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正文

潘鲁生:到民间去,发现人间大美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4-25 10:21:45
  潘鲁生是一位十分忙碌的民艺工作者,我们时常可以在各个平台上看到他活跃的身影,看到他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畅想民艺的明天。

到民间去——去年年末,国家博物馆一楼南侧的展厅入口处写着这样四个醒目的大字。这是潘鲁生此次民艺展的主题,也是他四十年来从事民艺研究与创作过程中所践行的路径。与潘鲁生深入对话,便会懂得冯骥才对他的那句评价:他一直站在民间、田野、大地中。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在“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的展厅里,人们常常在一个名为《方寸经纬》的作品面前驻足。十种色彩丰富的民间织布纹样以经纬交织的方式被立体地呈现在一整面独立的墙上。这是民间手艺登堂入室的典型作品,也是雅俗共赏的杰作。饱含乡土气息的织布技艺为何置于博物馆这样的场所也毫无违和感?潘鲁生说可以这样理解这件线性作品:线在传统民间工艺中使用极为普遍,它本柔软盘曲,一旦用力绷直便承载了人的力量;线可织锦布,机杼声声中,花样繁复;可弹墨线,墨斗定空间,横平竖直……借助线可构建出有序且富有变化的世界。线的色彩、长度、曲直、走向不同,所构成的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互动”亦是多姿多彩,其中隐喻着数理规则、时空界限、伦理纲常等丰富主题。他感慨道:“历经千百年的用线工具遇上世代传承的温暖色彩,方寸间穿梭的经纬线,可‘开拓’出一方质朴规矩的广袤天地。这就是从民间来的艺术,是真正的艺术。”

潘鲁生曾在一次关于自己家乡山东的民艺作品展览上展出了一件旧陶罐,在被问及这平淡无奇的罐子有何特殊时,他说:“这件陶罐是从我的老家山东曹县拿过来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奶奶用来放鸡蛋的罐子。当时看到它,就感觉特别美,很多有关家的记忆都在里面。”那一次展览的主题恰恰正是记住乡愁。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在学习美术的潘鲁生常常利用假期到外地写生,看到老百姓制作的剪纸等手工艺品十分精美,就用自己的画作来交换,就这样开始了他民间手工艺品收藏的漫漫长路。他解释了自己坚持“到民间去”的初心:“几十年行走在田野乡间,我从民间艺人身上学到了人间大爱,从民艺研究中感悟到了人间大美,收获了很多研究与创作的快乐。在民艺探索之路上,慢慢理解了那些朴素的乡土物件都是一代代先民了不起的文化创作,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珍贵的人文关怀,那份关于乡土、乡情、乡愁的情怀成为我从事民艺研究的初心,长久地支撑了我的研究事业。我是这样开始的,就要这样坚持,真正走到民间去,才能发现真正的朴素之美。”

在潘鲁生的展览中,常常可以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指着老物件对身边的年轻人述说从前。如果说“从民间来”是潘鲁生与生俱来的乡愁情结,“到民间去”便是一个民艺工作者身体力行的坚持。他要去寻找的不仅是在乡土、民间、生活里的有形的民艺,更是深入民心、民情、民智的无形文化。 

在“人走歌息”中抢救民艺

岁月更迭,历史的车轮在前行时总会伴随着一些东西的遗失与消亡。幸运的是,有潘鲁生这样深情的人,他注视着那些被人们遗落的乡土记忆,视若珍宝,也为民艺面临的传承与传播困境而担忧,他给自己其中一本民艺著作起名叫作《抢救民艺》。

谈及这个话题,潘鲁生眉头微蹙说道:“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型会受到新发展和新变化的冲击,传统民艺也陷入到自己的困境和难题中。如同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民艺也在工业文明极速发展中遭受破坏,而民艺生存环境严峻的根源就是其所依附的民间生活和文化的丧失。”

为何要用抢救二字,他的理由十分有说服力:民艺具有文化、经济、伦理等多重价值。令人惋惜的是,不少濒临失传的民艺会出现“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的现象,隐含在那些老物件中的文化信息也因人的离去而无从考证。在这种情况下,发掘抢救散落于民间的艺术作品,记录其功能、结构、工艺流程以及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用民族志等方式对民间工艺进行全方位记录,十分迫切。唯有如此,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赓续造物文脉。

活态传承,是潘鲁生反复强调的“抢救”核心。

作品《方寸经纬》中展示的斗纹布常见于山东菏泽地区,从植棉纺线到上机织布需要72道工序,织女们能够用22种色线变幻出1990多种图案。潘鲁生说:“这些织法都在民间艺人的脑子里装着。”他始终相信,民艺里面保留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它是“活着”的遗产,要让它“活”在当代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的生命力。当一些民艺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时,我们要回到生活本身去寻找答案,不仅要帮助和支持传承者去守护它们,还要去理解人民的文化需要和生活方式,由此去创新发展,使民艺成为百姓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宏大命题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2021年,潘鲁生团队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前厅创作了一组气势磅礴的主题壁画,采用高温烧制的瓷板画工艺,以1100度高温反复烧制,最终形成色调协调统一、材质坚固、画面壮丽且富有浮雕层次的特色瓷板画。其中《中流砥柱》和《民族脊梁》两个经典画面同样出现在了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而这一次,两幅巨型作品均采用手工绣制,选料精良,每件作品的完成经历了设计、上稿、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等十几道工序,以丝、棉为基础材质在不同色块间来回穿插编结,最终呈现出纤维材质本身的光泽感,且具有柔和温暖的触感。潘鲁生很满意这两件作品的“重现”效果,“观众在体悟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的同时会感受到一种和谐质朴的视觉美。”

展览中尺寸最大的是一幅接近十米长、二米四高的手绣作品——《大匠丝路》,画面取材于我国传统工艺场景,历时四年时间完成,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百工匠作,包括商业贸易、海上漕运、丝绸香料运输等场景,颇有《清明上河图》式的雅致。然而,潘鲁生想要表达的远不止这些日常琐碎,还有更为宏大的命题: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播之路,是工匠造物文化的交流发展之路。作品通过描绘丝路大匠劳作的场面、技艺传承、风俗习惯等诸多与工匠劳作有关的画面,不仅展现了丝路百工匠作的传播历程,再现了丝绸之路中传统工艺的发展与变迁,更让我们从民艺中体悟到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

潘鲁生解释了这些宏大题材的民艺作品被广为认可的原因:“民艺形式多样,富有表现力和创造力。让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民艺与当代艺术创作相结合,是弘扬传播传统技艺的一种创新发展方式。这个展览提供了民艺进行艺术转化的一些尝试性思路——当代艺术可以与民间的观念、民间的工艺、民间的色彩体系以及民间的叙事方式相融合,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恰恰具有其当代性。”

我们不难发现,在潘鲁生的民艺世界里,被百姓尊为“圣人”的孔子、被歌颂弘扬的时代精神都可以以最朴素的织绣、木板雕刻等方式走进当代的博物馆。民艺不再是局限于柴米油盐的“小家碧玉”,宏大的主题也有了另一种表达的可能。传统与现代、雅与俗都在这里带着跃跃欲试的热情撞个满怀。 

传统工艺美术走向现代手工制造业

民艺作品从乡村走进博物馆,只是潘鲁生民艺保护与传播工作的一小部分。展览会如期闭幕,但民艺需要持续的关注度,因此,从传统生活中来并逐渐演变为艺术形式的民艺,如今需要再次回归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什么样的民艺作品才是值得收藏和研究的?潘鲁生说:“那些能够让人自然地产生联想和兴趣,唤起文化记忆,在匆匆忙忙的日子里,给人带来美好和慰藉,带有生活意义与人情味的民艺作品都值得收藏和研究。当下,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衣食无忧,但为什么会越来越喜欢回忆老家的味道?因为这种回忆与其说是在守护记忆与传统,不如说是在守护人心与人性中最本质、最温暖的东西,它让我们挣脱物质欲望的桎梏,重新打量事物、体味人情、感受生活的意义。”将这些优秀的民艺作品发展成艺术衍生品便是一个他认为可行的思路。好的艺术衍生品需要把民间文化创新理念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民间手艺重新回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激发出观者精神情感的共鸣。但只有个别艺术衍生品成为“网红”是远远不够的,民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是他最近在反复琢磨的事。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潘鲁生就“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加强乡村文化与道德高地建设”等话题进一步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发展发挥好传统工艺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自己家乡山东的发展现状,也形成了关于“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思考:以“山东手造”为重点,汇集全国优秀手造品牌资源,致力实现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走向现代手工制造产业,从供欣赏的工艺品走向生活日用品,从重视工艺大师走向全面关注一线工匠,从传统作坊走向现代作坊工场,从“来样加工”的代工模式走向自主设计品牌,从单一经营走向网络多种经营,在服务生活、创造价值中实现中华传统工艺振兴。

在采访的最后,潘鲁生再次强调了创新二字对于传统技艺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传统工艺传承与设计、技术创新结合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们积极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提升了智力产业转化效率,促进了传统工艺美术应用与创新,打造成了一个文化服务、设计服务的经济发展驱动基地。潘鲁生进一步解释说:“关键是要建立适合文创产业特点的管理运行模式,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运行管理机制来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和智能制造设计的高端智库。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运用区块链技术,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创意、创新设计成果转化。此外,发展文化产业,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强设计创新等等都是重要任务。”

潘鲁生是一位十分忙碌的民艺工作者,我们时常可以在各个平台上看到他活跃的身影,看到他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畅想民艺的明天。他越忙碌,我们应该越欣喜,因为曾经被忽视、被遗忘的那些寻常人家的技艺正在逐渐被看见、被珍视。(来源:中国财经报)

艺术家简介

潘鲁生:到民间去,发现人间大美

潘鲁生,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