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1-15 09:48:17
  观孙博文的画,首先是他色彩的表现力对拓展中国画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特别是他晚年的作品,个性特色十分突出,也最具代表性。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霞光映水浮鲜绮》119cmX119cm 1998年作

激情与理性

——孙博文的彩墨风景

初见孙博文的画,不免为他的激情与豪迈所感染。然细细品来,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形式感背后,又不乏画家对中国绘画乃至中国文化艺术的理性思考和独特感悟。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山水四屏》361cmX143.5cm 2001年作

中国画的含义是广泛的,我们常常以水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代称,这似乎也并不影响水墨画的发展。作为一种传统的画科,强调笔墨韵味和意境情趣是它的突出特色,而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可探讨或拓展的方向则又丰富了许多。邵大箴曾经转述董希文先生的一次讲话说,中国画虽然已经有深厚的历史,但是在大的气势和色彩方面还是薄弱的。他针对的似乎也是水墨画,但对色彩的见地无疑是准确的。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开天辟地》227.5cmX95.5cm 2002年作

观孙博文的画,首先是他色彩的表现力对拓展中国画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特别是他晚年的作品,个性特色十分突出,也最具代表性。在他2000年前后五六年间创作的作品,富有个性化的色彩融入豪放的大写意,形成了气势与色彩的融合,观者被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所支配,在色彩斑斓中领略生命的奔放。这些作品似乎是在他生命的后期喷薄生命力的写照。画面中鲜明的色彩以及运用多种手法所营造出来的气氛,已经不是传统中国画的形式与样貌。追求色彩的突破和创新,不仅仅是基于他对色彩关系的理解和对中国画色彩传统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他对现代审美观念变迁的关注。在现代传媒越来越光怪陆离和艺术风格样式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视觉接受也在经受各种挑战,而色彩无疑是视觉艺术最为突出的元素之一。孙博文绘画的这种强烈的色彩视觉冲击力,是画家审美情感的外化形式,是创作主体的个人主观感受难以抑制的自然而然的流淌。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秋色无边》415cmX96cm 2002年作

当然,孙博文对色彩表现力的探索或许已经超出中国画的边界。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力已经十分突出,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依然为主。而他晚年的一系列作品,虽然形式和题材上不免让人与中国传统山水联系起来,但似是而非、抽象无形的山水景象更多的还是画家内心情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表现,从而使得写意性被极大地强化,色彩也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画面中色彩的平涂、滴洒、渲染、流淌、堆积、勾勒等等多种技法的运用,厚与薄、干与湿、浓与淡的对比,以及各种色彩关系的处理,有其自身的一套色彩系统。如《惠风祥云》《朝云春梦》《秋色无边》《霁后青山新》《锦绣江山》《霞光映水浮鲜绮》《霞光万道入水中》《长空降瑞》等等,这类作品主要还是以高纯度的色彩为主调,特别是红黄蓝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成为画面的主调。除了这类巨幅风景,山水小品也常常绚烂多彩,画家强烈的生命力喷涌而出,动人心魄,使得色彩成为一曲独立的华章。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惠风祥云》238cmX96cm 2002年作

也不难看出,他的色彩笔法的自然滴洒、扭曲律动除了像西方波洛克、梵高等现代主义画家的影响,更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根基。画面鲜艳的色彩常常以墨色打底,或以墨色为背景、以墨线勾勒边界,这种以传统墨分五色、笔力线条与色彩结合的表现方式,在材料和技法上有别于西方绘画方式和语言。这种色与墨、色与线等的彩墨结合,再加上中国画的题诗落款钤印,使得他的绘画又具有强烈的中国绘画意味,这与他的绘画基础和人生经历也是密切相关的。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朝云春梦》222cmX96cm  2002年作

孙博文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一个小山村,20世纪50年代,他考入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中国画。当时的山东艺专名家荟萃,他跟随关友声、黑伯龙等先生学习中国画。黑伯龙推崇石涛和八大的大写意山水画风格,孙博文起初继承了这种风格,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意韵,对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精神有长时间的领悟。后来又跟随崔子范学习,崔子范笔简意厚的大写意花鸟,特别是色彩的运用又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显然,诸家的大写意精神无疑成为孙博文后来绘画创作的重要文脉之一。而富有探索精神和个人风格的色彩和笔墨,是孙博文在继承古人和老师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和追求。可以说,既与古人有不同的艺术观念,又坚持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如此看来,他的绘画表面看去色彩斑斓、五光十色,而对于意境的追求、色与墨的渲染烘托、中国画线条的使用,仍然未脱离中国画的基础。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霞光万道入水中》212cmX96cm 2002年作

这种色彩激情的形式感的背后或许是画家对中国绘画乃至中国艺术理性思考的结果。大家熟知,中国画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之后,特别是在西方艺术观念冲击和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其变革似乎是一个两难的命题。一味创新则去中国画而远,甚或成为其他;死守传统则易止步不前,缺乏生命力。如何拿捏二者的关系的确不是一件非此即彼、泾渭分明的事情。当然,无论是自然而然的顺势而变,还是为求新而新的标新立异,对中国画的变革都是不同的探索和尝试,孙博文无疑也是中国画变革的辛勤探索者之一。从他学习和创作经历来看,早期的师承为他打下了很好的中国画基础,山东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的三十多年,他一直在山水和花鸟的传统中耕耘,而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左右,他的绘画风格产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无疑首先是绘画理念的改变,无论是色彩视觉形式的勇于探索,还是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继承,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背后应该是他对中国画理性思考之后的结果,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绘画激情喷涌的表象下,仍然是对中国画变革与创新的理性思考。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长空降瑞》361cmX143cm 2001年作

这种对传统艺术的理性思考和认识,除了对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继承,作为传统中国画重要特征的诗书画印的结合也是他一贯坚持的。诗书画印四个方面的结合彰显了艺术家传统文化的涵养和学识,无论有意或无意,现代中国画已经淡化了这种结合,而孙博文似乎更为坚定。在他的画中,即使画面上无处下笔赋诗题书,他也要在画面以外特意为之。这些诗句大都是他自己所撰,书风也颇为豪放,题书的位置也常常在画面的顶部。诗歌的内容既有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歌颂,也有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禅意的理解。如“吾截昆仑两三段,将余抛在云雾间;敢问苍天不罪我,能劈喜马拉雅山。”豪迈磅礴的气势既是作者情感的抒发,也与画面互相映衬;再如“乱山深处禅意浓,潺潺泉鸣杜鹃声;茂松成烟添意思,棋翁忽闻灵云生”“乱云深处有高师,糊涂切相任天机;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即悟时。”这些题画诗既体现出他对自然万物的关注,更重要的也是他人生的体悟乃至对中国绘画的理解和认识。

他的诗歌、书法和绘画是对当代中国画视觉图式的一种新的尝试,他将蓬勃的画面气氛与传统文人内心所向往的境界寻求一种现代结合,应该说是对传统与现代二者关系的理性探索。在孙博文的题画诗中,“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即悟时”曾经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这不仅体现出画家质朴的人生感悟,也是他艺术手法和艺术理念的直接表述。“拖泥带水笔”或许是一种自谦,像梵高那种旋转、律动的笔触似乎也是一种拖泥带水笔。在他后期大量的巨幅作品,特别是那些色彩绚丽、具有抽象风格的作品中,这种“拖泥带水笔”更为明显,这种升腾、扭动和跳跃的笔法,色彩、笔触和线条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表现力既具装饰性,又是大胆、自由、质朴的情感抒发。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山水入禅心》414cmX96cm 2002年作

有人以为,传统中国画的写意性与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性有相似之处,姑且不论是否合理,在孙博文的画中,中国画的笔墨意韵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性的确是有益的尝试,他在探索属于自我特色的表现性的绘画道路。他的山水风景属于画家对自然山水的个人的独特审美体验,其中有自然的影子,但更多的抑或是画家心灵或梦幻景象的主观营造,与其说是对自然的表现,不如说是情感心灵的直接抒怀。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幕天席地自乾坤》237.5cmX96cm 2000年作

他1963年从山东艺专毕业后去了沂蒙山区,在莒南县文化馆做着基层文化工作,沂蒙山区秀丽的蒙山沂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无疑影响了他的山水画创作,早期的作品因为所见不多,后期的山水画作品中可以寻到沂蒙山水的影子。九十年代定居青岛后,当地的山高海阔依然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云雾缭绕的山海景色既有别于北方内地山水,也不同于南方山水,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既有苍茫辽阔的山海之美,也有虚幻如梦的缥缈之意。以泼彩泼墨表现云雾缭绕、水气氤氲是他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另外,诸如海浪滔天、云蒸霞蔚、春山秋树、丘陵平原等等,也是他时常表现的富有齐鲁特色的山川风貌,但这种描绘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表现主义风格。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泼墨千山水生云》236cmX118cm 2002年作

除了这类山东地域山水特色的作品,那些雪域高原、苍茫林海也是他巨幅作品常常表现的题材。特别是在他的晚年,这类山水风景似乎很难说得清是具体某一处山某一处水,他表现的是宇宙洪荒、云水吐纳,更是他心中的山水。他似乎将自己置于天地之间,与天地融为一体,心灵与自然交织,以一种无我的状态去表现天地宇宙的大象之美,甚至无相之象。孙博文最具特色的就是他晚年的这类作品。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这类作品绚丽的色彩和巨大的画幅,都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难以抑制的激情,这或许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转换,画面的肆意表达是一种超越本我的艺术本能。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春归千山》450cmX143.5cm 2002年作

释文:万壑松涛催绿浪,千山风光信天游。挥笔扫出春满园,群芳梃竞无尽头。

他的晚年不仅把色彩运用得淋漓尽致,画面也更加酣畅淋漓、无拘无束,这更像是他快意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命的诠释,从而达到一种完全自我的创作状态。这些巨幅作品常常以竖幅构图为多,S形、三角形、发散形及层叠式的构图,变换多样;云蒸霞蔚、高原雪霁、山峦叠嶂所展现的五彩流光、挺拔坚毅、高远辽阔,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如《去留肝胆两昆仑》《胡天飞雪》《幕天席地自乾坤》《春归千山》《山水入禅心》《泼墨千山水生云》《开天辟地》,这类作品的构图,使得画面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运动感,鲜明的色彩、律动的线条、具象与意象的结合,宇宙的浩瀚无垠充斥于整个画面,意在表达一种雄健和崇高之美。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去留肝胆两昆仑》 796cmX143.5cm 2000年作

当然,这种喷薄而出的生命力也并非作品的全部,如他去世前一年创作的《凤凰涅槃》,已不同于之前所创作的《涅槃》作品。《凤凰涅槃》所展现的平稳、空灵、超脱的状态,也许是他生命的心象;《涅槃》所展现的是热烈和辉煌,气势恢宏,色彩浓烈,凤凰展翅向上,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冲劲。而《凤凰涅槃》中的凤凰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展翅向下,铺天盖地,好像在俯瞰众生,“天作匡庐地为案,老翁写画难得闲。题首孬诗学李杜,不要工整只求禅。”这首题画诗不仅出现在这幅作品里,其他作品也时常出现,这也许是他生命的最后写照,人生的旷达与淡然,艺术的探索与追求,以诗书画为媒,跃然纸上。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凤凰涅槃》555cmX123cm 2002年作

对于孙博文的绘画我们有不同的解读。无可争议的是,他的大胆创新与激情,以及立足传统中国画的理性探索和勤奋创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创新与传承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中国画家所关注的实践命题。他将中国绘画与西方抽象主义相结合,将传统的大写意与现代审美趣味相结合,他以水墨为基础探索色彩的表现力与视觉冲击力,以恣意热烈的画面张力尝试拓宽中国画的意境与含蓄,以无羁的心境和奔放的画笔描绘他眼中和心中的风景,为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而不懈努力,创造了属于他也反映这个时代的艺术世界。(唐家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省首批签约艺术评论家)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涅槃》358.5cmX143.5cm 2001年作

释文: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世间已无孙博文,世人又见孙博文。

去世十八年,光芒才涌现。

时代没有发现,历史不会忘记。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山水四屏》 787cm×143cm 2002年作

画家简介

惠风祥云 春归千山——评著名画家孙博文彩墨风景中的“激情”与“理性”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