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1-26 12:14:39
听新闻

整理相册时,我又找出了一组拍摄于2004年的北京雪景,掐指一算,这些照片距今竟然有十九个年头,不禁唏嘘。

那年最后十来天,北京下了当年最后一场雪。我便临时动议,背起相机,坐火车去了北京,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当时还没有高铁,但一想到马上就能看到飘雪的北京,那种莫名的兴奋便把旅途劳顿和燕山吹来的凌冽寒风都抛掉了,于是有了这组用黑白胶片拍摄的照片。

拍摄地我选择了后海。这时雪小了很多,宽阔湖面上结着冰,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岸边高大的杨柳裸露着黑褐色的躯干,伸展的枝条在灰白的天空中抖动着附着的雪花,如诗如画。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

环湖的街道上和纵横的巷陌里行人稀少,还有些“胡同游”的三轮车,在“祥子”们的蹬踏下在胡同里缓慢串行,酱红色的布车蓬在银白色的世界里刹是耀眼。车子上的旅人用棉服将自己裹得严实,腿部盖着车夫提供的棉被,可兴奋睁大眼睛,好奇地打探着周围的一切。四合院门里门外,人们忙着扫雪,孩子们则开心地堆起雪人。

若说“前三海”呈现的是皇家风范,“后三海”则一派市井气象,有人说这是老北京“最后的风俗画卷”一点儿也不为过。每至盛夏,这里柳暗花明,蛙鸣蝉噪。荷花盛开之际,历史上自发形成荷花市场,商贾云集,游人如织,打把势卖艺的也在此扎堆儿。说吃的,什么冰镇果子酪、酸梅汤、切糕、凉糕、扒糕、油炸糕、麻花、豆汁、大腌萝卜、凉粉、灌肠、老豆腐等各色京味小吃一应俱全。论看的,摔跤、拿大顶、拉洋片、说相声、唱大鼓书、演小戏、变戏法之类无所不有。而到了冬天,自打明清时期开始,后海就是京城最有名的天然溜冰场,大大的冰面上常常人头攒动。旧时冰期长达三个月,人们利用各种木板和铁条自制冰鞋和冰车,在冰面上你争我抢尽情地撒欢儿。这也成为很多老北京人的美好回忆。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

这里的风水好,自然也宜居,更少不了旧时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的宅第和花园。诸如恭王府、庆王府、塔王府、醇亲王府、贝勒府、贝子府、乐家花园、相国第宅等都在此聚集。晚清最后几年,由张之洞奏议,在后海北沿广化寺里建起京师图书馆,这便是北京图书馆的前身。柳荫街西还建起赫赫有名的辅仁大学。从此后海周围便弥漫着书香,文人雅士自然喜欢这种况味,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中很多都曾先后在此安居。辛亥革命后,鲁迅住南半截胡同,离后海很近,他常安步当车,到京师图书馆看书,到后海畔的会贤楼与好友聚餐、喝茶。1925年来北大任教的郁达夫携夫人及孩子在前海北岸租房居住,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他对北京充满深情,后来还写下《故都的秋》和《北平的四季》等美文,成为推销北京的代言人。

京城底蕴厚重而深邃,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地方或许就有说不完的故事。后海与前海相连的“葫芦腰”处,有座单孔石桥,叫银锭桥。桥身很窄,两驾马车不能并行,却是交通咽喉,南面连接大小金丝套胡同和前海西沿,北面通小石碑胡同和鸦儿胡同,并经烟袋斜街与钟鼓楼相连。天晴时银锭桥上可看西山秀色,“银锭观山”便成为“燕京八景”之一。后海北沿如今的宋庆龄故居,原来是清代最后一个摄政王载沣的官邸,银锭桥就成为载沣来往于皇宫的必经之路。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等三人就在这座桥下埋炸弹,谋刺载沣未果被捕入狱。他与这座小桥从此都声名大振。

京城海纳百川,饮食上也是包罗万象。鲁迅去过的会贤楼是正宗的京味馆子,位于前海西沿,面阔十二间,上下两层,全部磨砖对缝,二楼房间都有宽大的绿油栏杆挑梁。门前有上马石、拴马桩,一看便知是有身份之人常来的地方。菜品以冰碗、荷叶粥、莲子粥、水晶肘、荷叶粉蒸“一把抓(雏鸡)”而名扬京城。冰碗是夏秋极品,以鲜莲子、鲜鸡头米、鲜菱角、鲜藕、水蜜桃为主料,外加核桃、杏仁拌在一起,从冰桶中冰镇后拿出碗盛,看着赤橙黄绿,品着香甜脆凉。这家的水晶肘当年张之洞品鉴过,洁净无毛,口味适中,肉冻嫩而不化,耐人咀嚼。

银锭桥北东侧是京城有名的烤肉季,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旧时这里卖烤肉时,由顾客用燃烧着松塔松柴的火盆、隔着铁灸子自己烤,边烤边吃,味道很是独特。近年烤肉季盖起大楼,虽窗明几净,但顾客不能亲自动手烤肉了,不仅没有了烟熏火燎的原始味道,食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也全无了。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

过银锭桥北行向东拐,就是那条通往鼓楼和钟楼的烟袋斜街。满清时京城盛行大烟、旱烟,后海附近王府众多,少不了烟及烟具交易。这条弯曲的小街上烟铺林立,多为山西人所开。相传胡同东口有两家烟铺给慈禧洗过烟袋,烟客自然趋之若鹜。如今街上还有些旧日风貌,路北那座始建于明代的单檐三拱门的广福观,古韵依旧。

后海原本是宁静的,湖畔悠扬的胡琴声,票友的吊嗓声,穿街走巷的小贩叫卖声离着很远便可听得到。如今这里变得时尚与前卫,折射出北京城的时代变迁。很多临街门头也涂脂抹粉,旧貌换新颜,开辟为各类特色小吃店、古玩店及文创工艺品店,字号招幌也是五颜六色。到了夏日,后海酒吧则成了“王道”。因民居稠密,这里的酒吧与三里屯酒吧的喧嚣与热闹不同,静吧、慢摇吧居多,相对内敛与安静,为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酒吧门脸大多很低调。酒吧里多见的则是怀抱吉他的民谣歌手、吹着萨克斯的爵士乐手,泡吧的人们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挥霍着属于自己的慵懒时光。

我以为,后海最迷人的还是冬天。不见了熙熙攘攘的游客,这里恢复了旧日的宁静。再遇到下雪天,一切都躲进银装素裹里,一切都是那么洁净、明快、简约,仿佛回到我心目中的老北京。(牛国栋)

旅游文化学者牛国栋回顾2004年的北京雪景:飘雪的日子回到老北京作者近照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