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王辅民:现代主义与民间元素的碰撞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5-23 08:22:38
听新闻

生于甘肃庆阳民间艺术研究世家的王辅民,自幼受西北高天厚土的滋养和古老文化的熏陶,作品充满了朴素的意念、自由的语言和率真的情感。王辅民的民间思维、民间感受是水到渠成的,这是一种天然的民间的气质,他在这个领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一种民间的思维和民间的审美形式,这种思维形式就是混沌的、模糊的、非理性的甚至是超现实的。王辅民非常注意增加绘画的当代性,用最雅的方法来表现民间形象,表现出一种人性和更宏观的社会景观,在把民间元素转化为现代艺术方面开辟了一条道路。

王辅民:现代主义与民间元素的碰撞

王辅民《年》中国画 235cm×190cm 2020年

天然的民间思维

生于甘肃庆阳民间艺术研究世家的王辅民,自幼受西北高天厚土的滋养和古老文化的熏陶,作品中充满了朴素的意念、自由的语言和率真的情感。王镛最早接触王辅民的作品是在冯远的高研班上,他回忆道,当时看到王辅民的作品和其他写实的、常见的中国人物画有很大的区别。有德国评论家说王辅民的作品很自然、自由、真纯,有点像德国表现主义,不过还有浓厚的中国韵味,让人联想到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西方的表现主义大体分为德国变体(桥社等)和法国变体(野兽派)。法国变体强调形式,尤其强调色彩自身的表现力;德国变体强调题材,尤其强调人与社会的冲突。王镛认为,王辅民把西方的表现主义吸收到中国绘画当中,他更多地是以强调笔墨从而代替法国野兽派的强调色彩,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代替德国表现主义的人与社会的冲突,所以他既有现代表现主义的形式,又有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色,应该说这是当代中国画家对传统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的综合、吸收和改造。

回顾20世纪以来,用中国画表现戏曲人物的不在少数,如关良、高马得、韩羽,用写意水墨来表现戏曲人物已成为一个脉络,如何在这样一个脉络里进行扩大或者是形成自己的风貌很显然是一个难题。尚辉认为王辅民明显地超越了水墨舞台人物小品画的体系。王辅民的出身、学养和上述画家可能并不完全一样,或者说王辅民画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戏曲人物,而是社火。社火的戏曲形象和舞台中看到的戏曲形象是不一样的,或者说王辅民的戏曲人物更多的是包含来自西北大地的那样一种民间文化的历史和敦煌的一些元素,他的一些比较好的作品总是把敦煌壁画的元素和有关汉代的霍去病去征战的一些历史放在画里面,使这样一个戏曲人物具有一种历史的厚度,那么如果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实际上它所谓的社戏包含更丰厚的历史意味,也是王辅民在某些作品里呈现的一些想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同样认为,王辅民的创作深层次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大的哲学理念中,同时他又关注传统戏剧人物的刻画和表现,在形式与内涵的和谐统一下,他的画面有一种超越内容的美感。他的作品颜色搭配让人首先想到中国传统的敦煌艺术,或中国的戏曲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但又有一种现代感和时代感,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王辅民:现代主义与民间元素的碰撞

王辅民《社火系列之二》中国画 124cm×124cm 2019年

      王辅民的探索深深植根于西北的生活,他画的人物实际上是把中国民间艺术和中国民间文化对真善美的追求,通过笔墨语言的形式、造型语言的变化与画面情趣的呈现,创造出一个民间艺术的梦想之境。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田黎明深刻指出,王辅民作品最大的自由是把社戏的人物跟中国文化所倡导的真善美融在了一起,这是它的内涵,也是它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一种人文情境下,他的作品更多地在形式语言和笔墨语言的建构上,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有深度地表现了当代水墨文化探索的语境,也呈现了一个当代艺术家对民间艺术的体会和理解,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再创造。牛克诚认为王辅民的民间思维、民间感受是水到渠成的,这是一种天然的民间的气质。王辅民在民间这个领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一种民间的思维和民间的审美形式。这种思维形式就是民间的、混沌的、模糊的、非理性的甚至是超现实的。这是我们在院校培养不出来的,比如说夸张、变形的形象的塑造,还有人物非常自由的组合,完全就在他的意识当中存在,还有他对非理性的、有奇幻感觉的形象以及一个画面,充满创造性的东西,这也是他这一批创作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王辅民:现代主义与民间元素的碰撞

王辅民《舞狮》中国画 124cm×124cm 2017年

看王辅民的作品,写实并非研究的方向,他热衷的显然是一种无法而法的自由度,也就是尝试一种个性化的写意气场。王辅民的探索是有鲜明特征的。丁宁对王辅民的探索总结道:他求拙,但拙得潇洒;他不回避土气,却土得有点现代感。当然,要做到这两点殊非易事。因为刻意为之,人工的痕迹必然太多,会显得不自然甚至矫情。王辅民的笔触所涉落落大方,洒脱而又有烟火气,因而常常在土得掉渣的地方生发出一种现代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赵建成同样认为,王辅民的作品给人一种蔚为大观的感觉,一种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充斥着人们的视觉感官,作为对中国乡土社会的视觉记忆,王辅民的作品对记录时代而言非常有重要的价值,这个贡献在我们的美术史上,一定会有着独特的地位。

王辅民酣畅和粗犷的画风之外,他的绘画语言又是写意性的、文人画式的。陈明谈到社火题材和王辅民的艺术语言发生了奇妙的反应——土味的民间传统形象社火与文人画的笔墨语言结合,催生出一种浓厚的现代感。如果从语言图式上看,王辅民的社火系列作品更接近于现代主义的风格,比如拿野兽派来说,尽管两者在艺术气质上有很大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如空间的平面化处理,色彩的单纯强烈,人物场景的一种超现实的安置等。所谓的社火也好,戏曲也好,内中有极为丰厚的底蕴。它们是民间的、传统的,程式化或狂野的,同时也可能是最有现代性因子的。不难发现,王辅民频频展示社火中的面具。无论东西,面具古老而又有强烈的表情性。加上奔放的色彩与想落天外的图-底处理,常常令人印象深刻。他显然不满足于借用而已,而是再加变形、渲染和提炼,因而在更能凸示社火的狂欢意味的同时,绽放了个性十足的形式感。中国国家画院画家范扬感到王辅民的艺术扎根在民间的土壤里,有着强烈的乡土气息,这种乡土气息有着中国特色,也有着民族的韵味和地域的风情。他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艺术的世界,这种民间的表现主义特别有创造力,有一种充分的自由活泼的精神状态。

王辅民:现代主义与民间元素的碰撞

王辅民《香巴拉之境系列之二》中国画136cm×68cm  2009年
王辅民:现代主义与民间元素的碰撞

王辅民《河西幻想曲》中国画 190cm×427cm  2018年

用传统元素构建中国画的当代性

线条刚劲、色彩明快的“社火”题材作品是王辅民近年来创作的主要成果,表达了他对艺术的追求、感受和理解。在这些作品中,他把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与民间艺术的质朴情趣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的表达方式。王辅民用传统文化的元素,去构建现代中国画的当代性实践,为中国画的当代性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曾与王辅民共同探讨过中国文人画创作的问题。在他看来,王辅民把生活中西北的民俗“社戏”作为一个艺术元素,这种类似皮影、剪纸的民间元素和节庆的队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似写实而非写实的具象表现主义手法。此外,王辅民在水墨人物画的创作基础上融进了颜色,既有大块的笔墨上的形式语言也有色彩的精心设计。这些年来,王辅民在研究艺术语言本身的同时不断精进艺术形式的表达,他的画面变得更加精湛,更具设计感,并带有某些现代艺术的元素。

王辅民的“民间表现主义”是王镛首先提出来的,他从王辅民的绘画里很自然地想到了张仃先生的“毕加索加城隍庙”,王辅民的画可以说是“表现派加城隍庙”。王辅民在21世纪开拓了中国绘画走向现代、走向当代的一条独特的道路。20世纪以来多少中国画家都渴望走向现代、走向当代,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道路。王辅民在把民间元素转化为现代艺术方面开辟了一条道路。王镛主张,现代艺术的特征是“强化个性与简化形式”,王辅民的绘画至少做到了强化个性。把王辅民的作品放在任何一个画展上,他的个性都很突出,这正是当代中国画创新需要的一种精神。中国元素、中国形象、中国精神在王辅民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中国式的表达和我们西方式美术教育培养出的中国画画家拉开了距离,体现了王辅民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的创作导向。中国美协副主席徐里认为,王辅民的创新精神是与时代同步伐的表现,这是一个画家生命力的体现,一个画家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创新创造,这样中国画这个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在新的时代展现出新作为和新创造。

郑工印象最深的还是“笔墨”,即王辅民画的笔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笔墨?笔墨问题比较复杂,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因素,包含着观念与思想,或者说,他处于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把持着笔墨?从画里可见王辅民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因为他的笔墨是嬉戏的,经常处于游离的状态,很难把握住他有什么用笔的规律。如果认真思考,王辅民的绘画笔墨总在破解一些既定的规则,总在出走,从而形成自己的笔墨路数。他这一代人的学画经历,都是从造型笔墨入手的,如何突破造型笔墨规则的限制,如何在传统的文人写意性笔墨中寻求滋养,也是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代的整体诉求。社火系列是王辅民绘画的一个重头戏,民间社火的表现性很强,综合着各种因素,如历史的与现实的穿插在一起,给人一种时空的错落感。特别是社火中人物的“装扮”,其造型就具有一种诙谐感,而整体活动的娱乐性也强,这种现场气氛是否开启了王辅民绘画笔墨的灵性?让他从造型的结构性的笔墨中走出,回到一种自由的表达状态。王平就王辅民社火绘画的走出与走入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是走出了写实主义与文人画,走入了他父亲的精神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其实在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这样一些历史故事或者这些人物的塑造,都是中国人的一种批判与反思。于洋关注到,王辅民的画有宗教感而不是调侃的,这种松驰的笔墨容易变成调侃,如果往当代再走一点,调侃或解构的符号又变成另外一种味道了。他正在中间,这正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度和力量,唯其如此才能理解到这样一种深度。所以王辅民的表达是在当代和传统之间、古与今之间、色彩和笔墨之间、意境与趣味之间寻找个性化表现的语言。包括这次画展里给我们展现的花鸟小品,山水小品都可以看到他对于灵动、放松的追求。这其中也可看到王辅民新的变化和他未来的风格走向。

王辅民:现代主义与民间元素的碰撞

王辅民《彝族写生》中国画 136cm×68cm 2006年

结 语

主持人王鲁湘在研讨会结束时大致概括了王辅民的民间思维与当代性转换的探索。在王辅民的绘画中,我们看出来了民间思维的影响,古典和现代的结合在王辅民这里没有显现出刻意和做作,整体协调非常好,达到了某种自由的表达,这种不经意、不刻意本来就是自然的状态。同时,从王辅民中国民间的或中国乡土的表现主义可以看出,其本质是建立在中国的文人画笔墨语言体系之上,它的气质是文人画的,是中国写意画的。这也表明了中国传统绘画本身就包含着某种现代性的因素,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性转型并非只是一种东西嫁接式的现代性转型,而是有其内生的现代性路径的。

无论是民间与表现的碰撞,还是传统与当代的纠缠,对于艺术家来说,无非是以一种自由的方式逐步梳理自己的人生感悟,换句话说是自由意志的表达。正如王辅民在自序中所言:“老去自觉万缘都尽,哪管人是人非?春来倘有一事关心,只在笔墨画意,每有所得,如饮甘露,恬然欣然。”(文/李振伟  贺玮)

画家简介

王辅民:现代主义与民间元素的碰撞

王辅民,1961年生于甘肃庆阳,祖籍山西闻喜。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兰州画院院长,兰州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曾参加第六届、八届、九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和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美术馆、湖南美术馆、宁夏美术馆、古元美术馆、江苏国画院美术馆、福建画院美术馆等十余家美术馆收藏。出版有《王辅民研究》《大将之门·王辅民写意人物精品》《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王辅民》《年度水墨·2009王辅民》《王辅民画集》《王辅民人物册》《名家名作典藏工程·风向标·王辅民卷》《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王辅民作品精选》等十余部个人专著。

[ 责任编辑:刘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