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 正文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5-09 09:59:53
  我的母亲已经离开我们22年了,人生最崇敬、最热爱的是自己的母亲。现在,重新发表22年前的电视脚本,以纪念母亲节。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从昨天(5月7日)开始,打开微信,扑面而来的是怀念母亲的文章。这些文章几乎全部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母亲,写得情深意切,天下母亲的伟大都是共同的。有些文章让人情不能禁,泪如雨下。原来,今天是母亲节。

我的母亲已经离开我们22年了,人生最崇敬、最热爱的是自己的母亲。我们那里有个乡风,过“六七”42天时要举行一个活动,亲戚要来参加对老人的悼念。为此,我和弟妹们紧急动员,一起搜集照片,根据照片缀连,写了这个脚本,拍成《母亲》电视片。

作为文化人,写过电视脚本,给国家写,给企业、给乡村写,而这是给自己母亲写的脚本。这部片子时长三十分钟。我们的母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家庭妇女,一辈子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这里只是表达我们弟妹对母亲的爱戴之情,能有个念头留下来,给自己看的。让儿女们知道有这样一位奶奶与外婆,也算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知道,我们家族的生命与精神来源之一。

现在,重新发表22年前的电视脚本,以纪念母亲节。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母亲告别我们的六虞之日,电视片《母亲》在家中播放,亲人们聚集观看。

母亲 

——写在母亲六虞之际    

海浪奔涌,日出其中; 河水横流,桥居其上。

“母亲”字样叠印在上,由远而近,渐至推满画面

母亲遗像,右侧字为“敬爱的母亲   我们永远想念您”

歌声起,李想唱《送纸钱》。(电视画面:母亲的照片,悼念的场景)

火点钱起飞满天,满门长跪送母行,

千呼万呼慈不应,心忆半世意难平。

一年三百六十日,苦愁忧伤连相逼,

爹娘宠爱无几时,一朝东来隔世看。

儿多苦多饱难寻,犹携同胞可怜人,

苦撑家门泪难干,野菜萝卜度饥寒。

儿女坎坷复坎坷,苦难茫茫无尽头,

寒冬过去赖坚骨,新枝奋发看灿烂。

苦尽甘来心花开,越过阴暗上高楼,

饥寒已远苦亦去,儿女思报养育情。

一疾八月随风去,此褔未享天不公,

青烟满庭思大恩,此生愧对心难安。

天地之大,大不过母爱;河海之深,深不过母恩。(天地、河海画面)

我们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妇女。从她来到世上那一天起,苦难便伴随着她,她终生没有摆脱苦难。这是因为她是为儿女与别人活得更好,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19岁那年,她来到兴桥,在这里整整生活了38年。(大桥与旧房)

57岁那年,她来到县城合德。在这里又生活了13年。

寻踪溯源,她是我们生命、精神与知识的源头;历经沧桑,她是一座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我们永远怀念母亲、学习母亲。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 母亲追悼会场景

身世寒

我们的母亲名叫苏慧,苏醒的苏,贤慧的慧。可是,直到二十世纪最后一年,很少有人知道母亲的名字。小时叫苏大姐,出嫁后叫李二嫂,李二妈,后来叫李二奶奶。似乎是命里注定,母亲毕生依附于人、奉献于人。母亲去世后,近百只花圈上都写着同一个名字:李奶奶千古。

直到身边母亲告别前三个小时,追悼会的横幅上才打出她的名字:苏慧。

母亲1929年古历6月21日出于建湖县湖垛镇南的严桥村。这张照片是母亲出嫁前的故宅,在八十年代初拆掉了。

由兴桥沿黄沙河而上,行船70里,就到了湖垛。上岸朝南跑三、四里路就到了严桥。

(画面:从兴桥轮船码头顺河而上,船只远去)

我们的父亲也出生在这个村。建湖在扬州与淮安之间,大运河东边,属里下河流域,农民以种水稻为生。而在宋代出了一个范仲淹,他修了一道范公堤。堤东是大海,而射阳是清末状元张謇在堤东开垦的棉区。父亲 8岁那年,祖父沿黄沙河而下搬到兴桥,那时兴桥是刚兴起的集镇,只有五、六户人家。

外祖父是在建湖南有点名气的乡村私塾教师,会说英语,能弹琴,曲高和寡,才殊寿短,42岁便撒手西去。母亲一族,是眉山堂后裔,系苏东坡后人。母亲记忆惊人,背着弟妹,一边干活,一边在窗外旁听,读了四书五经。一本《古文观止》,母亲多能背上。直到60岁后,仍然能大段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

外祖父重疴緾身时,母亲十五岁代父教书,可算是中国最后一代私塾教师了。上数三代,母亲家族都是私塾之家,幼蒙庭训,且性格温和,遇事让人,是属于典型的温良恭俭让的女性,我们从来没有见她发过火,也没有听到她骂过人。

母亲出嫁第二年,外祖父去世,六年后外祖母追随而去。母亲四个年少且幼的弟妹和以后出生的七个孩子,决定着母亲一生的忧愁与勤苦,这仿佛是命里注定。

1947年,母亲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父亲完婚,由一叶小船送到兴桥。在黄沙河南这个狭窄的房子里,生活了整整三十八年。

在这里,生养了四子三女,大姐桂萍早年夭折。

母亲到兴桥时,这里归盐东县管,而盐东县委秘书长沈文涣是母亲的姑父,父母亲开始在胡特庸手下的盐东县委宣传部下属的新华书店工作。大军南下时,沈文涣安排父母一起接收苏州民政局。因为家境困难,父母没有去,失去可能有的前途,从此就在兴桥这个地方生下我们弟妹。

 母亲在兴桥38年,始终为三件事滋扰。一是让丈夫与儿女能吃饱饭,穿暖衣;二是子女及妹妹的职业、前途与娶嫁;还有盖房子搬家。

祖上分给父母的只是临街的狭狭的两间草房和一个条台。后来草房翻盖成瓦房;子女多了,又在上面盖了楼阁子。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父母亲在老家的照片

后面狭长的过道只有两米多,开门是人家后墙,阴山背后,晦暗而潮湿。冬天冰凌很长,走路常滑倒。1986年邻居盖楼房,过道里一点阳光也照不到。父亲气得日夜难寐,母亲劝还是忍让为上,被迫到县城合德单位刚分给弟弟的红房子居住。

直到1990年国庆节,父母在合德街北头才有了自己的居室,在这里住了五年。

1995年国庆节,父母在兴北五村盖了楼上楼下的新房。从此结束漂泊生活,居有定所。67岁盖房,绝非易事。母亲走在路上,连一块块砖头角也拾回来。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然而,在这里仅仅住三年零十一个月,母亲便长辞不归。后十一个月又多是在医院度过的。最终,母亲是在这个房子走的。

饥荒苦

母亲一生总是想着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

在她还清醒的时候,无锡的舅奶奶来了。母亲交代说,老舅奶奶喜欢吃虾、吃膘,吃得慢,你们要夹菜给她。

李悦来了。母亲叮咛,不能打宝宝,人家就是一个孙子,爹爹奶奶惯哩。

李昕来了。母亲提醒,该要个孩子了,你爸爸妈妈老了,等着抱孙子。

李由来了。母亲告诫,身边不要带钱,坏人盯着你,叫爸爸妈妈不放心。

父亲日日守候在医院。母亲嘱咐,你脾气该忍忍,心脏不好,出事叫儿女担心。

操不完的心思,道不尽的忧愁。母亲的胸怀有多宽广,说不清,什么事总搁在心里,总为别人想了又想。

父亲少时,不会干活,一直到老,都是母亲服侍过来的。

服侍儿女又操起孙子孙女的心思。

(照片:为棉棉喂茶水,照应李想、吴小敏)

五十年的坎坷,母亲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烧纸钱》曲起,低音)

三年困难时期,父亲带队去福建砍伐毛竹,大舅去南京龙潭挖煤。母亲带着我们弟妹四人度日,李锦,7岁;李颖,5岁;李洋,2岁;李柏,刚刚出生。当时两个姨母与大舅母一家来兴桥,吃糠咽菜,熬过最为艰难的日子。

在吃食堂后,数月不见米粒,成顿成顿的胡萝卜缨子、马荠菜与徐徐菜,全家人都得了青紫病。那怕是胡萝卜缨子,母亲也是让儿女先吃,吃剩下的自己再动筷子,常常一顿两顿地饿着。

除了青紫病、浮肿病,因饥饿引起的胃疼时常折磨着母亲,面色发黄,额头上冷汗如珠,是我们少时常见到的母亲的形象。

李洋小时候容易大憋气,一口气上不来便憋死过去。是母亲一次次抓着头发,捂着屁股,把他从死亡线上救过来。同在照相馆工作的人一次次说“没用了,扔了吧”,而母亲总流着泪,不松手。

李榕小时容易哮喘,母亲总抱着她,用“氨茶碱”救活她。兴桥人回忆那一段悲惨的岁月,没有人不夸母亲的贤惠与坚强。

(母亲遗像。《烧纸钱》曲由低音变高音,歌声“儿多苦多”6句)

母亲这辈子从不向人索取什么,从不夸耀对别人有帮助,也不指望别人来报答。对别人的滴水之恩,总以涌泉相报。哪怕在垂危之际,护士来打针,母亲总以微弱之声说一声“谢谢”“难为您了”。

“十年媳妇十年熬,再熬十年成婆婆”。母亲对公公婆婆尽媳妇之礼,可是自己当了婆婆,却还象做媳妇一样。见了媳妇从不高声大语,总是笑脸相迎;从不对儿子说媳妇的一句不好。每到媳妇女婿家老人过生日,总要提前提醒自己的儿子女儿要尽晚辈之礼,每到过年,总要催问儿女有没有看望过岳父岳母与公婆,年礼准备好了没有。遇到事情先怨自己考虑不周,或批评姑娘儿子,从不说媳妇女婿的不好。

遇到好吃的,甲鱼螃蟹,母亲总是说吃了头晕,不肯尝一尝。遇到儿孙饭碗根脚,总是自己吃。儿孙满堂,一大家子二十口人,母亲总是忙得团团转,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腿酸了,胃疼了,头晕了,也不吭声,直到自己躺倒,起不来。

持家难

(挂在堂屋的一条垫被,补丁连着补丁。)

这是母亲为我们留下的传家宝:一床普通的垫被。这是我们整理遗物时找到的,母亲一直垫在她的床下。

本来准备扔到垃圾堆里,李榕看到这床小小的垫被是母亲用碎布角拼起来的,当时就抱着垫被哭得泣不成声。女儿不知道母亲还有一床由100多块碎布缝起的棉被,悔恨自己的粗心。

母亲的俭朴,也许是长期贫穷困苦逼出来的。然而,在我们日子过得宽绰以至乡邻们羡慕不已时,母亲仍然这么节俭。

李由(母亲的大孙子)

“这床垫被,是奶奶在四爷家住的时候缝的。我问奶奶,现在日子都这么富了,买个新的吧 。奶奶说,奶奶老了,不讲究,盖这个也一样暖和”。

李榕(母亲的小女儿)

“我与三哥数了,这床垫被是由108块碎布缝起的。最小的一块只有手指甲大,0.9公分宽,2公分长,用放大镜看,是用28针缝起来的。这块黄布是市面上刚有涤确良时,我1978年参加工作时做的衣服,20多年了,里面还有吴小敏的棉裤、李想的棉袄、亮亮的外罩,棉棉的大衣,丹丹的棉衣。妈妈在为孙子孙女做衣服后,把碎布角都存起来,然后一针一线拼起来做了这床垫被”。

我们家早已不再贫穷,弟妹六人都为父母买衣服,从头上帽子到脚上袜子。然而母亲生性俭朴,习性难移。在家里,不仅是一床被,象这样补丁摞补丁的衣物有几十件。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母亲晚年缝的百补被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孩子怎么也不理解,家里也不穷了,奶奶为什么用100多块布做成这条被子。

“新老大,旧老二,补补衲衲是老三”,外面流传的话正是我们家的真实写照。李锦穿过的衣服李洋穿,李柏缝补着穿。有的衣服,是父亲不再穿的,弟兄们一个接一个穿,直至不能缝补了,再缝成垫被。蓝衣服洗得发白了,就染成黑衣服穿,黑衣服洗成灰色,再染一遍黑的。开洗染店的褚二奶奶常对人说:这个李二妈太会过日子了,世上少见。

孩子念书时抹树叶子晒干卖。为儿女成家盖房,母亲打箔子挣钱,为节约电费,在月亮地里编……

在饥荒过去,家在河北边种起一亩自留地,养起了猪,种地是为防饿,养猪是为了挣钱补贴家用。

我们弟妹的学费要靠养猪的钱交上。每天我们拾回猪菜,母亲在摇晃的昏黄灯光下把猪菜拣净,一把把切碎,倒进猪食缸里,常忙到深夜。

李柏(拿着眼镜盒子介绍)

“母亲一辈子不用钱,也不保存钱。整理遗物时,发现只有眼镜盒子里有七元二角钱,都是一角、二角的聚起来的。是卖牙膏皮、啤酒罐和旧报纸换的。母亲和谁也没说起,她知道孙子孙女出手便是十块、二十块的,这七块二角钱不会有人要的。”

李颖(母亲的大女儿)

“母亲在头脑还清醒时,留给我6块银洋钱。还是六十年代父亲做镶牙生意时存在身边的,一藏便是三十多年,搬家多少次,总带着。要我在她升仙后,发给一家一块。”

做儿女的谁也没有指望从父母手头得到什么。而母亲留给我们这床由108块碎布缝起的垫面,就是我们千金万金难买的财产。这是激励儿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巨大精神财富。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象灯塔一样,决定着未来的航向。

一个好女人能带来三代福气,我们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我们相信“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话。在我们上小学前,母亲便教会三字经、百家姓与唐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话,还有“头等人自成人、二等人教成人、三等人打骂不成人”等民间流传的话,都是母亲教我们的。还没有上小学,我们便知道很多《论语》上的话。读书行善,学好上进,是父母留给我们的家风。

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母亲便是知书达理,深明大义,总讲和为贵,讲忍受。尊长爱幼,对长辈恭敬有加,从没见母亲高声说过话,对子女温言暖语,从不厉言疾色,从没打过一巴掌。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受多大委屈,总是坚强地挺住,不依靠别人,也从没想到过依靠别人。

生活虽穷,祖宗不可不祭;子孙虽愚,书报不可不读。我们是从母亲支持的目光里,读懂这些道理的。

小时,那怕买三两肉,也是第一碗端给祖父,把剩下的肉留给父亲,我们弟妹只能喝剩下的汤,闻闻味道而已;长时,不管家中多忙,不管刮风下雨,过年总要我们到祖父母坟上送“压岁钱”。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1970年李锦参军前全家合影。这可能是我们家第一张合影。

一把尿,一把屎,我们都是父母带大;一口奶,一口饭,我们都是母亲喂大。哺育之恩,恩重如山。

哪个喜闹,哪个喜静,哪个怕冷,哪个怕热,母亲都装在心里。心明如镜,心细如麻。

儿女大了,添了孙子孙女。母亲仍然象老母鸡一样照护着雏鸡。母亲到山东,看到李锦、海萍工作太忙,毅然地带着棉棉返回兴桥。刚离开妈妈的棉棉一口一声“奶妈”,夜里要搂着奶妈睡,白天一刻也不离不开奶妈的怀。病了,母亲几天几夜总难以入睡。

亮亮出生后,李洋、春艳都还在乡下。母亲带着亮亮,饭是一口一口地喂,衣服是一针一线地缝。等到春艳回来,亮亮竟不认识妈妈了,春艳的泪水顿时流下来。

这张照片,是1980年拍的。当时父母与李洋、李颖、李榕在家;而李锦、李沛在济南、李柏在北京。李柏来济南时,他们一起在英雄山拍了张照片,寄给父母亲。

这张照片是1986年春节拍的。当时,弟妹6人与三个媳妇都在念书。临开学要走时,父母准备许多衣物送行,而把孩子留在身边。我们在前方“冲锋陷阵”,父母是最好的“后勤部长”。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我们弟妹6人在1984年同时在学校读书。1985春节后我们看望女儿后又要上学了。临行前母亲打扎行李。

王川、丹丹、李想和吴小敏,母亲都带过。孩子病了,便送到母亲身边,奶奶家常常成了幼儿园。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孩子在奶奶家“开汽车”

母亲的心中,总装着儿女的疾苦;母亲的辛劳,也激励着儿女努力上进。儿女们一个个上学了,入党了,提拔了,母亲总是欣喜万分。其实,这预示着母亲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与劳累。

(电视画面:邓小平听取李锦汇报农村改革情况)

1997年春天,中央电视台播放大型电视片《邓小平》。每天晚上,全国人民都把目光盯住电视屏幕。有邓小平听取李锦汇报的镜头,这是轰动一时的电视片中出现的唯一的新闻记者形象。亲戚们纷纷打电话来祝贺,这是母亲的光荣。其实,中央电视台来拍片时,母亲正在家中。母亲帮人家摄影师打了灯光。当千家万户看到儿子与邓小平在一起时,成百上千的人当面赞扬时,母亲也不张扬,有时只是随口一句:靠党的栽培。

(画面:李洋向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汇报工作,李沛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证书,李想获江苏省优秀少先队员证书……)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孙子孙女来时,母亲最为高兴。

弟妹们一个个走出兴桥那狭窄的家,带着父母的仁厚、善良、诚实,带着自强、好学上进的精神走向新的天地。

由职工而干部,到母亲去世前已分别担任社长、秘书长、部长、主任、局长、总经理、院长、科长与股长。在我们长辈中,父亲与三姨父官位最高,曾任大队长与股长,而今儿女个个在其上。

在兴桥,人见人夸李奶奶是“福奶奶”;在射阳,都知道李家有一帮好儿子、好媳妇、好女儿、好女婿;在盐阜大地,很多人也知道射阳有个李家。孙辈多呈奋发之态,不乏才具过人之处。母亲把这些视为上苍对自己的最大恩赐。

(画面:大树盘根错节,树干高入云天,长河曲曲折折,大海浩荡无边)

儿女深知,没有地厚,哪有天高;没有河长,哪有海深;没有根深,哪有叶茂;没有至苦至难的父母,哪有我们幸运的今天。

父母是我们的精神源头,是我们思想道德的发祥地。

长姐忧

长姐如母。姨母们都这么说,是因为母亲象对待儿女一样关心、爱护她们,一言一行,乃至一生一世。

母亲出嫁时,弟妹尚小。当外祖父1950年去世时,大舅才18岁,二姨母14岁,三姨母9岁,老姨只有4岁,还是不懂事的顽童。这是母亲与她三个妹妹的合影,是1983年在盘湾医院拍的。

1994年,二姨父过60岁时,老姐妹们又在盘湾合影。

最后一张是1998年春节,母亲七十岁时在合德新居拍摄的。新居落成,母亲显得苍老,银发爬上鬓角,已见一片灰白。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母亲与舅舅和三个姨娘在一起

姨母们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姨母的工作是母亲心病,母亲为此坐不安,睡不宁。开始都是代课教师,转了一个又一个学校,教学条件简陋,生活艰难,寄人篱下,如履薄冰,母亲时刻为她们担着心;择夫成家,终身大事,日夜费思,心神不宁,母亲总为她们盘算。

我们家庭社会地位低微,李锦初中毕业连高中也没有被推荐上,安排工作何其难,难于上青天。家中鸡蛋舍不得吃,留着请客,买不起鸡,就用瘦肉充鸡。只求人家能可怜妹妹,不要安排到偏远的学校。姨母成家后,我们曾一次次为母亲所使,踏自行车为乡下的姨母送去大米、煤炭;姨母有了孩子,母亲一次一次送去礼物,行外婆之礼。外祖父母去世早,母亲没有让姨母受委屈,顶起了一个做外婆的责任。(包棕子的照片)

苏炜(母亲的三妹):

我们从建湖来时,正是姐姐家最困难的时候,姐夫带队到福建去砍伐毛竹,几个孩子都还小。姐姐劝我们坚持把书念下去,说只要你们能念,姐姐就帮扶。锅里多放一瓢水,就有你们吃的。

放假了,我们就随姐姐到兴桥的乡下拾胡萝卜、挑野菜。煮的粥,哪看到米,都是稀水。孩子们小,夜里尿床,姐姐坐在煤油灯下缝衣服,把一个一个叫起来解手,常到天麻花亮了才睡。

后来我成家有了孩子,孩子的爸爸在部队又干了十年,孩子有病就送到姐姐家,到节假日就奔姐姐家来,姐姐从来没有皱过一次眉头,没有给过我们一个冷脸看。姐姐家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娘家。

苏焱(母亲的小妹):

大姐比我大18岁。我刚生下不久,大姐便出嫁。父母去世时,我还不懂事。哥哥家孩子多,日子过得艰难,我们就投奔大姐这里来了。有时候,大姐家缸里没米了,姐姐总说有米,让孩子端着瓢到邻居家借米,不让我们看到,怕我们思想有压力。我们两个没有爹娘的孤儿,又没地方去,心里很痛苦。大姐养活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还耐心教育我们,教我们学做事、学做人。

在建湖的舅舅,子女甚多。母亲心里念念不忘弟弟独处贫困。每年春节总要我们去看望舅舅,儿子哪怕探家只有两、三天时间,也总要去建湖一趟。

看到子女听话,母亲的笑容从心里淌到脸上。这大概是最后一次举家出动,看望舅父。1993年正月初三,父母携全家并姨父母去看望大舅。大舅形销骨立,看着姐姐携全家并妹妹们一起来看望,眼眶里盈满泪水。当我们离开严桥时,他抱着病体在寒风里久久地站着。他自己恐不久于世,想让儿女都到海里投靠老姐姐,苏家一门就一个男儿,自己无力回天,一个家族都挪到射阳,指望老姐姐,他怀着不安的愧意,无法言表。

1994年,又是一个春节。正逢上二姨父六十岁,父母再次携亲戚去盘湾为其祝寿。(照片上,放鞭炮)见到向阳、楼苏问安,总要叮嘱他们要孝顺,说你们父母过来都不容易。

(照片:母亲与向阳、楼苏说话)

大舅去世后,除小燕子出嫁,举家迁住射阳。大大小小的难处,母亲总牵挂在怀。

李华(我们的二姑):

“二舅母这辈子吃了不少苦。我出门不会干农活,与朱文荣又回到兴桥来,什么事都是哥哥嫂子照顾。遇到难处是哥哥嫂子担着,遇到人欺负,是哥哥嫂子出面讲话。二舅母脾气好,心细,见人总是笑脸相迎。二舅脾气大,得罪人是二舅母出来打圆场。我们姑嫂几十年,从来没有红过脸。二舅母与外面人也从没与人红过一次脸。”

母亲古稀之庆时,亲戚云集,里外屋满,这是对母亲恩重如山的回报。

母亲升仙后,挽联如雪,满目悲情,这是对母亲情深似海的应答。

离别愁

母亲饱经人间离情别愁,一辈子总是心悬几处。

年轻时送父亲到浙江、福建参加大跃进;母亲送李锦、李洋下乡插队;又送李锦、李柏参军;送李沛出去读书;晚年又送李锦去千里之外的西藏。母亲饱经人间离情别愁,一辈子总是心悬几处。在临终前的最后一个生日的宴席上,小孙女唱起了一曲思儿歌,使得母亲喜悦顿时变成悲愁,泪水流了一脸。

母亲前半辈子没有出过远门,最多去过建湖,连县城合德也很少到。在街上开会或办事,总是匆匆赶回。张家长、李家短,总不关心,对婚白喜事也从不驻足观看。人总说母亲爱清静,其实母亲心在儿女身上,穷家难舍,没功夫也没心思逗留在外。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1974年李锦当兵第一次回家时,全家合影。

直到1983年,母亲与父亲一起到山东看大儿子这是第一次出远门。

直到1996年父母搬进合德新居,此时最小的孙女也已上学,才算有宽余时间。

67岁盖好房子,搬进新居,也就是最后四年时间,才算开始享福。父母在儿女的陪伴下去了一些地方,知道祖国山河是多么壮丽。

北京天安门、长城、天坛、故宫、景山 

上海外滩、城隍庙 

南京中山陵、长江大桥 

杭州六合塔 

苏州太湖、虎丘 

无锡水浒城 

泰山南天门、天街、岱顶日出 

东营胜利油田、黄河大桥; 青岛栈桥、崂山 ;

蒙山、孟良崮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1987年冬天,李锦陪父母去北京,八达岭上母亲为父亲系衣领。

济南,是父母去得最多的地方。

1983年第一次去,从夏天住到冬天;1987年,又是从秋天住到冬天;1994年,从国庆节住到元旦,李洋、李颖在元旦前来车把父母接回。1998年夏天,又在济南住一个多月。

1996年夏天,李锦赴西藏工作。母亲念叨着李锦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不能吃苦了。其实,苦能苦到哪里去,最苦的是母亲一片思儿心。

离家时,父母一直送到南京火车站。一口一声“早点家来”,泪水涟涟,不停招手,道不尽的忧伤,说不出的悲苦。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去西藏时,我在火车上,看到站台上母亲忧伤的面容。

母亲每天一早就为菩萨烧香敬拜,只盼合家平安,只盼老少团圆。心里常说,忠孝不能两全,只盼大儿子能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歌曲响起)

儿子最懂母亲心,出去二十几年,回来二十一次。有一次正月初一在沂蒙山区采访,正月初二发完稿子又赶回来。那时路不好走,从济南半夜上火车,天亮到徐州,又坐十个小时,颠簸到上冈有时已是夜晚,再坐车到兴桥,有时天都亮了。二十四小时,一直在路上。到了家门,看到母亲半夜在沙发上等着。

每次李锦一家回来,母亲总是翘首以待,象迎接过年似的,十多天前就打扫卫生、晾晒被褥、擦洗锅碗、搓肉丸、蒸馒头、做年糕、买鱼买肉,还加工海萍母亲爱吃的腌咸鱼。

儿女们谈笑风生,话总说不完。直到临走时,母亲才说“大哥回来,还没有与我说一句话呢”。问她说什么,她只说一句“明天过年再家来”。母亲在儿子上车后又常跑回去,想起什么好吃的东西,塞到车上,让儿子带走。

儿女能和娘老子多待一会,是母亲晚年最大的愿望。每当星期天,弟妹们回来,母亲总到门口笑脸相迎。儿孙在家,母亲总是手不停,脚也不停,弄饭弄汤,倒茶倒水。儿孙走了,母亲总是送到大门口,常常站到看不见身影,她才转身回家。

在家里,不论是父亲,还是儿孙,找东西都喊奶奶,什么生活不会做,也喊奶奶。有奶奶在,什么都难不住,家总是和和美美,团团圆圆。是母亲创造这团圆、欢乐的局面,以辛苦与劳累,支撑起幸福的家庭。

(电视画面:东方红,太阳升……父母在饭桌上一起唱歌)

1998年是母亲的七十岁生日。春节刚过,举家隆重欢度这盛大的节日。

那是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满院子喜气洋洋。父亲上年刚刚喜庆古稀,母亲七十大寿又来到。亲戚都到了,还有兴桥的领导。姨侄李昕从南京发来鲜花礼仪电报,使母亲感受到千里外的感恩之情。

孙子孙女载歌载舞,院内院外欢声笑语。(电视画面)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姨侄女李悦一家赶来为母亲祝寿。

奶奶七十喜庆的红字分外悦目,母亲七十大寿是喜,父母金婚也是喜。为祝双喜,三姨母特意祝词,赞颂五十年甘苦与共的经历。

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一辈子围着锅台转,没见过她写的字。这可能是母亲留下的唯一手迹,是写给大儿媳的信。

海萍(大儿媳妇):

“这是我刚生下棉棉一周时收到的,见信后我便流下眼泪。母亲说生男生女都一样,重要的是把自己身体养好,还告诉我该注意些什么。李锦是家中头男长子,也是祖父最大的孙子。在男尊女卑气氛浓重的农村,母亲为头胎是女儿受过不少气。现在,我这个长房媳妇生的是女儿,对望孙心切的老人无疑是个打击。而母亲虽然也有旧思想,然而却非常通情达理。有这样的好婆婆,是做媳妇的福气,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爱戴。因此,我们每年春节都要赶回去来看望父母,每次来回都要走1000多里路,可我们不嫌远,也不怕旅途疲劳。”

儿孙们一家家在父母面前鞠躬。孩子一声声祝词表达对长辈的孝心。

鞭炮齐鸣,表达着对这位德高望重长者的敬重;老少咸集,表达着全家三代人对恩重如山母亲的爱戴。

母亲笑了,这是她一生最为幸福的时光。家家日子过得富足,也是她一生最为美好的梦想。

病中情

1999年是一个郁积伤感的年岁。自春节过后不久,母亲便患感冒,久治不愈。4月7日在合德检查,发现胸积水;4月27日赴上海瑞金医院检查,病状在肝部发现病变,医生便催赶快返回。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已在弥留状态,女儿与儿媳在旁服侍,父亲呆坐在一边。

我们不敢相信。母亲在年前还是精神矍铄,神采依然,吃饭睡觉都好。(爬蒙山照片)爬蒙山,从山脚爬到山顶,1000米,也不费劲,人人都夸这个老奶奶精神好,能过到一百岁。从合德南头到家中,也有四、五里路,一路跑着,从不肯坐三轮车。

我们不能不信。瑞金医院是中国有名的大医院。弟兄四人拿着片子找到上海四家大医院的教授诊断,都说是晚期,该准备后事了。

母亲也不相信患的是绝症。别人说是能看好,她也说能看好。姨母们到上海来了。在瑞金医院的花园,看和平鸽飞起飞落,充满生命;看碧树满眼,绿意盎然。然而,不管怎么遮掩,怎么解释,母亲还是知道了病情,但她怕我们担心与忧愁,自己不说,也不再问。

母亲,我们最亲最近的人,您是天下最好的母亲。母亲一辈子积善行德,总做好事,老天不该把这绝症加于我们的母亲之身。是因为母亲一辈子做饭,吃尽烟熏火烤之苦,肺部受染日重,而恶变至此?还是儿孙不孝,有难吐之气,气不得出,久闷成疾?看母亲辗转反侧,夜夜不寐,我们泪在心里流,不敢当面哭出;望母亲日夜消瘦,皮包骨头,我们知道大限将到,弟兄姐妹守候床头,不敢擅离。

(病房看护的照片)

母亲性情刚毅,受苦最甚,却不叫苦。自五月十八日第一次化疗后,便不能吃饭。每天挂水,从天亮挂到天黑,腿脚不能动,直至针难插进血管。疼得头上冒汗。姨母说,姐姐,您疼就哼两声,而母亲眉头紧皱,就是不肯哼一声。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亲友们在上海瑞金医院陪伴母亲。

母亲痛重仍想着别人。贵的药不肯用,看到瓶里有一点水也不让拔针。在头脑还清醒的时候,提醒李颖说父亲脾气急,我走了,他要受罪的。又问寿衣是自己做,还是在外头买的便宜。

在最后一周,母亲已处于昏迷状态,心在冥明之间,常梦见过世的先人。知道来人,反复就是一句“吃了吗?”“弄饭给人家吃”。一辈子讲究礼仪,关心别人温饱远甚于自己,至死也不忘别人,这就是我们的母亲。血管里每一滴血都渗透着奉献精神,那怕血管里都已换了人家的血浆,还是总想着别人。这就是我们的母亲。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母亲在弥留之际,李锦听她老人家回忆她一生经受的苦难,母亲说,这辈子最苦的是三年饥荒。

在母亲还清醒的时候,李锦从西藏直飞北京,又从北京直飞盐城,从盐城把车直接开到病房。母亲听说大儿子回来了,撑坐起来看看大儿子,说了声“大哥责任重啊!”。倒下去又埋怨“我没事,你们哪个叫大哥回来的呀”,泪流下来,谁看了都流泪。

从医院回到家中第二天,母亲脸色红润,神智清醒,话也特别多。医生说,不是好兆。风烛残年,油已耗尽,而烛光突然明亮,怕是回光返照。

1999年古历10月20日,月瘦如眉、星光暗淡的晚上。天气奇寒,弟妹围在母亲病床,不敢坐下。到21点10分,一口痰堵在喉咙,再也无力吐出。

儿女孝心未到,没能感动上帝,让母亲孤零零地走了。

1999年,我们一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啊。母亲病中近八月,一天比一天疼痛,一天比一天消瘦。我们上班想着病房,吃饭想着妈妈,儿子、闺女、女婿,排着队服侍母亲,每天晚上三个人陪床。三个姨娘有空就来,没空也抽空来,为老姐姐送上最后一程。

五月端午、八月中秋都是在病房里过的。李想、吴小敏写的“中秋节”作文,都是写的病房情景,老师看了流下了泪,批注“情真意切”,让全班传阅。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孙子扶了很长时间,母亲已经站不起来了

哀思痛

苍天飘起细雪,大地一片苦霜。凛冽而冰冷的寒气,门前的菊花都低垂着头。

母亲走了,虽然是在预料之中,然而却太仓促,母亲什么后事也没来得及交代。

母亲走了,走得那么急迫,该享的福还没享够。算命书上写得明白,母亲能活82岁,早走了11年。病中的母亲也说,再过10年就够本了。

母亲走了,亲戚朋友闻讯,匆匆赶来,进门都痛哭出声。上海二姑坐15个小时的车看您来了,妈妈! 

无锡三舅来看你来了,妈妈! 

南京的李昕也专程赶回来向您告别,妈妈! 

海萍在北京看病,怕您遇大难,腿不敢动手术,也从北京赶回来看您来了,妈妈!

县委、组织部、纪委、监察局、供销社、开发区、建设局、检察院、教育局、银行、医院和兴桥镇的领导都来看您来了,妈妈!

妈妈,您睁一睁眼呀!任儿女把喉咙喊哑,母亲不睬。哀乐低回,从此满眼帘。挽联行行,一字字,把一片真情倒出心房。

父亲的挽联:追往昔仙君与吾五十年甘苦与共,抚今日遗者向汝痛别离悲泪独流。

儿女的挽联是:勤劳一世总为儿女心悬 期暖衣饱食好学图进 终生含辛茹苦懿范永垂恩贻家堂;刚度古稀 实盼慈母寿长 然一疾不起八月苦尽从此 幽明永隔儿女千呼难尽悲伤。

孙子孙女的挽联是:祖母仙游千载去,诸孙泪洒几时干。

大舅不在了,延浩、延洪敬挽:膝前恸别儿孙   想当年含辛菇苦持家教子光大门庭;泉下若逢吾父  须道我勤勉未懈谨待萱帐上报平安。

二姨父母的挽联:忆往昔幼失双亲岁月坷坎姐妹相依夫妻恩爱勤劳俭仆宽厚待。

人德泽邻里芳名永垂;看今朝痛去吾姐泪湿青衫慈母胸怀儿孙绕膝教子有方报效祖国星辉盐阜含笑九泉。

三姨父母的挽联:凄怆怆声声哭恩姐宽厚忠善含辛茹苦教子成器口碑颂传苦尽甘来  去泉台吾弟心恸万分;悲切切字字悼英灵贤淑淳良艰难备尝持家有道硕德垂范福盈寿殆   赴瑶池妹泪落千行。

老姨父母的挽联:哭声声鹤驾遽西归姐音容从此杳教诲谆谆铭心际,悲切切雁行意中断伤予手足何以堪哀思绵绵悼英灵。

母亲1958年参加工作,1980年退休。原单位兴桥商业公司领导也送来花圈并送挽联:

义方教子家门兴盛乡邻赞,勤劳俭朴德望兴昭万古存。

字字诉真情,行行道悲声。送挽联的还有李展、李开、海发、李昕、李悦、楼苏与诚民的陈二舅等。

母亲一辈子总要别人吃饱,自己常饿着肚子。今天,所有的亲戚都来了,都为您送饭,愿母亲在九泉之下暖衣饱食。(电视画面)

母亲手里从来没有存过钱,也不花钱。今天儿孙们长跪不起,轮番为您送上一捆又一捆纸钱,愿母亲在西行的路上,钱花不完。

(电视画面:李想歌起,《送纸钱》前四句)

1999年11月29日下午,射阳县供销社为母亲举行追悼会。党委副书记李平主持了追悼会。

母亲在兴桥生活38年,兴桥镇的镇长丁正龙来了。他在悼词中称颂您是一个革命的母亲,于家于国,都作出贡献,是受人敬重的母亲,您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白察察,人来人往;车声声,亲来友去。县里几十个部门的领导与同事都来了。

母亲躺下了,再也不起来;母亲容颜仍是那么慈祥,和生前一样,再也没有焦虑与烦恼;母亲眉间那么舒展,也许是为后事的遂心而感到安慰。

母亲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也是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精神支柱。过去,我们每年春节总要与父母在一起,拍一张全家照。

母亲走了,我们何以为家。谁在门口笑脸相迎?谁还在唠叨我们吃饭穿衣?谁在春节把一家人安顿在桌上,自己跑里跑外?

中国劳苦的母亲太多太多,我们母亲却是最苦的人之一。虽然,我们做儿女的一时不能报答母亲的教养之恩,可是我们知道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女是什么样。我们崇敬母亲,可是不希望21世纪的母亲还象母亲这样辛苦,仍至有那么多饥寒,那么多忧愁。如九泉之下的母亲英灵有知,当会含笑为自己子女的努力而祝祷。

亲爱的母亲,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母亲遗像,歌曲《不走的容颜》)

        (画面:儿孙痛哭,父亲在遗像前;墓前,纸钱烧起,青烟袅袅)

您已经听不见

儿孙嘶哑的哭喊

您已经看不见

儿孙流着泪的怀念

血脉相承的儿子

对您不走的灵魂

犹忆人生的句句良言

甘苦与共半世的老伴

彼此不再搀扶并走

还有年少的孙儿女

将无法面对您微笑的照片

就这样远走了

您甚至没有一句遗言

您离去的那片土地上纸船明烛依然不断

子孙代代的向前努力定会让您含笑九天

(画面上,波涛奔涌,波浪相接,高天蓝蓝,白云悠悠。)李锦与弟妹于1999年腊月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74)|纪念母亲节,重温22年前为母亲拍的电视片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