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跨越东西界限,孙博文为水墨画艺术重构了现代性新形态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5-31 13:34:43
听新闻

很多学者在第一次面对孙博文的彩墨系列作品时,几乎都会被超大的尺幅和绚烂无比的色彩所震撼,甚至无法相信这是一个中国水墨画家所创作的。

跨越东西界限,孙博文为水墨画艺术重构了现代性新形态

▲《万象生辉》

145cmX716cm

2001年作

释文:

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

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确实,从语言上来看,画面笔墨的纵横恣肆,色彩的焕若神明,立即就将人带入一个瑰丽梦幻般的世界中,这种气象万千的辉煌色调,似乎只有在西方现代派的绘画中才可见到,而纵横其中的墨色和线条分明又是中国的,东方的!

或者说,孙博文的彩墨画跨越了东西两端的界限,在中国传统水墨体系上重现构建了一个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新形态——一种融合东西的艺术形态。

看《万象生辉》这件作品,画幅自上而下,色彩斑斓辉煌,橘色、蓝色、红色、墨色、绿色、青色、黄色在画家的手中变成了新充满魔力的光,在随心所欲的墨线中挥舞跳跃,所有的物象都抽象化了,山石、天地、宇宙在色彩的魔界中真幻难辨,真是“望之若惊电奔云,飘飖自起”!画上题道:“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石涛云:“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发,乃为至法。”

孙博文在这幅作品中,完全摆脱了一切画法的束缚,凭借着生命之手在画纸上恣肆涂抹,所谓的章法、线条、色彩、墨法,统统转换为对生命的追索,对艺术的渴望。

孙博文穷其一生在寻找艺术的生命精神,并在热烈而执着的艺术实践中走近了自己的艺术理想。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能和天地相和谐的人,可以“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一种圆满具足而与宇宙相通感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大超脱、大自由。

德国美学家李普斯( LIPPS)认为,美的情感实际上就是“生的情感”。

徐复观也说,道家和儒家也主张以个体的“生的完成”来表现万物的“生的完成”。

人的一生足够短暂,而艺术之境又无限之远,以“吾生之有涯”来面对艺术之无涯,是孙博文的追求。在其不长且颇为坎坷的一生中,他以充满生命精神的水墨画艺术做到了自己的“生的完成”。(文/陈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艺术家简介

跨越东西界限,孙博文为水墨画艺术重构了现代性新形态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