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11-17 09:41:23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面积3.15平方公里,距威海市区2.1海里。自1985年对外开放以来,景区高扬爱国主义教育旗帜,从曾经封闭的军事管理区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近日,威海市文旅局陆续公布了一批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刘公岛景区入选其中,景区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生动实践。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面积3.15平方公里,距威海市区2.1海里。自1985年对外开放以来,景区高扬爱国主义教育旗帜,从曾经封闭的军事管理区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作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诞生地、甲午海战决战地和英国近半个世纪的军事租借地,刘公岛既见证了中国自强梦碎的千古悲剧,也留下了中国追赶世界的深刻足迹,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情感、最执着的复兴追求。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留下了“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的殷殷嘱托。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叮嘱,更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自觉扛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红色精神彰显出时代的新价值。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刘公岛站在为中华民族永铸忧患意识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现代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不断放大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综合教育优势,倾力打造、精心守护这座中华民族“警醒之岛”。根据产业发展定位,遵循保护和利用良性循环、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近年来,景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以红色文化旅游为主体,以蓝色海洋旅游为呼应,以绿色生态旅游为延伸,从传统观光向新型休闲度假胜地转型的旅游发展新模式。

  刘公岛景区有哪些主要做法呢?

  保护修复式提升,丰富红色文化旅游载体

  刘公岛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7%。岛内人文景观丰富,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清朝海军公所、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生态海岛、人文历史、红色文化、海权文化等优质资源,让刘公岛景区具备了打造国内一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充分条件。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在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上,景区重点打造以教学、会务、体验为重点的文旅综合体。先后对58处文物建筑实施严格保护,累计修复开放面积10万多平方米,通过创新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和新载体,不断加快景区“由静向动、由白到黑、由岛向海、由观光向体验”发展模式的深层次转变,按照“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思路不断完善文旅产品体系。

  2019年6月,刘公岛东泓炮台修复完成,利用炮台遗址陈设布展,景区推出了《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防务掠影》主题展览,甲午战争以来120多年的中华民族复兴历程再现游客眼前。2020年,围绕文物建筑修复利用工作,景区又重点对北洋海军机器局、工程局、鱼雷修理厂和汪伪海军起义旧址进行修复。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政研学一体,构筑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

  威海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近年来,威海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以“梦碎、梦醒、筑梦、圆梦”为主线,集中打造了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

  刘公岛教学区作为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的主题版块,充分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将威海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构筑起胶东地区有影响力的政研学一体化红色旅游产品。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资料片

  在教学点的打造上,景区注重利用大数据、小故事以情动人,利用专题片、情景片、体验馆等丰富视听感受,面对不同教育对象,打造主题课、专题课和小结课,以讲解员的启发和互动式讲解,引导游客和学员主动思索,得出结论,让学员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做到“既感动一阵子,又受用一辈子”。

  以刘公岛教学区为龙头的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有效推动威海红色旅游提档升级,更让“红色胶东”成为威海旅游的响亮名片。截至目前,刘公岛累计接待党性教育学员班3000批10万多人,每年走进刘公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普通群众人数达上百万人次。

  发挥核心产业优势,助力精准脱贫攻坚

  刘公岛作为一家国有景区,始终不忘主动扛起国有企业脱贫攻坚的责任,将景区各类要素禀赋与当地人力、市场、产业资源相结合,利用多渠道、多机制、多平台,通过开展爱心扶贫、产业扶贫、巾帼扶贫等活动,积极响应和落实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号召,践行国企担当。

  在以刘公岛为核心的威海红色文化品牌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分布在乡村的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以及红色旅游点;由景区参与建设的张修己故居(中共胶东特委成立地旧址)保护修复工程、红色胶东干部学院及红色胶东文化院落,也将成为融合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红色胶东革命文化体验地……无论是项目引领,还是品牌带动,有效拉动了景区产业衍生链上的乡村旅游、民宿体验、生态休闲等新业态发展,让村民切切实实享受到红色旅游的红利。

  刘公岛景区有哪些工作成效呢

  用文化提升旅游,用旅游传播文化,用历史的“点”解读国家和民族的“面”,刘公岛景区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国情国史教育等教育功能,使游客于潜移默化中树立国家意识,增强爱国情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明素质。

  在丰富红色旅游形式上

  景区通过建立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影视教学等教学体系,持续挖掘补充教学内容,不断在历史事件的精准性、历史故事的生动性、历史智慧的时代性上下功夫,让历史会说话、让文物活起来,持续增强教学灵活性和感染力。《甲午海战》VR体验项目,让很多游客身临其境。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在红色研学产品开发上

  刘公岛景区以“旅游+”为载体,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爱国励志、国史国情、科学探索、军事拓展等多个研学主题产品,以及海图腾青少年、定远大课堂、“圆梦定远”等红色研学旅游品牌。2018年以来,成功入选“行走齐鲁”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网基地,创建全国第二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通过满足不同客群的多样化、市场化、定制化需求,提升游客对文化、体验、休闲、品质的体验感,近五年来,刘公岛年均接待研学旅游累计10万人次。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资料片

  在助力精准脱贫方面

  景区积极组织帮扶村党员走进刘公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设施及环境改造方面,先后投入将近60万元,为帮扶村进行硬件设施改造。同时,立足从输血扶贫向造血脱贫转变,发挥景区渠道优势,组织旅行社实地考察、踩线,拓大帮扶村客源市场,增加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未来,刘公岛将依托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实现红色旅游与党性教育、海洋旅游的有机融合,让民族复兴的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厚重。同时,将统筹整合全市文旅资源,通过一体化规划、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营,持续挖掘刘公岛历史文化内涵,讲好威海历史故事、红色故事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故事,将刘公岛打造成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中华民族警醒之岛。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以“点”带“面”,创新提升红色旅游品牌——刘公岛景区入选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 责任编辑:林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