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9-05 15:48:27
  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山东画院特推出“齐鲁丹青中的百年辉煌——山东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著名画家王立志、牟桑、刘龙庭、李桂笙、李俊修作品《举世奇创》参展。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00年来中华民族由积贫、屈辱走向崛起、自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为牢记党的光荣历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山东画院特推出“齐鲁丹青中的百年辉煌——山东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推出山东省著名画家历年来描绘建党百年辉煌历程和祖国百年沧桑巨变的主题创作,展现画家们用翰墨华彩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风貌。这些跨越半个世纪的作品,既展示了党的光辉历程和新中国建设的辉煌篇章,也展现了山东中国画的发展历程、艺术家作品的动人风采,让我们共同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为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喝彩。(山东画院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举世奇创》王立志/牟桑/刘龙庭/李桂笙/李俊修

山东省腰斩黄河写生画展(晋京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举世奇创》局部

读《举世奇创》

几个月前从报上读到山东省“腰斩黄河”的位山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报导,心有所动,很想去看看。这想看,自然也包含想画的意思。记得1958年在十三陵水库工地时,画了不少速写,当时一在构思,想把那样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场面,概括成一幅画。这个愿望,自已没有完成,后来十三陵水库美术展览会开幕了,其中有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构思,心里非常高兴。但在高兴中,也还感到有点不满足。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抢堵黄河漏洞

那些作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以人为主,工地作背景,突出人的劳动;一类以景为主,人作点辍,显示场面的伟大。这两种处理方法,各有其特点和优点。可是我的想法,却要两者兼而有之:既要突出人的劳动气概,又要强调场面的雄伟气派。照习惯看来,创作的规律似乎是这样:要突出人就不能强调景,要强调景就不能突出人。这个问题的确伤过很多画家的脑筋。特別是中国画,人物和山水自成一科,由来已久,要处理这样的构图更伤脑筋。然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却是人和自然的激烈的斗争,人和自然都在显示自己的力量,若只强調一面,总嫌不够。因此,只用传统的处理方法,便不能完美地处理这样的题材,人物和山水分家的局面,不能不打破了。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人民解放军参加抗洪

山东省的“腰斩黄河写生画展”送来北京,其中有一幅“举世奇创”的大幅构图,比较概括地集中地反映了腰斩黄河这一个伟大的主题。既突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的集体的力量,又相对地显示了自然的力量,是一幅相当成功的作品。

从画展的许多速写画稿和其他类似题材的作品看来,“举世奇创”所选取的是截流工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个场面。是为截流作战斗的最紧张的时刻。看了画,你会明白博斗的严重程度:坝的两边,刚开始接近,基础还不稳固,黄河的水流被压缩在几米宽的窄槽里,冲力极猛,新填起来的“柳枕”随时都还有被冲走的可能。你看,站在最前沿的民工该多么紧张。可是,你再看,在他們后面是什么:是一条一条无穷无尽的柳条扎成的绿柴捆,好像踏着进行曲似的,从坝顶上一步一步压下来,愈压愈紧,构成了一股强大的后备洪流。这股洪流的气势,和那一股一泄直下的黄水冲力相比,自然是黄水被压倒了。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战胜1958年大洪水

画的作者抓住了这一个中心环节,集中全力突出地渲染了这个气势磅礴的战斗场面,可也沒有忘记这个战斗队伍的指挥中枢和助阵部队,在右坝下面安排了指挥船,在左坝下面安排了击鼓响金队,加上坝后面的一片桅林,作战阵势显得更加威严。

这样强大的战斗阵势,如果面对着的是一个不堪一击的敌人,那该多么泄气。“举世奇创”的动人之处,正在于没有轻视自然力量的相对强大,注意到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这样,便更显示出人力的伟大来了。你看,作者运用简洁明快的笔墨,描绘出这一股水流的凶猛来势和汹涌的浪涛,为腰斩黄河点醒了主题。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山东省黄河下游治黄施工工地

“举世奇创”吸引了不少观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要求来欣赏它。但感到最大满足的,应该是有这种斗争经验的人,因为他们最懂得在斗争中的人们的感情、也最理解当时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幅画洋溢着饱满的斗争感情,也正确地处理了在斗争中人和自然的关系。要不是全身心参加到这样火热的斗争中去,很难产生这样的作品,因此,这幅画也說明了作者和实际生活斗争的关系。

这幅画的处理方法和形象效果,是符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要求的。我们如果对革命的現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还理解得不够具体的話,这幅画可以作为一个实践范例来研究。虽然这幅画在描写技法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以青年学生的创作水平来衡量,这是不足为病的。

读了这幅画,使人感到了极度愉快。(叶浅予)

服务一个月 胜读十年书

我们山东艺术专科学校美术专修科三年级全体同学,根据省委的指示,于去年年底参加了“腰斩黄河文艺服务团”到位山去。

在工地上,面对着这样一个关系着山东上千上万的人民福利事业的、把害河变成利河的伟大工程,面对着二十几万英雄的冲天干劲,有谁能无动于衷呢?请问,有谁敢在一个北风尖啸、雪花横飞的画面上,画上一群光着膀子劳动的英雄但在位山工地上山东好汉们正是这样猛干的。七十九岁的老河工薛九岭,寒风中挺立坝头指挥:在截流工地上,英雄们将一个个上万斤重的柳枕抛进急流的动人心魄的景象;在劳动紧张的时刻工人们全然忘记了领工签(领工资的证明)的崇高风格……面对着这些生龙活虎般的英雄,面对着这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不顾身的战士们,谁能按捺住激动的心跳?我们美术工作者的画笔不描写他们又去描写什么呢?我们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所做的工作,总起来说只有一项:为腰斩黄河的英雄们服务。我们大部分人员是在营、连的领导下展开服务活动,具体的工作是办光荣榜、比武台,结合实际画大幅宣传画和连环画等。画出来就张贴出去。我们在工作中听了英雄们动人的事迹,自己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教育,并搜集了创作素材。由于服务工作做得好,深入群众深入的好,我们找到了生活中本质的东西,找到了最需要我们去表现、去描写的东西。同时,我们的心和民工的心连在了一起,他们的冲天干劲鼓舞了我们,我们的作品也鼓舞了他们。当我们要从这个营、连转移到另一个营、连去的时候,他们就舍不得我们离开,而我们也的确不愿意离开他们了。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举世奇创》作为封面刊登在《美术》杂志

在工地服务的二十余天中,我们看到了和参加了腰斩黄河这一举世奇创的伟大工程,每个人都上了一堂极生动、极有说服力的共产主义教育课。返回济南之后,工地上紧张的劳动场面还一幕一幕地闪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猛虎队、武松队的冲天千劲还憋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便在这种心境下投入了创作。最先画的是“腰斩黄河粗画”。我们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应该画哪些东西,编好材料,并且每画了一段时期,都集体研究一次。由于集思广益,所以考虑得比较全面,保证了作品的一定的思想水平。省文化局、省文联和省出版社的领导同志经常来进行指导,并派了专家来辅导我们,所以进行起来比较顺利。加上同学们发挥了干劲,这样,十天的时间,这套反映腰斩黄河面貌的粗画便诞生了。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美术》杂志刊登《举世奇创》创作历程之一

粗画画出来了,可是我们不能满足,想起位山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我们感到还有许多东西急于表达出来,科领导提出画一批单幅画,正合了我们的意。虽然我们很了解,自己才是相当于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但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同学们贴出了挑战书、决心书,坚决发扬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树立雄心大志。在决定题材的时候,通过全班的讨论,首先决定:要表现截流的最后阶段——抛柳枕这个动人心魄的场景。还从截流工地上一座巨大彩门上“借”来一个豪迈的名字“举世奇创”作为这件尚未出生的作品的题目。并且认为:这幅画一定要麦现出“腰斩黄河、镇住蛟龙”的伟大气魄,要符合群众的欣赏口味,要用中国画来画。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美术》杂志刊登《举世奇创》创作历程之二

应该反映出来的题材还有“滚龙衣”。这幅画有人主张用年画表现,有人主张用中国画、用剪纸或木刻来表现。我们讨论了对这幅画的要求,应不仅要表现“滚龙衣”的动入场面,要反映出即将被斩断的“黄龙”的疲备不堪的样子,同时应该反映出工程完成后的八大好处。最后我们觉得,用有装饰意味的剪纸形式较便于包括这些内容,便决定用剪纸来表现。

位山工地的创作题材是取之不尽的。我们准备用群众欢迎的年画形式多画它几张。经过研究,确定的题材有:表现民工互相挑战、比武的“打擂台”;表现截流胜利后,附近农民都来庆祝时的热烈场面“庆祝截流胜利”;表现民工的冲天干劲的“推土大王”等等。

另外,为了配合当前宣传工作,宣传画、连环画也都同时画起来。

定下了题材和表现形式后,班里创作领导小组根据同学们的特长分配人力,就动手干起来了。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人民日报》刊登黄河位山合龙

“举世奇创”中国画组的同学,为了搞好构图而想出了很多方案。大家根据所要表现的是什么、所要说明的是什么、搞出它来主要是给谁看的这几个原则来交换意见,经过争论,明确了这幅画所要说明的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同大自然做斗争的伟大力量;它搞成功后是给千千万万群众看的,要有鼓舞人的力量,要真实反映出位山工地的英雄的人民是怎样从事这一伟大事业的。因此,一定要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科领导赵修道老师的建议下,决定画一个大场面的巨幅中国画。最后用了一丈八尺的尺寸,在画面上努力表现千军万马与洪水搏斗的气势。

在学习民族、民间传统方面,年画组和剪纸组的同学提的最响。年画组的同学们,特地借来山东潍县木板年画挂在旁边,随时注意吸收它的优点。剪纸组的同学在表现方法上采用了民间剪纸的特点,刻法分了“阴刻”“阳刻”,表现由稭料组成的“占”时采用了“菊花番”的表现方法等等。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刘校长和科党支部张景三书记的指导和鼓励。他们经常到我们的教室里来,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我们很大的支持。领导的关心增加了我们的勇气,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也不觉得厌烦。尽我们所有的力量,力求把英雄们的精神面貌表现出来。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同学们提出了“歇人不歇马”的口号:人可以轮流休息,而不让画闲着。大家都表现了很大的干劲和毅力,创作过程中每天都一直工作到很晚才睡觉。

王立志等五位著名画家早年共创作品《举世奇创》再现“山东画院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美术创作网络系列展”

《人民日报》刊登《黄河截流的日日夜夜》

由于明确了画画是为什么人的,明确了必须向民族、民间学习并加以发展等原则,所以这些作品比之以往都有了一些新的面目。在这些作品上,基本上再看不到那种“灰溜溜”的调子,看不到小趣味的玩弄,而有着健康的气息。

我们都是中专学生,创作水平和基本练习水平都实在很低,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搞过创作,可是经了生活的锻炼,受了劳动人民的教育和集体的努力,每个同学不论在思想和业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鲜明地证明了,党指给我们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是一条无比正确的道路。

通过创作活动和服务活动,同学们一致反映:工地服务一个月,胜似过去在校读一年。目前,我们还在继续这样画:配合着当前运动,深入了工厂,画了一套“五红基地组画”;为配合以农业为主这一运动,又画了一套“行行业业支援农业”的中国画组画,另外还画了以“六十年代第一个春天”命名的大幅中国画和“大搞水利化、旱涝保丰收”的大剪纸。我们知道,我们的作品还很幼稚,有很多缺点,群众和专家给我们提了许多意见,我们还需要十分努力、踏实地学习。我们有决心,不骄傲不气馁,在党所指给我们的正确道路上继续前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山东艺专美术专修科三年级

王立志,祖籍山东昌邑。1941年1月生于山东烟台,196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当代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山东花鸟画院副院长,齐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等。

牟桑,1942年9月生于山东日照大岭南头。擅长中国画、油画。196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曾任山东建筑大学艺术系教研室主任、教授。

刘龙庭,山东潍坊人。1957年入山东师范学院学习,1958年并入山东艺专。1962年毕业后在枣庄市从事中学、师范美术教学 。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中国书画》副主编 。

李桂笙,生于1938年,山东宁津县人。196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曾任烟台艺术学校美术科副主任、高级讲师,现为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烟台一多书画院常务院长,烟台市政协书画联谊会顾问,《胶东书画》主编。

李俊修,(1936年—1993年5月)山东省庆云县人,196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山东省临邑师范学校副教授,山东省书画艺术促进会高级会员。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