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 正文

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是什么铸就《文史哲》杂志辉煌70载?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6-03 09:55:42
  近期,各大主流媒体持续强势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重要回信精神,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报道层次。

  主流媒体持续关注

  5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不仅在山东大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山东新闻联播等在内的主流媒体的重点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是什么铸就《文史哲》杂志辉煌70载?

  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艺报道》栏目走进《文史哲》编辑部,《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和资深编辑们与央视主持人周宇对话,探讨是什么样的精神铸就了《文史哲》杂志70周年,讲述着鲜为人知、充满温情的山大故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是什么铸就《文史哲》杂志辉煌70载?

  王学典担任《文史哲》杂志主编迄今已经十五年了。他坦言,我们走的是一种“厚重办刊”之路,我们拒绝来自轻飘飘、或者短平快的稿子。“在我这里发的稿子,我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品,但是我衡量稿子的唯一标准,是你能不能进入未来的学术史,在学术史上留名。”为此,他拒绝各方送来的关系稿,严格地要求编辑部的编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份,在《文史哲》刊发稿件。王学典说:“我看守的不是我自己的财产,是山东大学的祖传基业。我不能在我的任上做对不起我这个祖传基业的事情。”

  编辑部里的同事们提起主编王学典,都带着些许敬畏。而王学典说起《文史哲》的编辑们,则带着理解与心疼。王学典这样形容李梅编辑:她的性格是有一些小心翼翼的,但是跟她打交道的都是名家,学术界学者的性格千差万别,有的学者性格很孤僻、有的学者性格很高傲、有的学者则认为自己凛然而不可侵犯,当李梅认为稿件必须要加以修改,作者却不愿意接受李梅的修改意见并训斥她时,王学典说:“看到她忍气吞声、受委屈的那个表情,我心里疼。”

  还有一位曾经的副主编叫周广璜,他负责古典文献学领域的文章,有时候他为了一篇稿子会跑到山东省图书馆好几次,再热的天他也要拿着稿子去图书馆对照原文,因为要保证稿子中引用的话要准确无误。有一次,周广璜在一位著名学者的稿子上修改了89处,这些都是《文史哲》编辑部同事们的日常,共同目的就是为了学术严谨。王学典说:“我觉得这是《文史哲》杂志走到今天的主要传统,也是我们守护的一种精神。”

  谈到《文史哲》杂志的办刊宗旨,王学典直言从2006年接手编辑部开始,就拟了四句话,“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并表示,这四条就是今后《文史哲》杂志所选择的道路。他说:“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能在自言自语当中来实现,我们必须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加大和国际学术进行对话的这种能力。我们中国的学术在话语建设上尽快走向世界,然后能在世界上获得世界性的话语影响力。”

  “我们接到总书记的来信,高兴是一时的,压力是永久的。我的高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感受到沉甸甸的这个责任,我们如何不辜负总书记的要求、不辜负学界的要求、不辜负人民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王学典在节目最后说道。

  《文史哲》编辑部里的二三事

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是什么铸就《文史哲》杂志辉煌70载?

  李梅:《文史哲》杂志理论研究室编辑,2008年在编辑部实习,2009年正式入职,在编辑部工作将近13年。

  邹晓东:《文史哲》杂志理论编辑室编辑,2015年进入《文史哲》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

  “我一直把自己放在一个辅助者位置上,因为我认为编辑是服务性质的工作,所以我一直是这样来自我定位。”所以,李梅在面对修改稿件与学者沟通的情况时,总是处理得小心翼翼、慎之又慎。“我春节的时候值班,一直在办公室里看过刊,读到中间有些累了,就看墙上挂的那些创始人的照片。忽然有一种感受,我觉得他们在看着我,我不能再这样没有自信下去了。”

  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春节值班,却让李梅整个人不一样了。邹晓东与李梅同处一间编辑室,发现了这种变化:“李老师在会议的时候开始能够系统地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方案了,她的性格发生了一种破茧成蝶的蜕变。”

  孙齐:《文史哲》杂志史学研究室编辑,2016年进入编辑部,是编辑部最年轻的编辑。

  刘培:《文史哲》杂志文学编辑室编辑,2003年进入《文史哲》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

  “一次会议时,《文史哲》的老编辑龚克昌教授来了,88岁高龄的他已经认不清人了。他甚至忘记自己为什么会来了,我们陪他聊天时,他突然站起来,沿着墙,指着第一届编委的照片,他说这些人我都认识,他走到陆侃如先生的像前,停了一会,说这是我的老师,就哽咽了起来……”史学编辑部的编辑孙齐回忆这段往事,虽然一段小插曲,却让他终生难忘,“这是对学术的敬畏,对自己学脉的敬畏。”龚克昌教授的博士生、《文史哲》编辑部的编辑刘培感慨道。

  刘京希:《文史哲》杂志副主编,1985年本科毕业后就留在了《文史哲》编辑部,迄今已经工作了36年。

  “我走上这个岗位接触的第一任主编——丁冠之先生,他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我当时不仅仅是编辑,同时还要负责编务工作。那时候的稿件都是手写稿,基本没有备份,每当我去送稿件的时候,主编总是千叮万嘱,稿件比你的生命都重要,千万不能丢了稿件。”36年来,丁冠之主编的教诲一直记在刘京希心中,到现在也不敢忘,编辑部的同事形容他是“扎扎实实、兢兢业业”,他却说:“对于从事我们这项工作的每个人来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否则就会出纰漏,会出大问题。”

  李扬眉:《文史哲》杂志副主编,2004年进入编辑部实习,2005年正式加入,到今天也已经工作了16年。

  “当时在《文史哲》编辑部工作了20多年的李平生老师,因为学校的一些安排要离开编辑部。其实我当时对于编辑的工作没有了解,也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有些抵触,所以平生老师就专门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跟我进行了一段比较长的一个谈话。”从某些意义上来说,编辑部副主编李扬眉是被“骗”进编辑部的,博士毕业前夕,李扬眉准备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就是因为这一场谈话,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决定试一试,这一试就是就是十多年,“编辑部的工作,不单单是大家通常了解的那样——看稿、跟作者沟通,还有非常多其他多元化的工作。做下来觉得还是蛮热爱的。”

  李平生:《文史哲》编辑部前资深编辑,1986年进入《文史哲》编辑部,2004年因工作调动离开编辑部,期间,继续为《文史哲》编辑稿件直至2006年。

  “从1979年高考来到山东大学,到现在已经42年了,回想这42年的历史,我最珍贵、最珍惜、最珍爱的人生历程,就是在文史哲编辑部的20年。”目前已调离《文史哲》编辑部,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工作的李平生教授这样感慨道。他提起了2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位教授转来了季羡林老师的一篇文章,是写糖史的,我能明显看出来这一篇文章是作为一本书的一章,发在《文史哲》刊物上不太合适。所以我提出了一个建议,把它缩短一点,第二次收到时文章大概5万字了,然后我又从编辑的角度做了一个修改。”这篇稿件的修改,得到了季羡林先生的高度认可,到今天再次提起这件事,李平生依然感慨万千,“现在想起来很惭愧,季羡林老师也许不知道,当时的责任编辑在修改文章时还只是个副教授。”

  韩凌轩:《文史哲》编辑部原主编,1978年进入《文史哲》编辑部,1993年至1997年担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于1997年退休。

  今年已85岁高龄,曾担任《文史哲》杂志主编的韩凌轩教授这样说:“期刊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大学校。”在这里,读者、作者乃至于编辑部里的每个人,都会收获很多很多。

  70年的岁月变迁,《文史哲》的编辑部里藏着数不清的故事,或让人动容、或给人温暖、或引人深思……山大人们也在这些故事中汲取着能量,不断前行。

  近期,各大主流媒体持续强势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重要回信精神,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报道层次。

  光明日报

  围绕《文史哲》编辑部老中青三代编辑的感悟体会,以《以期刊为窗,展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蓬勃风貌》为题进行整版报道。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题刊发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的评论文章。

  学习时报

  以《乘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东风迎接共和国人文学术第三次转型》为题刊发王学典的评论文章。

  中国教育报

  以《大力推进文史哲基础学科建设》为题刊发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的署名文章。以《进入主流开创一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

  大众日报

  以《传播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文史哲:薪火相传七十载》等为题进行连续报道,讲述《文史哲》杂志7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背后的故事。

  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来源:央视文艺)

[ 责任编辑:王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