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7-02 10:18:42
  尉天池先生苍雄奇宕、豪放洒脱的书法艺术,既植根古老的书法传统又渗透现代人的审美情势,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的表现色彩。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南京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可追溯至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和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晚清李瑞清主持的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这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首次开设的新型高等艺术学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南师美院历经百余年发展,名师云集、人才辈出。李瑞清、李叔同、萧俊贤、高剑父、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潘玉良、颜文樑、庞薰琹、傅抱石、吴作人、吕斯百、秦宣夫、黄显之、杨建侯、徐明华、尉天池、吴为山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他们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同时也创作了许多传世经典佳作,为学校美育工作乃至中国美术教育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是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为弘扬中国美术教育优良办学传统,展现美术教育百廿发展脉络,推动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将创办以来历届名家大师优秀作品、授课笔记、文物史料等进行收集整理,于2022年6月26日-7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美术教育艺术作品展。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尉天池在挥毫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气肃 光翻 联(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捐赠作品)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

 ——天池先生书法艺术管窥

尉天池先生苍雄奇宕、豪放洒脱的书法艺术,既植根古老的书法传统又渗透现代人的审美情势,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的表现色彩。他那以情掣笔,随性挥洒,无障无碍,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他那势如挥戈舞剑,八面出锋,纵横不羁而又法兼碑帖,融入画意的用笔及其浑劲酣畅、跌宕多变的线的运动,他那因势利导、应机权变、理新态异、醒豁瑰伟的大小章法及妙于布白而统摄全篇的恢宏气度,在一幅幅作品特别是行草作品中,浑化为有机的整体,而强烈地感动读者的,是他作为创作主体的人的本色豪放而奇逸,劲质而潇洒,热烈而深厚。这是勃旺的生命力的舞蹈,这是自由解放的心灵的赞歌,这是具备万物,横绝太空的滂沛的阳刚之美。这,也正是天池先生书法艺术突崛的个性价值与审美价值之所在。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其整体精神强烈闪耀激荡着豪气与真情,在迫于倾吐、一派神行的创作境界中,作者已经忘于法、忘于形、忘于手、忘于心了。在天池先生这种基于人的内在素质,完全出于真诚触发的书法作品中,我们绝然看不到当今书艺创作中最多见而又最致命的矫饰之病:诸如为变而变,巧为布置,假装超脱,故作真率,仿造古董等等。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吴楚 乾坤 联

真实的创作主体内在的驱动力,既使天池先生的书法作品了无斤斤于技巧的痕迹,具有很强的浑然天成之感,又因时境变迁而貌异味殊,力避因袭故我。作品的形式完全由内在的感情力量所唤起、所制约。内涵与外表,情感性灵与外在的物质形式高度统一和谐。如六十年代之秀逸排奡,八十年代前期之遒浑跌荡,近几年之散豁奔放;又如小楷之文质彬彬、体雅韵清,行书之苍奔雄迈,草书之恣肆畅逸,篆书、隶书之生辣朗健等等既表现出他创作发展的轨迹,更可看出他在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创作中审美取向的多元化。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曹操《观沧海》

天池先生独具风格的书法艺术,来自于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传统的深刻认识与成功继承,来源于他丰富的学养以及他在人生的历炼中内在素质的提高。要而言之,作为其艺术创造的根本依据的人的本色、正身,是不断地在实践中经过自觉陶冶、逐步培育而成的。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杜牧《长安秋望》

天池先生对于书法传统有着长期学习、继承的阅历,而在不同时期又各有专攻与博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其一,他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中总结出矛盾运动的规律,进而深刻地探识对象的本质。这使他在继承传统上能据高屋建瓴之势。天池先生在这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已散见于其论著、讲演及教学之中,尤显于《论书法艺术的本质》、《当代书法之我见》等文章。其二,“任何对传统的吸取,只有经过自己实践而最终表现为自我识见的才是真正的创作。”天池先生在对传统养份吸取、化合的过程中,始终是以自己的真情性作为根本的依据。或者说,他是依靠自己的内在素质来自然地完成对于传统的融汇变化,而不是违悖本性去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或寄身于古人篱下。正因为此,他才能在由专而博的基础上,最终着重于北魏墓志和宋、明、清行草书,特别是抓住明季—清初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在书法史上的崭新突破,启发自己创造的“兴奋点”,从而铸成个人的风格。这种正确的选择决非偶然。也正因为此,他的书法艺术是真正“出乎己而不由于人”(徐青藤语),决不是传统书法中某一家的转手或一两家、两三家的简单杂交。上述两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继承传统”,尤其对当今书坛上一些朋友的“回归传统”,难道不是一种至为重要的启示吗?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草书毛泽东词

丰富的学养,对于书法家的精神境界及其艺术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滋养、融通、引导、提高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天池先生自幼刻苦好学,早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之后长期在该校美术系执教书法。扎实的语言文学及史学的根柢、丰富的美学修养与经验、对于古代现代哲学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研究与运用,使他在探究书法艺术发展史,总结创作实践经验,分析创作本体与创作主体,进行教学、讲演与写作等方面,都表现出独有的敏锐、深刻与精炼。天池先生在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过程中,正是以自己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后盾,充满激情地去创造自己的笔墨天地并获得今天的成功的。而且,正是数十年来多方面的学养及实践,使他得以集创作、理论、教育于一身,三者交相为用、共同提高而卓有建树。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与天池先生的内在素质及其书法艺术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深刻承系的,是他的人生道路。从少年儿童时期临摹颜家庙碑、灵飞经、郑文公碑开始,直至“文革”结束,其个人风格基本确立,伴随他整个书学历程的,绝不是优裕的生活环境。初中时期因生活维艰、纸墨无着、而将老师授课后的粉笔末集于瓶中,调和清水书于黑板;假期中曾以卖蔬菜、做小工的微薄收入购置笔墨纸张;常因请题匾额、招牌,因无斗墨可操,则取冬衣中之棉絮蘸墨书写。读大学期间,不惜卖掉自身衣物而购置碑帖。十年浩劫身陷困境,仍闭门苦思写成《中国书法教育体系之构想》……所有的困厄,未能移易他的人生理想,反而磨炼了他的心志,丰富了他的艺术感受,更激发了他对真、善、美的炽烈追求。且不说他在创作中那种忘我的真情,即赏读一幅真正的好作品,他也会心魄震动而至泣下,其对于艺术之真诚与心灵感应,强烈如此!他涉世勇于面对现实,为人则仗义重情。半个多世纪的从教生涯,桃李如云,他发现人才、爱护人才、破格提拔人才,不断鼓励后学超越自己,已成遐迩之佳话;他尊师重道,对朋友无论长幼,肝胆照人,慷慨相助;为发展书法教育事业,他深思力行,不畏困难,矢志不渝,成果卓著。其至真至诚,可见一斑。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郑板桥“删繁,领异”联

从上述文化素养与社会人生的历炼,到艺术家的作品,其间必须经历一种转换,这就是:艺术家必须善于从文化与生活的积累中化取养料,以此来滋养、陶铸、升华自己的内心世界,净化自己的灵魂,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写出自己的精神来。康定斯基在论到艺术家不同常人的责任时说:“他的行为、情感和思想与常人一样,但却必须用它们创造出一个精神世界。”“他必须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灵魂,充实它、护卫它,这样他的艺术才能有所依托,而不是有肉无骨的东西。”康氏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来源于灵魂的东西都是美的”,并指出:“这一概念的‘美’……不是指当前那种外表的和所谓的‘内心的’道德,而是指那种充实和陶冶了心灵的物质,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艺术创作的实践告诉我们,艺术家的这种转换功能或养心之功的有无、高下,对他的作品的审美价值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实现这种转换的关键,在于艺术家内在的驱动力,在于他敏锐的思想触觉和对人生、世界的一片真情这就是天池先生的艺术创造给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启示。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荀子《劝学》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天池先生的书法艺术世界,其要义并不在于昭示一种物质形式的“完美”,它不同寻常的魅力在于真切,以作者吞吐大荒、超以象外的真魂动人。这是他最根本的成功。天池先生的艺术创造为我国当代书坛所作的宝贵贡献当在于此。艺无止境,我相信,作为一个从自己的本质力量出发,“以自知、自信、自主的心理状态,将传统的艺术精神,潜化于艺术个性的创造”,并“懂得创新之作在当代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价值”的书法家,作为一个立足于发扬民族精神,有丰富学养与深刻的洞察力并不尚空谈的书法理论家,作为一个以建立中国书法教育体系,推动书法事业向前发展为己任而辛勤耕耘的书法教育家,天池先生的艺术生命定将闪现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何应辉)

尉天池作品欣赏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张怀瓘《书论》节录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元稹《菊花》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孟浩然《春晓》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

(来源:南师美院)

书法家简介

势如水鸣峡,直取性情真——著名书法家尉天池书法艺术管窥

尉天池,1936年4月生,安徽省砀山县人。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标准草书教学社名誉社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1960年9月起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书法教学、书法研究、书法创作。1985年7月晋升为书法教授,从而成为我国有本专业职称的第一位书法教授;2001年由校方决定为资深教授。日本文部省1986年度特聘书法教授暨国立爱知教育大学首席书法教授,至今是日本政府特聘的唯一外籍书法教授,其间获丸井文男校长颁发的表彰状;2005年1月起,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书法教授、博导,从而成为该院首任书法博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受国家教育部委托,主持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书法教学研讨会,并执笔编成《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书法篆刻教学大纲》及《进修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书法教学大纲》。

发表有关书法本体论、书法教学论、书法创作论、古今书法评论等论文40余篇。其中应邀在国际书法学术大会上演讲的《论书法艺术的本质》、《书法教学方法初探》、《书法教学散论》、《书法创作散论》、《启功书法试论》等获得赞赏。至于书法作品,国内外专家多以“苍雄奇宕、豪放洒脱”的风致为其评论的概要。在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综合性颁奖词中称述“尉天池先生书法碑帖并融,奔放豪迈,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当代独树一帜;长期致力于书法教育,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硕果累累,影响广泛;于书法事业普及提高,身体力行,为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复兴,为中华传统衣钵的承继,不遗余力,功莫大焉。”

他曾于1989年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2001年、2011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中国书法贡献奖,2012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定的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最高奖),2013年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紫金文化荣誉奖章,主编的《书法练习指导(8册)》2021年获教育部国家教材委员会评定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奖。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