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对话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6-27 09:46:28
  未来的美术馆应该创造更新的体验,鼓励观众在体验中形成新认知、拓展新创造。

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对话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宋冬,《一刻》,2021 ,“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

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认为,未来的展览,需要思考如何构建人、作品和空间的场域关系。未来的美术馆应该创造更新的体验,鼓励观众在体验中形成新认知、拓展新创造。

新冠疫情以来,人们出国看展、文化出游等活动均受到限制,而中国国内的美术展、艺术展甚至是数字艺术展则呈现出活跃、热闹的氛围。相比疫情之前,有更多大众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也进入一个新的建设发展周期。在这一阶段,国内的博物馆、美术馆需要创建新的体系,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率先走出校园,尝试向外开拓一种创新型的合作模式。2018年,央美美术馆与新奥集团成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这也预示着美术馆公共化进程的重启。2021年12月,由张子康担任总策划的展览“演化-公共的未来”在廊坊馆开幕。从展览主题的设置到展览作品的选择,都围绕公共展开,并邀请来自中国、阿根廷、法国、希腊、泰国等国家的艺术家和艺术小组,创作了20余组作品,分布于美术馆展厅和公共空间。作品类型涉及雕塑、巨型装置、新媒体、影像装置等多重媒介。其中多位艺术家还结合美术馆公共空间的特点,为展览创作了全新的作品。比如艺术家宋冬全新委托创作的《一刻》,就是艺术家首次呈现超大型作品,将1000多平米的建筑空间与巨型船体巧妙幻化成可供观众进入漫步的大型装置作品。“演化-公共的未来”聚集了在公共艺术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对网络公共空间具有探索性的艺术家。从实体文化艺术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双重维度出发,呈现了一系列讨论公共边界、视觉权力、虚拟身份等前沿议题的艺术作品。在后疫情时代,人们该如何面对当下的生活?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作为推动社会价值、未来价值、文化价值的场所,以及公众艺术实践的空间,美术馆如何通过多方合力共创一个公共的未来?对于这些问题,应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分享了他对数字化建设、未来展览的呈现方式、虚拟空间中的公共空间、新的学习模式、美术馆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想法。

记者:疫情以来,全世界的博物馆都受到了影响。尤其2020这一年,实体机构由于开放受限,几乎所有中国的美术馆、画廊、拍卖行都开通了社交媒体,更加注重数字媒体的传播;而展览形式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拟展览、线上展览。疫情期间,央美美术馆在收藏、展览以及媒体传播这几方面,展开了哪些数字化的工作?

张子康:央美美术馆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数字化的工作。首先是藏品的数字化。我们有8万多件藏品,目前已经整理出来3万多件,在网上公布的有1.8万件。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这些藏品发挥更好的社会作用、更多地服务于社会。数字化建设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于未来数字化藏品如何构建,需要新的策划展示方式与教育传播理念。例如在疫情期间,我们利用馆藏作品策划了"古意的生成"数字展览,大家在网上可以看到我们虚拟空间的馆藏展。我们还拍摄了以美术馆精品藏品讲解为中心的《博物馆说》系列影片,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藏品和我们的历史。从教育传播的角度,我们在线上创办了“智识学习中心”,三年多来智识中心已经拍摄了约200部片子,在央美美术馆网站和手机APP上都可以免费观看。这些影片首先保证的是内容质量,分为“艺术家”、“展览”、“讲座”、“读书”四个板块。在全球范围内,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展览,采访并记录了很多学者、教授、策展人、理论家、艺术家等等。在疫情时代,当观众无法走进美术馆时,我们就要通过这些方式走出去,把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传播给大众,发挥一个学术美术馆的作用,推进大众对艺术的深层认识。疫情期间我们还出版了很多学术及艺术推广的图书,创办了《美术馆》杂志等等,展开了数字化时代在疫情期间美术馆如何生存与发展的讨论。在展览方面,我们举办“后生命”为主题的艺术与科技的大型展览,以全球视野讨论了在数字化时代人类面对的新机遇与挑战,展出了艺术家新创作的影像、新媒体、VR等类型的作品。请策展人张尕策划了艺术与科技大展“CAFAM 三年展-真实的拓扑",与ZKM合作,参展作品包括MoMA等国际顶级美术馆的收藏,也涵盖了多件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多媒体作品,以及当下最前沿的创作。可惜由于疫情原因,展览于线下无法实施,但以线上形式最终实现,它在网络上的传播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对话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Reunion, 1968, Marcel Duchamp _ John Cage, Cage Foundation

疫情之前因为美术馆工作很忙,大家节奏很快,也没有经历过物理空间封闭这样的考验,所以对于虚拟公共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思考没有那么深入。但疫情出现以后,危机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采用新的传播方法、新的展示方式、新的推广方式。在美术馆暂时不能对外开放的时期,仍然发挥美术馆自身的社会作用、确保其持续稳定地发出声音,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央美美术馆试图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实践了一些与网络相互动的展览,或者采用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大家看到我们所做之事。

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对话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徐冰,《蜻蜓之眼》纪录片,2018,“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

实际上不止是疫情前后,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我们的视野就不止局限在一个实体空间内了,同时也被虚拟空间所包裹,线上美术馆就是一个公共的虚拟空间的概念。比如这次央美美术馆廊坊馆“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就是对当代这两种空间公共性的一次思考,特别是虚拟空间内的公共空间,展览中很多作品都围绕着这一点展开,例如徐冰的作品“蜻蜓之眼”,就是在讨论网络空间中公共性与私密性二者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忽视这个虚拟空间,但这个空间其实一直存在,与实体空间相渗透,我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其中。通过对作品和展览的观看和体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点。

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对话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赤金CHIJIN,赤金美术馆,2020-2021, “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

在艺术界这种现象也极其普遍,比如说现在出现了很多虚拟艺术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虚拟作品如何与实体空间相结合?在实体空间无法被踏入或者过于遥远时,我们怎么能建立虚拟空间,通过虚拟的方式去建立一种新的展览模式,让实体艺术进入其中?如何通过技术的手段,在有限经费的前提下促成二者相通?在这些方面我们进行了很多讨论,这也是全球艺术界在讨论的问题。但显而易见的是,在未来,虚拟空间必将推动美术馆的发展建设。美术馆现在面临的不仅是展示方式的革新,也是艺术家创作方式的革新。它更要面临新的观看方式、传播方式、新的社会结构和新的空间结构概念等等,这是时代的需要。就像上面提到的虚拟的公共空间概念,它将会成为央美美术馆要去拓展的、必须考虑去构建的一个新空间。央美美术馆在展览与传播上进行的数字化工作是同步的。在展览方面,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从这样一种数字化虚拟空间的建设中,形成未来展览的新模式。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可以与线下看展相结合:比如以后我们做展览时,可能在实体展览中也会扩展一个虚拟的空间;再比如展出单件作品之外,也许旁边会配有一个二维码,观众通过现场扫码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另一个面向,了解到其背后艺术家的想法,它也可以与社会形成联结,观众可以了解到其他人对这件作品的解读。数字化的虚拟空间能够带来对作品的实施、概念和意义的延展,同时为观众带来新的思考。当我们观看这样的展览时,当作品背后的那些内容出现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对这件作品的理解与过去不一样了——它拓展了我们对作品新的空间理解,这也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对话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雷安德罗•埃利希 Leandro Erlich ,反射港湾,2014, “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

一个美术馆,把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来之后,能够让观众看到在其领域内看不到的一种现象,也许是更专业、也许是跨领域,把这些隐藏着的内容展示出来,让观者形成反思,这很有意义。这就逼着美术馆需要去不断往前拓展,拓展出一个对这样新的艺术展览方式的体系建设。

记者:随着艺术展览的增多,大众对观展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那么您觉得未来美术馆在展览呈现方式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张子康:对于现在的展览和作品,其实观众要求更多了,观众对展览的判断标准已经不再停留于过去。这就要求美术馆人和策展人去重新思考展览的呈现方式。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作品本身与空间的关系是什么?一个展览不再是展几件绘画、几件作品就够了,重要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场域关系——如何构成一个人与作品、与展览空间之间的关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关系,而是促成一种意义上的转变,它延伸了过去我们对作品的概念。这次央美廊坊馆“演化”展览就很关注场域的构建,本次参展的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的作品就凸显了这个特点。埃利希认为他的作品放在美术馆中其实才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则需要观众的进入才算完成、才能形成他作品的完整性;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也有这样的概念,比如它作品的镜面反射也需要有人参与进来,使他作品的价值更能凸显,同时也能呈现一种多元审美的可能性。

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对话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作品,西海美术馆开馆展“超越”展览现场

这样的作品、这样的展览呈现方式,能够激发每个观众对空间本身的感知能力,而当观众的认知空间与作品空间形成联结之后,审美本身会被放大。而要去触动、引导这些发生,都需要我们具体地去思考、去推动、去构建。从这个角度看,新的展览方式对美术馆发展的推动已经发生。(来源:宁文)

艺术家简介

在后疫情时代,美术馆如何在变动中迎接新的挑战?——对话央美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张子康,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策划、编辑出版各类文学、艺术图书千余册,多次荣获国家级图书奖项;策划众多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艺术展览,如“马克·夏加尔”中国首展、“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安尼施·卡普尔”、“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超越”西海美术馆开馆大展等。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