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修德、立人、行世界——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校长武树滨阐释学校的核心文化“行走天下”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3-01 13:58:25
  校长领导力是此次调研的重点环节,国际学校校长作为掌舵人不仅需要具备一系列超越普通教师能力的素质,还需要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优质教育教学人才的鉴别与吸引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性人才?是我国当今国际化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国际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挖掘国际学校办学特色,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分会与京领创新人才课题组联合多位哈佛、剑桥、牛津、北大、清华的专家学者共同发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的“国际学校百校调研”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

  校长领导力是此次调研的重点环节,国际学校校长作为掌舵人不仅需要具备一系列超越普通教师能力的素质,还需要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优质教育教学人才的鉴别与吸引能力。校长领导力是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次百校调研团队专门对济南市托马斯实验学校武树滨校长进行了专访。

  济南市托马斯实验学校作为济南高新区引进的国际化教育创新标杆品牌,为济南市目前唯一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国际化学校。学校博采东西方教育之长,由国内“中外融合教育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引领者——安生教育集团”举办。学校引进了全美高中排名第一、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教育典范的美国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STEM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以及全球三大幼教体系之一的高瞻(High Scope)幼教资源,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学位总额为2300个,是一所K12非营利性高端民办国际化学校。

  学校携手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等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体现“科技化、现代化、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国际视野、能在世界范围内和国际事务中具备竞争力,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未来各界英才,努力打造北方地区一流的优质民办国际化学校,服务于区域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为推进高新区和济南市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教育创新发展不断探索前行,并为中国教育品牌走出去做积极储备。

  嘉宾介绍

修德、立人、行世界——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校长武树滨阐释学校的核心文化“行走天下”

  武树滨,济南托马斯学校总校长兼初中部校长,教育硕士,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校长,齐鲁名校长,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的建校初衷和建校历程。

  武树滨: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是济南市目前唯一一所国际学校,学校建成于2019年8月份,也是刚刚建成有一年多的时间。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济南要建设“大强美富通”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一个教育支撑点,同时能满足济南在海内外招才引智、解决高端人才子女的入学问题。

  所以学校的建校初衷是:提升济南国际教育的品质和质量,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国际教育发展的路径。

  记者:您认为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的核心文化是什么?

  武树滨:我们希望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整体的核心文化体现出4个字:行走天下。

  实际上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具备探索世界、研究世界和行走世界的能力,所以我们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世界各地、在不同的文化之下都能够有效工作的优秀中国人,或者是培养具有平等包容、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国友人。我们的核心文化就确立为让每一个孩子都具有行走天下的能力。

  我们使用三个词来阐释“行走天下”,首先是修德。无论一个人来自哪个国家、民族、种族,大家的品德修养的标准基本是趋同的,所以培养德行是非常重要的,要立根。

  第二就是立人,立人就是希望孩子能具备全人素养。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国际学校,除了德智体美劳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让他们对不同文化具有包容之心。

  第三是行世界。学生想走得快,就自己走;想走得远,就要拥有合作的品质、有沟通交往的能力、有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心。

  所以我们用修德、立人和行世界三点来阐释我们的核心文化。

  记者:学校的理念和文化在实际办学中是怎样体现的?

  武树滨:首先说修德,在国内的学校中一提到修德就会想到做德育教育,而我们学校把修德的关键放在了“修”这个字上,“修”体现出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要通过在真实的情境文化中浸润体验来学习。所以除了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活动中去体验如何思考、如何协作、如何质疑、如何解决问题等。

  比如在学校内,孩子们来自于世界各地,同一个班的学生可能来自于韩国、加拿大、台湾、香港和澳洲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家在一起会有一些文化方面的冲突。比如学生们有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教导孩子去理解、认同别人这样做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达成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的关系。

  在修德这个方面,学校更多的是立足于孩子个人品行的培养。对于一名学生来讲,学校首先要教会他爱自己、为自己负责,之后是爱同学、爱老师、爱家庭,然后才是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学校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帮助别人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有感恩之心,这些都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在住校生活体验中、在学长辅导学弟学妹中获得的,这就是修德。

  另外,在学校里面,让孩子们沉浸在双语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我们学校不是把英语作为一种学习语言,而是将英语作为学生的生活语言和思维工具来使用,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对英语的学习和应用,同时也强化对中文的学习。在学校里既有英语日,也有中文日,外国学生也要努力学习汉语。

  从学习文化角度来说,汉语是一种比较感性化的语言,英语是一种量化式的语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在学习语言,也是在学思维,只有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力增强,对别人的文化才会更理解。

  此外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带孩子们做“真问题、大任务”的研究,老师们会精心设计,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通过对这些真实问题的研究,比如小学,我们老师会带领研究生活中的材料,探究何种材料更环保。如果直接告诉小孩子塑料不好,会破坏环境,孩子们是不理解的,他们会认为塑料很干净,不知道塑料是怎么会破坏环境的。老师要从塑料的制作、日常的应用、被销毁时如何进行分解等方面让孩子亲自动手感受,用眼睛看整个的过程,让他们在整个的体验过程中理解科学问题和环保问题。

  在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艺术和体育是必修课程,比如游泳课就是必修课程。每个孩子都要在艺术方面,无论是美术还是音乐、声乐还是乐器都中至少要掌握一项技能。

  在体育课程中,我们为孩子们开设了大量的运动项目,比如网球、棒球、高尔夫、马术、攀岩、散打、武术,也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孩子们在体验后可以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运动,发展成为他终生幸福的爱好。

  学校通过课程、日常的生活,师生、生生的交往,通过多元文化相互之间的碰撞,让孩子理解全人教育。

  关于行世界,我们在小学阶段强调的是小孩子和好朋友们一起用眼睛去‘看世界’;初中阶段强调的是‘探世界’;高中阶段强调‘行世界’,因为高中主要面向的是海外升学的学生们,所以学校要让孩子们具备这样的能力。

  总体来讲,学校是通过课程、活动、生活、教学来完成整个文化的落地。

  记者:您觉得学校课程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武树滨: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的课程是非常多元的。在学校中有外籍子女学校,采用IPC(Inter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um)课程;但是校内的中国孩子要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还需要开设中国国家课程。

  因为在一个校区内既有中国学生,他们要学习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也有外籍学生,他们要学习国际课程,所以学校要建立起一个课程的桥梁,让中国的孩子能够学习国外同龄人的部分国际课程,比如我们把IPC课程引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中,把中国的语文、数学这样的课程入引入到外籍子女学校的国际课程体系中,实现了真正在课程中的融合。

  这个是我们学校的第一个特点:既有国家课程,也有国际课程,实现了两种课程的真正融合。经常会有人将国际课程和中国课程进行比较,探讨哪种课程更好。在我们学校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找到两种课程各自的优势,做到取长补短,相互融通。

  第二就是学校课程整体贯穿4个学段,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是整体化的设计。在小学采用分科+综合性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来学习。

  在初中,学校强调项目式学习(Project or problem-Based Learning),让孩子们基于一个真实的研究课题做研究,这种研究过程就打破了学科的分类,实现了学科的融合。

  第三,在高中阶段采用STEM课程,学校会邀请专家教授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真实的科学研究,学生们从高中开始接触真实问题,包括一些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孩子们既能够学习中国分科课程,拥有扎实的基础,又能通过综合性课程进行问题化的学习,将分科学习的知识进行新的融合,把分科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所以孩子们的能力就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在整体化课程设计中,我们不想只是沿着现有的AP或者IB课程的课程体系走,我们还是希望把中国课程中好的元素、课程内容和方法融合到国际教育课程里面。

  我们一直想回答一个问题:怎么能够立足于中国大地,设计和建构出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课程,而不仅仅是拿来主义。中国国际教育现在已经到了自我创生来发展的时间点了。在这方面。我校的举办方,安生教育集团主导推出的面向中国学生的国际化考试--AST,就是一种非常棒的尝试。

  记者:您认为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是什么?

  武树滨:校长在学校里最主要的不是做管理,而是做领导。领导和管理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管理更多的是监控,是控制、进行评价、考核,主要是向内;领导则是举旗帜、指引方向的,也就是引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解决往哪走、怎么走等问题。

  校长最大的领导力体现在他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校长应该能够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景做出非常清晰的路径图,清晰规划从当下到未来5年、10年的发展的路径,然后依据规划来设计现在应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在这样的思路下,让每一个在学校工作的老师,甚至家长、学生都清晰学校整个的发展路径和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目标,这样学校的发展才有动力,而且会充满力量的向前发展。

  所以,校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做好领导。这个领导的关键就是明方向、做规划,清晰学校发展的整体结构。

  沿着领导力核心往下来讲,通过什么样途径和具体工作才能把学校发展好?规划的重点是要做什么?无非就是这样几点,第一就是规划学校的管理组织架构;第二是规划学校的整体课程架构;第三是明确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如何通过培养老师来实现组织架构的合理、有效运转以及课程的有效实施;明确学校教学的方式方法;甚至包括学校整体资源的合理盘活,比如作为我们这样的学校经费的使用方法,重点投入在哪个方向等等。

  这些都是作为校长应该重点做的,所以当下学校所做的工作都是既指向了今天的工作,又为明天的工作进行有机协助。在背后最重要的工作是校长的设计和规划,再通过学校的干部和老师把规划逐步落地,转化成学校的一种生态。

  记者:您在办学实践中是如何践行校长领导力的?

  武树滨:今天的校长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从校长本身来讲,他的专业化如何能够呈现出来?这取决于校长在几个方面的基础,首先是校长个人的专业能力,就是规划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工作的落地能力等。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校长要因地制宜,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像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是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横跨了4个学段;学校在课程体系上,既有国内课程又有国际课程;从教师层面既有体制中来的名师,又有海归和国内名校毕业生;既有国内中教老师,又有外籍教师;既有中国学生,又有外国学生。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学校在整体组织结构的设计上强调的就是扁平化管理,不能采用垂直化管理形式。在每一个学部要赋予学部校长一定的权利,比如教师的选聘权、评价权,课程的设计、开发、建设权等等,通过扁平化管理实现了在一个校区内,在统一的办学理念文化下,又能够分别管理。

  如果一所国际学校只有初中部、只有小学部或者高中部,可能组织结构就不太一样,这取决于校长本身领导力中的个人专业能力,规划能力、设计能力、变通与整合等等。

  记者:您认为创新性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武树滨: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什么是创新性的人才,它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的。真正的创新性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能够发现新问题,更好地解决新问题,这样的人才就可以称作创新性人才。

  创新性人才不是空洞的,很多人说创新型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也有些人说创新是可以教的。作为学校,需要认识到: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无论是在国内作为建设者,还是走向世界,成为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都需要创新精神。

  我个人理解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个空中楼阁,它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是需要有雄厚的基础的。举个例子,比如目前国内最尖端的航空航天工程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年轻的科学家都是国内培养的,按照现有的流行的理论来讲,他们本身都是通过应试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但是可以发现他们的创新能力依然很强。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性的人才需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创新性的人才要能吃苦,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能够勇于克服困难,勇于冒险和挑战。这种品质与在学校倡导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拼搏是一脉相乘的。

  如果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符合教育的规律。我们不是单纯追求培养创新人才,而是首先要培养的是一个合格公民。我一直这样思考,我们能够将一个孩子、一个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能够真正做到让孩子修德、立人、行世界,当他具有了这样的素养,就必然拥有了创新能力和品质。

  当然一个人能否能够发挥出创新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素养,还取决于他的机遇,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如果他的工作就是研究性、开创性的工作,可能由于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创新能力就会爆发;也可能一个人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是由于长期处于非常机械、呆板、固化的管理体制中,他的创新品质就被扼杀或者磨灭。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是要不要培养创新人才,而是要培养国家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只要这个孩子的核心素养全部具备,他就一定具备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

  所以我认为是不是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培养孩子的全人素养。只要这个孩子具备全人素养,他自然会成为创新性人才,具备这样的潜质、潜能,一旦有这样的机会、空间、氛围,创新意识自然就能够萌发出来、爆发出来。

  记者: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哪些举措或者方式?

  武树滨:创新性人才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体现。第一,创新性人才应该有很宽的基础,知识面一定是宽博的,视野一定是开放的、思维一定是审辩性的。

  第二,创新型人才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坚定的意志、品质。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来看,创新性人才有高度的、执着的坚守力,能够面对困难,能够勇于克服,当然这一点也和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有关系。

  第三是让孩子了解,要成为未来的创新性人才,肯定不能单打独斗,一定是有一个合作的团队,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同完成任务。

  基于这三点,我们学校课程在设计中就要确定如何宽,这个宽就是让校内的中国孩子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涉猎国际教育课程,强化音体美,让孩子有机会能够了解全球当代同龄儿童在学什么、研究什么,要保证知识内容和课程有足够的丰富度。对于校内的外国学生,以国际课程为基础,融合中文学习,渗透中华文化,将中国的数学方式学习与国外数学课程内容相结合,在学校建构中西文化融合环境。

  同时,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的志趣,从兴趣变成志趣,并与专业相结合,让孩子去做他擅长的、乐于做的东西,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他就会乐于去做,乐于去坚守,就会产生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特别注重孩子的自主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以课堂学习小组等团队形式进行学习;在课外,在PBL、STEM等综合性学习中,也以团队的形式呈现,每个孩子在团队中都担任一定的角色,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知道在做红花的时候,就要有领导力,要带领团队做的更好;如果是做绿叶的话,就要踏踏实实的承担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好团队交给自己的任务,为实现团队的成功做贡献。

  如果一个孩子既有做领导的能力,又有甘于做绿叶的品质,在未来真正走向社会,进入到一个工作岗位时,他往往就会脱颖而出,因为他有格局,讲大局,能够带领其他人一起出色完成工作项目。

  记者:您认为学校现在在哪一方面最具创新性?

  武树滨:在我们学校有三个方面的创新性很强。第一是能认真的研究如何做基于中国国情的国际学校的课程,在研究过程中,学校对国内现有的国际学校的做法,从管理架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等维度做了认真的研究,我们在探索建立一种真正把中西课程融合,教与学方式融合的课程体系。

  我们学校创新性的做法就是:在课程的设置上,做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体化衔接,从内容上来讲,做到中西课程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第二就是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在学校的真实问题创建中,需要有大量功能室、实验室做支撑。在校内,我们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设计了基础、中等和高级三类实验室,能够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研究层次逐步深化的需求,能为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真实问题研究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支持。

  第三就是在创新性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我们的做法就是为每一个学生都设计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成长方案,引导每一个孩子去挖掘自己的潜能、优势。所以在学校我们为孩子们的成长进行整体设计,打破学段,把幼、小、初、高有机衔接在一起,让孩子实现无缝衔接式的成长。

  记者:在国际学校发展迅速的当下,您认为新建国际学校应当如何打造特色品牌?老牌国际学校如何维持优势?

  武树滨:现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大概有三种类型,当然我说的可能也不太全面,第一种类型就是集团式的从海外引进的品牌,例如英国学校和美国学校在国内的一种品牌式的落地,这是其中一种。这种国际学校的优势在于它采用了国外整套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学校体系是很完整的。但这种学校有一个短板:它能不能适合中国的国情?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种类型的学校是本土化的国际学校,也就是国内自己建立的学校,这种学校可能会吸纳比较好的国外的、国内的多家国际学校的好的元素来建构自己的学校,打造自己的品牌。这种本土化学校的优势在于可以博览众长,但它的问题在于:怎样能形成一个稳定的、有标志性的品牌?能否能建立一种系统化、显性化、稳定化、标准化的课程体系?

  第三类学校是在公办学校建立的国际部。它的优势就是能够借助名校的品牌影响度,在原有的品牌上生发新的内容。它的优势是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其次,学校的生源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由于是嫁接在公办学校,或者说是嫁接在国内的一所名校的基础上,它的问题在于:能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一种国际教育文化,具有更强烈的国际化标志,能不能实现突破?

  作为一个新建学校,我觉得关键不在于它是海外引进、国内自己创生,还是名校嫁接,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举办者要去思考:当下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学校?我觉得当下中国的国际化学校需要发出中国人的声音。

  中国人理解的国际化教育是要培养中国的孩子走向世界,能够适应未来中国作为国际中心对人才的要求。中国人要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有自己的培养未来公民的标准。我们如果想要培养宽视野的孩子,今天的教育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个工作现在要提上日程。

  原来的国际学校是以引进为主,引进品牌、引进课程,现在中国国际学校可能已经到了需要转型、创新,要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建构中国自己的国际教育课程体系的时候,所以新建学校恰好有这样的机遇。

  老牌的民办学校在已经形成自己的文化和根基情况下,也应该思考如何能够实现中国的国际教育特色。

  记者:新时代数字化、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您认为应该如何把握国际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武树滨:现在中国提倡拥抱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一带一路,所以我个人认为国际学校的发展速度不会停止,应该还会加强。这种加强还能很好的弥补国内普通学校的一些短板问题。

  关于未来发展,第一我认为可能国际学校会慢慢的走向一种新的融合,学校的毕业学生不只指向国外,也有可能指向国内国外两个方向。

  因为现在在国内也建立了大量的海外学校,上海纽约大学、深圳莫斯科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这些学校需要的学生也是国际化的学生,所以未来国际学校的学生可能也不仅仅是海外升学,也可能是国内升学。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认为还有很大的一个发展空间,而且市场需求也会较大,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真正实现基于中国国情,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这场疫情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线上教学。让大家看到线上教学能有相当一部分的功能可以替代线下。所以特别是作为国际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就有可能不受线下的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跨区域、跨国家的发展。一方面是可以让国际学校寻求更多元的教学、教育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在办学方面实现线上联盟、线上学生注册学习等等,线上辅助学习与线下指导学习相结合。

  第三,未来还会出现越来越多国内学校到国外办学的情况,沿着一带一路,到世界各地去办中国的国际学校,办以中国文化为元素的国际学校。现在已经有了这种类型的学校,这个速度可能还会加快。原来中国是将发达国家的老牌基础教育名校引入到国内,未来可能要将中国自己的品牌输出到国外,所以国际学校的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关键就是我们能不能迎势而上,顺势而为,这个可能还是很重要的。

  记者:您认为学校创新变革的源泉是什么,如何完成课程、师资、升学等方面的创新变革?

  武树滨:变革永远在路上,因为东西方的教育是在向中间走,国外学校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在向中国学习,现在国外的学校在教授学生的知识过程中,除了强调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小组的讨论学习外也开始强调老师的讲授、点拨、变式练习等。

  中国基础教育在强调扎实学习的基础上,也强调学生的综合性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网络的虚拟学习等。中外教育相向而行,都在向中间靠拢。

  所以变革的第一个动力就来自于要实现往中间走,把中西方的两种好的课程、教法进行更好的融合。

  变革的动力之二,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学校蓬勃的发展,如何建立自己更有独特优势的品牌。我们发现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大家的自信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学校家长的需求是希望孩子既能够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比如语文、数学等基础知识,同时又能够接受国外的项目式学习,能够强化双语,甚至是多种语言的学习。

  所以国际学校要适应这种需求,包括客户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变革的第二个动力。

  变革的第三个动力就来自于,今天我们培养的00后学生,他们和80、90的学生不完全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和学生更关注的问题是我会成为什么,更多的指向个人,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国际学校怎么提供更多元的、更有精确性,能够适合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做出精确的诊断,能够有精确的指导、指引,课程体系能够实现孩子的个性化,能满足他独特的个性需求,这是我们变革的动力。

  变革的第四个动力就是未来学校的整体发展,从教师站在中央到慢慢变成学习资源、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全部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虽然很早我们就开始讲以学生为中心,实际上还没有实现,现在的课堂还是以老师为主导。未来的变革如果要满足个性化需求,站在教室中央的就应该是学生,要围绕着学生来设计课堂,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变革动力。所以未来发展留给我们的挑战和空间还是巨大的。

  济南托马斯实验学校立志成为中国国际化学校中的典型案例学校,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课程体系,面向未来教育,实现突破和飞跃,成就托马斯每一位学生。(来源:京领新国际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