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5-22 08:41:38
听新闻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正草隶篆四体字典》,上海书店1982年出版

周末难得闲静,整理旧物,翻出《正草隶篆四体字典》。书不大,宽10公分左右,上海书店1982年出版,一元二角。这本书我曾随身怀揣十余年,每次走南闯北,闲暇时,总喜欢翻读里面的书法,我之所以叫它书法而不是字,是因它的所有字都是由历代经典书法文字构成,从篆肇起跨隶、草至正书。这本书可能是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编辑的,从最早的甲骨文,小篆,钟鼎文、六书甚至曹全碑,还有王羲之、李白,玄宗、米芾、怀素、黄庭坚和祝允明等一系列名家范式。借用最典型的名人或碑文字迹,正、草书是《说文》所不见,那些书写的形式不是为审美而创造,而是以人与自然感觉的协调与实用而诞生,自然转化成眼、心、手(梅洛·庞蒂)之“身心合一”。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正草隶篆四体字典》“心部”,第114页

随着时间的荏苒,“长物”之恋,时间流逝,匆匆过客,众人少依长物,固然现在有些画家喜欢画一些曾经伴随其成长的老物件,如小人书、玩具、电话机、照片和书包等等,那也只是借追忆留住一种符号。《正草隶篆》至今让我获益的并不是它是一个字典,而是那些历代书写文字的典范,不断勾起我对心性的把握,正因它小巧方便之故,我经常随身携带,坐车、开会或看电视时,就会随时用手指摹写,让我在象形与抽象的传意过程中,体验一种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心相之间的对话。这种用心会读的摹写状态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心性,以至于今天我在输入微信文字时,仍坚守着手写的模式。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贾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与培根(Francis Bacon)

其实,在信息时代,我们都遭遇到手写的尴尬,稔熟的字经常忽然失语,记不得该怎么写,那种眼、心和手自然协调的感觉正在愈加弱化。现在,我们经常讲心性,我想,所谓的心性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也并非是躲在林泉山涧,亦或世外桃源的避世处优,而是那种内心的升华,方可得万物归一。《菜根谭》中有句话讲的好:“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古人写字多以实用为主,而今人写字多是追逐名利或审美趣味诱引,却忘记了品质升华和自然而然的滋养心性。中国的文化讲求方法,讲究符号的转换与能指,任何事与物必须与自然相扣相符,方可不失其真性。从历代传统拓本的传抄摹写,到家家习画的《芥子园画谱》,那些历代名家的独特造型风格被一笔一划地分解效仿;同样,传统中国诗词也是要把典范熟稔铭记后方可出口成章,旁征博引。传统的中国画与书法其实是有一个同源——自然。汉字无论怎样变迁,总是象形的演化,即便是狂草,也是自然象形和自我生命张力的灵性统一。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

顾黎明《四门塔》二联

布面油彩、丙烯、沙、宣纸及拼贴等

200cmx200cmx2,2022

实际上,当宗教意识被人文精神取代后,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鲜活载体,而现在,我们知道的西体文化远远超过中体,自古就讲求方法的中国文化,似乎转眼就被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皮尔斯(C.S.Peirce)所取代,那种意指、能指和涵指变成抽象化的文字逻辑,成了纯粹的方法论!西体的方法论是建立在二元论的基础上,所以,它成为像维特斯根坦式的纯形而上的逻辑思维概念;而中国的方法论却是一分为三式,即它永远是在现实与抽象思维逻辑中,以鲜活的自然概念让我们重新返观思维意识,这也就是“十八描”和“十六皴”的方法归理。学习书法不仅是掌握书法之功之韵,更是时刻温润之心,让自己的心性不断处在一个流变的社会反观之中,成为中国文人的随性与掌控演进的方法。符号学家皮尔斯有句名言 “只有被理解为符号才是符号 (Nothing is a sign unless it is interpreted as a sign)”。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弗里德里希(David Friedrich)作品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远望炳灵寺

其实,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怀旧,你看看流行的“VINTAGE”时装和家私,再听听最新兴起的蒸气波音乐,无不渗透着翻版后时尚与经典。所以,在当下的文化艺术中,我们缺失的是人与自然的本土秩序的本源深度认识和把握,才有了现在大量追逐利益化的艺术现象。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方法以图救赎自己,八十年代存在主义,九十年代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二十一世纪又有了德里达、索绪尔和皮尔斯,现在又有了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我们一直在自由的思想游离中寻找一种关乎自己与这个社会生存的精神救赎方法。但时间太快,来不及消化,还没静下来好好想想看看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把这些救赎的方法当成了权宜之计。没有了认真的思考,没有反观自己认识自己救赎自己,所以,原本的这些方法就真的成为了方法,一种无自我经验存在之方法。没有了人性本质,方法真成了没有本质没有自我没有感觉的方法!我们认识自我质疑自我的土壤正在遗失殆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大批量的生产中一切人工物品成为了同质化,没有真实的个性和生命载体,成为千篇一律的快餐品。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讨论了“灵光的消逝”,它可以被简单的翻译为“此时此地本真体验”的凋零。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巴塞利茨(Georg Baselitz)作品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从上方,越过河流

克里斯托(Christo)手稿

我们处在“垃圾与哲学”并存的时代,无论是物理或者信息的垃圾,都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既纠缠在无厘头的垃圾世界,又哀叹精神的家园,物的灵性就此消失,最后剩余的只有物质本身,暴殄天物。古人有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的心性是从内心的自律和外师的造化而来。所以,再好的符号再好的形式,没有从人性和自然的角度来认知问题,也只能是一个空壳。(文/顾黎明 ,2023年4月9日于清华园)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鹊山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顾黎明在拍摄华不注山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顾黎明《山水赋》陶胚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

顾黎明《山水赋-润物NO1》

布面油彩、丙烯、色粉

100x80cm,2022-2023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

顾黎明《山水赋-润物NO2》

布面油彩、丙烯、色粉

100x80cm,2022-2023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

顾黎明《山水赋-润物NO3》

布面油彩、丙烯、色粉

100x80cm,2022-2023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

顾黎明《山水赋-四门塔游记NO1》

布面拼贴,丙烯、水彩色粉、宣纸等

100x80cm,2023(来源:艺论ART

艺术家简介

顾黎明:长物札记(一)

顾黎明,著名艺术家,中国抽象绘画代表人物之一。2009年获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他是20世纪80年代抽象艺术的积极倡导者,“八五新潮”后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进行当代语言转化,延续几十年的“门神”系列及后来的《山水赋》系列,已经成为当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语言转换的经典案例。他以深厚的学养、执著的理念致力于民间年画、敦煌壁画、传统山水艺术图式的艺术研究,建构了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抽象表现绘画形态。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