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正文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6-07 10:36:13
  站在田横五百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感到很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翻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历史,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探求的兴趣,那就是姜氏政权统治齐国近千年,留下了管仲辅佐齐桓公创造的辉煌历史,而取代姜氏的田氏政权,在长达三百年的执政中,留下的却是一段田横五百士的悲壮故事。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田横五百义士墓

  田横五百士的故事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战国时期齐王田氏的同族。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首义于大泽,群雄继起,逐鹿中原,田横与堂兄田儋、胞兄田荣亦举兵反秦,平定齐地,兄弟子侄相继为王。汉高祖四年,刘邦遣郦生(食其)赴齐陈说利害,劝齐归汉。田横太过于诚实,听信郦生的话,解除了历下的防卫。而汉将韩信却乘机攻齐,破了齐国的历下军,攻入齐都临淄。田横十分愤怒,认为是郦生欺骗了他,于是将郦生烹杀。齐军战败,齐王田广(田荣之子)被杀,田横乃自立为王。刘邦称帝后,他率部下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田横之前的四大齐王

  刘邦担心田横久居海岛,后必为患,乃派遣使者去赦田横之罪,要他赴洛阳,并且宣昭:田横来,大者为王,小者为侯;如果不来,就将发兵加以诛灭。田横为顾全大局,保护部属,乃偕同两门客奔赴洛阳。途中,田横深感亡国之耻,同时羞于向刘邦面北称臣。所以,行至洛阳东面的尸乡时,田横对门客说:皇帝陛下召我来京,无非是想见一下我的容貌罢了。如今皇帝就在洛阳,现在割下我的头,快马飞奔三十里,我的容貌还不会改变,还可以看清我是什么样子。说完之后,先从容、镇定地沐浴一新,再拔剑自刎。汉高祖很感动,下令以王者的礼仪葬之。安葬田横之后,两个门客也在墓旁挖个洞,自刎倒在洞里,追随田横而去。居留海岛的五百士奉诏进京,听说田横已死,也一个个拔剑自刎。司马迁在文章最后饱含深情地赞叹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余因而列焉。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一语点破了田横五百士故事的意义。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历史记载英雄出处

  应该说,司马迁对田横五百士故事的记述和评价,都是很准确生动的,留下的疑问只有一个,那就是田横五百士居住的那个海岛在什么地方没有交代。据“明·万历版”的《即墨县志》记载:“田横岛,相传田横所居。旧有田横庙,今圮。”另在“乡贤”部分记载了田横五百士的事迹,并说:“至今称其所居曰‘田横岛’”。说明田横岛的名字由来已久,而其位置就在今天的山东即墨。后来关于田横岛的归属也有过几种不同的说法,比如一说是在登州,一说是在海州,但均查无实据。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全国解放以后出版的《中国地图册》,明确地标定田横岛在即墨东边的海上。千百年的传闻终于有了一个法定的说法,但是,田横岛上究竟保存了些什么,则仍然是个谜。

  田横岛位于横门湾口,距陆地3公里,总面积1.46平方公里,南北狭,东西长,3个自然村,均衡地分布在东、中、西3个部位,居民有1300多人。岛上遍植黑松,苍翠的松林几乎覆盖了全岛所有空地,连村庄也都掩映在林海之中。自然界的清凉、纯正的海风与田横五百士的浩然之气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使你感受到几分悲壮,增添了几分豪情。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据一份文字材料介绍,田横五百士的故事发生后,当地土民为感怀田横及五百士的气节,将此岛命名为田横岛,在岛的最高处(海拔54.5米)修筑田横五百义士墓,称田横顶,并修田横庙,四时奉祀。现五百义士墓尚存,墓前的田横庙已毁,只留下一块石碑,上书:“齐王田横暨五百义士之位”。至于何时所建则无从考证。

  诗人吟唱慷慨悲歌

  或许有人会说,汉高祖刘邦不是已经答应“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吗?既然田横仍然可以为王,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其实,只要把这种承诺与后面的“不来,且举兵加诛”加以对照,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虚伪性。这种重兵下面的承诺,是骗不了田横的,因为齐国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听信了汉使的欺骗。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在《咏史》中唱道:“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1919年11月23日,毛泽东为湖南长沙赵女士不满包办婚姻而自杀一事写的评论指出:“社会之所以有自杀,是社会将他的‘希望’尽行夺去,而给予以‘完全失望’。社会尽行夺去某一个人的希望,而给予以完全失望,则某一个人必至自杀,如赵女士自杀之类。社会尽行夺去某一团体或某一族类的希望,而给予以完全失望,则某一团体或某一族类必至自杀,如田横五百义士同时自杀。”

  明代即墨县丞周番在《吊五百义士》的诗中写道:

  “山函巨谷水茫茫,欲向洪涛觅首阳。穷岛至今多遗骨,汉廷未许有降王。断碑卧地苔痕重,古庙无人祀典荒。积得灵旗生气在,暮潮风卷早潮扬。”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著名作家郁达夫游崂山时,遥望田横岛,题咏了“万斛涛头一岛清,正因死士忆田横”的名句。当代诗人贺敬之游田横岛即兴赋诗:“史家是非置勿诧,中华千秋浩气存,田横五百殉此岛,海潮如诉告来人。”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追古抚今壮怀激烈

  像五百士集体自杀这样的惊人之举,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今天的人们所以会感到不可理解,除了价值观上发生的变化以外,也可能是由于对当时的情况不够了解,特别是对田横与五百士的关系不够了解。司马迁说:“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何谓至贤?至贤就是说,田横是一位非常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也是非常得人心的人。那么田横的“贤”表现在哪里呢?司马迁在总结齐国的经验时说:“由于太公的圣明,树好立国根基;由于桓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以此召集诸侯会盟,成为霸主。”这里讲了两条,一条是盛德,一条是善政。所谓盛德,很重要的一条是重视人才、爱惜人才。齐桓公不报一箭之仇,重用管仲的故事,齐威王与魏惠王比宝的故事,都被传为历史佳话。所谓善政,就是重视发展经济,关心民生。姜氏齐国的这两条德政,都被田齐政权继承下来。田横利用楚汉战争之机,迅速收复齐国的失地以后,仅用三年的时间,就把原来被战争破坏的千疮百孔的海隅之地,重新变成一个拥有千里沃野、二十万精兵的强大的诸侯国。田横重视恢复经济,重视赈济灾民,每遇饥荒,便用大器具向饥民出贷粮食,而用公家较小的量器回收灾民的借粮,使人民得到好处,人民拥护他、跟他走不是很自然的吗?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徐悲鸿油画代表作《田横五百士》

  说到田横与五百士的关系,我想起了徐悲鸿的一幅油画,那就是他用三年的时间创作的《田横五百士》。这幅画画的是田横赴洛阳之前义士们为他送行的场面,既表现了田横五百士威武不屈的鲜明主题,也表现了田横与义士们同甘苦、共患难,生死与共的亲密关系。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为田横送行者多数都低着头,表情十分凝重,也有人哭泣,有人招手。有两个武士模样的人,或双手握剑,或摩拳擦掌,似乎决心要为保卫田横拼个你死我活。还有一个瘸腿的残疾人拄着拐杖从人群中冲出来,表情激动,好像是要阻止田横去洛阳。而蹲在地上的几位妇孺则双眼直愣愣地注视着田横,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就连整鞍待发的那匹白色战马,也在不安地扭动着头颈,对主人此行表示担忧。更值得注意的是,徐悲鸿把义士中一个穿黄色长衫的人画成了自己的形象,站在人群最前面,双手捏住衣角,低首无语,表现了对田横五百士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画家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坚定立场。《田横五百士》这幅油画,是在1930年完成的,当时民族危机迫在眉捷。徐悲鸿经过三年时间完成的这幅气魄宏大的作品,像利箭一般射向国内的投降主义,很有可能触怒当权者招来杀身之祸,但是此时此刻他已经把个人的生死完全置之度外。显然,田横的高风亮节深深感动了两千年以后的徐悲鸿。

青岛田横岛:站在五百义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

  站在田横五百士的墓前,追寻两千多年前齐国兴衰的历史,感到很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齐国从姜太公于西周初期立国,到康公二十六年(公元前379年)康公死,姜齐政权结束,历时近千年,其间最辉煌的成果,莫过于齐桓公在管仲协助下创立的霸业,留下来的是管仲的光照千秋的治国方略,而取代姜齐政权的田氏新兴贵族集团,从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田常任相国专擅齐国大权起,到最后一个诸侯王田横英勇就义,前后不过三百年。那么,田齐政权给后人留下的又是什么呢?

  应当说,它留下的不仅仅是千里沃野、渔盐兴旺的物质基础,而且也留下了一笔惠及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那就是田横五百士的伟大气节。

  伟哉齐王田横!(王仲莘,本文原载于《齐鲁晚报》2006年10月11日,作者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 责任编辑:张乐臣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