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1-11 11:12:06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主题为“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多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出席年会,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深入解读阐释,共同展望2021年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1月9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的“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主题为“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多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出席年会,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深入解读阐释,共同展望2021年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年会上有哪些精彩观点?小编带你看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隆国强

  百年变局下的四个趋势与机遇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百年变局,关键题眼在“变”,其中蕴含的趋势性变化,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需要我们保持定力、深入思考,从而趋利避害、以变应变,推动我国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先要关注国际环境变化中呈现的四个深层次趋势性变化。一是国际经济格局深化调整,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变革迅猛推进,各国争夺技术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三是国际治理体系在加速演变,争夺规则主导权的竞争日趋激烈。四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既对当前的经济运行产生巨大冲击,又会对未来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任何变局中都会有挑战和机遇,在这样一个变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思考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冷静地观察和研判,用好辩证思维、系统考量。对于我国而言,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客观存在的战略机遇,顺势而为;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战略谋划,“无中生有”,特别是发挥大国经济的影响力,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更好地塑造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此外,还要在应对危机中善于发现机遇、把握机遇,从而实现危中转机、化危为机。面对疫情的冲击,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实现外贸出口逆势上扬、跨境投资质量向好,就是最好的例证。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图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

  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

  要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步,首先要对新发展格局精确理解、准确把握。

  两种对新发展格局的理解偏差:一是把双循环简单等同于新发展格局;二是以“畅通”来归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把双循环简单等同于新发展格局,会有以偏概全之嫌,而且还可能模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着力点;另一方面,实现畅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之一,但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比“畅通”更深层次的考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更深层次的考量,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只有站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层面来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找准着力点和着重点,才能迈好第一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政策的布局是站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和层面作出的。一是宏观经济政策布局要讲究成本效益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既要考虑所实现的效益、达到的效果,也要考虑到付出的代价,尤其是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层面上的代价。因此,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宏观经济政策布局上要首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布局要对症下药。比如今年疫情的冲击依然存在,但冲击的力度和强度肯定与去年不同。不同矛盾和问题需要用不同的办法加以对冲,而不能统统使用逆周期调节。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布局今年要“挤牙膏”。所谓“挤牙膏”,是指遇到何种问题、遇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就用多大程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对冲,控制好“力道”和“剂量”。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

  发行乡村振兴债券

  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具有巨大的空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推进乡村振兴有三条建议:一要逐年提高财政支农占比;二要发行乡村振兴债券;三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振兴。

  农村居民是乡村振兴主体,但仅依靠现有农村居民又不可能实现振兴,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要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民帮助农民的氛围,形成双向流动、各取其所、互利共赢的局面。须改变目前人员单向流动、企业随着发展逐步聚向大城市的现状,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参与乡村振兴。

  城市人员、社会资本进农村必须遵守三条红线:一是耕地红线,二是环境红线,三是农民利益红线,这三条红线不允许触碰。要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从大城市、国家产业园区、工业园区逐步转向县城、县域。同时,要制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政策,讲清楚禁止什么、限制什么、保护什么,让社会资本知道能做什么,并放心大胆地去做。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贸促会原会长姜增伟

  畅通国内循环要重视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及整个“十四五”时期,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着力扩大国内消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作为一项重要抓手。

  “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社会潜力巨大,但消费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制约因素,如居民消费能力仍需提升,消费信心仍待增强,消费预期仍需提高,城镇消费仍需进一步培育。

  当前,我国消费便利化程度不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有效扩大消费,除了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等措施之外,从流通体系建设的角度看,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发挥政府在城乡商业网点建设上的功能作用。商业网点建设要与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样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二是对米袋子、菜篮子以及其他具有社会公益性配套的商业设施,包括居民网点配套的菜市场、大众餐饮店铺等,应在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考虑,使其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应引导企业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消费数字化发展,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引导城乡实体商业企业积极上线上云,打造一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示范企业。

  四是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小城镇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在这方面,除了做好规划引导工作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给以适当的支持。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

  ↓滑动阅读精彩观点

  金融应成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助力器”

  金融不仅仅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同时也应成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助力器”。金融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而应在服务实体经济当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增长。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要打造金融资源直达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和环境。监管要发挥重要作用,制定金融资源直达实体经济的具体政策、措施和路径。同时,要改进监管方式,由机构监管尽快转变为行为监管和产品监管,避免层层嵌套和自我循环,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快速注入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健全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大中小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体系,做好各自功能定位内的服务工作。

  房地产行业占用了过多的金融资源,容易催生泡沫。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既要考虑到我国的城镇化因素,也要考虑到在近期监管机构对房地产贷款划定上限后,如何严格控制金融机构其他渠道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如中长期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此外,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业务。

  银行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要加大支持力度,在服务方式、服务品种和服务效率上应进一步优化提升。对商业性租赁住房,也要防止住房租赁公司囤积居奇、抬高租赁成本。只有多措并举,才能促进住房租赁业务健康发展。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盛来运

  抓紧稳定恢复的窗口期深化改革开放

  2020年,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整体好于预期,为今年的经济开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1年,尽管我国仍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但有利条件还是比较多的,我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稳定复苏的态势,并且向常态化回归,运行在合理区间。业内对2021年将稳定复苏,主要宏观指标甚至有可能创近几年新高,形成了共识。很多机构对2021年的运行指标很乐观,有的对一季度GDP的增长预期高达16%一18%。对此,还是要保持一份清醒。

  外部环境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受疫情影响,离常态化发展还有距离,市场主体还有很多困难,结构性就业压力还比较大,这些都将制约宏观经济稳定复苏。

  要抓住经济稳定恢复的窗口期,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拓展进的动力。对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接下来的任务主要是狠抓贯彻落实。

  在贯彻落实中,一是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时度效。经济在恢复过程中,基础还不牢,还是要进一步夯实稳定发展的基础,为构建新格局迈出第一步。二是要抓紧稳定恢复的窗口期来深化改革,不能定过高的目标,还是要把精力集中在调结构转方式促进技术创新上来,为实体经济升级、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

  中国经济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国内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第二,要实现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动态平衡。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排斥对外开放,而是希望形成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尤其是希望形成更加畅通的国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使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保安全、保底线、保国内的刚性需求,保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基本需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至关重要。

  第三,要实现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与国家安全的动态平衡。RCEP正式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也如期完成,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开放绝不仅仅是进行建自贸区和自贸港试点,而是要迈向更高水平的以新的国际合作制度性安排的主动开放,必须要有和这种开放相适应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体系变革调整。

“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举行,权威人士深入解读中央政策,展望2021年经济发展趋势  

  碳中和这道关一定要过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气候,是为了人类的共同未来。控制气候变暖速度和幅度,我们需要迈开腿,疾步走,加速清零碳排放。中国向世界庄重宣示提前碳排放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节点,体现出国际责任、大国担当,也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明确碳中和目标,提振了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更高屋建瓴推进了中国减碳进程。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首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应该说,如此大的投资,如此大的规模,如此大的雄心,体现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和信心。

  在国际社会关于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从根本上讲,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减少乃至于中止化石能源消费,不仅可以推进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更为重要的是消除了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我们需要的是能源服务,而不是化石能源。不论电力是来自于零碳的风力、光伏或水能,还是来自于煤炭、天然气,只要有电力能源服务,社会经济的需求就可以满足。化石能源行业的就业,就可以被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就业所替代,而且更安全,更清洁。

  森林碳汇具有固碳效应,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中和”掉一部分碳排放。要明确的是,森林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形成干物质;通过燃烧腐烂,将干物质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又释放到大气中。因此,从生命周期或长时间尺度看,森林是严格意义上的“碳中性”。所以,不要寄希望于植树造林就可以中和掉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

  实现碳排放达峰,是走向碳中和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社会上有一种错觉,就是碳排放峰值越高,发展的空间越大。殊不知,碳中和刚性表明,峰值越高,碳排放清零越困难。这是因为,化石能源利用,投资锁定效果强。现在投资建设的煤电厂,至少要40年才能经济理性地退役,现在投资燃油汽车生产线,也不是10年或20年就可以回收成本。这样一来,峰值不仅高,还会有一个很长的高峰平台期。如果早转型,实现削峰发展,并缩短峰值平台期,不仅是高质量发展,高效率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由于其零碳导向,更加有利于走向净零碳。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