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 正文

山东古建院院长孟令谦:建设国家文化公园,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4-13 08:57:40
  4月9日,“启航新征程文旅话开局”主题融媒访谈节目第四期节目启动录制,本期节目邀请到的是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孟令谦。

  4月9日,“启航新征程文旅话开局”主题融媒访谈节目第四期节目启动录制,本期节目邀请到的是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孟令谦。

  记者: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是隶属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是山东省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文物保护专业机构,长期以来,为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孟院长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下省古建院的具体职能?

  孟令谦: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承担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规划、设计、保护与研究,开展相关学术交流合作,培养文物保护专业人才。我院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目前已承担并完成各类文物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设计600余项,文物保护工程200余项,比如“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维修保护工程”、《齐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规划》、《青岛八大关近现代建筑群维修保护方案》、“新疆伊犁将军府维修工程”等,曾多次荣获国家、省相关部门颁发的荣誉和奖项。

山东古建院院长孟令谦:建设国家文化公园,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记者:目前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关注,通常理解的“文物保护”是对器物、古董等的修复,那么“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对象是哪些?

  孟令谦:我国《文物保护法》将不可移动文物划分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六类,又根据文物价值不同,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个等级,以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使这些文物得到科学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它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与文化传统。

  比如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很多文物建筑仍然作为重要的办公、教学和医疗场所,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这些文物建筑能长久保存并不断延续使用功能,同时展示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展示近代教育对近代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记者:那么“十三五”期间,山东古建院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孟令谦:“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五年,是我国文物资源倍增、文物时代价值凸显的五年,我们国家更加重视文物工作,可以说,各级政府对文物事业的投入前所未有,全社会对文物事业的关注前所未有,文物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前所未有,当前文物事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身处这样的时代,我们深感幸运,同时又倍感责任重大。

  十三五期间,我院编制完成了《齐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这为全国长城保护规划大纲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借鉴作用。实施了齐长城保护、刘公岛北洋海军基地后勤保障设施修缮等一批示范工程。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了淄博李家疃明清建筑群、威海文登万家村传统村落等“乡村记忆”工程。完成了我省226处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区划勘定。我们还配合有关部门制定黄河、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规划,开展资源调查,策划并推进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在石窟寺、石刻保护领域,我们开展了驼山石窟、泰山石刻保护前期勘察研究,这是我省较大规模的石质文物综合保护研究项目。同时,我院还利用自有资金建设了山东省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平台,开展了文物保护地方标准建设等工作。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2019年-2020年,山东开始了1949年以来全省最大规模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摸底调查。作为本次调查工作的负责人,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吗?

  孟令谦: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的专门针对革命文物的中央政策文件。文件中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全社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和政治担当。

  为贯彻文件要求,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我院负责编制《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开展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工作就是为了摸清摸准全省革命文物资源底数和保存现状,给《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得益于省文旅厅的支持和各市、县的配合,我院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分5个组,累计投入30余人,历时一年圆满完成了全省革命文物调查工作。

  调查工作采用填写调查表和现场勘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革命文物数量、类型、分布情况、保存利用现状,以及革命人物、革命事件及演变过程展开了全面系统的摸底调查。本次调查共调查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及革命文化相关历史史迹近2400处,其中新发现700余处。这些调查数据为夯实全省革命文物基础工作、公布全省革命文物名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本次调查工作还建立了全省统筹、古建院主导、地方配合、社会参与的组织模式,制定了针对革命文物调查的工作标准,总结出了前期准备、市级启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的工作流程,理清了座谈、记录、测量、拍照、资料整理、日志填写的工作分工,明确了党史、宣传、政协、退役军人、自然资源规划、文旅等相关部门需配合的资料清单,为开展省域范围革命文物调查奠定了理论基础。

  记者:调查工作过程中让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孟令谦: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社会大众对革命文物工作的关注和热情。我们在调查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时候,结识了几位热衷红色文化的优秀企业家,他们十几年如一日自费收集红色展品,建立红色博物馆,花费了很多资金,传承了红色基因。另外,在调查工作过程中我们有一个环节是和各地百姓座谈了解当地的革命史,每次座谈的时候,他们都会把自己压箱底的资料提供给我们、把他们藏在心底多年的革命故事讲给我们听,他们提起革命文物可能面临的损毁所表现出的忧心之情就像担心自己家孩子会淋雨生病一样。社会大众对革命文物工作的关注和热情,鞭策着我们不懈努力、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第二是我们调查人员的成长和奉献。在调查工作开始的时候,我要求每个调查组务必写好工作日志,既记录好每天的行程,也要写下当天的心得体会。调查工作结束的时候,我们除了获得了第一手详实的革命文物基础资料,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调查工作日志,当我每次翻开这本厚厚的日志的时候,调查人员一路走来的艰辛、努力彷佛就在眼前。

  我们很多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身体生病、家有急事、恶劣天气等各种困难,却从未耽误工作进展;虽然调查任务繁重,大家依然动力满满、斗志昂扬,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们的调查队伍经过组建、培训、动员,到现场跋山涉水、深入访谈、起早贪黑、历尽艰险,不断成长为一支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担当和努力拼搏的情怀,同时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也得到升华和提升。

  记者:听了孟院长的介绍,我们也被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调查人员的努力深深感动。我们知道,3月30日召开的全国革命文物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古建院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孟令谦:下一步我们首先要编制好《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规划成果将于今年5月份编制完成。在《规划》中,我们将通过保护提升革命文物点、梳理策划重要革命线路、融合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思路,打造连点成线、串线成片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格局,为开展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遵循。

  其次我们将做好《山东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山东片区范围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存现状分年度谋划一批切实可行的保护维修项目、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重要节庆活动,研究提出一批主题展示利用项目,为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山东片区革命文物奠定基础。

  记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我们了解到,古建院也承担了很多工作,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家文化公园工作的背景以及古建院已经开展的工作吗?

  孟令谦: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落实我们国家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一系列重要部署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强大感召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关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文件。2020年10月,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在四个国家文化公园中,山东省有长城、大运河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三个,只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不涉及。

  自2019年以来,我院陆续承担了大运河、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相关工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和专业技术咨询,联合省旅游设计院承担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为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记者:“十四五”期间古建院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什么新的发展规划?

  孟令谦:2021年伊始,受省发改委委托,我院承担《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计划6月份完成规划初稿。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长城、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将于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其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涉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黄河青海段、甘肃段、内蒙古段、河南段、山东段为重点建设区。对于山东来说,作为5个重点建设区之一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的建设任务相对于其他两个国家文化公园来说将更重要也更紧迫。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我们国家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战略决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因此“十四五”期间,我院将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制订省级地方性法规、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优势、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做好国家公园建设实施相关工作,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国家的决策部署。

  记者:不可移动文物因其“不可移动性”与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古建筑、传统街区等很多就在城镇中心,那么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呢?

  孟令谦:不可移动文物可以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财富,因为它随着历史变迁,从文化、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与城市建设发展虽然存在着一些矛盾,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一方面,不可移动文物可以作为一座城市的金色名片,只有充分保护和利用了这些资源,才能让城市建设独具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像曲阜、台儿庄、南阳古镇都以文化特色作为城镇建设的基础,利用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化成为了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做好城市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是避免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一个项目,从初始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选址,考虑它周围的环境,把文物保护纳入重要的讨论范畴。从与历史融合的角度进行建筑创作和城市建设,保留、传承这一地域的民俗习惯、民居形式,不失为兼顾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

  再一方面,因地制宜,把不可移动文物充分利用起来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例如,经过修缮和基础设施改造,尘封多年的齐鲁大学广智院已经作为齐鲁医院的院史馆再度开启,对外展示着齐鲁医院悠久的发展历程,也展示着医务工作者在新冠疫情面前的使命担当;再比如周村李家疃明清古建筑群、长清方峪村传统古村落,作为喧闹城市中保留的一处静谧朴实之所,入选了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还有刘公岛北洋海军机器局、工程局、鱼雷修理厂等建筑目前成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训基地,向世人敲响了国家安全的历史警钟。

  所以,文物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并不冲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就是要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

  记者:“十四五”期间,古建院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呢?

  孟令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系统部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大工程项目,为我们构建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古建院将努力提高文物工作水平,引导文物从业人员和单位规范化发展,引导全社会都关注支持文物事业。

  首先是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确保如期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山东省齐长城遗址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高质量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其次是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依托扎实的工作基础,加强革命文物的学术研究和价值阐释、建立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库,打造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典范工程,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让革命文物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第三是推进石窟寺及石刻保护利用。以驼山石窟、泰山石刻研究项目为依托,从危岩体加固、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三维数字虚拟展示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实施保护利用工程,打造石窟寺及石刻研究、保护利用一体化综合平台。

  第四是以项目带动文旅融合。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和重大基本建设工程,对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更多文保单位、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纳入旅游线路。

  同时呢,还要积极培养和吸纳人才,依托科研项目、重大项目,加快紧缺人才培养,为我省的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积蓄力量。(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