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9-18 09:45:20
  柯和根在陶艺当中至火热衷于色块、线条的组合对比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点线的疏密长短,空间的分割呼应,构成了随机性很强的图式。

这是一个我从未谋面的艺术家。按常规而论,仅凭手中寥寥可数的几份作品资料就来评头品足,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中国历来主张“知人论世”,这样立体而全面的方法引入文艺批评,庶几可免偏颇。不过,西方“新批评”流派的观点恰好执著于另一橛,他们声称文艺批评的第一原则在于作品本文或“本体”,作品本身既是批评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实际上,这两种方式并没有如同一些人所设想的那样水火不相容,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可能只在于考察的角度不同而已。由此,我们甚至不应否认它们之间所存在着的互补性。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江山如此多娇》(综合装饰)25x54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齐心协力》(综合装饰)25x50cm

不管怎样说,这些陶艺作品显然包含着作者柯和根先生的一些独特艺术见解,他的探索已经引发出我的一些感触,而这些问题,在当今的艺术界又有相当程度的普遍生。

中国的陶瓷及其精湛的制作技艺曾经影响了世界。不过,近年用得较多的“陶艺”二字,与以往所说的陶瓷艺术并非同一码事。如果说,以往谈陶瓷艺术更多着眼于型制、釉色、花纹、烧制工艺亦即量化生产的物品自身,后来强调手工艺、单体制作的“陶艺”,所重视的却更在于凸显艺术家本人以及他的个性。明乎此,也就不难明白何以这些年这个陶瓷大国所延续着的陶艺热,竟是因了国外现代艺术的刺激才燃烧起来的。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古币瓶》(综合装饰)35x7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桃园三结义》(综合装饰)25x65cm

1947年,毕加索在瓦洛里镇做出了大量的陶艺作品,这使许多人大获启迪。现在回过头来看,像他那样涉足陶艺制作的艺术家,在二十世纪并不少见。应当说,陶艺这一概念在日本的流行先于我们。但,日本陶艺不像他们的卡通,其风格时尚实在对我们影响不大,中国的陶艺家早早就懂得如何让土与火来传达自己的精神感悟了。远的不说,这十年来的中国陶艺就很多向发展的骄人成绩。有偏重造型或装饰语汇形态的,有突出材质或色温工艺特性的,有着眼传统或现代精神表达的,总体上呈现了一种既不失文化底蕴又具有现实品格的丰富性。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静思》55x15x8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人体》14x4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游系列一》50x15x5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游系列二》50x20x5cm

陶艺这一样式,先天地决定了它不宜过分追逐自然主义式的表现。它不需反映什么摹仿什么,甚至不用着意表现什么。陶艺就是陶艺,就是本体。所谓现实品格,主要是就它与我们的精神体验,与我们生活实态的密切关系而言。由此来说,陶土与手艺的链接,使得我们能够直接进入一个至为广阔、自由的表现空间。现在,再加上火焰那种神鬼莫测的奇异力量,想一想吧,对于任何一个不安分守己的艺术创造家来说,不是致命诱惑又是什么?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痕迹一》35x45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痕迹二》35x45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无限的遐想》50x4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融合系列》45x40cm

于是,柯和根像一个着恋土地的农夫那样多年留连于陶土的世界,涉猎油画国画版画雕塑仍回去主攻陶艺的经历,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必然了。从八十年代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到后来的教师,再到现今任职于上海师大美术学院,从他的作品看,我以为这个人到中年的艺术家,虽然仍不时作着左冲右突的探索,但并不缺乏与年龄相符的深思熟虑。从技艺手法上看,他有时用手揉、压,有时用硬质工具划、刮,有时用软性工具擦、拉。加上陶土上的裂纹皱褶,独特的材质肌理效果,一种粗涩质朴,天然浑成的内在张力就被作者若不经意地整合为内在品质。不消多说,陶艺制作上的技艺手段对于柯和根早就不是需再加留意的障碍。困难的倒是如何超越原有技术元素的约束,从而到达陶艺表现上未曾有过的可能性。有如高明的画家,最高的境界不在得法,而在于无法。“无法乃为至法”,斯之谓也。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大将军》80x4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野战图》56x38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远山系列》(1-6)115x30x15cmx6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高原情》60x80x3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多样的形与色》35x6cmx4

从这样的视角,不难明白何以柯和根在陶艺制作中常常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法。泥条的叠加挤压,表面的打磨刮划应当说是一般做法了,窍门只在于如何运用而已。如果以上这些算不上柯和根太个性化的方法,镶嵌的运用却往往显出他的独具心裁。成品瓷的碎片本来是一种累赘,但在他的作品中,是最具有生机的提神之处,加上色彩、裂口的组合,竟成了画龙点睛一笔。这样大胆而出乎人之意料的运用,既是特色,更是工力。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空间的状态》35x35x8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交织的空间》25x25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一轮红日东方湧》40x21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红日照佛山》60x26cm

柯和根在陶艺当中至火热衷于色块、线条的组合对比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点线的疏密长短,空间的分割呼应,构成了随机性很强的图式。对于他,我以为这已构成了他一套富于个性的形式符号。本来,研究色彩的内在关系,探讨色彩的形式意蕴主要是画家的职责。现在,柯和根却发见色彩在陶艺中具有一种独特的张力,一种不可替代的表现力。连同绘画的某些要素,例如平面构成的某些经典原则,原来也可以改造移植,可以提炼出陶艺表现的新元素。在绘画与陶艺的结合部位开辟出一片广袤的空间,为陶艺的丰富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不仅对柯和根本人,即对于陶艺,又何尝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紫气东来尺寸》45x23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佛光普照》50x23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佛光普照系列一》40x4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佛光普照系列二》60x60cm

在柯和根的陶艺作品中,注重表达现代的形式意味,手法上不拘一格是一大特色,因而它们应当属于现代陶艺的范围。但,在我看来,它们与古典传统,与民间传统,与我们的文化记忆又有着直接的血脉关系。这些作品大多并没有太具体的标题,或称“系数列”,或只有编号。但对着这样的作品,却会使人想起石器的朴质,彩陶的明丽,青铜的谲异,想起人类穿越古今的长长旅程。柯和根的作品,力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往来。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资源,以他个人之力,这样的整合与互补应当说还只是极小的一个范围。如果说,它由此引起的共鸣,是来自我们的心灵深处,它所唤醒的体验,也源于我们的生命本体,那么,柯和根这数十年如同农夫式的孜孜以求,我想,便可以说是得到了最大的报偿。梁江)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佛光普照系列三》50x5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佛光普照系列四》40x4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聖峰佛光》60x6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佛化万象》40x4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点、线、面的空间状态》112x56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点、线、面的空间状态》28x38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迹化》60x6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秋日高原》170x22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长江源上的红日》80x8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藏北四季系列》60x60cmx4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新气象系列》(1-6)40x40cmx9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苍穹》50x5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火焰山》40x4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家常》(青花釉里红)50x50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声韵的交织》(镶器综合装饰)70x25x25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一轮红日东方涌》(镶器)100x25x25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唐古拉山明月》112x27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雪山下的民居》(镶器)90x22x22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律动图》(综合装饰)44x14cm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史迹图》(综合装饰)24x58cm

艺术家简介

整合与互补——著名艺术家柯和根陶艺释读

柯和根

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

现任上海师大美术学院陶研所副所长

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上海书画院画师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历任福建省陶瓷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评委、宜兴陶艺协会顾问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