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1-15 10:53:29
听新闻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王朝刚似乎是一位“非典型”艺术家。

已然功成名就的他,外表敦厚、平时行头很随意,见人脸上总漾着一份可亲可敬,略带川味口音的招呼总是透着亲切。他的人生过往并没有大起大落的坎坷遭遇,倒是点缀着趣味横生的经历。与之交谈,他也没有艺术家群体中常见的各种作派,比如没有张口就来的艰深晦涩理念,没有标新立异的清高孤傲,没有睥睨天下的肆意臧否……相反,他对世间生活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和热爱。觥筹交错之间,他对各种美食的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招待远方客人那种一见如故的周到热情,浑然间,让人不觉面前是一位享誉画坛的艺术家。

不了不了,谢谢老师,真吃不动了。

太客气了,我们此趟主要为请教领略老师的艺术而来。

直到此时,王朝刚的一番回应多少颠覆了我们的既定思维,纠正了我们理解上的某种促狭:“人还是要有很多生活的方式,要有很多生活趣味嘛。如果只是在画室里面闭门造车,你早晚会枯竭的!”

大道至简,质朴的言说阐释了艺术真谛。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明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道:“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王朝刚日常也许还有着其他癖好,比如足球、游泳、武术。但最大的癖好就是画画。只是他不强调,不刻意、不张扬。他将他自己所有可能让人感到怪诧、激烈、夸张、尖锐的特质,统统进行一番中和、发酵、酿造,外化在他艺术表达的世界里。而当他从画布再回归到生活中来的时候,我们认识到的是一个有着寻常快乐和烦恼的王朝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于是,从王朝刚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创造那种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确实也未觉察到什么枯竭的蛛丝马迹。他对自己的创作,仍然保持着一些“慎独”的态度,对绘画“实验性”的探索热情,几乎可以媲美他安利重庆美食的强烈程度。在氤氲着艺术氛围的重庆,在缭绕着火锅烟气的山城,我们拜访了艺术家王朝刚,短短两天时间里,我们见识了一个别样的艺术家。

01

转译

从石刻之乡到油画世界

无疑,从王朝刚身上我们还是能领略到古典主义的人格气息和气质,而这与王朝刚自幼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他从小就生长在举世闻名的石刻之乡——重庆大足,那些规模宏大、技艺精湛的大足石刻,将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植入他的生命之中,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他的创作语言。

虽然同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区别于龙门、云冈石窟和莫高窟,大足石刻是唯一一个造像于南方的石窟艺术,也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王朝刚的老家就在大足北山石刻的山脚下,小时候的他,每天跑步都会跑去北山上看一看那些石刻雕像。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那个时候对于大足石刻,其实那种美的认识是很粗浅的,就觉得好看,还没有真正从文化上,或者是从艺术上去认识它;但是也许它就是一个引子,让我养成了一些对艺术的爱好,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对美的认识。”

正如王朝刚说的那样,从师范时期的绘画兴趣班开始,到在大足文化馆的绘画学习,再到工作两年之后辞职参加高考,最后以文化、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系,一直学习到取得博士学位……努力与天赋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对绘画念兹在兹的“癖好”,就不会成就今天的他。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王朝刚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利用传统资源重新阐释、重新建构一种新文化的艺术家,这一点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他在1998年创作的《山海经》系列作品,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资源直接进行整合建构,每一个笔触都好像“充满着一种精灵般的生命”在骚动。到了创作《解析中国山水》《山鬼》等系列作品时,王朝刚已经在尝试利用油画的语言,去解析传统水墨里的山水花鸟意象。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他还常常在中外经典文艺作品中取材,山海经、中国山水、印象派等文艺经典中出现过的神话人物、动物、花草被大量移植和借用;这种对传统文化、固有视觉符号的现代性“转译”,在当时看来,其实已颇具实验性质,那些更为强烈的笔触以及更有冲击力的色彩运用,也为日后他作品中大量波谲云诡的视觉造景奠定了基础。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02

碰撞,

艺术与武术,东方与西方

稍稍处久,你会感受到王朝刚身上还有一股“侠气”,这不光表现在好客的豪爽中,当他放下画笔,随手拾起一根双截棍娴熟舞动,这份与画家迥异的气质更是跃然而出。

兴趣广泛的王老师或许自己也没想到,中学时对武术的爱好,会成为日后他旅欧访学时的一张社交名片。2006年,他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去法国做访问学者,那是他人生第一次来到油画的核心重地。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巴黎也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城市,有时候这种文明的交汇,就会产生一些冲突。我记得当时我所住的那个区,就有很多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移民青年,他们在一起和你交流的那种方式,由于文化差异的关系我最开始是不太理解的,甚至打招呼的方式,跟你说话的语气,都让人很不习惯。

后来我经常早上锻炼练习一些中国武术招式,特别是双截棍,让他们觉得,哎?东方的文化真的很神奇,后来一些人就和我成了很好的朋友还知道我是画画的,他们对艺术家特别尊重,我就这样在巴黎多了几个‘徒弟’。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王朝刚的中国功夫确实给法国朋友带来不少惊艳,而与此同时,欧洲艺术的魅力则给王朝刚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看博物馆,去跟当地各类艺术机构、画廊的艺术家们交流体会,这种文化的碰撞让他对自己的创作理念、手法进行重新打量和反思,并开始尝试利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构重塑一些西方传统绘画作品。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在巴黎郊外的奥维尔小镇,王朝刚参观了很多印象派大师生前居住、创作的地方。他看见了出现于梵高画中的奥维尔教堂,还有那片群鸦飞舞过的麦田,那里甚至就是梵高最后自杀的地方。

法国人对待艺术顶礼膜拜的态度,让王朝刚很受触动,那时欧洲自然环境,尽管已经处于后工业时代,但其呈现也让他对“色彩”有了更深的理解。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因为中国传统绘画以前是随类赋彩的,而且墨分五色,大多数内容都是黑白关系来呈现的。“而当我在奥维尔看到这些印象派大师的作品,和他们曾经描绘的真实场景时,也发现关于色彩的理念、表达方式,东西方确实有很大差别。后来我不断把两种表达的语言方式、甚至于色彩的表达,都相互进行了一些融台。”王朝刚说。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于是我们在王朝刚的很多作品中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明明是一幅山水或花鸟画,天空、背景却置换成了几何排列的彩色条纹。用机械化的方式将制图般的工整条纹,与自由写意的前景笔触形成一种强烈的冲突对比;诞生于农业社会里的艺术意象就这样被置于一种工业化的时代语境之中。而那些条纹,也如同另外一个坚实的骨架支撑起了画面,带来视觉上的极大张力。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工业般硬朗的印刷式条纹,正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设计元素,恰恰又为王朝刚油画的当代性注入了一个明显的视觉语言符号。这些或许都是旅欧之后,文化碰撞经历留下的结果,它们体现了王朝刚对画面中“力量”的把握,在坚硬与柔软之间,他总是在尝试寻找更多实验的可能。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03

审视,

诡境之中的现实观照

从欧洲回国的那一两年,国内刚好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时期。那些年飞速膨胀的物欲,也在改变人们价值观念的同时,悄悄勾勒出了一些浮华斑驳的轮廓。

受到这种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此时王朝刚的创作,除了在视觉层面的绘画实验之外,在题材上,也逐渐增加了对环境保护、物质狂欢、精神空虚等社会议题的关注。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如在《迷失的世界》组画以及《后花园》系列之中,出现了大量死去的鸟、破败的废墟、瞪大双眼窒息的鱼等画面元素,在构造起荒诞诡境的同时,体现了王朝刚对那时环境问题的担忧与无奈。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而灵感来自于湖南、浙江卫视选秀节目的《梦想中国》《超级女生》等系列作品,在图像上则从传统仕女画和月份牌入手,用中国图示化的表现方式刻画那些追逐梦想的时髦美女,用人们最熟悉的富有古典美的仕女画图式来描绘当代的时尚和浮华,在解构经典的诧异中寻求现实的特征。

这些充满戏剧色彩的夸张景观,成为了王朝刚艺术世界中的另一大风格。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你的作品一定跟那个时代要有一种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实现,比如说形式语言的当代性,视觉审美上的某种时代范式,还有就是在观念上、表达主题上,都跟这个时代产生印证或者镜像的关系。那么这样的作品,它就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批判性。

关于眼下这个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时代,王老师亦有属于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这是一个屏幕化认知、阅读和交流的时代,透过屏幕我们看到太多的是光怪陆离的“城市森林与幻象”,但当你有时面对一片真实的树林、一堆草甚至一块苔藓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自然的东西,会默默呈现出一种巨大的生命张力,只是经常被我们忽视。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所以在王朝刚最近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他放弃了一些张扬向上、热烈耀眼的花卉绘画,转而将更多抽象的线条、凌乱的笔触用于山石枝桠的描绘之中。

他试着采用更多综合材料进行创作,将很多植物的痕迹甚至植物本身被遗留在画布之上,希望以此形成更加丰富耐看的层次,而那些具有手工感的、不可控的细节关系,同样可以视作是他对后技术时代,AI图像给艺术创作带来的消解性的一种对抗。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实验,是王朝刚时常愿意提及的词汇。

从传统文化氛围里成长起来的他,既利用了这种传统资源,同时又在创作中不断打破、融合、重建着人们对传统的看待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王朝刚对于实验性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过。

就像我们很难用一两个词汇或风格描述去概括他的作品,对于王朝刚这个人本身,我们也很难去简单定义。就像一枚切割打磨后的钻石当光线透过它的时候,会折射出不同的光彩。

或许在身份之外,在画布之上,在生活之中,王朝刚还有着更多的光彩,等待时间,去一一折射。

(来源:乙观)

艺术家简介

王朝刚丨时刻保持“慎独”的行为态度和对“实验性”绘画的探索热情

王朝刚,1975年出生于中国重庆。1995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1999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2002年获硕士学位并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06-2007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留学访问,2018年考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现任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处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重庆市油画学会秘书长,重庆市美协油画艺委会任办公室主任。

作品参加《第7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际艺术双年展》《第17届孟加拉亚洲艺术双年展》《流变与共在:中国新现实绘画》等国际性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和私人收藏。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