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李想集锦】(193)丨对新一轮主题教育与调研问题的建议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3-30 10:15:56
听新闻

在深圳经理学院、南方电网党校解读《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答学员问,讲授32条

提示:这篇文章,为党委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副书记、人力资源部主任、培训部主任、党群部长、党校校长与党支部书记们提供一个思路。

【李想集锦】(193)丨对新一轮主题教育与调研问题的建议

【李想集锦】(193)丨对新一轮主题教育与调研问题的建议

2023年3月27日,李锦为深圳经理学院与南方电网讲课。

2023年要开展新一轮集中学习,就是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还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二中全会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一中全会定组织,二中全会抓理论,三中全会抓经济,大体上是这么一个规律。中办近日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对新征程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系统部署,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各级党委党组都要出具体方案。因为在讲课中学员提出,我现场给予回答。现在把我回答的问题归纳一下,整理于兹。

从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这是第六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前几次主题教育分别是从底线、作风、思想、根源、灵魂的角度去向前推进理论学习。在这一次就是要在之前的基础上,通过学思践悟来提升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本领。这次学习改变主要用对照检查的方法而用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追求实际效果。

现在,按照上课、学习、调研、解决问题四个层次提出我的看法,也算是对新一轮主题教育活动的建议。

一、关于讲课听课问题的八点认识

【李想集锦】(193)丨对新一轮主题教育与调研问题的建议

2023年3月27日,李锦为南方电网党校讲课时,与学员对话。

学习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个报告是理论体系的现实版,是精简版。核心是中国式现代化,这是灵魂;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讲得清楚,这是天时。其次,是习近平关于具体行业与具体工作的论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就是学习领悟习近平关于国企改革发展与党建的重要论述,对于电力问题、石油天然气问题、安全问题,都是有一系列论述的,那就更具体了。

第一,讲清听清主题,树根立“魂”。二十大报告,关键是主题词95个字,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讲清主题词与三个社会主义词汇的关系。这个要用10分钟来讲,才能讲得透。

第二,听清框架,整体把握。对报告15部分的逻辑关系要讲清楚。特别是主题与各个方面的关系。听完后,自己能够复述出来。当然,是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贯彻,15部分,每个部分都要学习讨论。

第三,前后因果,追根溯源。讲出二十大与十九大、十八大的区别。譬如国企改革的区别,一步步是怎么过来的,要用讲故事的方法,让人愿意听。那些既没有信息量,更谈不上含金量的讲课,实在是耽误时间。

第四,认清形势,读透背景。学习理论,讲解报告,一定要联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总背景。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二十大报告的理解,包括国企改革的理解,离不开这个背景,离开了,就讲不透,理解不了。新的改革方案也拿不出来。

第五,找出亮点,讲出新意。二十大报告的创新点要讲出来。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要让人感受出来。譬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上加上安全,国企改革五大任务,也加上安全。

第六,联系实际,找出区别。找出二十大报告与自己这个单位的实际的联系,能对症下药。譬如二十大报告讲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企业是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主席有没有想明白,下一步怎么干的问题。

第七,课风应该是生动的、具体的。前10年,我们的实际生活、实践活动是生动的丰富的,我们的会风、文风、课风也应该生动丰富起来,生硬、僵化、死板和呆滞不应该是讲课者固化了的一副面孔。二十大报告对前十年的判断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是不是能讲得出来,这对讲课人是场考验,对听课人同样是场考验。能讲得出来的是,可能少之又少。

第八,讲课听课的人都要求立目标。通达学习做到:1、感悟思想伟力;2、把握规律大势;3、深化思想认识;4、认识历史经验;5、明白逻辑关系;6、对标找到自己的路;7、明确未来任务;8、思考实践路径;9、激发行动欲望。

注意:学习文件,不是以文件语言讲文件,更不是背课文。开展这次学习教育,听课是第一步,找到一个好老师将引领整个学习的质量,决定全部学习的基础。最好能找到不看讲稿,能从头到尾讲半天的老师,能放得开又掌控得住,层次高的,把握能力会强。像领导干部一样照着稿子念的老师,还是有相当比例的,不能总说千篇一律的标准式的“普通话”,让人听着想睡觉。

整个学习的质量,决定全部学习的基础。关键在学习、理解、领悟,要立出一个目标,强调教学效果。

二、关于学习问题的五点认识

【李想集锦】(193)丨对新一轮主题教育与调研问题的建议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学习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的总纲领、总指引、总动员。

第一,没有智慧上的明白,就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单纯讲理论,让人接受会加大困难,讲智慧会加快吸收。因为听者不是学生听课,而是年岁长的人,都有一定的层次。如果尽说那些经过一再打磨的“正确而没有新意的话”,满口标准的“普通话”,没有个性,更没有棱角,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要从智慧上理解,这是学懂弄通的一个境界。

第二,没有政治上的坚定,就没有学习上投入。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弄明白,在实践上的效果,与对“两个维护”的目的效果结合起来。政治上坚定与学习上的投入是成正比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第三,没有学习上投入,就没有调研能力的提高。和“两学一做”主题教育里面的“学重要讲话”会有所区别,学习的框架应该会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展开,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的是最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守正创新”的本事,是一个能力,也是水平的标志。

第四,没有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没有研究能力的提高。研究理论与研究实践的结合,重要的在于学习能力。在前一轮疫情过去后,全党学习热潮兴起,再度组织二十大报告的学习。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怎样?差距在哪里?要找得到。新一轮学习,要提高,恐怕主要在研究上。

第五,没有对调研的觉悟,就没有调研的深入。这次学习要加上一课,就是调查研究理论课。学习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的调研理论与实践。早在90多年前,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开展调查,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要求虚心向人民学习,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这次学习,要补这一门课。

注意:学习教育,关键在学习、理解、领悟,强调的是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所以要提出打倒应付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是这一次学习调研活动开始便要提出的。学习教育要务求实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事情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有所触动,让自己有所提升。

三、关于调研问题的十点认识

【李想集锦】(193)丨对新一轮主题教育与调研问题的建议

调查研究的文件发出来了,气氛一下子热起来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针对一段时间以来调查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作秀式调研,为新形势下扎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出了“负面清单”。最近几次演讲,有单位要求我讲调查研究。我只能就自己以往的经验提几点建议。

第一,提前定好调研的目标任务。

对解决什么问题、覆盖哪些对象、确定哪些重点、采取什么方式,列好调研纲目、做好统筹谋划,切实以目标导向指引调研方向。过去调查研究中有一种不良倾向,就是没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敢正视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这次,一开始就要明确。

第二,调研选题切口要准。

这次大调研活动,选题调研内容文件上写了12个方面,这是一个方向。各地要去找到若干个和自己地区、部门、领域的中心工作、主要业务职能最相关的主题。题目切口越小,越实,越具体,越好落地,越好出成果,不要盲目追求什么大而全的东西。如果处级干部一人一个选题,肯定要从你自己单位选,一个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是长期难以破解的。一个是热点,一个是冰点。

第三,调研目的就是解决问题。

“坐在办公室里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当然,调研不一定都能解决问题,但是不调研一定大概率解决不了问题。调研的目的是以高站位来精准发现问题,找到方向。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二十大报告,这是一个庞大的思想雷达,不停地在头脑中转动,与自己工作中的亮点、热点、焦点、难点碰撞。

第四,调研方式方法是要下去,脚眼耳鼻手,五官俱到。

调研一定要到现场,放下架子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多一些现场看、随机点、当面听、直接问,组织“七嘴八舌式”的讨论,走在田间地头考虑问题,扎在群众中间问计于民,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工作落实的堵点淤点。

第五,要调研先做朋友。

你到群众中调研,先让群众觉得你与他们是一样的人,都是人,分工不同,甚至觉得你是求他,总是觉得你是一个当官的,就远了。是一样的人、能吃苦的人、替他们着想的人,是为着他们的人。学会从啦家常入手,从一起喝酒碰杯开始。千千万万不要当钦差大臣,兴师动众,尽吓唬人。你把我放在心上,我把你捧在胸口,手拉手肩并肩,要达到这个效果。

第六,调研工作要求是问题导向。

通过调研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一个是提高站位,也就是搞清楚谁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又是在为谁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是群众路线,搞清楚群众的问题究竟是怎么样的,再去思考怎么样依靠群众去解决问题。还是毛主席讲的“我们应当相信党,我们应当相信群众。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

第七,调研要学会“解剖麻雀”

“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方法依旧值得在基层实践中深入学习与发扬运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剖几只典型麻雀,即可总结得到对所有麻雀共同本质的认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调研方式和领导方法。在愈发复杂的现实情境下,通过见微知著的调查方式有利于开展工作部署和发展谋划。

这次调查,蹲点式的方法会大量使用。力戒“问题秀”,善于握紧“竹竿”求实、解剖“麻雀”求深、剥好“洋葱”求细,通过研究分析典型现象和问题,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得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认知,更好地透过“一管”而窥“全豹”。

第八,学会听汇报尤其要听没有准备的汇报。

听汇报,是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常见的一种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也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听什么、怎么听,却颇有讲究。1952年10月28日,毛泽东出京视察途经徐州,刚下火车就提出听汇报。徐州市负责人表示,事先不知道毛主席要来,没做准备。毛泽东说,我就喜欢听没有准备的汇报。针对照本宣科式的汇报,他甚至明确表态:“谁要念稿子,我就打瞌睡,以示反对。”这给人颇多启发。

听没有准备的汇报,会因为没准备而不刻意去雕琢、去粉饰、去加工,更原汁原味。调查对听汇报的人也是一种考试,你从没有准备的汇报里一眼看出道道来,对你也是一种考试,考平时的积累和储存,考反应能力,更考眼光。你心中有数、脑中有事、肚里有货、手里有牌,就能提出问题,也在现场会归纳问题。

第九,研究重于调查。

研究决定调查的深度,是调查成果的实现。调查研究前期重点在“调查”,重头戏在“研究”,面对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开展研究,要通过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结论深刻化,直至抓准问题的本质规律。

当然,还要善于运用网络的力量去做好收集和观察。什么问题,从百度上都能找到。

第十,书记带头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方案里一定会突出“一把手”的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作用,也要把每个班子成员的责任要求清清楚楚体现出来。写得越具体越好,后期可能会省很多事儿。一个单位的书记要拿出高水平的调查报告,这要作为标准。

注意:在实践中,“调研秀”有的表现为“浅调研”,人人桌面上一叠打印工整、装订整齐的材料,然后汇报者逐字逐句照本宣科,而听者则煞有其事地看着稿子,例行公事地洗耳恭听,有时听得昏昏欲睡。这种简单的我念你听的汇报架势,效果让人疑惑满腹,大大地打个问号;有的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有的表现为“假调研”,带着“框框”下基层,预设结论、按需求证;有的表现为“被调研”,走规定线路,看“盆景”典型,导致“大画面”多“长镜头”少,“朦胧画”多“工笔画”少,非但不解决问题,还带坏了作风。搞调查研究,必须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出深院、下高楼、接地气,身入又心至,一定要解决问题。

四、关于解决问题的九点认识

【李想集锦】(193)丨对新一轮主题教育与调研问题的建议

学习是为了运用,调研是为了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不仅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还要用习近平观察与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一定要写出调研报告。

第一,要抓住影响全局的、主干上的问题。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要重点聚焦实践过程中的新问题、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等。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抓重大问题。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付诗禧介绍铁昆柳龙工程的做法,创造了14项世界第一,就不是对标,无标可对,是创标;安监部翟永昌介绍的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安全问题,是改革的内容,这方面过去很少从改革的角度来认识;深圳供电局付佳介绍的品牌建设,南网能源院吴鸿亮介绍公司劳模成长经历,从整体上回答技术、管理、品牌、人才四方面内容,就是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四个方面。都有大问题、小切口的特征,我觉得南方电网党校上课,办一次培训,每个人都围绕主干写一个报告,这种让学员做调研课题的方法很好。

第二,要解决“中梗阻”和“断头路”问题。

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现在很多问题是出在中间不能落实的问题。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集中力量破解调研中的“中梗阻”和“断头路”,做到及时调查,使调研内容符合现实最紧迫的需求。

第三,要抓住利益这个关键。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不管出什么事情,利益是关键。也有一些问题出在比如精神状态、体制机制上,症结是在经济上。调研的结果,一般是充分发掘、整合、分配资源,去解决机关、产业、群众利益上和动机上的问题。

第四,让汇报会开成办事会。

汇报会要办成听真话、取真经、摸真情、求真知的会,开成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的会,让汇报者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既受激励、又受鞭策。调查不能浅尝辄止,把听到看见的问题照单全收;有的表现为听风是雨、添油加醋,夸大事实博眼球;有的表现为避重就轻,对真问题大问题避而不谈,缺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这次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要调查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五,拿出“真知灼见”。

学习调查,从表面问题入手,重在挖掘固有本质和典型材料,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功力、见真章。解决问题的思路、探出路、找办法,不断提高权力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调查研究结果转为“真知灼见”“为民良方”。

第六,要写好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千篇一律,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调研要讲清三个部分,第一是问题,第二是原因,第三是结果或者建议。调研也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特别是写好第三部分。这个建议不是理论,有理论指导,但是属于操作的东西。不是发表论文,要解决问题,本事在这里。

第七,调研成果要变成新文件与新的方案。

调研往往是从一个方面切入,要注重一体发力、链条推动、末端问效,系统分析,牵涉到各个方面、问题形成的各个因素、工作链路的各个卡点,对研究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调研报告重视“受关注”“得批示”,进入决策层。更要重视贯彻落实,把自己思想上取得的成果体现在实践上。

第八,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落实清单。

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定期对调研对象和解决问题等事项进行回访,注意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切实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实绩的“成效清单”。

第九,建立长久的调研基地。

基层群众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感受最直接、最敏锐、最实在。了解不同阶层群体的多样性、差异化诉求,需要走进寻常百姓家,用“我心”暖“民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通过不打招呼的开放式调研、不预设主题的经常性走访,用“揭锅盖”“翻被褥”的方式,了解老百姓的温饱需求,掌握一手的真实材料,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同时,作为长期的调研基地。

注意:调查研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力戒“调研秀”“问题秀”“成果秀”。归根到底是要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调查研究不能坐而论道、“光开花不结果”,重过程轻结果、对策多实效少,关键要把调查研究的所知所得体现于工作、付之于实践,而且在实践中有好的结果。(文/李锦)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193)丨对新一轮主题教育与调研问题的建议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