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开启西北美术创研新征程,回顾首届西北中国画学术研讨会的方向与价值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7-30 11:11:22
  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甘肃省文联、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兰州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兰州财经大学西北中国画研究院揭牌暨首届西北中国画学术研讨会”在兰州财经大学召开。

开启西北美术创研新征程,回顾首届西北中国画学术研讨会的方向与价值

西北中国画研究院揭牌仪式

长久以来,“西北”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襟滋养着美术家艺术实践与学者理论研究。面对西北醇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多样的自然地理样貌,如何在继承中发展,依托自身的文化本体和艺术本体增强艺术的语言形式与精神内涵,是西北美术着力要探寻的命题。曾在2021年12月4日至5日,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甘肃省文联、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兰州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兰州财经大学西北中国画研究院揭牌暨首届西北中国画学术研讨会”在兰州财经大学召开。

开启西北美术创研新征程,回顾首届西北中国画学术研讨会的方向与价值

西北中国画研究院揭牌仪式嘉宾合影

研讨会由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北中国画研究院院长马刚主持。开幕式上,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胡凯指出,西北中国画研究院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历史使命,构建西北美术创作、研究的学术体系与话语平台。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表示,研讨会有助于揭示西北地区中国画形成、发展的过程,拓展西北地区中国画研究的学术视野,从而推动中国画在西部地区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期望,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拓展西北美术创研的内涵与外延。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指出,西北中国画研究院的成立是21世纪中国画扩大版图的重大任务,创造属于新时代的西北中国画;对于西北中国画的研究,将扩展人们对中国画历史的认知,建立更为久远的史学概念。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表示,西北中国画研究院及相关创作与研究工作,既关注艺术研究的最新坐标,又弘扬西北地区优秀的文化精神,值得美术界关注、期待和参与。

本次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回归与出发”,“回归”是续接传统文化基因,以期再次唤起对西北美术的关注;“出发”是面对时代要求,探索中国画价值回归与学术延伸的新路径。与会学者就西北中国画主题、风格及历史研究,敦煌资源与中国画创作的关系研究、中国画创作与丝路文化传播的方式研究、中国画现代转型问题研究、中国画研究中的地域性与国际性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学术评议和互动交流。

回思传统:文化回归与中国画现代转型

凝聚共识,集中讨论西北美术资源的现代价值与方位。20世纪初,中国美术因受到西方艺术的冲击而展开了关于中西融合、本土传承与现代变革的争论与反思,由此引发了一场文化回归与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思考与践行。西北美术资源成为中国美术现代性探索中理念变革与题材拓展的重要借鉴与载体。尚辉肯定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术家的西部之旅,开启了中国现代美术对西部表现的历史,打开了传统中国画面向底层民众书写的新通道。当下,在全球并行互动下现代性的中国经验如何凸显,文化在地的多元变更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内在需求。

本土艺术的现代价值无疑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所呈现的艺术新命题。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黄宗贤从空间、方位和人文的角度,认为西部题材与西部意象的表达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需要,是民族与文化精神的视觉呈现。只有充分理解西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才是探讨西部之位、西部之变和西部题材为什么会在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经久不衰的根本。

在中国画现代转型的百年探索中,西画成为中国画走向现代转型推进器的同时,也在不同层面消解着中国画的本体,这是中国画家需要警惕思考的问题。《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平认为,中国画从“文人画”到“画人文”的现代转型,逐渐走向表达人文、表达自我文化格调和境界的“体格转型”。汲取以“格调”“境界”为品评模式的传统审美养分,重回以传统中国艺术为参照系的发展轨道。

延续转型:再识笔墨与大美术格局形态构成

中国绘画在传播的过程中,突出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精神与中国笔墨精髓的表达,强调“笔墨与造型”“写实与写意”“大美术”“融合”“传播”等高频关键词。“大美术格局”的重构涉及多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等领域,涵盖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整体范畴。当下中国画创作面临传统意涵的缺失,重拾与重审中国画的主体精神被呼唤。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道释思想,蕴藏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生命性、主体性、乐舞智慧、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屈健从主题、风格、价值与贡献等方面,解读了“长安画派”特殊的叙事模式。他指出“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的探索是新时期美术的新变,“承继—转型”共同构成了中国现当代美术与国家、民族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主潮。北京画院研究员马明宸与西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艳卿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石鲁艺术作品的构思立意和技巧手法展开论述,阐释了特定历史时期石鲁创作过程中在构图、视角、笔墨语言、艺术心理等层面所做的新探索。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金成辉表示,西北山水画在图式、笔墨和意境上皆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审美范式,体现了当代山水画价值观念的嬗变。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魏辉认为,当代山水画艺术创作需要进一步丰富“点景”的时代意涵。

刘万鸣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讨论了中国画的“写实”概念,并在当代国际语境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自然之真”“品相之真”“性情之真”进行符合文艺创造规律的阐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阴澍雨则站在写意画发展现状与当下意义的立场,强调将技法与观念割裂开来是中国写意画问题的症结,忽视写意精神的探究,流于对原有图式特征的模拟,导致中国画呈现精神内涵不足的现实问题。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孙博则围绕个人的创作案例,探讨敦煌资源在不同艺术媒介语言中的延续和转换。他试图与传统对话重构经典的叙事方式,其实是对敦煌历史文化自然的再发掘。

开启西北美术创研新征程,回顾首届西北中国画学术研讨会的方向与价值

马刚 浩然天地秋 中国画 178cm×89cm 2007年

面向当代:重装出发与西北资源方位延伸

面向当代,古今并置,集中研讨并重估中国文化的价值,力图重新梳理中国艺术与时代使命的呼应关系,自觉、自信、自主地创造并传播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伴随着国际竞争与国家形象提升,西北的自然人文资源如何与世界美术发展态势的互动中凸显出中国经验,是当下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廷信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对西北在中国艺术方位中的价值作出阐释,“西北”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文化概念,以西北的精神意象结合西北的历史文脉,去书写“西北意象”与“西北画风”,为西北美术题材的选择、创作的定位以及格调的形塑做了指引。

“一带一路”倡议,在更大范围实现丝路文化的价值延伸,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关于敦煌艺术图像的解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就“图文互证“与“语境构建”这两种艺术史研究方法,提出敦煌艺术的图像传统具有较强的“范式”或“仪轨性”特征,“图文互证”是利用敦煌资料研究艺术史最基本的方法,而“语境构建”强调对相关个案进行历史话语环境的复原。河西学院副教授冯丽娟回思“本土西行”是抗战背景下,国家层面与美术家个体回应民族艺术“复兴”的诉求。湖北美术学院教师赵婧从审美意象切入挖掘西北石窟艺术的美学精神,认为当代中国画创作应该从文化根性和精神性上介入当代艺术。兰州财经大学副教授庞颖阐释“甘肃黄河岩画”为我们判断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民族早期的交流,提供了详实可见的图像资料。

在全球化语境中,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当代价值观念,呈现出新时代的美术话语诉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以“丝路文化主题美术创作生态及其展览传播实践”为主线,提出将“一带一路”作为历史叙事的文本实现文化价值的输出是策展实践的时代课题,他认为“一带一路”主题艺术创作中出现概念化、雷同化、一般化的问题,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套路化、模板化、标签化的症结都是需要我们反省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菁汝围绕中国传统书画与中国美育精神的话题展开,认为中国传统书画中蕴含着重要的美育精神。《荣宝斋》杂志主编李向阳希望西北地区的美术创作与研究能与学术媒体更好互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社科学术事业部副主任蒋文博在做学术总结时强调,本次研讨会有三个特点:一是以“西北中国画”为母题展开系统深入的讨论,梳理西北中国画的基本脉络、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惑,让工作目标更清晰。二是艺术家、理论家和批评家共同参与研讨,在价值发掘和重构的基础上,为自觉的、自信的传播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提出对策。三是针对性地把西北、中国画、艺术精神、传统艺术作为主题与问题展开了理论的探讨。

本次学术研讨会发起人马刚表示,中国画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是中国画自身的问题,还涉及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画的边界、本土美术资源价值的探索等。西北美术作为中国艺术版图中重要的部分,其发展与建设要主动融入国家美术建设大格局中共同探讨,以开放的意识与全球化的视野,聚焦国家、社会价值导向,充当历史接力者的角色,革新观念并激发创作研究活力。他期待西北中国画发展有更多的同道共同面对、共同融入、共同研究、共同推进,开启西北美术创作和研究新征程。(冯丽娟,河西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甘肃省2019年社科规划项目“20世纪敦煌艺术史研究”[编号:19YB112]的阶段成果)(来源:中国美术报)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