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泺源书院将成为济南历史街区最具价值的文化地标,也把山大校史前推168年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8-30 10:54:12
  2021年10月,山东大学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将“泺源书院”旧址做纪念性复原,设立山东大学堂的文化地标,重现山东大学源起之地意义非凡,这也是名校和名城互动的重要体现。

泺源书院将成为济南历史街区最具价值的文化地标,也把山大校史前推168年

  ▲继编著《泺源书院志》之后,孟鸿声又提出重建泺源书院的建议。

  在山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书协理事、山东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孟鸿声提交了重量级提案——《关于重建泺源书院补续泉城济南近世文脉的建议》。日前,当代新儒学代表人物、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积极声援,认为孟鸿声的提案代表了山东学界、艺术界对重建泺源书院的期待。

  在《泺源书院志》成书之日,孟鸿声曾题字:为中国书院覆甄,为山东书院立史,为齐鲁文化续脉,为山东大学溯源。若泺源书院如愿重建,山东大学就是300余年的名校,既承书院传统,又接国际气象。在《泺源书院志》的文本之外,山东学界可以在现实层面得以“登斯堂,睹斯像,知所敬、所学、所祖、所宗。”

  2021年10月,山东大学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将“泺源书院”旧址做纪念性复原,设立山东大学堂的文化地标,重现山东大学源起之地意义非凡,这也是名校和名城互动的重要体现。

  书院旧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东侧红尚坊文化街区域内。记载地址为泉城路221号,曾先后是明代指挥使司、泺源书院、山东省统计局旧址。现为济南明府城管理中心办公楼楼下广场位置。

  复建泺源书院,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也具有不可忽略的经济价值。在以明府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当中,泺源书院应该是最有价值的文化地标。

  在清末各地纷纷尊旨意由书院“改设”高等学堂的浪潮中,泺源书院率先于1901年“改设”为山东大学堂,而两湖书院、岳麓书院则分别在1903年、1904年“改设”。为此,岳麓书院日前特到济南考察。在这个意义上,泺源书院的重建意义更为卓著。

  重建泺源书院,

  补续泉城济南近世文脉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集教学、藏书、学术研究等多种活动于一身的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儒学的发源地,有着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山东古代书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清代山东最大的官办书院——泺源书院,孕育了徐松、匡源、何绍基、王之翰、缪荃孙、周永年、王懿荣等大批积学大儒、泺源名士。泺源书院作为山东大学前身,将山东大学的校史前推了近两百年。泺源书院与山东大学的关系,相当于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的关系。岳麓书院一直见证着湖南大学千年学府的辉煌历史,并为湖南省带来极大的文化、经济、社会效益,然而,泺源书院的辉煌却被山东大学遗忘于遥远的历史尘埃。因此,建议重建泺源书院,承续山东大学三百年辉煌校史,补续泉城济南近世文脉。

  01、泺源书院的发展历程

  泺源书院始于清雍正年间,曾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各朝多次重修扩建,藏书丰富,经费充足,教舍规模宏大,吸引了大批的优秀教师和省内向学的学子,逐渐发展成为山东最大的书院。

  自清雍正十一年(1733)山东巡抚岳濬应世宗谕令,将历山书院(白雪书院)改为省会书院,后将其迁移至城内明代都指挥司旧址,更名为“泺源书院”。乾隆十三年(1748),巡抚准太制定《泺源书院训课规条》,提出六个“为学”的书院准则,告诫书院生徒生当盛世,应肩负明德新民的重任,不要仅以博得一功名为目标。光绪二十七年(1901),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是年10月《折稿》获准,将泺源书院改为官立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前身)光绪三十年(1904),官立山东大学堂迁入济南杆石桥新址,改为山东高等学堂,1926年改为山东大学。

  02、文献依据——《泺源书院志》

  泺源书院历经168年的风雨历程,几经沉浮,涉及清代众多的历史人物,也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教育史料和历史线索。中国古代著名书院皆有旧志,唯独泺源书院没有。为弘扬泺源书院“明德新民”的历史使命,提案者孟鸿声协同谭宏熙、刘书龙、徐学炳等学人决定著述《泺源书院志》。遂从各地图书馆和民间寻求整合相关资源,从泺源书院的历史沿革、书院人物、书院教学、书院艺文、书院藏书及经费、书院祭祀等六大方面入手,搜集整理与泺源书院相关的文献史料,并参照其他书院志的史志体例进行梳理和归类。《泺源书院志》是填补空白之作,为泺源书院的重建提供了详尽的历史文献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重建泺源书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03、重建泺源书院的意义

  泺源书院是当时清代山东地区最大的书院,历时168年,一直秉承着“为国储才”的办学宗旨,徐松、匡源、何绍基、王之翰、缪荃孙等众多硕学鸿儒汇聚于此讲学传道,培养出周永年、王懿荣等大批著名的学者和专业人才,为山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泺源书院是山东大学的前身,是近代山东文化命脉之所系,为齐鲁大地传承圣贤文脉和培养栋梁之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泺源书院以“明德新民”为教育理念,以“弘扬古学,砥砺学术”为学术旨归,对山东的学术发展,特别是金石考古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泺源书院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对于现代教育的深远启示。

  书院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书院的教化意义,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和参考意义。

  泺源书院的历史是山东书院历史的缩影,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价值。

  泺源书院之于济南市的作用,相当于岳麓书院之于长沙市的作用。泺源书院是济南近世文脉的主线,她的重建,对于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进济南-泰安-曲阜文化带”建设,具有核心作用,然而,济南近世文化名迹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这一“文化带”形成。

  04、重建的几点建议

  书院选址问题。在泺源书院原址泉城路红尚坊的位置建设,也可在山东大学老校区建设。

  书院建设形式。济南地方财政与山东大学联合建设,也可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建设。

  书院管理模式。借鉴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关系的管理模式,建设后的泺源书院与山东大学相关科研机构或院系联合共享,开展文史哲的教学、科研、交流与泺源书院历史陈列等。

泺源书院将成为济南历史街区最具价值的文化地标,也把山大校史前推168年

  ▲孟鸿声收藏的部分“泺源书院”文物及其著作《泺源书院志》。

[ 责任编辑:焦会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