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10-15 09:10:17
  李一兄的《开元室章草题跋》,对于我这样一个书法门外汉来说,虽然其自带生命的章草泽目润心,但是最吸引我的大多还在他“题跋”的内容上。

书法题跋古已有之,但是当代学人甚少涉猎。作者李一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以其擅长的章草对画像石、画像砖等拓片进行题跋,传承文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阐幽发微,意义非凡。章草题跋较为罕见,本书版式新颖,印刷精美。集学术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美术史论家薛永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分别为本书作序。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开元室章草题跋》书影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开元室章草题跋》目录

读李一《晋永和砖跋》

这样读一本关于书法的书,在我还是第一次:接到即读,竟引得反复地读,学术与思想的信息密集,历史与慧心碰撞出的火花,文字又准确粹雅,也就有着接连的共鸣与阅读的享受。李一兄的《开元室章草题跋》,对于我这样一个书法门外汉来说,虽然其自带生命的章草泽目润心,但是最吸引我的大多还在他“题跋”的内容上。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晋永和砖跋》是书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分量最重的一篇,二十四个页码,占全书的六分之一。由两块晋永和砖起兴,剥茧抽丝,寻根溯源,将王羲之《兰亭序》盛名隆起、后世对《兰亭序》的评骘及其真假质疑的历史、尤其是对于当代“兰亭论辩”这一公案的详细剖析,几成不刊之论,让人信服并触发诸多的思索。

李一兄当然会以其“自成一家,卓然自立”、“自成规范而极尽变化”(薛永年语)的章草传世。但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当代书坛“卓然自立”,有一个也许被人忽略的原因,即他深厚的学养与基于长期覃思所练就的洞察力——这恰恰是大多书家所缺失的。早在二十年前,他就撰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古代美术批评史专著《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而他主编的《共和国书法大系》,更让他对中国书法有了从微观到宏观的通识。关键是这种对于学问与学术的研究与学习,他没有止步,更向纵深处、专题处着意,这部《开元室章草题跋》就是证明。

天赋,勤恳,学养,加之他因长居京华、身处文化要津而有的眼界与胸襟,都会促进他的成功与高境界的悟获。《开元室章草题跋》,更让我看到了书画艺术界大面积稀缺的人文精神——见过多少泥滞于小格局的圈子里自鸣得意、而不思不知人文精神为何物者——这不仅让我对李一兄敬意有加的同时,还多了几分于心戚戚的亲近。

“兰亭论辩”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最早是康生提出《兰亭序》之“伪”,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二日,郭沫若即写出两万字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在《光明日报》连载后,又在《文物》杂志上发表,得出“《兰亭序》是依托的,它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笔迹”的结论。起而辩驳的是南京市文史馆馆员高二适,写下《〈兰亭序〉的真伪驳议》的长文,对康、郭一一驳议,结论是“《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在无处敢于发表“驳议”的情势下,高二适将文寄给章士钊,章给毛泽东写信,言“郭公扛此大旗,想乐得天下劲敌而周旋之。文中亦涉及康生同志,惺惺相惜,此于章草内为同道”。毛泽东回信道“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并同时给郭沫若信,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终使高文得以在《光明日报》与《文物》杂志面世。康、郭立即组织几路人马对高文进行“围剿”,直至辩难文章结集出版,虽没有最终结论,却也以扬郭抑高结束。

李一兄在《晋永和砖跋》中,对于兰亭辩难的言说,不仅蓄藏机锋,更熠熠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胆识与良知。他实言当代兰亭辩难:“其事盖由康生首引厥绪……郭鼎堂(郭沫若)承其意,著为专论……因疑世传《兰亭序》非晋人王右军真笔。”“承其意”三字,蕴含多少春秋笔法,并突显那个时代学术行进的真实状貌。他直讲“时郭名重庙堂,炙手可热,举世无敢撄其锋者”,紧接着便点出高二适“狂狷之士也,心不谓然,遂以所见形诸笔墨”,将高氏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形象跃然纸上。对于郭氏随之而来的《〈驳议〉的商讨》,李一兄持正说其“所言不为无据”,却又按捺不住鲁人的热肠,直窥郭氏内心深处:“惟末后引菊香书屋(时为毛泽东寓所)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语,以讥高氏过信贞观君臣,挟势凌下,不无刀笔之嫌。”。由此展开,用确当的语言、公允的态度,择精概要,将辩难双方每人的论点一一剔芜存真。虽是照实呈现,感情却有着对于弱势一方的体恤,“众口一词,《兰亭》伪书之说几成定论。力赞高舒凫(高二适)者仅章行严、商锡永、严渤侯数人”,并称“商氏言尤警策”。

《晋永和砖跋》的收结,则如洪钟,撞击得心扉波卷澜急——对因布衣而处于劣势的高二适,献上由衷的爱戴与疼惜。“高舒凫之说或未必尽是,然而万马齐喑之际,以一布衣而据理抗言,风骨崚嶒,正士心折”!李一兄觉得还不尽意,又引陈寅恪为王国维所撰碑铭赞之:“《铭》有云:‘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即此数语,移赠高氏,亦足当之而无愧。至《兰亭》之果出右军手耶,楷法之成于晋耶抑或成于梁陈之际耶,又其末事矣。”

这种独立精神、无羁思想,正点滴弥散于全书。如第八十七页《金寿门砚拓跋》的结尾处,自书两铭于砚拓之后:一曰“不媚时,不问道。斗酒佳石,从尔所好”;一曰“见石而拜,或谓痴之至。落笔而怪,或触世之忌。自家面目自撑开,梅耶佛耶同其事”。不媚时,敢触世之忌,自家面目自撑开,何其适吾所适(二适)、野凫自在(高二适又号舒凫)!

李一兄生于孔子故里的曲阜,当然有着君子儒的品貌,书中《仇十洲圣迹图跋》是说孔子,又是他的夫子自道。那个充满着人味的布衣的孔子,当是他追寻的师长。他赞成钱钟书这样评《论语》:“孔子性情语笑跃然纸上,而经生学究将此老说成不通人情,可恨之至。”他进而这样理解孔子:“其持身也,清正不苟,择善固执;其应世也,通达多方,与物浮沉。”这不也有着李一的影子吗?这篇题跋的落款很有意思,“乙未且月至圣同里末学李一沐手拜题”,谦逊与敬慕,仿苦历历在目。而在书的压轴之作《邹城岗山摩崖刻经跋》的最后,李一兄这样抒情与明志:“远眺岗山诸经,若花雨坠空,玄鹤纵羽,瑰奇不可方物。稍进,又若妙相庄严,静穆圆融,足销尘念三千。噫嘻!安得长此结庐,梦守魂随,以出世铁画疗我笔籥俗病也哉!”

好久没有碰到如此自省的同道了。“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孔子,当会含笑于杏坛了。(李木生,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讲师团专家,济宁散文学会、淄博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实物拍摄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艺术家简介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李一,1957年生于山东曲阜,博士,美术史论学者,书法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理事。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美术观察》主编。

书名:开元室章草题跋

书号:9787-5003-2371-6

定价:168元  折扣价:135元

可读、可藏、可观、可赏——著名书法家李一《开元室章草题跋》品读

购买图书

扫描二维码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