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从“学院制”到“书院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改革持续引学界专家热议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5-19 14:40:01
  从今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停止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本科学生,并澄清了“取消本科招生”的误读,而是以日新书院形式培养,未来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课程将融合入日新书院。

从“学院制”到“书院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改革持续引学界专家热议  “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5月14日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工会议会议上的一番话,引发社会关注,并带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2020年起将取消本科招生”的传闻

  后经多家媒体报道证实,从今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停止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本科学生,并澄清了“取消本科招生”的误读,而是以日新书院形式培养,未来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课程将融合入日新书院。

  目前,学界和业界关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持续热议,这些讨论中,既有对进行改革的现实发问,更有关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以及新闻人才培养的思索。

  对此,人民网传媒频道分两批进行了采访。

  首先,专访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范以锦,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正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金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谢金文,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洪忠,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春雷,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严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予敏,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吕新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方延明等十余位学界专家,听听他们对此有何看法与建议。

  支持:尝试新的本科培养模式值得期待

  高水平大学更有能力把握此类改革

  网上流传的这则消息,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主办的微信公众号“清华清小新”发布的一则新闻有关。这篇报道称,5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现场加网络远程在线的方式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党委书记胡钰及全院40余名教职工参加。彭刚指出,新闻传播既是学校战略性布局的学科,又要为国家发展进一步提供战略支撑。新闻学院这些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影响力,为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学科实力和服务国家能力提供了良好基础。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而正是“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被解读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取消本科招生。

  范以锦表示,清华大学究竟是取消本科新闻传播招生,还是转变为以书院为主的培养方式,尚未看到学校的正式决定。“不管哪种情况,应允许试一试,尤其是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水平大学更有条件、有能力去把握好这类改革。”

  在沈正赋看来,像清华大学这样的国内顶尖高等学府,就应该把培养顶尖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而把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作为它的人才选拔的“蓄水池”,以示区别不同性质、不同类型高校肩负的不同初衷和使命。

  今年5月7日,清华大学公布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新设立五个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分别为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和日新书院。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以期打破本科阶段的专业壁垒,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据报道,未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的课程将会融合入日新书院的本科教学中。

  范以锦认为,新闻院系本科的综合素质问题,可以通过新的培养模式去解决。如果清华大学的五大书院制实行,这是一种新模式。复旦大学前几年开始探索的2+2培养模式,也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

  张昆用“平地一声惊雷”来形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似不再直接招收本科生的改革,但张昆说,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不再招收本科生的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在学科建设、在学术研究方面,可能会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同时,在他看来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学生来讲,在一个超越了新闻传播学(自然仍包含着新闻传播学科)的更大学科平台上学习,视野可能更加开阔;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在书院的平台上仍会开设新闻传播类的课程,不过由于取消了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专业建制,自然会大大地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这样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学术研究。”

  “新闻传播需要多种人才,包括各种杂家型的,各种专家型的,乃至技术、经营、管理型的,各种多能、全能型的,各高校也可根据自己的校情,办出自己特色的专业。”谢金文说。

  提醒:不宜群起仿效

  高校新闻院系应考虑自身实际和特色优势

  在新闻行业,“新闻无学”“新闻不需要学”的争议一直存在。张洪忠也坦言,一直以来新闻本科教育被认为门槛不高,采写编评、媒体运营和新闻专业精神的培养等是留给外界印象的主要内容,更有甚者认为文史哲培养的本科生比新闻专业本科生更有人文基础和发展潜力。但身处互联网时代,张洪忠表示,社会各个方面都和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新闻传播人才,并且“今天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有门槛的,有自己的专业特性。大数据、智能传播等正在架构社会的信息交往方式,和其他学科有交叉和也有差异。”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调整本科招生,缘何引起国内新闻教育界如此大的关注?高金萍表示,这在于大家把清华大学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风向标,把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视为一个引领趋势的高校。高金萍强调,实质上,每所高校都有自己办学的特色与优长,高校扬长避短往往是基于本校高等教育改革的通盘考量,是基于对国家新闻教育现状与趋势的把握。清华大学新传学院的教改,是基于清华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动,未必适合每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与此同时,方延明认为清华此举,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警示:新闻学的“学”,在哪里?怎么经营和建设我们的学科,使其真正做到“资政育人,经世致用”。

  清华大学此番改革,能否在其他高校加以复制和推广?李春雷认为,清华大学对于部分二级学院本科阶段的改革,学界应乐见其成,但可复制性较小。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介入新闻业界,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可替代的呼声不绝于耳,对传媒人“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也因之更为迫切。清华有着自己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做新闻传播乃至整个教育界的“候鸟”当仁不让,无论书院制的推行,还是整体文科本科教育的转型,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更不是对过去的否定,只是清华大学根据自身的实际,一次“试水”而已,现在提推广和复制更是为时尚早。

  当下,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人才供需状况很不一样,范以锦认为,传媒院系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和社会需求,多层次、多模式办学。有的学院根本没有条件办好研究生班,就应把本科办好。就优质学校而言,当然先要建立比较齐全的“本硕博”培养体系。条件成熟的少量优质学校,放弃本科,只招研究生,也是分层次办学题中应有之义。而吴予敏认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不等于后者的人才出品一定高于前者,各有不同的社会适应面。越是高水平的大学越是要扎根于本科教育,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贯通全程培养,而不是人为制造出通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断裂。

  张昆也同样认为,其他学校不应盲目跟风,“清华大学的做法对清华是合理的,而且有足够的条件,但对其他大学未必合适。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传统、环境和条件。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希望在这一轮高教改革中,千万不要出现模仿清华的一窝蜂。”

  设立书院制,其实复旦大学已有尝试。复旦大学志德书院涵盖新闻、社会、法学、国政、数学、外文等六大学院的本科生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据童兵介绍,他从2012至2019担任复旦大学志德书院首任院长七年,“书院有百多位班主任丶辅导员,实际上,根本管不过来,对学生深感歉疚。好在复旦大学保留着原有学院,教学和科研主要依赖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对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停招本科一事,童兵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清华北大这类学校,占据着巨大的优质国家教育资源,不该轻言退出本科教育。”

  “任何学校、学院都可以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决定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严俊说,清华大学此次改革的目标在于“要培养好基础更加厚重、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高层次新闻传播学人才”、“加强基础理论建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些都完全正确,本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提醒,一个学科的存在依据跟这个学科所涉及的特定领域的专门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密不可分,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新闻学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千万不要只片面追求形式的变化,而忽视了真正问题的解决。”

  吕新雨认为,新传学科的本科教育一向是博和约的辩证法,既需要博采众长,也需要教育同学聚焦传播历史、现状与未来,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直面理论和实践的新闻传播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是新传学院不可逃避的历史课题。

  第二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合水,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严功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孙旭培,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孙瑞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静,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原新闻系系主任蔡惠福等学界专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质疑:原有人才培养体系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书院制”教育下新闻传播学科的特质何在?

  对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育的改革,常务副院长陈昌凤透露,“学院按照学校的部署,正在顺应调整,计划顺势而为。”

  清华大学的改革,对于国内其他高校的新闻院系,将会带来何种影响?张明新觉得,“这次改革可能会在观念上对于其他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冲击与启发,但是目前在行动方面,暂时应该不会有较大影响。”他认为,清华大学的改革有自身的合理性和行动逻辑,教育界和业界对其改革成效也充满了期待,但这种改革措施,未必适合其他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

  任何的改革,总会伴随着肯定、期待,但也会引发疑问甚至质疑,清华大学此番改革也不例外。

  黄合水指出,新闻传播教育的具体功能应该是培养适用于实践的专业人才。他对清华新传学院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是不是意味着原有的新闻传播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人才需求呢?如果的确是这样,那么问题在哪里呢?”他还认为,高等教育最为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对人的塑造,“此次清华教改有助于这一功能的实现吗?若有,是体现在书院吗?那么学院不能胜任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黄合水曾经提出过“教育度闲论”的观点,即教育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青少年度过闲暇时光,并在“度闲”中掌握生存本领。书院制是否能使学生“度闲”更充实?当下新闻传播教育所传授的基本知识、技能又需要用多少年的时间来传授比较合适?黄合水认为,当下新传的人才培养体系值得检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传授的知识技能是否重复?若传授相关技能不需太长时间,那么是设置在研究生阶段合适,还是放在本专科阶段更合适?

  作为教师,黄合水还提到了未来或会发生的骨牌效应:“居安思危也好,存亡齿寒也罢,取消本科会不会导致新闻传播的教师转行乃至失业?新传学界应当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新变化?”

  日新书院是清华大学新设立的五个书院之一,作为文科与通用基础组专业的培养单位,以期打破本科阶段的专业壁垒,从更广泛的学科平台上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

  “新闻教学决不能就新闻学新闻,而要跳出新闻学新闻。”蔡惠福呼吁,好记者好编辑一定要有丰厚的文史哲经法知识,还要有思想。蔡惠福还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强调一定要多实践,“会‘写’的人一般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个儿‘练’出来的,‘悟’出来的。新闻系的学生,将来要靠‘写’立身,必须去练,要天天读、天天想、天天写。”

  从“学院制”到“书院制”,“书院制的教育,文史哲有了,新闻传播学科的特质全无”,严功军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他看来,新闻传播学科的气质是开放包容,具有问题意识、社会敏锐度,且责任使命意识强,相关人才具备很强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执行力。当前媒介化社会使得新闻传播学科既可能是交往革命的问题,也可能是根本的社会治理问题,这都说明兼具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本学科的重要性。“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总体就是正确的。如果片面追求理想化的改革,等于自断经脉。以史为鉴,以今之势,回归文史哲很重要,学科特质的保护更重要。二者如何结合,改革永远在路上!”

  思索: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方向不可迷失

  亟需培养适应融媒体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改革年代应该抛弃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更不应强求一致。”孙旭培表示,“我设想,清华要办研究院式的学院,择天下英才(优秀的本科生)而教之,并没有要求别人都仿效它,都像它那样不招本科生,有何不可呢?”孙旭培指出,中国需要多种模式,需要各种方式的创新,每个学院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创新,所以清华的做法、试验应该准许,而不应受到责难。

  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育改革一事出发,不少学界人士也纷纷谈到了自己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索与建议。

  孙瑞祥认为,新闻传播教育既要适应新闻传播产业发展的当下需求,也要引领新闻传播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既要思变求新,又要强基固本,要在变革中有定力,在守正中有创新。“在我看来,人文情怀、科学素养、法制意识、专业精神,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四大价值取向。专业理论、社会实践、博雅教育、媒介技术和传播伦理,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五大教学支柱。说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育改革,无论是‘书院’制还是‘学院’制,都是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的一种考量。”孙瑞祥肯定了清华大学率先探索、勇于实践的举措,但也特别提醒,无论如何,在市场和技术的双重裹挟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方向不可迷失。

  谈及新闻专业如何教学、科研、育人,方延明说:“新闻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经院教育,更多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他还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新闻人和律师、医生差不多。律师离开案件、诉讼,无用武之地;医生离开临床,也无用武之地;记者离开媒体,就是无本之木,水上浮萍。方延明认为,新闻教育教学的初衷和价值诉求,是为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为人民鼓与呼的新闻工作者,为造就一大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节目主持人,提供专业支持。新闻学科在当下最迫切的改革任务,应该是如何在互联网的社会大环境下,培养出一大批适应融媒体发展的优秀人才,而这恰恰是本科的任务。

  现代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坚持认为,大学应该以人的培养而不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人是条件,不是工具。”许静直言,现代大学能做的事情很多,不仅要传承文化,而且要引领知识创新,还要为国家发展战略献计献策。“不同的学校当然会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和教学资源的调配,本科、专业硕士、博士生以及智库等,我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好。但具体到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方向,我却觉得值得进一步讨论。教育不是开公司,不能一昧地讲竞争,讲机会成本,讲投资回报率。教育应该赋能,为改变社会的不平等而努力。我们提供的各种条件,不是为了让学生们迅速占据食物链的上端,而是让他们的人格和心智更健全,有学识、有见识、有胆识、更有公益心,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他人与社会,让生活更美好。”

[ 责任编辑:刘莹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