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1-31 09:45:12
听新闻

每个艺术家都应具备特质。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备自己独有的创造力和思维力显得尤为重要。纵观艺术创作的历史,无不由一批批具备坚持自我表达、具备个人化风格的创作者组成。中国当下的艺术创作,不少艺术家在风格、语言上、技法上观念上寻找突破,但多受制于教育、眼界、自我思考深度的局限,或困于技法的炫耀,或执着于在观念上的新异。而在铺天盖地的碎片化的信息及纷繁的市场之下,能够坚持思考,坚持练就内功,针对自我梳理创作理念,诚实的对待自己、对待历史、对待所受的困扰,在油画创作上作为纯粹学院派的李延洲,早年接受央美的正规教育,因其繁重的教学任务,占据了大量的创作时间,其为主抓三届中央美院油画系研修班的创作教学中,全然付出,培养了一批相对有成就的艺术家,他的坚守如他的人品,厚实而坚韧。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荒迹》之一

220×330cm2010年

近年来,写生活动已经成为业界频繁之事,大有过度之势,而李延洲的思考使他能够清楚的认知到:架构的重要性,对于个人化研究的深入的重要性。

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内容,着迷于古代造像、文明遗址的关注与探寻;他喜欢建筑,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建筑,近10年来,他翻阅大量建筑图册,研究古代建筑史书籍,在每年的写生中,聚焦风景之外的内容,关注石人石马、关注壁画塑像、关注庙宇殿堂;“那些年代久远的建筑构架及陈陈印迹,其所释放的沧桑气息和所具有的造型魅力,足可吸引我驻足耐心拜读”,创作了曾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荒迹》等系列作品,得到业界认可,成为藏界追捧之作。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荒迹》之二

220×330cm2012年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在他眼中:“建筑无论材质何为,造型殊异,无不体现出那个时代创造者理性的力量和智慧。那些以不同材料组合成的建筑架构,经历了千百年的岁月侵蚀,依旧巍然屹立,似无字碑文般发出醇厚的光芒。”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荒迹》之三

175×156cm 2010年

对徽州民居的迷恋,正是出于他对古老建筑架构的情有独钟。近20件经过架构后的作品,内敛而含蓄,被概括的笔触,显现出他抽离于写生之外的创作思路。他善用简洁、大气、率性的笔法,力求在表达所观之物真实背后沧桑之感,隐忍而博发。大幅的画面,将祠堂里线条挺拔梁柱,呈现给观者舒张而通贯之气,那些沉郁而隐变的色彩,经他之手,绘制出沉音微鸣的感受。聚集起一种厚重之美,力度之美,使作品充满一种隐忍的张力,风尘仆仆的淡定。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北魏窟唐造像》

60×60cm2010年

我们皆能从李延洲的作品中看到那种隐忍、沉着之力;看到他可以摈弃光华的衬托,专注对岁月痕迹的敏锐扑捉,对于留存久远建筑的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我想这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表达的重要性,也是创作的价值所在。

(文/庄宁)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金刚》之一

80×65cm200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金刚》之二

80×70cm200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造像》

80×160cm201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守护神》

2009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山峦》

100×100cm2018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口罩》

2018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敦煌写生》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清代牌坊》

100×10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唐模小西湖》

100×10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唐模民居》

100×10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雨后》

80×80cm201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河对岸》

30×30cm201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绿荫》

30×30cm201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窗外》

30×30cm201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午后暖阳》

30×30cm201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雨后金口路》之一

90×90cm201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窄街》

80×80cm2011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渔港》

80×80cm2011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亭》

201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远眺漪澜阁》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暮色》

2011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细雨蒙蒙》

2011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延安鲁艺旧址》

110×100cm2009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弯曲的街道》

80×80cm2011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树之舞》

100×110cm2011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二》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四》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五》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八》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十》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十一》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十二》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十三》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直弧建构之十四》

40×40cm201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徽州写生之二》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街道》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木屋之一》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木屋之二》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风景》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小巷》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晨光》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正午》

161×175cm2004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冷寂冬日》

175×161cm199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干草垛》

175×161cm1993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艳阳》

175×161cm1992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勤劳好汉》

175×161cm1996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瓶中秋色》

80×65cm1994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黄昏》

175×156cm1992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八月》

175×156cm1992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秋韵》

1992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秋韵》

2000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古宅》之一

100×100cm2007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古宅》之二

100×100cm2007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庭院》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平静的生活》

2007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老窑洞》

2007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春意萌动》

2007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庭院》

2011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逆光风景》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屋后杏花香》

2005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雨后》

2008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秋日》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秋色》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巷》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水乡》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窑洞风景》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庭院风景》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早春》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河边》

2009年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远处的红楼》

(来源:艺展在线)

画家简介

李延洲用油画捕捉岁月痕迹 | 建筑于他是魂,是核,是对于留存久远的建筑物体之外的精神思考

李延洲

油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家协会会员

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

199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美术绘画专业

获硕士学位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