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著名画家赵英水、韩玮共绘牡丹图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12-25 09:26:41
听新闻

描绘一座城,不必状其貌,只需写其魂。牡丹是菏泽的文化符号,也是这座城的灵气所依,岁岁年年,芳华永续。历代丹青画卷常见牡丹图,取其富贵圆满的吉祥寓意;当今画家寄情于牡丹,重在歌咏它旺盛蓬勃的生命活力。岁末凛冬,让我们跟随画笔看花开。在翰墨馨香中,又一个新春即将到来。

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著名画家赵英水、韩玮共绘牡丹图两位画家共绘繁花(左起:韩玮、赵英水)

走进画室,便看到两张笑脸——赵英水、韩玮两位先生的“约绘”已经进行了一会儿了。画友之间的合作,让人很安心——不可能画“坏”,只可能出彩。他们有说有笑,创作状态比较松弛,画面却始终呈现蓬勃的笔墨势态,应该就是“写意”的味道吧。“意”又是什么呢?

善于剪裁的画家,都是“会意者”。意,是花香,是春色,是“东风意”。赵英水说:“花鸟画家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键看选择什么,传达什么。”韩玮说:“牡丹‘国色天香’,红牡丹更有一种象征意义,最重要的是画出它艳而不俗、雍容大度的气质。”

请将手机旋转至横屏欣赏

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著名画家赵英水、韩玮共绘牡丹图

象征意义是精神层面的,笔墨的格调也是无形的,修养之深浅、品位之高下,落笔着墨见分晓。

笔肚含水,笔锋蘸上曙红色,赵英水投入一场盛大的花事,一管长毫,起起落落,红衣浅复深,明艳疑欲语。花尚“活”,石须“坚”,韩玮在右侧画山石,以枯笔取势,以湿笔求韵,赭石色皴染之后,磐石沉着安稳,成为花儿们坚实的依靠。

牡丹的枝干和叶子“三叉九顶”,结构复杂,最难取舍。赵英水删其繁,在不失其特点的基础上“就其简”。笔墨不着色彩,以水墨之调和、落笔之先后,形成丰富的层次。看他用笔,笔笔独立,不蔓不枝,却又笔笔呼应,顾盼有情。穿插枝条时的用线,应似书法中的“屋漏痕”,在顿挫中求得凝练。赵英水说:“写意画的线条,不仅要勾勒所描绘对象的形态,还要有适合的运笔方式。表现枝叶时,以线为骨,把握节奏,笔不离墨,墨不离笔,墨和水的变化,可以成就无数的可能。”

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著名画家赵英水、韩玮共绘牡丹图《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局部一

“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得“意”者,以简驭繁,水墨浓淡变化万千,写自然之韵味,得文人之意趣。

笔墨一层一层深入,画面随时随处调整。两位画家着眼画面空白处,再三忖度。韩玮说,国画中的留白也是画的内容之一,它和画中其他有形的事物一样,有疏密,有层次,是需要认真经营和布置的,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的道理就是如此。

韩玮在磐石旁增加了一些杂草,又在周围点苔。他说,任何笔墨和色彩的运用都要从整体来考虑,画面以曙红的花朵、赭石色的山石为主,石头再加点石绿色,配以花枝、花叶深浅不同的墨色、线条,使得画面既丰富又不繁杂,达到一种和谐之美。他用笔含蓄,用墨和润,用色典雅,文人书卷气溢于笔墨之间。

合作最怕的是“各唱各调”,赵英水、韩玮两位先生配合默契,对画面的处理方式也比较接近,作品如出一人之手。说起来,他们二人有不少共同点:都擅长写意花鸟画,“一生心事为花忙”;同为高校教授,教书育人数十载;性情也有些相似之处,“亦狂亦侠亦温文”。在山东美术教育行业,他们都殊有贡献。赵英水早年参与创建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并担任负责人18年之久,在进行学科建设的同时,他曾对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研究,并融会于教学和自己的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中。他的紫藤作品,以气取胜,一扫柔媚脂粉气,深受欢迎。近年来他的题材愈来愈宽,田园系列创作常让人眼前一亮。他特别赞赏潘天寿先生的主张,认为花鸟画的布置应以势为主,气要盛,势要旺,力求在画面上造成蓬勃的生机和节奏韵味,达到中国绘画特有的生动性。韩玮对写意花鸟画气韵的追求与赵英水十分一致。他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数十年,教学相长,在自己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投入国画研究,《中国画构图艺术》是他众多学术著作中的一部,自2001年出版后,至今已经再版十余次,影响深远。章法的讲究和结构的严谨,是他写意花鸟画的特色,他善于在画面上造势、破势,尤其是对空白的运用和对画眼位置的把握,既富于变化又含蓄自然,体现了写意花鸟的美学品格。

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著名画家赵英水、韩玮共绘牡丹图《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局部二

如果再说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对写生的重视。比如牡丹,就是他们每年都要写生的对象。“画牡丹易,画好不易”,赵英水说,牡丹和其他花卉一样,要通过认真观察、取舍,选取其典型性,才能既保留造型特点,又具有艺术性,源自生活,高于生活。

“为什么都说画牡丹容易俗?”我想起常见的俗艳牡丹图,就把这个问题抛给韩玮先生。他认真地回答,“牡丹作为国花,本身非但不俗,而且雍容、高贵、典雅。我们看有些牡丹画很低俗,主要是指表现方法的俗:一是用色不当,或红花绿叶,甜腻不堪;或色墨混浊,脂粉气浓;二是造型僵硬,不懂取舍,缺乏生气,工艺味重。三是不懂章法,构图不当。牡丹深受国人喜爱,也是书画爱好者最常涉猎的题材,而上述三点是易犯之病。”

牡丹作为国画传统题材,历代有不少佳作,但多为工笔画,从明代徐渭开始才有了写意牡丹,之后由海派画家们推广开来。谈到艺术的创新,韩玮和赵英水都这样表达,“艺术的创新,是要根据现在的审美眼光,找出传统绘画可以改善的地方,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探索。写意画可以使人产生许多联想。我们在创作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丰富它的内涵。”

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著名画家赵英水、韩玮共绘牡丹图韩玮(左)、赵英水与完成的画作合影

花逐轻风次第开,叶随画笔参差长。红牡丹的“约绘”时间不长,再回想起来,却有种隆重的仪式感——落下的是笔墨,呈现的是春光。观看的人,满眼春意,仿佛走进菏泽花乡。听说,菏泽花农早就掌握了牡丹冬季开放的绝技,真了不起,而书画家们可以让牡丹在宣纸上四季开放,也是“壮观人间春世界”的妙思巧构。

观看牡丹图,觉得有趣且有力。自然和笔墨世界,都是有意味、有生命力的天地,让我们体味静好,也汲取扩展人生维度的力量。做一个生活和艺术的“会意”者吧,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愿我们能一直葆有待花开的心境、涉激流的勇气。(来源:大众日报  霍晓蕙

画家简介

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著名画家赵英水、韩玮共绘牡丹图

赵英水,1955年生于山东省历城县(现济南市历城区)。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山东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院委、山东美术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成员。

剪裁东风意 花奇莫若春——著名画家赵英水、韩玮共绘牡丹图

韩玮,1955年12月生,山东省诸城市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山东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济南画院特聘画家、济南市美术馆理事会理事。山东省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美术教育家,中国花鸟画画家。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