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坚持做这件事5年,心血管病风险或降4成!

来源: 人民健康网综合 2019-08-27 13:43:18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戒烟5年可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将近40%;如想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至与不吸烟者相同程度,需戒烟5至25年。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分析8770名马萨诸塞州弗雷明汉市居民1954年至2014年数据后得出上述结论。
  研究人员把每天至少抽一包香烟、吸烟至少20年的人定义为重度吸烟者。研究发现,与还没有戒烟的重度吸烟者相比,已经戒烟的重度吸烟者5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可降低39%。如果想将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至与从未吸烟者相同的水平,戒烟时长因人而异,少则5年,多则25年。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刊载的文章中写道,先前研究显示戒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联。美国现行临床指南认为戒烟5年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类似于不吸烟者,而这项研究的发现与指南不一致。不过,对吸烟者而言,“哪怕是吸烟数十年的‘老烟枪’戒烟,心血管系统开始以较快速度康复。完全康复可能需要多年,因而现在正是停止吸烟、采取其他措施促进心脏健康的好时候”。
  哪些人易患心血管病
  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血压偏高、高盐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体重增长过快以及过量饮酒。血压升高又是脑卒中、心梗、心衰、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当3次非同日诊室测量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这类人群如果不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可以在密切监测血压的前提下先进行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限制钠盐、减重、少饮酒、平衡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如非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当血压在160/100mmHg以上时,应服用降压药物,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吸烟人群
  吸烟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相关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戒烟的益处已得到广泛证实,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临床研究证据提示,戒烟是冠心病最有力的干预方法之一。
  血糖异常人群
  饮食调整是血糖异常人群的第一基本治疗,运动是第二基本治疗,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在上述两个基本治疗基础上,再考虑药物治疗。
  超重和肥胖人群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简便和常用的指标是BMI和腰围。前者通常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主要反映腹部脂肪蓄积(中心型肥胖)的程度。两个指标都可以较好地预测心血管病的危险。
  成年人正常BMI(体重kg/身高m2)为18.5~23.9,BMI在24~27.9为超重,需要控制体重;BMI≥28为肥胖,应开始减重。成年人正常腰围<90/85cm(男/女),如腰围>90/85cm(男/女),同样需控制体重,腰围≥95/90cm(男/女),应开始减重。
  在饮食方面,除要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外,还要平衡膳食。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身体锻炼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减重的速度因人而异,通常以每周减重0.5kg~1.0kg为宜。
  体力活动不足人群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缺乏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病的确定危险因素。约1/3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缺乏体力活动有关。为了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专家对我国人群参加体力活动建议如下:
  1.对所有年龄组的人:每周至少5天,每天30~45分钟的体力活动。
  2.提倡有氧锻炼活动: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提倡低中度有氧锻炼活动,如慢跑、快走、游泳、太极拳等。
  心理压力与失眠人群
  国内循证医学证明,心理压力增大和失眠能引起或加重心肌缺血,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控制情绪,以娱乐、运动、交流沟通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和失眠。非药物方式长期不见效需考虑药物治疗。
  目前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有哪些?
  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汪芳教授说,常常有人疑惑,为什么刚做完查体,还会心梗?这就说明,查体还要有更多针对性。从检查来讲,男性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建议做个专门的心血管方面的检查。
  第一,比如最简单的运动平板,观察心电图变化、是否有血压异常或心律失常的情况,运动平板是对于冠脉缺血检出简单易行的方法。但目前查体中没有,需要自行去医院开此项检查。
  第二,常规用的是心脏彩超,心脏彩超较好的一点是能够看到瓣膜情况及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做个心脏彩超检查。目前来讲,心脏彩超对于心肌缺血的早期判断欠敏感。
  第三,对于冠脉病变的检出,冠状动脉螺旋CT是非常好的检查,可直接看出冠状动脉有无狭窄;但该项检查有个缺点,在有钙化病变的高龄人群中,对于程度的判断稍显欠缺,此时可能就要做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此项检查不是每个患者都要做的,需要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
  身边有人突发心梗,要怎么救命?
  汪芳教授表示,心梗发生率高,同时,很多人不认知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心梗是怎么回事,有哪些症状,及时发现,及时送到医院,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越快越好。
  一旦发生比较明显的心前区疼痛,或咽喉部有种被掐住的感觉,咽喉出现发紧、压榨、沉闷感,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胃部不适,有一些发散到双下颌的疼痛等这些有关的疼痛症状,且运动后更明显,要首先想到,我是不是发生了心梗。
  发生心梗,赶紧就近就医最重要。如果发生心梗不适还硬撑着自己去医院,会加重心梗的面积,此时最好叫120快速送到医院,及早把堵塞血管开通,才能让堵塞血管所供应的心肌得到充分的血供,挽救生命。
  心梗的高发年龄是多大?
  汪芳教授提醒道,心梗在50岁以上就要注意。对于这些父母,有条件的话,建议至少做个心电图;如果能活动,可做个运动平板;如果父母腿脚不好,可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日常活动过程中观察是否有无无痛性缺血。
  要提醒的是,如果父母到了高发年龄,又含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血脂高等危险因素,建议尽早积极的去检查。
  心肌梗死能治愈吗?
  汪芳教授说,心肌梗死真的治愈不了,所以要早发现早干预。心肌一旦梗死,心肌细胞坏死后,是不可再生的。
[ 责任编辑:吴非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