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7-10 14:10:50
  从孙博文的绘画谈起,使我产生了许多深层次的思考。思来想去,总有一种力量油然而生,那种力量里,有现代人的审美目光,有传统艺术价值之衡量。它会凝聚成一种画面流,闪电般的去刺激着你的内心。

笔墨任意之艺术

——谈孙博文绘画上的艺术

从孙博文的绘画谈起,使我产生了许多深层次的思考。思来想去,总有一种力量油然而生,那种力量里,有现代人的审美目光,有传统艺术价值之衡量。它会凝聚成一种画面流,闪电般的去刺激着你的内心。那种刺激,有他绘画构图上的任性,有他笔墨和色彩上的放浪,并充满着一种现在艺术力量上的想像。那种神秘的力量,就是中国艺术中的想像,它将奔向哪里?它又源自何方?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万里长空彩云舞》 

144cmX360cm

 2001年作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乘月天水合》

144cmX361cm

2001年作

释文: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一、博文绘画艺术之未来

欣赏博文先生的画,好像他在用笔、用颜色告诫着我们什么。他的山水写意、墨色上的放任、用彩之玄妙、构图奇伟又似自然天成,使你极有可能在他的笔墨间,寻找到你可以去想像的山山水水、小桥人家,以及空中的电闪雷鸣。他在告诉我们,未来人类的审美志趣和审美追求以及艺术创造,可以在抽象中表现出具象态,可以在具象物态中抽象表现出人的思维本能。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仰视天空的目光,去遨游太空;可以把烦躁忘却在纠缠中,把你心目中一切,可以搬到云彩中去赏玩,又可以潜移在你内心中去珍藏。这就是艺术的艺术,把传统艺术转换成一种神秘的力量,把现代超想像的艺术心灵,用中国人的笔墨纸砚挥霍出炫一般的光。同时,带着人们的思维,走向未来的未来,走向太多深奥的想像中去。这就是现在中国画的艺术,这就是艺术上求新求变的时刻,这就是中国画中的笔墨怎样才能转化为中国人的艺术。它将从过去走进现在而径直地走向艺术的未来。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万象生辉》

145cmX716cm

2001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每每看过博文先生的画作,都会产生一种凝思冥想,原来中国画的笔墨,世间万物的色彩,还可以这样尽情的去玩耍。

中国人的水墨、色彩动机是否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目光?这是传统文化中把握好艺术,把控好技法,去做继承和建造的新文化形态。造就这种新态文化、新艺术,一定会引动众多艺术家的思考,这种思考现象,我暂称为“艺术新态”,准确的来说,是文化新态。那么,孙博文的绘画理念是怎么来的?在此时代我们又能获取什么?那种绘画艺术的自流态,它又要走向哪里?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的?这种言不可言的绘画艺术,凭添了几番黎明前的思考。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春林环翠》

452cmX144cm

1998年作

  尤其是当代的,新知识青年朋友们,他们带着不同于传统文化的理性目光,带着科学思维中的无限想像力,所形成的现代审美理性,去面对当今的四面八风。青年朋友们该怎样去做艺术感性和艺术美学的对抗,该怎样去做艺术理性和生活美学上的愈合,去收拾起他们的艺术人生,创造着属于他们的这个时代的生命艺术?这个时代的艺术,中国画上的一切艺术问题,博文先生的笔墨色彩正在作答。

  这是一个艺术家的问题,也是一个商业文化的问题;是一个艺术家和艺术品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中国文化上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是充满创造,充实自己想像的时代。

  能否把传统的审美活动放置在科幻想像中去?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现,人们把上帝留在心里,把审视度伸向了理性。从天地人间引向太空,从过去导向未来。并将那种存在倾向、生存理性、审美情怀放任在自己的个性中去,去做自我破立的陶醉。早在二十多年前,博文先生己经在作某种艺术构想。这就是博文先生的艺术、绘画与时代的局部契合。

  当代人的审美训练,一部分来自中国文化中的自然天趣,一部分来自中西方艺术交互上的应度。并生长着对科技制造,对生物复杂多样性的审度,对颜色多层性的捕捉,增加也补充了中国人的审视角度和趋美选择。

  我们对中国人的绘画、中国人的书法、中国人的建筑、中国人的服饰都在做心理准备和精神上的肯定与替代。首先我们要做好对中国文化的溯本清源,并把自己的艺术生命去做选择,去做比较。这种方法上的决择,是用西方文化中的哲思逻辑做比对,做手段?还是用东方文化中的“仁道”去育化自己的世界,来成就现代人的艺术观,审美观,经济人生观?博文先生的绘画己经集成了经验,已经在做艺术实践,博文先生的一生努力已经在证明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凤舞九天》

310cmX123cm

1998年作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大千世界》

244cmX123cm

2001年作 

  二、博文绘画艺术之解析

  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长在中国人的心中。中国艺术源于自然的启蒙,源于文化的自信,又源于人的社会,也源自于中国画上的笔墨个性之创建,同时,也源于自然地理及工具材料。

  中国文化重礼乐,即道义和乐趣天成。周濂溪教二程寻孔、颜之乐处,未教二程寻孔、颜之道义,以此,艺术人生高出道义守成之上,故乐天知道既是艺术,即为道义。

  孙博文一生重艺术,重育化,一生为学为教(可见生平谱系),又乐见笔墨,乐于道义。他的一生为人处世有风度,如同他的画面有气度一样,洒脱自然,沉着快意。这是关注博文先生之根本因,这是我要评说的动因,这也是山东美术、中国美术所重视的本源。

  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孙博文他们那一代的文化人、艺术家,是怎样完成他们那个时代的艺术观察和观念?他们的文化立埸、艺术理念、笔和纸、墨和色、彩和形是一个什么精神上的肯定?那种艺术之精神来自于哪里?固然,他们的艺术完成了他们的文化使命,历史和时代赋予他们艺术影像。如果我们的目光仅看到的是笔墨变化,色彩构图上的创建,忽略了笔墨背后的那一股文化和己经形成、将要形成的艺术理念,就如同我们这一群人站在一堆棉花垛上,去采摘满山满树的枝头花。看似满眼都是花的色彩,周身都是花的自然香,似乎我们忘记了、忽略了滋养花的土壤和挻拔的根茎。我们的脚根是软绵无力的,用脚趾和手握的力量是把握不住心灵深处的激情的。

  我们该怎样看懂看透中国绘画,进一步欣赏中国艺术的芬芳,培植好我们心目中的文化理念?怎样看懂孙博文的绘画,看透孙博文绘画上的艺术表现?怎样去做艺术品投资?仅是资本和艺术市场上的做作,对中国绘画、中国人的艺术而言是没有从本质上、从文化角度上去注入灵魂。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风吹万木春》

359cmX96cm

2002年作

  三、博文绘画艺术之本源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人的艺术和文化。首先我们要看从事艺术的人们,是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看他们怎样在艺术上进行思考和文化上的自觉;看他们的技法表达中,怎样去做他们的文化表达,艺术和生存方式上的表达,这种表达是否助于人类人性之表达。当然,文化立场与艺术表现有它的趋同相异性,绘画和艺术之关系也是如此。艺术方向和绘画技法,有它的不同时代之解读,不同风格之追求,不同笔墨之利用。来源于文化、生活,来源于绘画技能上的师承关系;来源于多种文化艺术上的交流汇总。众多艺术家的笔墨是如此,孙博文的绘画艺术也一样。那是一种个性自由、智慧方面的一种展开。西方文化中称之为“个人主义”;东方文化中称之为“个人中心”。纵观之下,古今如此,将来亦是如此。

  “个人中心”就是中国人的礼乐,礼兼宾主,人我,乐亦在其中。礼乐即人生,即艺术,即道义。可以这样说,博文先生的艺术就源自这种礼乐,他绘画创想就来源于那种宾主秩序,人我之分的文化理念。对笔墨纸砚的安排,对色彩线条的调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连属关系,避就关系就是中国人的艺术观念,也是孙博文绘画作品中的色彩、笔触、构图之表现。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山河云天外》

359cmX143cm

2001年作  

  中国艺术更重要的是德性,这样艺术中的艺术价值,便有了判定高低的基本准则,书如其人、文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明未清初书法家傅山,元朝画家倪云林,宋代文豪苏轼,唐朝颜鲁公便是这个立场上的代表人物。从艺术角度上讲,这里仅是艺术上的一种角度。在历史上能够担当起“人物”二字,便是一个很伟大的称谓。而今的裕华时代却不尽人意,个个都说自己是个“人物”。

  人物是组成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同时,人物不可能代表文化和艺术态势,虽然说有它的引领作用,时代时尚的意义。但是,对于所谓的人物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做区分做理解,这是一个一定要引起高度关注的解析。否则,就会导致中国文化艺术上的偏性反馈。我们也可把这种现象,归类于西方的所谓的“个人主义”。

  博文先生是一个正真的人物。他仗义,重人情,勇于担当勇于探索,艺术上善于发现和思想。没有这些因素,他的笔墨笔触就不可能是强有力的,笔头上也不可能是恣意忘形的。在他的画案上,他认定了他的绘画笔意、艺术作为会有它的艺术价值上的肯定。可在当时的社会活动中未被认同,他不做放弃,不做随波逐流地商品艺术,不做绘画作品上的苟合。他坚守着艺术创作上的挣扎,笔墨上的求变求新,顽强地进行着他的创作理念。他知道中国人的笔墨,定会绽放出色彩的光芒。这是一种文化情操支撑着他的这种信念,想做一个绘画艺术史上的人物。

  内心人性中带有那种博爱,才有可能在技法求新求变中那般刻苦。文化艺术上的守正清明,才使得人心需要呈现那种历史性的人物。用笔,用刀,用色,用尽一切可能,以使得我们去关注,去欣赏。同等,西方文化中,也可列举出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思想家和神圣之人物。因为,他们的人生世界是人类的精神世界。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山云吞吐万山重》

358cmX144cm 

2001年作

释文: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博文先生的绘画之艺术,能够引起众多艺术家的关注和评析,自然有他的社会之因,艺术之因,文化之因。中国人的艺术怎样去建构起中国人的艺术人生,这种文化上的警醒,艺术上的革新,笔墨上的革新求变,也正是众多艺术家所研讨和解析的价值所在。这种状态对绘画来讲,对研究艺术本身的位置来讲,是艺术和文化的“中位”顾盼,也是对博文先生艺术做解分时必然有的正视,也是分析问题、解析艺术这个超现实又超想像的文化立场。

  就文化和艺术属性而言,一是文化之持续;二是文化之求变;三是文化与社会互惠之关系。所谓艺术,一是人性之发散;二是人文精神之启迪;三是技法上求求新求变。

  换言之,博文先生坚毅顽强地去求新求变,故我们从博文先生艺术之精神去做评价,就是说现在的我们,怎样去完善那种绘画艺术之精神。

  自然现象中大抵是变化便不持续,持续即不变化,变化中在做持久。中国文化中称之为“道”,西方文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存在”。持久即是文化之生命,在永恒中求日新月异,在万变中认识其永恒,即艺术之魅力。

  上述略谈了文化和艺术,略谈了博文先生的艺术及艺术实践,下面略表一下博文先生艺术之现在。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落笔生禅意》

457cmX144cm 

2002年作

  四、当代艺术怎样去看孙博文的绘画

  博文先生离开了我们,那是生命作一别离,而他的艺术实践和人文经验留給我们做审视与探索,在当今艺术的求新求变中,有它的价值参考系。为此,山东美术馆列展了博文先生的艺术,博文先生的绘画作品,莱阳地区成立了孙博文艺术馆。这是文化自信,文化生命之延续,这是本土文化之彰显。我称之为人文精神上的地域说,或者是齐鲁英雄艺术说。

  发现了博文先生艺术之新意,发现了博文先生艺术之精神,中国美术馆首先举办了画展,并进行学术研讨与分析。这是人文精神和艺术生命之持续,是一场穿越过去抵达现在而面向将来的必要之召唤;是关乎中国文化之传播,中国艺术之广大的重大事件。为此,范迪安先生就孙博文的绘画艺术总结了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推动了中国画家们的时代变革;二是在孙博文的作品中,有着很好的体现我们称之为中华艺术发展的正道;第三是孙博文的艺术能够充实二十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文化以来中国绘画发展的书写。”院校学府中人称博文先生的艺术是“把握生命,认识艺术之学问”,这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

  博文先生的泼彩泼墨、构图广大玄妙,改变着多少年来中国文化中的审美习惯,同时又契合着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张晓凌先生的生命超象说,归纳出了孙博文绘画艺术上的三种形态:“一是传统本象,二是大写意阶段,第三阶段是超写意。”并认为“这个阶段的东西,是他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晚期的东西,也是我们评价他作为一个大师的最根本原因”。张晓凌先生在撰文中特别指出,孙博文大病痊愈后的作品,就是他最精彩的艺术。从病理上,从西方梵高的绘画示例中,张晓凌老师做了大量的佐证。我称之为“神艺术”说,也就是张晓凌先生的生命超象论。

  关于写意山水画和泼彩泼墨的笔法之关系,关于西方油画用刀东方绘画用笔,这些问题,究其本源就是文类的艺术世界问题。如果把用刀、用笔问题强调为“可畏”的问题,就是借不可畏的狂野去做刀笔不能解决的文化问题。我以为,张大千先生的泼彩泼墨是张大千先生对自己的艺术做一次次展示后,用彩和墨,用色和水,用线和块重新去打破和突破他自己的世界,而形成的另外一个大千精彩。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挥笔御乾坤》

785cmX144cm

  2002年作  

  西方梵高的麦田和星空下的玄妙色彩,是梵高对艺术想像放任后,用他的艺术眼光,艺术角度,用颜色去做一次又一次的尽情编织。这里一定有一根艺术之弦,在紧张地抓住他的脑神经,使他不忍放手,也不能放手,也不敢放弃。那种紧张压迫着艺术上的紧张,才有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可以去体悟的色彩缤纷。同时你又无法去想象,从莫奈花园里走出来的荷花,又是怎样地走向宇宙的星空。当时的艺术环境又该做出怎样地应对,使得高更和梵高之间的艺术共和与分争,又是一个怎样的创作上的紧张体验。

  博文先生的泼彩泼墨,是他对艺术有了深层次的把控后,在对他所能够观察到一切艺术信息,做了千万次的打磨之后,让自己的任性芯片做恣意妄为的运动,那种心理和神经上的愈合,使得笔墨色彩沉着又快意,快乐又不可自拔,痛着又必自强。我以为,那是一种笔的力量,艺术的力量,一种深不可测的力量,连病痛也不可能去左右那支笔,那个笔是被心所控。

  刘曦林先生撰文《孙博文艺术文脉》中强调。“我们今天如何走向现代,是否在传统的基础上走向现代,以什么样开放的目光对待世界艺术,这些都是我们要面临的课题,孙博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这是一位老艺术家超前,超现实的艺术思考,也是孙博文笔下的愿望。

  博文先生的绘画与时代艺术该是怎样的一种连属?众家有不同角度,不同观点,有色彩构图说,有技法革新说。我说,是笔墨纸砚变化中,色彩线条摆动风姿后,中国人表现出的中国人的生存能力,即中国文化,即中国人的艺术。所以说,线条笔墨不是那一家的线条笔墨,艺术也不是那一家的艺术。他们都是在证明一种生存能力,文化立场。博文先生的一生,他的绘画,他绘画上的艺术思考,就是中国人的绘画与中国艺术所要表达出的中国时代。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朝云春梦》

222cmX96cm 

2002年作

五、探讨一下孙博文绘画艺术之环境

艺术是脑意识发散中,做为对物象上的观察,记录和回应而生成的一部分活动后的决定。文化是时空凝合在一起的众群生活,又把多层面的生存空间形成为一种潜质状态做出一个表现,是研究人生总意义的一门学问,我们简称为“人文”。

艺术是个人生存方式中的个性发现,是经验汇总后的意识表达(在这里只做概念一般意义上的表述,不作哲学定义之探讨)。这种意识表达来自于人的观察本能,把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做高度扭合后的尽情展示。是引出生活方式趣味上的扩充;是智慧和心理发展方向的一部分行为习惯;是人们对时空在做无限向外的想像中,并且永守住心中信念的坚强后增发的一种文化精神。我想说的是,人们把那个“文化”或“艺术”做为生存背景的话,在人们的思维中建构起的那个文化背景,艺术背景一定要依存在人间社会所造就的生存空间里。看似有,又看似无。这里所论的概念纠缠,大体上我称之为人文环境,或者是艺术环境。

从近代的绘画和人文环境中,去看博文先生艺术上的接触环境,也可大致看出他的绘画演变之关系。我简约适度地分为清末民初以前和“五四运动”之后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之后的文化环境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方文化艺术思潮的交互期;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的文化艺术指导思想与“苏式”文化艺术之影响和马列主义的艺术二元辩证;三是“文化革命”中的人性规置与改革开放“新中西文化”的互应期。因为这几个历史时期和人文环境,对博文先生来说,都需要直接去面对和必须要去感受的人文环境以及笔墨改造上的洗礼。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霞光万道入水中》

212cmX96cm

2002年作

在这些环境中,博文先生的性格决定着他的笔墨见识,决定着时代给定他的艺术方向。在那个时代圈定的环境中,作为艺术、作为绘画必然要有它的选择。孙博文的绘画,他所运用的色彩,他的构建图式上可以见出他的艺术个性。换言之,就是一个人的性格会养成他的笔意放任,纵横四荒的艺术神采。

从中国艺术和时代特征上去看博文先生绘画艺术之形成。一,中国艺术注重中正守成,德性为上。见博文先生的尊师重教,交友重情。二,中国艺术的浑然一体宇宙观,见博文先生的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三,中国艺术的传神写意,看博文先生的色彩缤纷,构图奇伟。有仰观俯察之体,化得外师,笔墨彩色处自得心源。四,中国艺术的自然天趣,见博文先生画面上的信意落笔,随类赋彩,笔到无痕处,直似纸上生于自然。五,中国艺术的技法应手,见博文先生画面上的鸟虫人物,烟霞气傲,随意纵横。这些都是粗略一说,足见环境下的个人性情之成长,对博文先生的艺术气度之生成是有多么紧密的关联。综上,我称之为“性情气度说”,或者说,是环境下的逆行顺势而为说。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山水入禅心》

414cmX96cm

2002年作

六、博文绘画艺术之类比

  论述一个时代的艺术,评说一家绘画之表现,艺术上的不同形态之发生发展,论其根本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持续。就是说,一切艺术从经济人生出发,遂成为文化、宗教、政治、伦理、科学、以及审美之关联。

  我们在欣赏中国人的青铜艺术,不可缺少中国的彩陶纹样。这是艺术之间的必然连带。

  我们在关注海洋文化,也不可忘记希腊文化和地中海充足阳光下的静静水面。那是西方文化和艺术生长的激素。

  我们去追摹二王书法,也一定要去关注卫铄女土的笔势,行楷书法之前的篆隶笔意。这是师承和文化社会给定的一种艺术关系。

  我们去欣赏和解读孙博文的甩笔用彩时,一定会观察到明代的徐文长笔下的写意葡萄,也一定会类比到梵高的绘画彩色语言,也一定会去关注大千先生的大千世界,也一定会去欣赏中国京剧上的舞台抽象艺术。这些绘画艺术上的发散和文化上的流变,一定程度上是关乎中国书法、绘画等等艺术上的判断和走向。同时,也是关注博文先生绘画艺术和文学诗词之要素。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凤凰涅槃》

555cmX123cm

 2002年作

  我们试想一下,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这一国策,如果延伸执行二百年,中国人的楷隶行草、人物山水会不会在大篆秦隶改良中生发出另外一个面貌,会不会有地下兵马俑阵的精美。这是一个社会人文上的问题思考。

  没有魏晋南北朝的玄学和佛教东渐,隋唐文化景象上的开放,个性任意的艺术就会失去艺术辉煌之光彩。这是一个时代审美的位移。

  没有西方文化的艺术困境,梵高之流的星空仰望,杜尚的反艺术行为还要推迟多少年之后才被发现。这是文化与政冶环境下的艺术背景。

  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艺术思潮冲击,现代人的审美理念是否还在一个老时代的文化建构下,人的审美趣味在来回游荡。这是一个艺术审视中的选择问题。

  孙博文的艺术,绘画上大胆用色,构图上的超现实想像,就符合现当代的开合自由,审美情趣上的勇于创想。

  此刻的中国人,一面爱好西方文化艺术,却不能诚恳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一面爱传统文化,受中国艺术上的熏陶,在其内心深处,也并未能彻底地把道德传统文化放弃。绘画技法上的突破,艺术思潮上的涌动,就是博文先生艺术之亮点。目前的文化困境,与其说是经济和科学的问题,艺术笔墨技巧的问题,不如说是文化心里上的纠结。

  这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形态的艺术连属问题。博文先生的笔墨表达,正是突破这种文化心里的突出表现,正在做新态文化中新态艺术的尝试。他的绘画表现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艺术发展方向的时代感,也是他的艺术价值之所在。如果要厘清他的绘画及艺术创想与当代的审美趋同,不是几笔可以说明白的。

  上述之看法,多数末达详细之解析,仅作抛砖引玉之一用。(张新鸣 文化学者)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山水四屏》

500cmX144cm

  2000年作

画家简介

构图任性 色彩放浪——著名画家孙博文的神秘艺术力量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