

在创作过程中,张永海有意将人物的面部施以淡淡的阴影,房屋、背墙、木柱子、梅溪码头和长长的美人靠等元素以褐色和橙色为主色调,与斑驳光影下的石头台阶、栏杆的灰白色调融为一体,使得画面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这种刻意为之的拙朴的创作色系是张永海和他的创作团队的高明之处。

一幅必定能引起作者与观者情感共鸣的佳作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一幅有着巧妙构思和纵横交错人物布局的作品,一幅从创作之始、充分挖掘到最终完成跨越了近一年多时间的作品,一幅从更宏观的角度而言是去叩问历史,追溯曾经的“万里茶道”以呼应今日的“一带一路”的作品,一幅体现福建文化特别是茶文化如何走向中亚、走向欧洲、走向世界的作品,显而易见,要创作这样一幅经得起历史推敲、经得住时代检验的巨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张永海说,他有时就像一位可以调动千军万马的电影导演,有时又像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电影演员。在创作构思和主题定调时,他是一位导演,也是决策者和统揽者;而在人物塑造和细节刻画上,他常常又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把自己当作画中的人物。他觉得只有这样的“代入感”,才能真正穿越历史,真正进入真实的历史舞台,真正进入“万里茶道”最初的场景之中。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从艺术视角上看,《万里茶道溯武夷》主要以人物为主体,略去枝枝叶叶的大部分背景,只留下邹氏家祠、下梅村、梅溪、大王峰、玉女峰等几个象征性的背景,从而使作品详略得当,让人物成为整个作品的中心。当然,永海在画面中人物的安排上其实也有主次之分,主要人物的渲染极其精细,力求对人物的塑造与时空背景相吻合;而次要的人物则只强调大的轮廓。从画面上看,背景的细节基本采用中国传统笔墨的线来勾画完成,但是在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画上却又将西画的明暗、层次敷色和国画的写意点染法相互结合,使得《万里茶道溯武夷》本身是一幅国画作品,却展现出了油画般的光影质感和雕塑般的立体厚重感。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在画面的整体色调上,永海和他的创作团队结合“还原历史”的精神准则,将土黄、橙黄、灰白等色调拿捏得恰到好处,准确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画面视觉效果力求在凸显表现主义张力的同时,兼顾中国传统的含蓄内敛精神,在形神、服饰及道具方面尽量表现出时代的痕迹。在作品整体气势上,《万里茶道溯武夷》采用多画面布局,每一个局部似乎都可以独立成章,符合史实的人物安排生动有趣;同时,将这些人物并置在一起,又显得非常和谐自然,形成充满节奏感的图画乐章。这一切都体现了张永海深厚的画学修养以及驾驭大型和重大题材作品的能力。毫无疑问,《万里茶道溯武夷》,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万里茶道”追溯于武夷山、追溯于下梅的视觉记忆,它也必定能成为一幅引起作者与观者之间情感共鸣的精品力作。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福建,是茶叶之乡,没有一个地方像福建人这样如此喜欢喝茶,而武夷山的大红袍是福建茶的骄傲。古往今来,凡爱茶之人,不仅喜欢喝茶,还喜欢对茶的由来刨根问底,一探究竟。《万里茶道溯武夷》无疑回答了关于福建茶的悠久的历史和它背后由茶串联起来的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张永海和他的创作团队无疑是讲故事的高手。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从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而言,画家在进行主题性创作时必须具备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主题性创作难度大,创作周期长,画家必须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相关的知识储备及成熟的艺术创作经验,我觉得张永海在这些方面都完全具备。同时,在《万里茶道溯武夷》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优秀的合作者与助手不可或缺,他们忠实地贯彻主创者的创作思路,执行主创者的意志,使作品锦上添花。

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著名画家张永海团队《万里茶道溯武夷》绘画作品赏析

最后,我要说的是,《万里茶道溯武夷》没有陷入一般历史画单一的图画式叙事、风情化描绘的窠臼,而是具有厚重的文化价值、丰富的审美内涵,特殊的绘画表现形式,恢弘的视觉效果,是一幅链接历史与当下的佳作。林公翔,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作家、诗人。现为福建青年杂志社副总编、编审,福州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理论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福建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委。)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