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体 > 正文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11-08 14:30:13
  11月7日,是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日子,也即将到第22个记者节。总书记的新华社90周年贺词两次讲了“人民”,李锦发表感想与两篇关于九间棚调研精神的文章,以纪念双节。

  导语:11月7日,是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日子,也是第22个记者节。总书记的新华社90周年贺词两次讲了“人民”,发表一点感想与两篇关于九间棚调研精神的文章,以纪念双节。

  写在纪念新华社90周年的日子

  一到立冬,雪就下得很大,密密匝匝的,是瑞雪,感到亲切。

  今天是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日子,也到了第22个记者节,11月7日。

  很久没有看电视了,昨天晚上看了。因为总书记对庆祝新华社90周年发了贺电。新华社白天开了庆祝大会,看到台上很多熟悉的人,特别是看到民国初年的国会礼堂,过去没少来过,也感到亲切。

  更感到亲切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华社90周年的贺词。这个讲话,对新华社地位和作用做了肯定,为新华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这个讲话有一个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容分两部分,上半部分对90年间三个历史阶段,新华社“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四大贡献做了肯定。

  下半部分对新华社今后的工作做了指示,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加强对外传播四个方面。

  显然,这个贺词有五个特点,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创新性、国际性。

  我最感到亲切的是“人民”二字。在这个讲话贺电中,人民出现两次,前一次是对90年的肯定,反映人民心声,后面是对今后的希望,是坚守人民情怀。总书记的讲话心系人民,把人民群众放在突出的位置,体现了执政党领袖对人民的重视,使人感到非常欣慰。

  如果新华社仅仅成了一个衙门,做执政党的工具便是不够的了,重要的是依靠人民、联系人民,深入人民、为了人民。反映群众呼声,为人民而鼓与呼,就是中国古人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这个是根本,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什么叫新华社,“新”在哪里?就在人民二字,否则便应该叫中央社了。

  我在新华社连退休时间有45年了,正好占90年的一半时间。在我心目中,我最佩服的人是穆青,他一生不忘人民,无愧人民。他官当得很大,但是没有脱离人民,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来自骨髓,来自血液,来自他心灵的最深处,这是穆青最使人感动、最使人佩服的地方。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新华社党组在1982年4月7日发出表彰与学习李锦的决定。这是穆青当新华社社长抓的第一件事情。

  我想起了39年前,穆青社长给我题写的字“庄户人家的好记者”。庄户人家是说到底了,是人民最底层。我得到穆青同志的肯定,他当时讲“李锦为新华社争了光,带来了荣誉”,“李锦的庄户记者是谁封的?是人民封的”。我一辈子都记着穆青的话,他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终生调查研究坚韧不拔的精神支柱。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1981年12月,穆青(右一)在大会上说:“李锦的庄户人家好记者,是谁封的,是人民封的”。这是1986年穆青与李锦在中国新闻学院。这张照片被用在《穆青与记者》的封面上。

  在新华社,穆青代表了人民记者,也是人民的好社长,他身上最少那种官僚气,他真正是为了人民的。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官职,是为上面人当的,是不大在意人民的。穆青把党性和人民性高水平的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是天下人没有不折服的。

  人民,这两个字沉甸甸的。我当新华社记者,从毛泽东主席到现在,也已经经历了8届党的领导人,始终有一条主线,就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是调查研究深入人民群众的楷模。“赓续红色血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句话,关键是对人民的立场、态度、作风与方法。跟党走,听党话,忠诚于人民,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根本的要求。共产党根基在人民,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新华人的“根”应该扎在哪里?这个“根”扎在基层,扎在人民群众中。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穆青为李锦的通讯题写的字  

  不久前,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建成,门口就是我和沂蒙母亲的雕塑。人民是母亲,党员都是人民的儿子,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母亲,忠于人民就是忠于党。当然,这不光是新闻记者,也是执政党的基本要求,共产党的合法性才能长久下去。不负人民,这是百年大党依然风华正茂的密码;不负人民,也是90年新华社栉风沐雨巍然屹立的根本;不负人民,也是我在新华社45年仍然磅礴前行的精神支撑。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门口,是李锦和沂蒙母亲的雕塑。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这两张照片与上面雕塑有点像。 

  今年元旦那天,下着大雪,我在九间棚。从立春到立冬,我大部分时间在沂蒙山区这个村庄住着,在亲爱的九间棚农民中度过,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快大半年了。

  今年的元旦、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我都在农村与老百姓一起过。过上山民的生活。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今年2月,春节将至,李锦与村民刘甲国一起赶大集,在集市上吃饭。10多块钱一斤的酒,大家喝得很畅快,从过去聊到现在。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刘甲亮家门口有一盏路灯,晚上,李锦和村民在一起乘凉聊天。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在山中的日子,李锦经常到村民家中走动,逢集市,便到集市上去购物。身穿大裤衩,手持大摇扇,肩上披毛巾,没人说李锦是记者,也没人当李锦是领导。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李锦当山东大学教授10多年了。为了写好文章,学生到家中请教。李锦向她们讲调查研究的故事。

      今天转发两篇文章,《举旗与传承:论李锦调研精神》(刘鲁倩)、《从九间棚精神调查研究看李锦的人民记者特征》(张雨),是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两名学生写的。我当山东大学的兼职教授也已经十多年了,带了多届学生。虽然这个老师当得不够称职,还是关心学生们的成长的。周树雨教授派他的两个学生来,听我讲传统,我就讲人民这两个字。这两个学生写的文章,内容是写我与九间棚群众的关系,里面强调李锦的九间棚调研精神。如果扣住一个主题,就是人民记者。

      现在转发这两篇文章也算是我对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一个在新华社45年的老记者对她的汇报。(李锦,2021年11月7日)

  《举旗与传承:论李锦调研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时代,我国的新闻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新时代现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新闻工作面对的“时代之问”。而李锦在对九间棚精神、沂蒙精神的长期调研过程中,形成的李锦九间棚调研精神是党的精神在新闻工作者身上的反映。宋平同志讲“这个记者的精神也很感动人”,以“扎根群众、水乳交融、坚韧不拔、殚精竭虑”为核心内涵的李锦九间棚调研精神,源自于李锦内在品格素养的升华,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新闻职业标杆,是对“时代之问”的有力之答。

  一、源远流长:李锦调研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精神谱系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外部环境、工作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新闻实践常常会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观”两种性质不同的新闻观念体系的影响。中国的“马新观”主要源于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媒实践和当代中国现实需要;而当前中国的“新闻专业观”则主要来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内生于改革开放以来传媒业的市场化运作。如何正确合理地看待两种新闻观念体系、利用这种矛盾中的互动关系服务于当下新闻实践,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方向,关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导地位的确立,更关系到中国新闻业的未来面貌。其实,柳青、穆青等红色新闻人、人民的好作家早已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问题,锻铸了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时代风云际会,亟需有人举起前辈的旗帜,继承先辈风骨,而李锦正是这位“举旗人”,李锦调研精神正是解答新时期改革发展实践难题的“钥匙”。他以三十年如一日的九间棚蹲点调研,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和发扬了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有力地解答了中国语境下新闻舆论实践的“时代之问”。李锦的调研精神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作为榜样,将将引领中国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始终沿着人民的、正确的方向前行。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大江大河是由无数支流汇成的,每一条支流又由无数的溪流汇成。任何一种伟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像江河一样要从其“源头”上,寻找到强大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命密码。沂蒙精神与九间棚精神诞生于沂蒙大地,九间棚精神同时又是沂蒙精神的“源头活水”,他们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形成的革命精神。沂蒙精神和九间棚精神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经过艰难曲折的革命实践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李锦,是九间棚精神与沂蒙精神的重要研究者,也是九间棚典型宣传的长期跟踪者。李锦从1989年8月至今,对九间棚精神的典型总结并推向全国做出了突出贡献。从那时起,他跟踪调查和持续研究长达30多年,从蹲点到扎根,2015年后把家安在九间棚村,并多次参加沂蒙精神研讨会,发表了很多篇极有价值的研究文章,积累并保存了大量丰富的研究资料。对九间棚精神与沂蒙精神的调查研究坚持30多年,矢志不渝且殚精竭虑,是我国罕见的从一而终调研与推广沂蒙精神、九间棚精神的人,这就是李锦的调研精神,它是党的精神在新闻工作者身上的反映,是沂蒙精神、九间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新闻界的延伸与发展。

  李锦的调研精神证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领导干部在不同时期均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是这一优良传统的践行者和领袖先锋,为传承好党的调查研究传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光着膀子说话,一个饭桌吃饭,能啦上心里话。

  马克思把英国看成是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良好观察所”,深入工厂、农村调查研究,才有了《资本论》的问世。恩格斯深入曼彻斯特的工厂、贫民区,实地调查工人状况,才写就了无产阶级最早的典型的考察报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列宁强调“写报告不要空话连篇”,请农民到办公室提意见,指出“调查研究,是一条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毛泽东一生崇尚实事求是,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将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他在早年的革命活动中,坚持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为正确分析农村形势,32天徒步1400里,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使得他更加肯定必须放手发动农民、组织和依靠农民,从此,中国革命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中成功地转向土地革命战争。毛泽东把调查研究看成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提出:“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了调查研究的思想,赋予调查研究以时代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始终坚持“调研开路”,提出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思想照亮实践,以认识推动发展。“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价值指向,“身入”更要“心至”的方法要求,“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问题意识,为新时代我们党的调查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里,陈列毛泽东调研的观点与案例。

  而李锦正是这样一位我党在新闻界传奇式的践行者,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李锦调研精神的凝练和弘扬,也赓续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二、顶天立地:李锦调研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阐释

  李锦的调研精神具有自己的规律特色,以破解国家难题、推动国家进步为神圣使命,以顶天立地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调研方法,深入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病倒了、身体虚脱了也不下山的坚韧意志,脚踏实地推动工作的责任担当,新闻调查、理论研究、政策研究与宣传推广相结合的能力,都给人以异常强烈的冲击与感染。李锦的调研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实现途径。在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李锦题写的一副对联:顶天立地胸怀乾坤气,高岸深谷笔吐惊雷声,正是他调研精神的真实写照。李锦的调研精神的核心内涵可高度概括为十六个字:扎根群众,水乳交融,坚韧不拔,殚精竭虑。

  (一)扎根群众是李锦调研精神的基础。

  “扎”是蹲点,是深入百姓生活、把调研做深做实。李锦在蹲点调查时,敏锐觉察到九间棚并非只是一个小小的山村,而是全中国社会的缩影,他想“扎”破基层的血管,抽取出九间棚这滴“血”,化验得出关于党和国家“全身”问题的结论。九间棚这个小山村对于党和国家的工作是否有借鉴意义?在党的领导及自我建设方面,九间棚的生产生活故事能不能折射出当下中国的整个景象呢?扎针取血就要刺入皮下,为解决这些问题,李锦也“扎”进了九间棚,刺破表层土壤,把“根”“扎”在基层这片沃土中汲取营养,寻找答案,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正所谓根深叶茂。李锦正是因为常年在农民中“扎根”,才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新闻调研方法论。在沂蒙精神提出25周年的时候,李锦同志写了一本名为《蹲点》的书,去中南海向姜春云同志汇报,书中写到九间棚与沂蒙精神的挖掘与提炼过程。姜春云同志说,挖掘与提炼九间棚与沂蒙精神的过程,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的过程。

  在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与李锦蹲点陈列馆,陈列品中有一本李锦调研笔记,是1989年10月15日至11月3日的日记,20天记了5万多字。从中我们了解到,九间棚精神出现在北京政治风波以后,李锦是带着解决中国问题来到这个深山里的村庄,他要寻找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从调查研究中来的,是从老百姓中来的。因此,从蹲点到扎根,他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李锦同志蹲点住在九间棚,挨户走访,实地调研,大人、小孩名字都说得出,画出密密麻麻的“亲戚关系网”,写出长篇调查《九根擎天柱》,第一次把九间棚精神概括为“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稿件得到中央领导批示,由此,九间棚精神作为沂蒙精神宣传的先声在全国传扬开来。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展览馆内,李锦在1989年10月的一本调研日记。他的调研日记记了700本。

  在总结九间棚精神的同时,九间棚的干部群众也熟悉和了解了李锦。在九间棚精神的鼓舞下,李锦更坚定了扎根九间棚,向群众学习的决心。“扎”入基层,“根”系群众,李锦调查研究深入,时间长,影响大,30余年,他心系九间棚,前后来了100多次,也写了上百篇报道与论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感人事迹跨越世纪,影响了知识界的数代人。新华社党组、山东省委、陵县县委、高唐县委等13个党委与部门发出文件开展向李锦学习的活动,此现象为中国知识界历史上所罕见。

  退休后,李锦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九间棚,成为了九间棚的“村民”。他说:“山有多高,花有多高;谷有多深,情有多深。我的书院建在了九间棚,就是要把根扎在这里,一辈子在这里。九间棚就是我的事业,就是我的家,九间棚的父老乡亲就是我的亲人。我要与老少爷们一起读这些书,把九间棚建设得更好。”

  (二)水乳交融是李锦调研精神的灵魂。

  水和乳经过混合搅动后才会交融,交融即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信任,同呼吸,共甘苦,心连心。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地区浴血奋斗12年,其间始终守初心、践使命,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因此,人民愿意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核,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李锦同志到九间棚蹲点调研,既是带着问题去,也是带着对老百姓的牵挂去的。李锦的调研精神,被认为“带来了老八路的作风”。他在沂蒙山区农村采访50年,特别是在九间棚的32年,达到与群众水乳交融的境界。为了不给老百姓添麻烦,他说自己只吃地瓜喝小米粥,只要有咸菜就可以了。他在扎根中发现群众的困难,又亲力亲为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村里谁有重病,谁家日子过不下去,谁最能吃苦,他总是找这些人家去交朋友。

  李锦是南方人,讲话时吴侬口音较重,与沂蒙地区方言差距较大,但不妨碍身为“外乡人”的李锦用他的善良与热忱与九间棚群众实现“心连心”的交流,他的一腔热忱打动了九间棚的人们。了解到九间棚抗旱过程中因群众和党员之间发生误解而引发的“大洼风波”,李锦找到了党群关系从“水火不容”变为“水乳交融”的密钥,即从党的自身建设抓起,从党的先进性抓起,从党支部书记的核心作用抓起。村里人都说:“李哥是好人啊,九间棚30年了,离不开他。李哥每次从济南来都拿东西来看俺,俺能给的只有山里的山楂、核桃、鸡蛋,不值钱,就是想让尝尝俺亲手种的,没有农药化肥。”九间棚的老人亲切称呼他为“俺的济南儿”,支书刘嘉坤与他“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仅仅2020年,李锦的元旦、清明、五一、国庆与春节,都是在九间棚农民中度过的。30年的坦诚相见,30年的相濡以沫,九间棚人已经接纳了他,认同了他,李锦已经与九间棚的村民水乳交融,难以割舍。他的调研实践,使人们再次理解了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是“入深水者得蛟龙”。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九间棚的闺女嫁出去30多年了。在范家台村集上,她一声“李哥”,叫住了我。我说,妹子,30年没有见啦。啦得亲热得不得了。

  (三)坚韧不拔是李锦调研精神的内在支撑。

  奇迹是坚持的另一个名字,九间棚精神如此,沂蒙精神如此,李锦调研精神也是如此。李锦总结推广了九间棚精神,进而推动了沂蒙精神的发扬光大,也正是因为他具备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显示出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优秀内在品格。蹲点调研之路,历尽坎坷,1989年秋天,李锦不要人陪同,自己带着被包、蚊帐与手电筒住进九间棚,吃在农家,一家一户走访,每天如此,病在山上半个月。胡锦涛听后对李锦说:“你吃苦了。”为掌握第一手材料,他把全村54户人家,列出村民联系表,把祖宗6代都列出来,连谁家几只羊都说得出来。他在村中病了,连续8天腹泻,晕倒在山坡上,仍然坚持拄着拐棍一家一户走访,最后眼镜片碎了用胶布粘着,裤子破了自己用白线连着,皮鞋跟掉了,胡子长得很长,但他硬是咬紧牙关坚持着。随着调研的深入,终于挖出表现九间棚精神的关键材料,推出了九间棚这一典型。而后坚持在九间棚调研30多年,无论是九间棚精神,还是沂蒙精神,都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李锦坚韧不拔事迹令人叹为观止,是卓越代表。

  (四)殚精竭虑是李锦调研精神的核心价值。

  李锦调研精神的第四个核心内涵,是他公而忘私、殚精竭虑的无私奉献为人民的精神。李锦一生都在调查研究,他以调查研究闻名,是我国改革开发以来新闻宣传界的标杆式人物。1982年5月,新华社党组与山东省委宣传部相继发出文件,号召学习李锦调查研究的事迹和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李锦同志能够为了国家的利益,舍弃安逸的城市生活,毅然下沉到艰苦的基层山村,一门心思地进行调查研究,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总结推广了九间棚精神和沂蒙精神,其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尤其在九间棚蹲点调研期间带来的四大变化,使九间棚精神得到了升华:九间棚精神内容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转变为开拓进取、党员带头、无私奉献为主;由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党群关系;九间棚典型的传播,由地方传播转向中央媒体,在全国推开,并引起高层重视;九间棚由典型事迹总结转向党委推广阶段;九间棚典型宣传转向沂蒙精神宣传。九间棚典型对沂蒙精神概念的提出起到了开启、推动、基础、载体和榜样作用。而李锦同志呕心沥血的调研精神,对上述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退休后“处江湖之远”,也时刻不忘操着“庙堂之上”的“忧国忧民”之心。用九间棚老百姓的话讲“好事做成一座山,自己不带半根草走”。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李锦与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重阳节这天,联系给村里每人一份老人节礼。

  三、根深叶茂:李锦调研精神形成的根源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探索研究李锦调研精神,与研究沂蒙精神、九间棚精神同样重要。

  (一)李锦的调研精神产生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1989年国内发生了政治风波,国际上西方国家联手对华实施“制裁”,内有分歧,外有压力,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有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发生动摇。这是一个危险的倾向,如不及时纠正,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可能付诸东流。邓小平在1989年6月讲“要认真总结一下过去,思考一下未来”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信念和意志,连续发表重要谈话,一招一式神态铁定,一言一语掷地有声。时势造英雄,时代大变革的背景下需要有杰出领袖带领人民力挽狂澜,聚焦到记者群体中也是如此,李锦正是那个时代记者中的开路先锋。虽然政治风波已经平息,但危难并未远去,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感此时更显强烈。他是带着“要认真总结一下过去,思考一下未来”的时代使命到九间棚来的,是以政治价值确定后来寻找新闻价值的,于是决定潜入深山,切诊时代的脉搏的。

  (二)李锦的调研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九间棚精神与沂蒙精神均产生于中国共产党事业极其重要、极其困难的时期。在这特殊时期,九间棚精神与沂蒙精神是以九柱擎天之力扭转乾坤的一种精神力量。所以,李锦的调研精神从根本上反映了共产党人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在九间棚的“大洼风波”中,面对重重困难,部分群众产生了畏难情绪,对村干部也产生了误解,在这关键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及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在脱贫路上打了翻身仗。从此,党群关系水乳交融。这就是村支部书记刘嘉坤的革命精神。李锦的调查研究也非常关注党的建设和党群关系问题,这样,李锦的调研精神、刘嘉坤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精神、九间棚精神本质上就具有统一性。马克思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单独存在,它们相互映照,总要发生一定的关系,比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评价关系、审美关系等。九间棚是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路上的重要典型,映照到这一典型的挖掘推广者李锦身上,李锦的精神就是先进典型的思想精神。李锦的理论指向,就是针对政党和群众这一矛盾主体,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共产党才能永葆生命力。李锦的调研精神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真正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先进思想内涵。

  (三)李锦调研精神源自于其内在品格素养的升华。

  李锦有着崇高的政治品格和过硬的新闻专业素养。他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党性原则,心里装着父老乡亲们,他曾讲,作为一个马克思理论研究者,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无条件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无私心地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要从调查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研究层面,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也是沂蒙精神研究者要走的路。李锦还有着精湛的总结能力,善抓典型。他在理论界耕耘多年,著述丰富,出版了三十多部著作。2013年11月,习总书记提出精准脱贫与沂蒙精神发扬光大。这两件事提出是同一个月。他在书中巧妙地采用了“双线结构”的写法:一条线写脱贫扶贫,聚焦乡村之变与其背后的密码;一条线写精神,以九间棚精神沂蒙精神一脉贯穿,史论结合,视角独到。由此,大大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思想境界和理论价值,也使沂蒙精神发扬光大落到实处。为了了解九间棚人在新时代援疆的具体情况,他还专门到新疆喀什分裂主义影响的重灾区村庄,入户访问,到那里去了解群众对九间棚金银花产业、对沂蒙精神的看法,亲身感受到边疆人民对沂蒙精神的敬重。找到了第一手证据,他写了多篇调查,还在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沂蒙脱贫带边疆——九间棚建设小康社会30年目睹记》。由此验证,李锦是“抓典型的典型”,是在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罕见的40年如一日的调查研究典型。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晚上,刘甲学的儿子刘伟回九间棚看他,家里喝羊汤,拉李锦喝两杯。今年的元旦、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李锦都在农村与老百姓一起过。

  四、薪火相传:李锦的调研精神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李锦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我国新闻界调查研究的典型,党中央主要领导号召向他学习,难得的40年间高举调查研究旗帜,影响中国几代新闻工作者。九间棚调查是他调研史上最生动的一章,是他调查研究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实践对马克思以来新闻思想的一脉相承,对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调查传统的传说,对调查研究旗帜的高举,是中国新闻界研究学习的宝贵财富,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宝库。学习和研究李锦的调查研究精神,对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工作的推进与新闻工作者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启示一

  正确处理新闻工作与政治的关系。李锦调研精神告诉我们,新闻记者首先是政治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守党和人民的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他把政治敏感置于新闻工作首位,这也是历经风云变幻而保持强大新闻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启示二

  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李锦的调查研究精神,一个突出特点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九间棚和沂蒙精神创建的一线去调查研究。李锦同志凭借过硬的调研本领,长期扎根于群众之中,同群众患难与共,才总结出闻名于世的九间棚精神。

  启示三

  新闻工作者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全力以赴,与时俱进,勇担时代大任,以破解国家难题为要,将个人追求与时代需要相结合,让个人的梦想融入时代的梦想。李锦同志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均紧跟时代步伐,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社会谋福祉。

  启示四

  新闻工作者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调查、去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采访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启示五

  新闻工作者要正确处理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像李锦那样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殚精竭虑、一心扑在党的新闻事业上,恪守职业道德,做一个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李锦在九间棚帮助40年,没有分文物质收入,精神收入是丰硕的。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启示六

  新闻工作者调查研究要正确处理暂时与长远的关系。李锦在刚刚30岁,就是我国新闻界调查研究的典型,难得的是他对调查研究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40年高举红旗在前而不退。他经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阶段。现在李锦对调查研究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境界。到了近70岁,仍然在九间棚村生活半年之上。他把调查研究种子埋进心灵深处,由立业到立德立功立言,使得调查研究成为他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常态,这实是渗透到血液、溶化于行动,实是新闻工作者的人生楷模与师表。

  如何做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扎根群众、水乳交融、坚韧不拔、殚精竭虑”的李锦调研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正确指引与示范。李锦的调查研究理论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调查研究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做出了贡献。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当传承李锦调研精神,学习李锦调研理论,高举中国共产党红色新闻事业旗帜,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赓续红色血脉,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续写新时代红色华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刘鲁倩)

  《从九间棚精神调查研究看李锦的人民记者特征》

  在改革开放初期,李锦是因调查研究在全国新闻界形成影响的旗帜性人物,以“庄户人家的好记者”闻名。难得的是,他坚持在基层群众中调查研究50年,仅仅在平邑县九间棚村就调研长达32年,把九间棚典型推向全国,最后把家安在九间棚村,书写出当代调查研究厚重而深邃的篇章,他的调研闪耀着人民记者的光辉。

  李锦在九间棚做蹲点式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带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追求来到九间棚,与九间棚的人民建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密关系。李锦的九间棚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人民性生动的诠释,通过九间棚精神调查研究看李锦的人民记者特征,具有光前裕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李锦在九间棚调查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内,陈列着李锦去九间棚村时带的《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选》《马克思传》《列宁选集》等书,说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为李锦调研风格起了指导作用。我们注意到包心鉴对李锦的调查中有一段话,毛泽东的农村调查着眼于阶级关系调查,李锦的调查着眼于党群关系调查。可见李锦在九间棚学习毛泽东的调研传统,又能解决新时代的难题。

  李锦在九间棚的调查研究价值取向是为了人民。1989年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中国共产党如何坐稳江山、如何守住民心成为那个阶段的主题。李锦在和村民猜火柴喝酒时,捕捉到“大洼风波”线索。总结出“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九间棚精神。针对“政党——群众”这一矛盾主体,李锦从组织建设上提出“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入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思路。他的调研,影响了沂蒙精神与莱西会议两大历史事件。胡锦涛评价说:“九间棚这个典型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承袭了红色新闻工作者的调研风骨。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中的优秀经验和传统,李锦视为珍宝。穆青、柳青等实践和亲身指导对李锦在九间棚调查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穆青在新华社任职时对李锦指导、支持、鼓励,他以丹心赤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李锦。他到九间棚调查也是带着穆青、柳青的著作来的。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是深入人民生活。李锦在九间棚调查研究具有“嵌入式”的特点,与九间棚人民同吃、同住、同交流。李锦从县城借来两床被一顶蚊帐、一把手电筒和蜡烛住进九间棚。有时铺上麦杆便住进去。怕给村里添麻烦,李锦说自己爱吃地瓜、小米粥和辣椒咸菜,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李锦夫妇,从春天住到冬天,去年在村中住了58天,今年住100多天了。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党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九间棚,李锦白天串门或泡在田地里,有时帮老乡干活,边干活边聊天。李锦从柴米油盐问起,天黑后就披着黄大衣,打着手电筒在老乡家一边吃饭一边拉呱,一顿饭常常吃上几个小时。这样,李锦赢得了九间棚人的信任和喜爱,对村里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与人民一起吃苦耐劳。李锦在调研中严重腹泻,一夜出门七八次,拉得没有力气,就扶着墙走,回到宿舍满身是汗。没有医生,也没有药。身体极度虚弱,竟晕倒在山坡上。最困难的时候,走不动了,他拄着一根棍子硬撑着身子,披着黄大衣,在村里调研。他的艰苦作风感动了九间棚人,赢得人民的信任。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是“顶天立地”的思维模式。“顶天”是指调查研究的站位高、立意深远。立地”是要扎根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发声,为人民群众服务。李锦说,一个记者,头脑里要想着总书记的难处,心里面要装着一颗农民的心,为农民讲话,农民要解决什么,新闻工作者就要说什么。正是这样顶天立地的思维,才让李锦的调研总能切中时代脉搏,反映人民的真实需求。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是做“解剖麻雀”式思维。李锦在九间棚是一家一户的交流调查。谁家有几只羊,种几亩地,媳妇从哪个庄嫁过来的,谁家媳妇最孝顺,哪个党员私心少,村里吵过什么架,这使他掌握了县里、乡里也不了解的情况。他把每家人数、姓名都记下来,按姓氏、辈分和亲戚关系列出了几大支,画一张密密麻麻的“亲戚关系表”,然后按经济实力、劳动态度、致富能力和邻里关系四项,分上中下三类排队,用这种方法分拆解九间棚村的人际关系、政治与经济力量分布。这种基本分析使李锦能迅速接触采访对象,利于听到群众呼声。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是“参与者”方式。李锦来到九间棚,不仅仅是调查者,更是建设者,是推动九间棚飞速发展的参与者。小至邻里家常,大至经济发展,李锦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帮助。32年前,李锦陪着刘嘉坤到威海为村里买鱼,帮助建了花岗石厂与养鸡场,帮助刘嘉坤联系了北京大学。在九间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上,李锦更是出谋划策,如今九间棚已经建成了4A级景区。九间棚的人都说“自从李锦来了,(九间棚)也不缺钱花,也不缺粮吃了。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今年10月,临朐县农商行的资产运营中心马成军主任带着礼品到山上看望老人,这是李锦与他一起到老党员刘德香家。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和人民建立“水乳交融”关系。廉德兰大娘73岁时病重,李锦带她看病,老人活到97岁,大娘总说“俺的命是济南儿给的”。李锦在九间棚居住,清晨总能看到窗台上挂着露水的瓜果蔬菜。谁家做了可口的饭菜,也从忘不了叫上李锦喝杯酒。九间棚人身上穿着李锦的衣服,李锦吃着九间棚人送来的瓜果蔬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是对李锦和九间棚人关系最贴切的表达。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八月十五过节,李锦与夫人到刘德香家中看望,他女儿听到声音忙到大门外迎接。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是扎根人民的调研。32年来,李锦到过九间棚100多次,每年总要在九间棚住上几十天。现在,他在九间棚村买了房子、建起书院,长期跟踪调研九间棚。他说:“我是九间棚人,九间棚就是我的事业,九间棚是我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把九间棚精神与沂蒙精神的研究弘扬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此生不离不弃。”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追随人民前进。九间棚精神在他的笔下体现不同时期的特殊问题、特殊面貌。九间棚在探究党群关系时期(1989年——1991年)、市场经济发展时期(1992年——1999年)、金银花产业发展时期(2000年——2012年)、弘扬光大时期(2013年后),李锦一直追踪九间棚发展,不断做出总结。2020年,李锦专门到新疆喀什分裂主义影响的重灾区村庄,写出九间棚精神在新的时代下发展弘扬的调查、论文与著作。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实效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沂蒙山区农民为李锦建起调研陈列馆,临沂地委发出学习李锦调查研究的文件。九间棚人民说他是恩人,是老八路的作风。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李锦的九间棚调查研究是最有说服力的样本。

  32年来,李锦始终坚持人民记者本色,与九间棚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他以调查研究立身,忠诚于史,立传中国,立传中国共产党,他的作品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恒星,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对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调查研究是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寻求前进道路的一把钥匙,李锦在九间棚的调查研究为我们在新时代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提供了示范。新时代的调查研究工作者薪火相传,燃烧理想,要接过调查研究的接力棒,要学习李锦,以“顶天立地”的豪情扎根到人民群众当中,不断创新调查研究的思维与工作方法,为克服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接续努力。(张雨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九间棚村的年轻人,李锦向他们讲在九间棚的32年。

不负人民——45年的老记者李锦写给新华社成立90周年的纪念

[ 责任编辑:刘雨弦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