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李想集锦】(155)丨什么是国企核心竞争力?怎样通过深化改革提升?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2-25 11:27:56
听新闻

我写作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维流程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把过去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和防风险能力压缩为竞争力。而在竞争力前面又加了两个字“核心”竞争力,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精神。

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向前走了一步,在核心竞争力前面加上一个词,变成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重要的新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国资国企改革这一段,大家注意到重大的变化,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的结果落在哪里?就落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过去的五力,现在合并成一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是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结果落在国企核心竞争力上。核心竞争力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是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国企改革方面的最新精神。于是,我做出一个判断,国资国企改革进入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阶段。

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新词,起码写进了党的报告和党中央工作会议上是第一次,而且是被当成国企改革的主要结果来写,更是第一次。既然中央讲话了,我们就得理解、学习与研究。在舆论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文章还没有找到。而形形色色的国资国企智库关于这方面的课题,也不知道有没有。按说,会有的。

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搜索查阅,通常讲到西方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它应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强调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我们有人归纳为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比较竞争优势的资源,以及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方式。西方人提出的核心竞争力,是别人不具有的独特的能力意思。后来,在这方面并没有更多的新提法,概括起来就有点难度了。

于是,我抛开这些,就着这个词意来讲,首先是定位是国有企业;其次,因为是竞争力,他是在市场竞争中展开的;第三,是能力。能力怎么定位?如果说是别人没有的这个能力,就有点偏窄了,我归纳为发展能力。而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时的能力,而是长久的,于是就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能力,用有不断发展还不如用创新好,于是我就做出了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新发展的能力。今天经济日报登出来,也算是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讨论。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接着,解决第二个问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我用了首先、其次、再次、再之,四个句式证明核心竞争力它的核心独特性、系统性、发展性,还有它与国家的联系性。与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国有企业,那要提醒国家的竞争力。这个意思,是我新增加上去的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层意思,我大概提出一个框架也算是抛砖引了。

第三个问题,是核心竞争力与国企改革的关系,他们是互有因果的关系,这一段是不可去的,因为这是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不说我们也对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的理解就差一个层次。,所以这一段话是要说的。

第四个问题,是怎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来我想了九个方面,后来觉得一篇说得太多了也不好,一篇理论文章。包括高质量发展,包括双循环新格局,现在所有的文章都要加上这两条,是一个套路似的,我于是决心把这两个甩开,还是就国资、国企改革来讲吧,想来想去这六条是最重要的。

因为评论不超过1500个字,这六个方面每个部分150字到200字之间,很短,必须要精炼,主要内容写出来就行。二十大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了,精神要贯彻就要一条一条来落实。

我忽然想到,这个事情应该是谁来做?人民日报做这个事情有点小,因为在人民日报那边看,国企只是产业经济的一个方面,在全国来说不那么重要。而国资委旗下的报纸刊物,多是以国资委党委提出的口径为主的,再向上面,就不大操心了。常常形成空间或者是空白。

我大概总是沿着中国企业报总编辑的思维,遇到这些事情总是想着中国两个字,总为一种自告奋勇思维。其实写这样一篇小文章和一篇大文章一样,功夫也是省不得的,因为主题弄明白,内涵清楚,框架有了,接着向里面填材料就是了。

现在把《经济日报》刊登的这篇文章附在后面,向国资国企的同行专家请教。我们一起探讨,把中央的精神贯彻落实下去。(李锦)

深化改革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李锦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国有企业必须担当使命任务。应综合施策,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国有企业必须担当使命任务,在更深层次、下更大力气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支持其在市场竞争中创新发展的能力。所谓核心,首先在于科技的独创性与不易模仿性。其次,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高水平的人力资本、领先业内的核心技术、不竭的创新动力、突出的管理能力、稳固的营销网络、良好的品牌形象、有魅力的顾客服务以及能产生强大影响力的企业文化等多方面。核心竞争力不是短期的爆发力,而是持久发展的能力,具有穿越经济周期、始终保持领先竞争优势的韧性;它不仅仅强调单个企业在竞争中的效率,还体现为国家层面的竞争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国有企业的要求。

【李想集锦】(155)丨什么是国企核心竞争力?怎样通过深化改革提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与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提供动力与手段,是实施过程;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方向与目标,是检验标准。应综合施策,让国资国企改革在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中持续深化。

【李想集锦】(155)丨什么是国企核心竞争力?怎样通过深化改革提升?

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让治理更高效。现代企业制度,体现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是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基础。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高度统一、有机融合的基础上,要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激励相容的激励机制以及监管适宜的监管机制等制度体系,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布局优化、结构性调整,让主业更集中。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促使优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利于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强一业。应加快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整合,优化内外资源配置,实现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和高端供给,实现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企业管理的精干化,让主业更强更优更大。

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让优势更突出。应坚持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使国有企业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速推进自主创新,下大力气突破和掌握包括基础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内的关键技术,从根本上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形成其他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竞争优势。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让活力更充沛。国资国企改革必须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国资改革从“管资产”向“管资本”深层转变,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应不断提升内部生产和管理效率,完善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科研人才交流与成长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全面激发企业在竞争发展中的内在活力。

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让产业链供应链更有韧性。应推进高质量、优治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当好现代产业链“链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通过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强化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掌控力,逐步拥有全球领先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体系,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切实弘扬企业家精神,让动力更强大。企业家是决定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要鼓励企业家勇于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激发内部职工的创业创新热情,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把国有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以一流企业家队伍支撑国企核心竞争力建设,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李想集锦】(155)丨什么是国企核心竞争力?怎样通过深化改革提升?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155)丨什么是国企核心竞争力?怎样通过深化改革提升?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