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中小学生“手机禁入校园”不宜“一刀切”,各校以引导和管理为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2-02 11:10:41
  如何管控学生手机使用,不少学校没有“一刀切”,而是分层管理。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记者采访济南多所中小学了解到,目前学校基本都做到了严格的手机管理,部分寄宿制高中设有公用电话,有特殊情况须家长书面申请方可带手机且交由班主任保管等;在布置作业方面,除有统一要求的安全平台或素质评价等内容外,日常作业均由学生自己手写记录。

中小学生“手机禁入校园”不宜“一刀切”,各校以引导和管理为主

  开班会、表彰榜样学校多种方式宣传引导

  早在2018年底,山东就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实行统一保管。”在相关规定的约束下,济南的中小学已基本做到对学生手机使用的严格管理。

  “手机,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是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五年级的一次班会主题,在这场班会上,孩子们各抒己见。年级主任任晓燕带领他们明确手机使用的危害,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带手机到学校。“让十多岁的孩子自己去探索为什么不能过度使用手机,他们通过归纳总结,了解不能背后的原因。”任晓燕说。

  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更易接收,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宣传引导。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学校校长孙凤琴介绍,他们在学生中树立手机使用的榜样,并进行表彰,发挥学生榜样的影响作用,并提供条件让这些学生分享学习和手机使用心得。“我们还表彰手机管控力强的家庭,利用模范家长影响孩子,召开班级手机管控家长会。”

  如何管控学生手机使用,不少学校没有“一刀切”,而是分层管理。孙凤琴介绍,他们规定学生每天手机使用时间,例如周一到周五不可接触手机,周末只在晚6点到7点使用等,并与班级日常管理、学生操行评定挂钩。“对一些自制能力差、玩手机成瘾的学生,在限制管理不起作用时,班主任和政教处就要与家长积极沟通,让家长保管学生手机,期间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密切观察。

  有高中设公用电话亭教室还有“老年机”

  此次教育部发布的通知中,提到了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的概念,即“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实际上,济南的中小学早已这样做。济南市槐荫区泉新学校初中部教导处主任马晓介绍,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带手机的学生,学校允许学生在家长提交书面说明后将手机带到学校,但上学时要把手机放在班主任处,放学后再取走。“这种情况很少,一个班可能也就两三名学生有需求。”马晓说,如果确有特殊情况,例如忘带东西、生病等,学生还能借老师的手机或办公电话与家长及时联系。

  手机不能进校园,电话手表成了许多家长的选择,但老师仍不提倡学生佩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一班班主任吕志瑾说,即便要带电话手表,也需要家长提交书面申请,到校后仍要交给班主任保管,且电话手表不能具有娱乐功能。

  在高中阶段,即便是寄宿制,学校也明确要求禁止带手机入校。济南市历城区第一中学高一年级主任赵明刚说,每届高一学生入校之初,都会收到一张明白纸,其中就有“禁止携带手机入校”。

  作为寄宿制高中,该校为了尊重学生自主生活,在教学楼和宿舍楼周围设置了多处公用电话亭,学生可根据需求在合适的时间与家长联系。该校绝大多数班级还配备了“教室专属电话”——老年机,“学生可在午餐、晚餐时段与班长或值日班长沟通借用电话。”高三班主任左兆娜说,由于学校地处南部山区,有家长担心学生放假回家路上的安全,为了让家长消除顾虑,学生在校期间可将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放假休息时再领回。

中小学生“手机禁入校园”不宜“一刀切”,各校以引导和管理为主

  随着学生年龄递增,少数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把手机偷偷带到校园,为此,历城一中也制定了专门的管理措施。“一旦被老师发现手机带入校园并没有及时上交,我们会请家长到学校,师生、家长一起沟通想办法,如何杜绝类似情况再发生。”赵明刚说。

  训练学生“记作业”不会写字用图案代替

  教育部相关通知提到,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这一要求也是济南中小学一直严格落实的。

  “从学生一入校,老师就让他们准备记作业的本子,自己手写记作业,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吕志瑾说,一年级小学生不认识字,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完成作业内容就更不能使用手机,“一些习题答案在网上能搜到,不利于他们独立思考。”

  记者采访的中小学都是按类似要求执行的,在胜利大街小学,老师会专门教一年级刚入校的小学生如何记作业。“识字量不足,不会写拼音、写汉字,这些都难不倒老师们,不同图案可代表不同作业。”该校副校长任伟说,他们还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列进师德规范,对老师实时测评。

  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在手机上完成的安全教育平台或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网络辅助教育,赵明刚则认为,家长们可选择一些屏幕较大的平板或笔记本电脑让孩子操作完成,这样对孩子的眼睛伤害相对较小。

  尽管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情况得到有效管控,但在家用手机的情况却参差不齐,孩子沉迷游戏,孩子叛逆家长弃管等问题仍存在。“我们曾在家长会给家长提建议,如果在课外辅导中必须使用手机做作业,则要使用青少年模式,并规定使用时间;如果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沉迷玩手机,家长则要尽可能与孩子平心静气地沟通,帮助他们制定计划;如果计划达成,则可给予适当健康的奖励,例如可多到户外运动等。”吕志瑾说。

  2020年,济南市教育局推出生活德育“家庭三个践行”行动,其中就包含在家庭建设“养机场”,制作存放手机的固定场所,家庭成员共同约定不玩手机,这一实践已在济南中小学生家庭广泛实施,且收获家长好评。

  相关阅读:

  一个“约定”把女儿从手机中“拉”回来

  把孩子从手机中“拉”回自己身边,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吴伯箫学校家长魏芳有自己的心得。

  2020年初的居家学习时期,为方便学习,魏芳主动给女儿配了手机。复学后,魏芳却发现,孩子依赖上了手机:放学回家吃完饭后第一件事是关上房门拿起手机查看消息,一旦玩起来便忘了时间,作业就要做到很晚。

  魏芳提醒女儿不要过度使用手机,但效果甚微。她也想直接没收,又觉得这么做不妥当,魏芳决定等开学考试结束后再跟女儿谈。考试结束,跟预想的一样,女儿成绩不理想。

  用魏芳的话来说,成绩出来,她没有立即借手机使用的事打击女儿,而是等到周末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再跟她谈。经过一场谈话,女儿主动上交了手机,到现在,寒假期间,女儿也在按照约定使用手机。

  这场谈话怎么这么凑效?魏芳说,首先建立在他们家的亲子关系一直不错,母女间无话不谈。另外,魏芳对女儿也很用心,比如她观察到女儿被手机分散了精力后经常很疲惫,所以,女儿在向她说“感到很累”时,魏芳能帮她客观分析出是手机占用了精力,并让女儿回想,是否在此前不使用手机时,身体和精神都没这么累,导致学习也下降了。最终让女儿去考量过度使用手机的利弊。

  魏芳说,在女儿上学期间,学校不允许带手机,他们也约定,回到家除了查阅资料等尽量不碰手机;目前,寒假期间,女儿在写作业之余,一天会用一个小时来玩手机,用完后也会自觉放到客厅窗台,这也是母女间约定上的一个“养机场”。

  魏芳说,孩子使用手机后,不可能再完全回到原来从不使用手机的状态,手机对学习和社交也有帮助,也是一个“宣泄口”。但如何合理使用手机,重点在于如何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沟通,再做好约定,帮助孩子履行约定。(赵世彩)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