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8-26 09:25:59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齐鲁丹青中的百年辉煌一一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00年来中华民族由积贫、屈辱走向崛起、自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为牢记党的光荣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山东画院特推出《齐鲁丹青中的百年辉煌一一山东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在山东画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陆续立体推出百期山东省著名画家历年来描绘建党百年辉煌历程和祖国百年沧桑巨变的主题创作,展现画家们用翰墨华彩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风貌。这些跨越半个世纪的作品,既展示了党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建设的辉煌篇章,也展现了山东中国画的发展历程、艺术家作品的动人风采,让我们共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为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喝彩。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沐》孔维克(国际青年年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

/ 草图 /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上世纪80年代孔维克的生活速写 /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沐》在朝阳的金晖中

      作为某种从众性经验,人们惯常把欣赏的目光置于一个画家艺术道路的高峰,从而作为衡量对其艺术生命攀登距离的判断。画家艺术生涯的头角,却往往隐没在云端之下,泥土之上,容易被世人的步履抛诸脑后。其实,判断一个画家的品质,往往在其早期的成长阶段便有迹可循。早期作品里的艺术气质犹如生命的基因片段,为画家后期的成长和发展定下基调。画家孔维克的早期绘画作品《沐》就隐约呈现出了其艺术品质和艺术追求的攀登路径。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孔维克在老家的厨房前(1976)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在中国美术馆(1985)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沐》参加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全国美展(1985)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沐》参加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全国美展,获得广泛好评(1985)

应该看到,孔维克是一位注重作品中个体经验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人文画家。在他持久的绘画生涯里,如同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他也将平素的点滴见闻,远足游历诉诸笔端,更视生活速写作为日课,常年笔耕不辍,这既是时代脉搏的有像关怀,也是画家通过画笔深入现实生活,增强体悟的个体生命经验的积累。相信其早期绘画作品《沐》中所传达出来的那种鲜活的时代气息及生动的生命体验便得益于这种日常素材的整理择取。也诚如当代艺术家王镛所评:“从他表现的主题上看,不是去关注形而上及玄学的追求,而是关注于一种现实的人文关怀,这即是儒家美学思想,哲学思想所指向的如“文以载道”、“成教化,助人伦”等。从他的创作来讲,他还是从当代中国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展开艺术表现。《沐》便表现了1985年前后那个时期所特有的蓬勃朝气。”究其根本,孔维克从乡土生活到历史磅礴的书写都离不开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独立思考的精神向度。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全国各报刊纷纷刊登《沐》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展览画册 上海《文汇》杂志刊登《沐》

作品《沐》创作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结合当时中国美术界异军突起的“85文艺思潮”的端倪,一批渴望改变沉闷的创作环境和压抑的创作题材的画家开始反思艺术创作的初衷和本质,一方面向内沉淀关注生活回归本心,一方面向外汲取融合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探索自身的艺术语言和笔墨精神,孔维克便是其中的早慧者、思考者和探索者。那时,他的代表性作品《沐》参加了1985年在北京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这个展览恰是“85新潮”的黎明。作品中,画家描绘了一幅带有象征性元素的画面。这幅画以聚焦式的感官将硕大的金灿华照的黄色太阳以及横向交错穿插的律动式的装饰线面为背景,拂煦着两位轻松惬意的骑单车少女的背影,双双缓缓驶向耀眼的未来。迎着太阳的这个意象,相信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生命体验:比如上下班的路上、登山看日出日落,但是能把这个意象的感染力通过笔墨在视觉感官中放大到极致,空灵到深刻,这就是靠画家出色的艺术嗅觉和敏锐的表达完成的。意象的选择本身也体现了主体的精神向度以及客体的内在表达,可谓文质相投。在这其间,画家很注意传统艺术中的笔墨效果和中国美学追求上强调的意境,在平面意识中又加入了西方现代绘画的装饰性形式美感,使得画面里的太阳及线条所形成的圆和曲线既具有现代艺术的审美形式,其造型和笔墨的处理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意味。作品传达给观者的感受不仅仅是视觉的,更有一种音乐性——律动的线面宛如乐谱,太阳和女孩似乐谱上有力的音符,明亮的画面、跳跃的旋律、象征手法的寓意共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结合画家的主体经验,继而看到,作品《沐》所描绘的也同样是画家本人生活感受的缩影写照,当时画家的生活正迎来新希望,新的环境和际遇令其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和憧憬,心画相应也是中国传统人文画家所追求的境界,而这幅画不正是作者本人精神生活的烛照吗?往更深一层讲,画面里更呈现了中国人当时的一种生命诉求和生存状态。作品切入的巧妙视角、强烈的现代审美意识(对当时来说),以及鲜明的艺术语言、准确的艺术表达,真诚的艺术思考,都令其今后的创作产生了一种“洋溢着高古气息和现代意蕴的大美化境”——这对于当时即将到来的“85新潮”,画家无疑也是先锋的发声者。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大型文学丛刊《当代》刊登《沐》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今日大学生》刊登《沐》

评论家杭春晓说“一幅好的中国画,首先在技术层面是高级的,能够衔接中国传统的高级美学趣味。其次应该能够解决今天正发生的艺术史内在的问题,画家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去解决本画种的问题,或者是解决今天中国艺术在面对世界时的问题,要有观念上、哲学思考上的明确针对性,有了这个明确针对性的问题,加上好的视觉修养与美学技术体验,那这就是一个好的作品。”由此来看,作品《沐》有着一个好作品令人过目难忘的特点,不论在当时还是放到现在都有一种莫名的温暖。这种温暖便来自那传统的美学趣味和纯粹的时代气息,以及藉由思索而得的独立的艺术经验和人文关怀。其明亮的基调,简洁有力的内容,轻快活泼的写意画风,深远的联想,巧妙的构成,清新的艺术格调使其一时风靡,喜闻乐见在全国各大媒体,或在封面、或在重要的位置都刊登过这幅画。这足以说明它已在众人心中博得了共鸣,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关怀。如今,画家早已名声斐然,绘著等身,佳作频频,位列艺术界的翘楚,当初的这幅《沐》随时代的脚步似渐行渐远,但蓦然回首,却依然看到那个八十年代的朝阳回射心头。《沐》是一个艺术时代的结晶,也是画家登上潮头的开端,可以说自《沐》始,孔维克的艺术追求愈发坚定,其绘画的人文性、思想性、历史性的审美观在其水墨艺术里日渐丰盈,厚朴、内敛、高古、沉逸的绘画风格愈加成熟。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在育英中学与美术专业班的同学们合影,前面的自行车启发了他的作品《沐》(1985)

在八十年代的“八五”新潮前夕,这幅画在北京的一个官办美展上一经问世即吸引了众多同行及媒体的眼球。那个时期的杂志报纸,如《美术》、《中国美术报》、《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文汇月刊》、《今日大学生》、《中学生》、《当代》等几乎所有的刊物竞相刊登。当时的作者初闯画坛,没有人能记住他的名字,但却记住了这幅画。30年后,在孔维克先生的艺术回顾展上,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孔紫女士看到这幅《沐》时惊讶的说,这幅画原来是你画的呀!前不久,孔维克因公务与广东画院院长林兰见面,随后她回信道“八十年代全国青年美展时我们还是美术少年,您的《沐》手法新、意境美,至今印象颇深。今天才与作者对上,之后您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上的《王阳明》更见深湛积数十年之功,不断创作出新,可见大树是不断积累才能长成。”

一件好的作品不仅是折射着时代的光辉,同时也留下了时代印记,就像一响起《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我们就感受到那个金色的“八十年代”,同样这幅《沐》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形象记忆。李晓辉

      画家简介

著名画家孔维克携作品《沐》参展《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百期经典作品网络展》

      孔维克,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山东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岗)。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