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用数字技术讲好美术故事——专访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0-11 11:48:4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和支持日益显著,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

  经典作品适合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广泛传播

  记者:范院长好!今天,数字技术被大量运用于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保存、修复、研究、展示、传播等工作。在您看来,数字技术在这些领域有怎样的应用特点?与传统的研究及传播方式有哪些区别?

  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和支持日益显著,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成为必然趋势。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阐明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为推动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应用指明了方向。数字化技术通过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方式,将静态艺术作品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再生、可分享的数字形态,并以新方式、新视角、新需求加以保存、解读和利用,开创了艺术作品再生的全新图景。首先,数字技术拓宽了艺术作品的保存路径。以往艺术作品受保存者和保存环境影响很大,如今得益于科技力量的支持,艺术品的保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通过多维的、立体的、全面的数据转化实现高效保存,并为研究和利用提供强大的数据库支撑。其次,数字空间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展示方式。艺术作品问世之后,就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其文化和美学内涵需要通过审美体验来实现,数字空间“虚拟”“动态”的特性与艺术作品具有天然的契合度,VR、AR、3D等全新的技术手段提供了可视化的情景再现、跨时空的虚拟展示和交互式的空间游览,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让作品变得鲜活而生动。数字化展示手段符合当代年轻人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习惯、契合时代的需要,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次,数字技术增强了艺术作品传播势能。互联网数字平台的高速发展极大扩展和延伸了信息的传播空间,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提升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成为新的传播节点,传播效能呈指数型增长,数字资源开放共享提供了大众参与、知识生产和二次创作的空间,让艺术作品在审美阅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记者利用数字技术传扬美术经典是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命题。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被视作经典?哪些作品比较适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传播?

  范迪安:美术中的经典作品是指具有典型性、时代性、代表本领域最高艺术水平的作品。毫无疑问,经典作品是适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的美术作品。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就被许多国家用来复制、保存、传播珍贵的艺术作品,数字技术不仅可以传播作品的高清图像,还能营造丰富充盈的视听效果和沉浸式体验方式,推动经典美术作品走向大众,提升公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发挥重要的社会美育作用。今天,国内外许多的博物馆、美术馆都开展了藏品数字化工程,例如大英博物馆建成了超过450万个对象和190万张艺术品图像的在线数据库,法国卢浮宫也上线了占其藏品总量四分之一的近50万张作品,大大推动了艺术的普及,促进了艺术资源的共享。另外,对保存情况不佳或流散各地的作品而言,采用数字技术有利于作品的汇集、保存、修复和研究。以敦煌艺术为例,由于地处戈壁荒漠,常年受风沙侵蚀,敦煌壁画、彩塑等变得非常脆弱。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利用现代数字技术,通过“数字敦煌”与“虚拟洞窟”展示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和精美洞窟艺术,使游客与莫高窟进行全方位、近距离的亲密接触,从而适量减轻了游客参观活动对石窟遗址造成的压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欣赏敦煌艺术珍品的需要,同时又尽可能地保护了历史文物。

  建构跨越时空的精神空间,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记者近年来,陆续出现了许多解读美术经典的电视节目,在大众领域和美术界都引起广泛关注。能否请您谈谈,如何运用视听手段动态地呈现静态的美术作品,提炼其中的价值和内涵?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当代创新性表达?

  范迪安:以视觉手段呈现静态美术作品是当下时兴的创新应用,是对美术经典活化的有效途径,通过视觉内容与视听手段的多维融合,建构一个跨越时空的精神空间,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知。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艺术里的奥林匹克》《诗画中国》等节目就作了全新的探索。这类节目运用了大量的数字语言,一是提炼呈现视角,深入解读作品。美术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密码,通过提炼最能体现作品价值的独特视角,挖掘视觉化内容蕴含的故事性,使观众从视觉感受延伸到智性感知,加深对作品主题和历史情境的认识。二是融合多元媒介,打造沉浸体验。通过虚拟场景、蒙太奇手段和增强现实等技术让静态的美术作品动起来、活起来,将互动引向深处,呈现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艺术家独具匠心的创作理念和精彩的细节刻画。例如,通过立体呈现效果,整合诗词、影视、歌曲等多重元素,以虚拟光影和动画的形式,逼真地再现故事场景,打造数字效果奇观,使观众获得沉浸式的全新审美体验。三是坚持以情动人,实现精神共鸣。美术是以情感表达为目的的感性形式,运用跨界通感的视听语言营造新的艺术传播环境,通过画面定格、音乐渲染、动画设计、场景再现等方式,以及现场专家点评,让观众深切感受美术作品的精妙神韵,获得内心滋养和情感浸润。总之,运用多媒体视听手段动态呈现静态美术作品,就是将美术作品从书本或博物馆中解放出来,将视觉艺术与传媒艺术深度融合,共同建构更具活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多媒体艺术作品。

  记者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对于大众美育及儿童美育工作有哪些帮助?尤其是在面对青少年、儿童群体时,是否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影片、音乐、游戏、小程序等方式,书写一部适合他们的美术史?

  范迪安:新一代的孩子们接受能力更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速度更快,互联网+教育正在面向少年儿童群体,呈现“基础向下性”的特征。目前,已经有不少写给儿童的美术史作品问世,并且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通过动画、音频、游戏等方式,使儿童沉浸在一个个鲜活有趣的美术故事中,这是一种新的启智增慧方式。少儿美育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需要大量数字产品形成充分的供给。但是,在这类产品的创作生产中,要特别把握少儿数字读物“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精神产品属性,在运用数字技术“讲故事”之前,要做好“写故事”的工作,以促进少儿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做到精心选题,适度用技,避免数字语言的堆砌,杜绝过分的数字渲染,尤其要在审美情趣上把握数字作品的格调与品位,引导少年儿童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学风范,增强艺术想象力,通过数字化的美术经典,培育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向美向善的情怀,达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效果。

  由科技进步引发新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史的重要脉络

  记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发展,是否会影响人们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判断?您如何看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范迪安:艺术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部技术史,由科技进步引发的新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史的重要脉络。例如,古希腊的艺术成就与数学发展关系紧密,“黄金分割”原理被广泛运用在建筑、绘图和雕塑中;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繁荣也与当时科学的进步有着很大关系。正因几何学、解剖学的发展,才有了西方绘画大师们笔下完美的人体;而小孔成像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使画面开始有了透视和纵深感。科技进步引发艺术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从陶器到瓷器,从青铜到铁器,以及纺织、造纸、印刷等,再到工业革命以来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都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美术创作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也为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屏幕的媒体艺术,正在向着互动体验、混合现实等方面发展,对于虚拟艺术的体验更加深入。数字时代催生了网络艺术、数据艺术、生成艺术、人工智能艺术和NFT艺术等新的艺术形式。仅就计算机技术而言,生成艺术是通过数据和算法自动生成图像;而人工智能艺术则是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艺术生产。这些艺术创作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各种设计和图像生产领域。最近,由区块链技术引发的NFT艺术热潮,是对作品版权和交易形式的全新认知,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艺术是匠作的产物,制作科技与工艺的深度结合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艺术创作中,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使艺术品制作具备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3D打印技术。3D打印与算法折纸相结合可以制作出极为精美复杂的雕塑结构,与生态材料结合能制作出可降解的建筑模块,现有的大型3D打印设备,甚至能够直接将当地的泥土材料打印成房屋。科技进步也为公共艺术和主题性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投影技术、交互技术、展演控制系统等科技手段在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和重要庆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上绚丽多彩的光影表演,就借助于视觉效果、设备控制、配合调度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然而,技术并不是艺术评价的唯一标准。除了技法之外,艺术家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深度,对于现实世界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在艺术构思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艺术表达时的匠心独运和妙手偶得,都是判断和评价艺术作品的重要维度。

  我们还要区分“技术”和“质量”,两者虽然关系密切,但先进的技术并不直接等同于高质量的创作。伟大的作品往往具有超越其时代的价值,是不受媒介、技术所局限的,能够在更深层面打动人。因此,技术含量有强弱,技巧水平有高低,但是艺术本身具有更加独立的价值。这种价值是超越了技术局限的,能反映人类普遍情感和深层关切的,这是在技术之外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的“内容”。

  注重培养“科艺融合”创新型美术人才

  记者在数字技术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在美术人才培养方面是否也要注意人文素养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如何培养适应数字技术新时代的艺术人才?

  范迪安:视觉艺术的创作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结合是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国际范围内,顶尖院校和机构已经开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有“媒体实验室”(Media Lab),在这里,设计师、工程师、艺术家和科学家打破传统学科的约束,进行跨领域的协作,相互启发创新。其他院校还有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艺术与技术”(Art and Technology)、加州大学的“文化、艺术与技术”(Culture,Art,and Technology)、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艺术、媒体和技术”(Art,Media and Technology)以及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艺术与科学”(Art and Science)等。2016年欧盟委员会成立“S+T+ARTS”项目——Science+Tech+Arts,就是“科技艺术”。通过S+T+ARTS提案,欧盟委员会重点扶持跨领域创新的项目和人才,来应对欧洲未来面临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挑战。

  科艺融合的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是我国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举措。在建设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下,美术人才培养需要与高新科技相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虚拟和区块链等一系列科技已经深入到艺术创作领域,因此,艺术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回应现实需求。

  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大力发展科技艺术专业就是学科建设的增长点,通过教学、科研、展览、学术交流等方式引领了国内的科技艺术人才培养。2017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陆续开展了“EAST—科技艺术季”“未·未来”等跨领域创新的国际学术活动,2020年成立科技艺术研究院,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科技艺术创新平台;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成功申报教育部本科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个具有科技艺术本科专业的教学单位。科技艺术与设计学科的“艺术与科技”,共同构成了培养科艺融合的创新美术人才的教育前沿。

  在数字时代下,科技艺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应的人才培养大致分为几个方向。首先是新型创作人才,以数字技术研究的新方法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独有的艺术佳作;第二是新兴产业人才,在数字时代的新增行业中存在广泛就业机会,如互联网、交互媒体、混合现实、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都大量需要这类人才;第三是与数字博物馆、虚拟策展以及科技艺术活动策划等相关的策展人和工作者,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虚拟美术馆和虚拟展览的大量出现,为这类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第四是科技艺术美育人才,包括专业教学、理论研究和科普美育等方面的人才等。

  在具体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和培养方向上也应有所创新。在理念上,要追求人文素养与科技素质的融合,秉持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积极面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崭新经验,创造性地运用新的科技发展成果,以科技创新促进美术创作,以美术创意启发科技创造,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用艺术方式反思科技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和技术伦理有深刻思考。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艺术、技术、思想、审美、人文等多方面的培养。

  在方法上,要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数字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老师早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在教学上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们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调动大量的信息资源,完成自我学习。在培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精神和探索精神,教师的身份应从知识的讲授者逐渐转变为创作和研究的引导者。

  在培养方向上,要追求前沿意识和交叉创新的结合,始终关注由科技创新所引发的新问题和新经验,例如基因技术带来的身份问题、新材料科学带来的制造方式、大数据带来的新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创造模式等。同时注重跨领域的交叉和创新,将跨学科、跨机构的研究和培养模式变为常态,在人才培养中与科研机构、科学家、工程师、科创企业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开展国际合作,建立一套创意、研发、实验、成果运用和转化的完善机制。

  美术经典的数字化对讲述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您看来,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作为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是否有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

  范迪安:在一个由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构建的数字世界里,数字技术为美术经典的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可能。数字技术极大地赋能艺术传播,高精度图像收集技术、三维动态可视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与美术经典融合,以交互、沉浸等表现形式对经典作品进行创新性转译与诠释,为经典美术作品带来传播渠道、展示形式、展示载体等方面的创新,在增强经典美术作品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首先,数字技术带来了传播渠道的有效与高能,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媒体和手机自媒体出现。网站、APP、社交媒体等多元数字化平台,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完成美术经典的搜索、浏览、欣赏、分享和下载;而社交媒体平台,国内如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国外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受众圈层多元、使用人数众多、传播快速,形成话题的开放性与延展性很强,可以迅速广泛的建立与拓宽美术经典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有力地推动美术经典从国内走向世界。此外,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使得一部分不易“走出去”的美术经典的再现与展示成为了可能。

  其次,数字传播使得美术经典的展示形式更加丰富与多元,数字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现美术经典的创作理念、风格与特征,延展美术经典作品的视觉叙事,扩大作品的解读空间,增强吸引力。比方说,以超高分辨率进行作品全景及细节还原,让参观者能够比以往更近距离地观看艺术作品,发现在任何以往展览中都看不到的细节;或将静态作品转化为动态表达,以一种更生动、更灵活、更亲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像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画作《清明上河图》,就被国内多家艺术机构进行了数字化演绎,开封博物馆采用环形屏幕用全景动态呈现了《清明上河图》整条长街的繁荣景象,并设计了互动环节,观众可以点击屏幕选择方言或现代语言,进一步了解这件美术经典的相关内容。另外,也有更为实验性和开拓性的数字化探索,动画作品《美丽的森林》提取了《芙蓉锦鸡图》《果熟来禽图》等古代经典工笔画中的动植物,用动画的方式使其“复活”并赋予作品符合当代诉求的叙事情节与立意。这种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美术经典作品进行当代转化的方式,更容易被外国观众理解与接受,也更便于海外宣传推广。

  第三,数字传播可以赋予展示载体互动性,营造氛围与沉浸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8k/12k超高清互动展示、VR/AR/MR、全息影像、人机交互、3D Mapping等技术实现了对传统蒙太奇语言的升维迭代,观众在感受数字化视觉震撼的同时,调动了触觉、听觉、嗅觉等多个感官,全身心沉浸在数字化的虚拟景观中,带动了情感认同并加深了对美术经典的内涵理解。2021年故宫博物院主办的“行走的故宫文化——《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对《石渠宝笈》中数十幅经典书画作品进行创新性数字演绎。将传统绘画与混合现实技术(MR)、全息影像技术、人脸识别等现代数字技术融合,让观众在交互沉浸中认知并理解经典绘画,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与意境。其中,《千里江山图》采用超大数字立体影像制作,以古今两个视角将长卷作品进行拆解,并利用镜面反射的光学原理,将画面中的空间向外延展,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千里江山的磅礴与浩渺。

  由此可见,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作为一种传播力度大、吸引力高、感染力强的传播方式,在对外文化推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更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让国外民众在审美体验过程中感受美术经典的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它不仅为公众认识和理解中国美术经典提供了更加晓畅通达、通俗易懂的方式与路径,更为向世界推广中国优秀文化艺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手段。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对国家文化身份建构、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跨文化沟通、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用艺术讲述中国故事时,如何处理中国话语的特殊性与世界语境的普遍性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世界范围内的解读与误读?

  范迪安:中国艺术在海外的传播已不断拓展,但由于文化语境的差异和传播效力的不足,仍伴有解读的障碍与误读的困扰,依然面临中国话语的特殊性与世界语境的普遍性互融的问题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为此,如何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话语走向世界,推动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与传播就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构中国艺术话语体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艺术创作的根基和艺术创新的源泉。古往今来那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作品之所以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一直焕发光彩,熠熠生辉,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情感与价值共鸣,都离不开一个共同基因的滋养,那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任何话语体系的建构都是在一定立场基础上进行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决定了中国艺术话语体系的视野与格局,也决定了在世界语境中可以发挥的能量和自由度。作为艺术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创作营养,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中国的艺术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是要坚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拓展“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与方法。就艺术创作和传播而言,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融入世界语境,用世界语言进行叙事和传播。科技是超越国界的语言和介质,可以打通国家、地区、产业和学科的边界。当数字科技介入艺术,与艺术融合,便开启了艺术本体、艺术叙事、艺术传播的全面数字化和艺术的“共享”时代。从艺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历史文物、文化遗迹等大艺术的范畴看,数字高清复制、在线虚拟展示、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让讲述艺术故事的方式突破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数字化所带来的互动性、沉浸式等创意叙事形式,拓展了“讲故事”的方式与方法,增强了中国故事的表现力,不仅为中国公众增加了精赏细品美术作品的审美乐趣,更为外国观众打通认知中国艺术,理解艺术的中国价值、领略中华文化的任督二脉。

  三是要提升传播策略,搭建中国话语融入世界语境的桥梁。在全媒体时代,需要全面提升应对全球语境的传播策略,一方面需要具备国际传播意识,应充分了解国外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运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传播途径与方式,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主题、形式和载体等,降低解读的难度,减少误读的可能,使受众快速直接、自然而然地感受中国艺术乃至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特征。另一方面,要立足一个“融”字,从不同视角出发讲述有共同价值诉求、凸显历史底蕴和中国精神的艺术故事,搭建多维艺术叙事网络。同时,借助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优势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有机模式,协同打造艺术传播平台,搭建中国话语融入世界语境的桥梁。

  记者据您所关注到的,目前世界上艺术经典的数字化及大众化传播领域发展情况如何?国外是否有一些比较好的案例可以为我们所参考和借鉴?

  范迪安: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就开始吸纳最新的科技成果,开展数字典藏、展览数字化(虚拟展厅)、交互与沉浸式数字产品等数字化开发与建设,探索博物馆、美术馆藏品资源的再利用。艺术经典作品因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认知度和影响力成为数字化的重中之重,很多博物馆和美术馆致力于这方面的创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开放获取”政策、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在线展览、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的“一支笔”计划以及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的数字馆藏计划等。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文化艺术的数字化之路虽然起步略晚,但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有力支持和对数字科技革新的迅速反应与创造性转化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字典藏、虚拟展览开发等方面已经取得开拓性进展。

  艺术经典的数字化分为数字化转化和数字化创作两个方面,数字化转化主要指高清数据的采集和复制,是数字化创作的基础。随着公众审美诉求的提升和数字化的纵深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创造性地将艺术经典的创作理念、审美风格、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诠释给公众,也就是数字化创作,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的首席数字官斯瑞·斯瑞尼瓦桑认为藏品数字化传播的关键与未来是“讲故事”,“讲故事”可以让现实与虚拟世界、个人的切身体验与网络实现联结与互动,获取智识认知与审美体验并产生共情。这其实点出了数字化创作的核心问题——深耕内容。艺术经典作品的数字化传播,不是靠形式上的花哨,不能被眼花缭乱的技术所遮蔽,扎实的内容与叙事才是硬核。当我们在The Met网站搜索关键词:文森特·梵高,页面除了显示413件梵高的作品图及图片信息,在下方还会出现一部名为《在灿烂的光芒中:梵高在阿尔勒》的智识影片,这部精心制作的影片在大量严谨的历史资料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以数字化非线性编辑系统对艺术家生平、作品背后的故事及普罗旺斯日常生活,以及他的200多幅画作和100幅受该地区光线、野生动物和居民启发的素描作品等均做了详实介绍。通过这个智识片,公众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了梵高的艺术,改变了对艺术家及作品的单向度认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虽然数字影片的技术门槛不算高并早已普及,但这种形式对内容的优秀表现力和传播力及媒介适用性,仍是“讲故事”最朴素、最有效的呈现方式。

  无论是数字化传播还是非数字化传播,都是为了将艺术与人联结起来,在人与艺术之间建立一种更为深入和专属性强的联系和互动。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艺术经典的数字化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可以“亲历”与“参与”到作品的视觉叙事中,从而达到让低龄观众轻松获得富有启发性理解作品的目的。与此同时,对名画经典已经熟知的那些观众,应该提供更具启发性和思辨性的数字化创作。以莫奈的名作《睡莲》为例,人工智能模型首先对《睡莲》的色彩构成进行学习并完成自我训练,然后生成一个混融交叉的抽象且具有幻觉感的新色彩关系,这个图像充满了张力与变化,给人以新奇的审美感受与体验。这种对艺术经典作品的智能再创作,给观众带来的是对艺术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无限创造力和数字美学的认知,增加了对作品的认识层次,也为观众理解作品的风格、艺术家角色、想象力提供了当代视角。

  “数字化”是把双刃剑

  记者对于未来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工作,您有哪些期许和建议?

  范迪安:美术经典作品拥有丰富的视觉艺术元素和无限广阔的数字化传播空间,但我们仍要清醒看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数字化”是把双刃剑,对未来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一方面要培养和提升从业者的数字化思维,认识到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其核心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激发大众对艺术的兴趣与灵感,推动社会创新是主要诉求。不断挖掘技术的可能性,在深入理解中国艺术与文化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数字技术与艺术融合,提升数字化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与传播。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广泛的数字化容易导致对原作兴趣的丧失和对艺术价值的稀释,要警惕对艺术经典作品过度“数字化”和“娱乐化”,坚持艺术的主导地位,通过数字化建构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学术深度的系统知识体系。

  在加大对博物馆、美术馆藏品信息的数字化及开放扶持力度的同时,还应建构更加完备的艺术品数字化传播体系,加快对外传播平台建设,加强美术经典在数字化传播中的知识版权保护,强化艺术版权意识,营造一个更加完善和成熟的数字化建设生态。(来源:《美术观察》 本文由笔谈整理,经范迪安审阅)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