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1-07 11:45:43
  如今,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的富足,扁食的意义已不再是纯粹的果腹,而成为了一种回味、一种印记、一种情结、一种象征、一种崇拜,一种年文化的图腾。

  俗语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小时候,能吃到饺子那是很奢侈的事。

  饺子在我的老家叫小包,更多的是叫扁食。

  扁食只有在春节、破五、元宵节、冬至还有五月十三里才能吃到。冬至吃扁食母亲说这叫捏耳朵,五月十三吃扁食是因为这天关老爷单刀赴会,民间流传这一天包扁食是为关老爷壮行。这一天能包扁食的是比较讲究的人家,一般人家也就省略了。

  在我们老家,春节最主要的饭就是扁食。大年三十晚上吃扁食,大年初一也是吃扁食。三十晚上的扁食是很讲究的,再拮据的人家,三十也要吃上一顿扁食,既使是素馅的或用三合面包的也可以,一家人总要吃上一顿扁食,这才叫过年。所以初一拜年时,在街上见了上岁数的人除了说过年的话外,还要问一声:吃了一碗不?吃了一碗,就是指的扁食。新的一年老人又长了一岁,能吃一碗扁食说明了他的饭量不错,这预示着老人家胃口不错,准能健康长寿。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年除夕晚上的扁食,母亲总是在馅里放上一分钱、二分钱的硬币,还有炒花生米。吃扁食时,谁吃出来硬币谁就能发财,谁吃到花生谁就是新的一年里最有福的人。所以在年夜饭里,谁能吃到包有硬币或花生的扁食,那真是激动不已,以为自己就是最有福的人了。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过年是一年当中最最重要的节日。天下的游子即使在天涯海角,在千里万里之外,但凡能脱开身的,都要赶回老家,所以在中国大地上,每年自腊月二十三前就开始的仿佛人口迁徙似的归乡大潮,使得中国运输业里有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现象——“春运”。这些归乡大潮里的千千万万游子,回到故乡,回到父母的身边,最要紧的就是为了三十晚上与父母吃上那顿年夜饭,团圆饭,这顿年夜饭的分量太重了,它承载了太多的祝福与心愿,它有着非常的意义,这顿年夜饭在我们老家,吃的就是扁食。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大年三十晚上的这顿扁食是要抢时间的。老家的风俗说,谁家扁食下得早,谁家来年就过得好。所以,大概下午三点来钟就能听到邻居家下扁食的鞭炮声。所以常常见到忙碌的母亲刚刚拾掇好中午的锅灶碗筷,未等喘息就忙着支上大案板去弄菜和面。此时,祖父、父亲还有我的几个姐姐都一起下手帮忙。我则早就把一盘爆仗挂在大门口的树枝上,手里拈着燃着的香头,心里激荡着一股按捺不住的兴奋,两眼盯着站在厨房门口的五妹在母亲把扁食一下进锅里的那一瞬间给我的示意,我便点着了爆仗。

  年初一大早吃的还是扁食,母亲说初五之前不能“动生”,因此这顿扁食要在年三十下午包出来准备好。此时的母亲悄悄地端来扁食,悄悄地点着柴火,悄悄地拉风箱,一切动作都是小心翼翼的,母亲说:“今天列祖列宗和各路神仙都回到人间过年,这样才是对他们的恭敬”。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在明亮的烛光里,母亲麻利地把煮好的扁食一碗一碗地盛好,热气腾腾地端到桌上,嘱咐我们只管吃扁食,不要大声说话,更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要去开大门,不要碰剪刀,不要扫地,不要倒尿盆。此时我们真的不敢大声说话,凡事都是静悄悄地去做,彼此都被那种又激动又兴奋又神圣的气氛笼罩着。

  母亲待我们吃完了扁食,就把碗筷迅速地收拾好,并把余下的扁食放进锅里,小心地盖上锅盖,还在灶下培好余火。关上厨房门,便匆匆忙忙往院子里撒上芝麻秆,在家堂下铺好苫子。刚去开了大门,便涌进来一拨挨一拨拜年的庄乡。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等我与本服里叔伯兄弟们串遍村子磕头回来,太阳已经出来老高。此时肚里已是饥肠辘辘。母亲便把盖在锅里的扁食拾出来,那扁食热气腾腾又软又香,比刚出锅的还要好吃,那种味道至今令人难忘!

  扁食是中国人独特的美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结晶,也是沉淀在中国年文化里的重要符号。他给我的童年,给昔日的清欢岁月留下了太多的追忆与回味。

  如今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扁食已成了普通百姓家很普通的家常饭。但在鲁西我的老家,春节的年夜饭还是扁食。我借居济南已经三十多年了,年夜饭吃的依旧是扁食。如今,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的富足,扁食的意义已不再是纯粹的果腹,而成为了一种回味、一种印记、一种情结、一种象征、一种崇拜,一种年文化的图腾。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除夕图》49×49cm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雪打灯好年景》68*34cm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除岁记》49×49cm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太平瑞象图》60×49cm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元日旧忆》49×43cm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乡间岁朝图》101×23cm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立春》34×45cm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腊尽春归图》54×21cm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小寒》34×45cm

  作者简介

“吃了一碗不?”——著名画家李学明忆儿时年俗以及“扁食”承载的图腾意义

  李学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54年生于山东莘县,197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作品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第九届全国美展、全军第九届美展、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第二届全国名家邀请展、全国三百家画展、第二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等全国性展览,曾举办“文心禅境——李学明水墨人物画展”等个展。作品曾获“山东人物画大展”一等奖等诸多奖项。《沂蒙丰碑》入选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著有《李学明画集》《从山林到庭院》《李学明人物画新作集》《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丛书•李学明人物作品精选》《李学明踏雪寻梅卷》等多部著作。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