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 正文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9-12 11:49:04
  根脉绵远,深扎山中,民意真真,滋养吾身,我能够一直在写着,是因为我在老百姓中,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在九间棚过中秋节

——为老百姓送礼的纪录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站在刘月凤家门口的福字前,我留下照片。月风说,李哥和这个福字很像。

双节来

刚刚在九间棚村开完“山东社科论坛2022——九间棚现象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讨会”,紧紧张张的日子,把客人送走了,感到一身疲惫,真想大睡一场。可是,心神不定,觉得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应该做的。等到下午了,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该给乡亲们送礼了,心才踏实下来。

春分没几天,就到村里来住了,一晃六个月快下来了。转眼是寒露,到了中秋。中秋节是大节,是团圆节,也是送礼的日子。我要到乡亲们家走一走,看一看。在《龙顶山书院记》中,我写到“从幼迨老,苏鲁藏京四地。自1971年来沂蒙,逾45年。山中人纯真、朴实、宽厚、善良,信我助我,我亦全力报答”,“村中办厂进城,每遇难事,必尽全力。我实山中人,心早归山中”。现在,已经来沂蒙51年了。我们老家离山东不远,但是吃鱼吃米长大的,慢慢也习惯了吃肉吃面。

从2015年住到村里已经6年多了。在这里安家时,我写到“熟知村中事,无论叟幼,名皆呼出,村民亦以亲人相待,进村拉手牵衣,离村远望相送,情相笃,习相随,时愈久,人愈熟。与嘉坤不是兄弟,胜若兄弟,此地不是故乡,胜若故乡。”现在,村里老百姓就是我的亲人,平时不少吃他们的菜。

往常,这个时候乡下人往县里赶,县里人往省里赶,省里人往京城赶。中秋节是送礼的大节,这里面有很多道理不是一下子说得清的。送礼,也许是一种对身份的确认,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行为,一般都是晚辈给长辈送礼,下级给上级送礼,乙方给甲方送礼。我在职时就不习惯给领导送礼,现在更没有地方可送了,平时用的油、酒、面、小米,也积攒了不少。我们两个人能吃多少,想给乡亲们送一送。我只是想着,住人家地方,吃人家的菜,该表示一下。

列名单

我和妻子盘算着,列了一张送礼清单。首先是“九柱擎天”在村里的老党员们和他们的遗属,村里的7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几个困难户,还有左邻右舍,盘算下来有二十家,占到村子的一半了。因为年轻人都到县城去住了。剩下的都是这些老头老嫲嫲们,和他们相处30多年了,一家家都熟了,比我们老家的村子还熟,就和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什么习性什么脾气都晓得。过节了,到他们家看一看。村干部刘丞瑞和任晓云陪着我一家一家走,总碰上一家家吃团圆饭的,男女老少都在家,啦啦呱,倒也热闹。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与妻子商量,送礼不在乎礼轻礼重,而在乎看得起他们。他们知道你心里有他,了解他,一家人似的。不过送礼也有区别,年长的喜欢喝个小酒,吃个烧鸡,年轻的喜欢化妆品什么的。有人家生孩子的,老人牙齿少的,给他一袋小米吃。我准备了三十份月饼,几桶油,大庄烧鸡,还有几箱子酒。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下台阶不方便,腿脚笨了,让年轻人提着礼物先下去。看着车子后面装得满满的,心里自是高兴。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送礼路上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丞瑞是村委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是九间棚的孩子。他和我走在乡间的路上。我们一边走着,一边啦着。他说,现在吃穿都有,一年收入三、四万元,就是老年人孤单些。儿女孝顺不孝顺,一家家的问过去。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有人在家吗?来人啦!”我进门大声喊。

一会儿,就到了茂增哥家,一桌子的菜。儿孙们来看他,他很高兴,酒喝大了,躺在床上。一看我来了,儿孙们赶快把他叫起来。一家子人挨个拉住我的手,都欢喜的不得了,赶快斟上酒来,我拿起筷子就差夹起一个水饺,和他们父子爷们喝了起来。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老太太80岁了,看我来看望。她高兴地伸出两个手指。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茂增哥是我写的“九柱擎天”中主人公之一,今年八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他没事常到我家来,有些东西写不明白,就请我给他看一看,帮助修改。我一坐下,他就让孙子孙女为我敬酒。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茂增哥是我写的“九柱擎天”中主人公之一。我们都是毛主席在世时入的党。茂增哥拿出50年在党的奖章。

我在北京时,他送了两箱苹果到我住的房子门前,我的手机关了,他就在门口等了大半天。后来我送衣服给他,春夏秋冬,没有停。这次见到老太太送了一个丝巾,我们饭桌上合影,后面是毛主席像。照合影时,老太太伸出来两个手指。和年轻人一样喜不自禁,一家人很高兴。我们走了,一家人送出来,远远的,还在招手。

到了甲全哥家,孩子们吃完饭走了,老两口在家中。甲全嫂子年轻时是村里的大美人,长得俊,给她带上的一条丝巾,她很高兴。平时,黄瓜熟了,丝瓜熟了,她就送到我家门口来,有时候我们不在家,她放在窗台上便走了。一年下来,没少吃她家的菜,我送点礼品,也算一点回报。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到了甲全哥家,为甲全嫂子带上的一条红丝巾,她很高兴。

老百姓对我的好,我是补偿不了的,我只是表一下心意而已。

回到老村子月凤家,孩子们吃完饭也走了,继芳还在外面摆着摊子。月凤是一个很勤劳的人,33年前我到村子里来,都是她给我做饭,熬小米粥,做地瓜饭,辣椒咸菜,那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德新大爷也走了30多年了,如果在,也是110多岁的人了。月凤家墙上挂着习近平彭丽媛的画像,九间棚村差不多家家户户挂着这幅照片。我们坐在沙发上,在这个背景下照相,照片上面写着中国梦,红色背景,喜气洋洋,老百姓很喜欢。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我与月风说,33年前,我吃过你们家多少东西呀。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与月风妹子啦起今年的收成。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在月风家。

回来的路上,走台阶,天气凉了,腿开始疼了。我问月凤妹子有什么好法?月凤说,这个中草药治不了,还是中间的垫子坏了,不好使了,上山下山得小心了。她牵着我的手扶我走路。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德才大爷是全村年龄最大的人了,今年88岁了,到他家和甲亮的家门都锁着。于是我们去甲德家,我们又回到了新村,原来儿孙一大群都在他家。老人还不知道我叫什么,知道叫李锦,但是喊我李科长,他见到的科长可能就是大官了。记得茂源家嫂子喊我“李书记”。他大概觉得共产党的官都是书记。和老人在一起,他们总抓着我的手,一脸的笑。大爷让我吃水饺,我用手直接捏一个放在嘴里,连声说了“好吃、好吃”,一家人都笑了。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我带一副老花镜给德才大爷。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刘宁的媳妇叫胡淑贤,那一年他们在村里举行婚礼,我做了大客,讲话了,为他们祝贺了。后来,和他们一起过年,在铜石赶的大集,还上过山东新闻联播;现在已经两个孩子了,老大也七岁了,妻子带来一个纱巾系在小胡身上,她很高兴。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到了甲军家,前两天临沂的医生来为他看眼睛,是不是还没有回来,没有看到他。他的媳妇在我们临走的时候,把家里挖的野菜抓了一把给我们,她知道我们经常到周围挖野菜,我们很高兴的接受她的礼物。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孩子们大了。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甲军的媳妇把家里挖的野菜抓了一把给我们,我们很高兴的接受她的礼物。

我走了,他们的孩子们都出来招手送行。德才老人88了,牙齿不好使,送的燕麦片还有杂粮给他,他知道我了解他,老人很高兴。他常说,八路军115师打天宝山时,老6团营部就在石棚子里,在他家住。现在礼不在多少,他们也不在乎,但是觉得我看得起他们,心里能想着他们,他们心里会舒服的多。在他们眼里,这都是共产党看得起他们。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家国送我到大门口。

刘卫东的小孩正在做作业,大人见到我有学问,赶快把孩子作业让我看。旁边人说,“你能看得懂吗?”我一看,是小学一年级的作业,算术题我还是能看看懂的,我给孩子辅导一下,好像我辅导他的孩子,孩子会有出息似的,大人很高兴的在旁边看着。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回来路上遇到小慧,她的婚礼是个冬天,我特地从济南赶过来了。一晃两个孩子也都大了,平时很少见到她。她算是嫁出的闺女。她见面就喊,“大爷,我是小慧”。小慧,我怎么不认识的,我来时才七八岁,一晃也是40岁的人了。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回来路上遇到小慧,她的婚礼是个冬天,我特地从济南赶过来了。一晃两个孩子也都大了,平时很少见到她。

邻居庄立兰儿子、儿媳、孙子们都回来了,很热闹。我们两家挨在一起,这一片就是我们两家挨着。这里漆黑的夜晚,没有人来,无声无息,静得碜人。有时,我们看到他家的灯光,他看到我家的灯光,相互照应着。前几天,还给我端来一盆羊汤,她炖的羊汤时间长,汤很浓,很好喝,还没有吃完。德香大爷在的时候,我每次来都是看望老人,老人走了100多天,没有地方送了。平时我们不在的家的时候都是他们照应。是村里有名的好媳妇,也是我们家的好邻居。在我们家墙外就是他家种的菜,辣椒、茄子、韭菜、豆角、黄瓜。他这块地,我们两家伙吃着。有他们一口,就少不了我们的。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看望邻居庄立兰。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在回家的路上,见到甲文的媳妇。30多年前嫁到九间棚时,这里被称为“狼也不走的地方”。现在,当奶奶七八年了,小骄车一排排开到家门口。

我们刚到家一会儿,丞瑞、凡莉带着三个孩子来看我们,也带来了他们的礼物。我来的时候,丞瑞还是小学一年级,我还为他拍过照片,现在是村支部副书记了,两个人都是村里面挑大梁的干部了。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在农村,这就是最幸福的人家了。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孩子们到我家的书院。我家的书院也是九间棚的农家书屋,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在阅读着。有时候我也替他们讲一讲课。看书的孩子们走了,家里恢复一片静谧。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每离一家,都是全家人出门相送。

一会儿,庄立兰来串门了,带来南瓜、核桃,还有花生油。我说,家里都有的。她说,“你想着俺,俺也想着你哩”。她说,油是二伟用自己的果子米压的。村里人都是用“六不用”的,就是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激素、不用塑料薄膜、不用转基因的。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邻居庄立兰来串门了,带来南瓜、核桃,还有花生油。

风景这边独好

月亮从天宝山那边升起来了,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被很灿烂的云围着。我们送完礼,也感到心情格外的愉快。全村的人家,我们走了一半。

习近平总书记说,“九间棚虽然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我们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对我们好。人活着是要面子的,要脸皮的,要留一个好名声的。这里老百姓能夸“李哥好,李大爷好,李记者好,李书记好……”,这是对我最高的奖赏,也是最好的风景。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我记得前天在研讨会上,当我说到我将终老于此时。我有点哽咽,说不下去了,会场上腾起了一阵掌声。根脉绵远,深扎山中,民意真真,滋养吾身,我能够一直在写着,是因为我在老百姓中,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晚上,我蓦然想到,老支书德敬叔在城里住着,88岁了,他是对九间棚有功的人,当了28年的支书,受人尊敬的老人。抽时间得去城里看看老人家。还有山后有一户孤苦人,叫刘加五,抽时间再去看吧。(李锦)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113)丨九间棚中秋送礼记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王若羲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