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1-27 09:26:44
听新闻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1982年12月31日,邓小平听取李锦汇报。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

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最早是哪些人在调查、谁最先发现农民在改革的?

邓小平是怎么知道、怎么表态的?

新闻记者是怎样立大功的?

45年前的调查研究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的

——农村改革最初调研报道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作者投入农村改革调研时才26岁,每年在农村300多天,当时体重只有60公斤。

农村改革的兴起,犹如石破天惊,为中国带来生机与活力,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便是在这个问题突破后才获得波澜壮阔的发展的。

我是经历45年改革全过程的人。在这阶段,我一直在鲁西北农村从事调查研究与报道。是最早参与调查的人之一,每年在基层300天左右,大部分时间在农民中,使我对农村第一步改革艰巨性、复杂性有所认识,及时调查反映这场历史变革,写过一些调查报告与研究文章,在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的时候,重新认识大潮初起的“历史瞬间”,对于了解这场改革的起因与过程,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社会主义调查研究史上最为雄壮的一幕,是我们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体现得最充分、最彻底的年代。

一、农民群众是改革的动力,重大主题自下而上地得到发现与报道,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鲜明特色。

家庭联产承包得到邓小平同志肯定是在1980年5月31日,此前的1月30日会议上,邓小平还说“不好表态”。而第一次在中央文件初步得到肯定是1980年9月27日下发的75号文件,在这之前的一年半,包产到户处在“地下状态”,即群众“偷偷地搞”与新闻记者“悄悄地报”的阶段。

三中全会一结束,我就带着公报与新《农业六十条》出发,跑了费县、掖县、沾化、曲阜与临朐5个县,调查集市贸易、民主选举、多种经营与落实生产责任制的新动态。当时,农村政策的含义比较宽泛,改革的主线并不清晰,三中全会文件口径是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界田单干”。开始推行的农业责任制也不“联产”,是沂蒙山区费县三南尹村老支书芦玉早,为我指明农村改革的主题。寒冬里,在他家谈了三个晚上。他说:“家庭副业,自留地是一家一户的事,政策一放宽,社员的劲头不要你鼓。就是这个责任制,是难过的坎。劳而不得,农民就不可能翻身”。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三中全会前,农民生活困难。在一个大年初一,李锦在临沂农民家拍摄的生活场面。

1979年,农村形势与自然气候一起出现“倒春寒”,“五定一奖”作业大多散伙了。可是,极少数坚持下来的,庄稼长势都很好。我决心找一个实现包产到组的典型进行解剖。恰巧,9月份在黄河岸边的章丘黄桑院大队遇到这样的典型。有13个植棉姑娘承包棉田,分配到现金65元,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可是,这里却发生一场被植棉姑娘称为“生死搏斗”的交锋,她们当着记者面介绍承包过程压制“联产到组”的事。我的报道很快作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这是中国公开用图片报道联产承包兑现的第一个典型。报道发表后,社会上上下下议论纷纷。章丘县委书记拿着报纸在大会上讲,人民日报与新华社支持我们搞包产到组了。这幅作品被评为新华社年度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至此,我益发坚定了到农村改革中寻找报道主题的决心。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馆的农村改革板块,李锦调研报道的“棉花姑娘的喜悦”事迹,与邓小平、万里的照片放在一起展出,证明中国农村改革这段历史。这是三中全会后最早的政策兑现照片。也是新华社第一个农村一等奖图片。

1980年的稿件《银铺鲁西北,棉花笑开颜》、1981年的《棉花县长散传单》、《鲁西北棉花大丰收》、1982年的《八旬棉农中“状元”》,相继被评为全国年度好新闻。三年三个全国好新闻,这些题材都是直接从群众中获得,主题都是反映“农村联产”为农村带来的变化。

当时,有一批记者不断从农村基层发来关于落实政策的报道。这些主题都不是上面事先确定好的,而是记者在群众实践中发现与提炼出来的,稿件发表后很容易引起社会反响。1979年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记者张广友的述评文章《农业计酬必须紧密联系产量》,通过安徽农民的实践提出重大主题;5月16日,人民日报转发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发表的述评《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以辽西群众实践对“农村出了问题”的议论进行反驳,维护农村改革的主流。确实,改革的最初阶段,在中央还没有明确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时,新闻记者们已在生活中搞出扎扎实实的调查,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积极影响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农民对改革的热情拥护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根本的标准。“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的工作路线是农村第一步改革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经验。

我曾经亲眼目睹农民在黄河大堤上排成长长的队伍领取救济粮,为什么丰腴的黄淮河大平原养不活两亿多农民?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告诉我,根子在“左”的思想统治,“一大二公三平”,使得群众多劳不多得,积极性被消磨得干干净净。正是在这里,我发现了农民偷偷地搞包产到户的惊人之举。

我在茌平县发现马坊村农民搞包产到户的时间是1978年12月,与小岗村农民的做法是同时,也同样悲壮。我从集市上农民交谈中偷听到这消息,于是,借了自行车,跟踪到了马坊村。

当我向县委书记管春梅讲起这事,他显得很紧张,赶忙扭转调子,说“这不叫包产到户,叫大队分小”。尽管干部们一再纠正农民在交谈中的“冒尖”提法,又对当时的一些惊人之举多加掩饰,我还是摸清了马坊的变化——

马坊的包产到户发生在队长无法选出的时候。工作组召集全队人发了火。老人们出来圆场:“你让大伙分开干,俺讨饭不登你家门。”一位84岁的老太太冲他下了跪。在书记与工作队长走以后,群众分田到户,连夜就有人下地干活了。早已趴窝的柴油机竟在三天内凑齐零件,转动了。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1978年12月,李锦在山东茌平马坊村发现农民“包产到户”,这是中国记者最早在现场发现“包产到户”并留下报道的村庄。这时村部已经倒塌。

我拍下了农民盖了66年的“百补被”,还拍下了村部倒塌的镜头。夜深了,情不自禁地挥笔写出调查见闻,给编辑部写信汇报农村的最新变化。我发现这件事情是1978年12月,而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1979年5月才为公社发现。应该说,我是中国最早在现场调查发现“包产到户”的记者。

为减少报道的阻力,我暂时绕开人们忌讳的提法,用一个个故事反映。

在李寨村,一件小事引起我思想的震动。舞龙灯的老人还是土改时舞龙灯的那帮人,一边舞一边高喊着“翻身了”、“解放了”。分得土地却不能获得劳动果实,那种解放又有什么意义,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得农民种地有了自主权,劳动与效益紧紧相连,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这是一场农民发自内心拥护的革命啊!

当时,朝下面走,听到的都是“好得很”;朝上面走,听到的多是“糟得很”。正是千百万农民积极性的焕发,使我们看到人心背向,坚定了歌颂三中全会的报道的决心。这种开始“不合法”的报道,在一年多后才为中央肯定。

三、农村改革的推进过程,是我们党同“左”的思想斗争的过程,从党政部门到新闻界,始终存在着激烈斗争。新闻工作者冒着政治风险,全力维护农村改革主线向纵深发展。

在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注重的是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形式,而把发展生产力当“唯生产力论”去批判,不惜以放慢生产力的发展为代价去搞貌似公平的“均贫富”。因此,一旦包产到户在1980年进入由暗到明、由少到多的局面,便引起了全国性的大争论。

安徽与黄淮河平原实行责任制,特别是在包产到户这一禁区冒了尖,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它地方的指责和攻击。例如与安徽接壤的江苏边界出现“同安徽资本主义路线斗争到底,同包产到户斗争到底”的口号,湖北则出现“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资本主义蔓延”。山东省会济南与胶东地区也出现反对鲁西北包产到户的现象。一时间,对包产到户的斥责声与骂声不绝于耳。还有一个省,因包产到户问题而进“学习班”的达10万人之多。在新闻界,围绕着包产到户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有攻击就有反击。安徽分社记者写的报告《不要把包产到户和单干混为一谈》,尤淇、沈祖润的调查《火山在芜湖爆发》,山东南振中的调查《包产到户是否就是分田单干》。这些报道,迎着呼啸而来的批评顶了上去,起了拨乱反正、解疑释惑的作用。

我当时把中央到地方、党内到党外反对包产到户的观点整理出来,再用鲁西北农村新发生的事情一一予以反驳。1981年1月,到了转折的时候。我去首都一家新闻单位送稿,有关负责人明确说包产到户不能公开报道,本来已被编辑安排的一组图片稿也被撤掉了。1月9日,从山东传来党中央负责同志在鲁西北调查时的讲话。他认为,包产到户是堵不住的,只能导,不能堵,群众要求政策三年不变,我们就按群众意见办。我们当晚拿着传来的电话记录到编辑部去“讲理”。

1月22日、23日又发表了吴象、李千峰、张广友反映鲁、皖、豫农村变化的长篇通讯《历史性的转折》、《巨大的吸引力》。从2月至4月,人民日报连续播发了各省领导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给“包产到户”以前所未有的地位予以大量报道。这时,农村改革已开始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浪潮,中国共产党人对这场变革的意义认识愈来愈充分,开始主动指导这一变革。1982年至1986年,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发表了。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1981年3月,李锦在山东德州市乐陵县田间地头调查一户农民家庭“包产”的情况。(朱殿封摄)

四、尊重农民群众的实践和首创精神,这是农村改革能够兴起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新闻工作者不断以“第一个浪头新闻”吹响农村改革进军的号角,促进改革连续得到突破。

允许“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话的精神。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可是,怎样才能富裕起来?靠种粮致富不容易,靠经商致富在当时也不便于宣传。鲁西北棉花丰收时,我在临清县八岔路公社棉花收购站召集临时工开会,让他们推荐本村种棉花最多的人。了解到赵塔头大队农民赵汝兰8个劳力种二十亩地棉花的背景,当即带上公社会计去他家算帐,算出他家一年纯收入达10239元的情况。以“鲁西北出现万元户”的新闻表明中国农民在包产到户后经济翻身的事实。新闻照片为国内外70多家报刊采用,使“万元户”的新闻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党的文献》发表李锦调研万元户的情况。

这时候,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鲜事从干部口中问不到,到群众中很快就发现了。像“第一个兑现承包政策的作业组”、“万元户”、“农民联户买拖拉机”、“科技传单”、“农民购销公司”、“专业村”、“电话村”、“农家用上电脑”、“农民信息集市”,这些形象信息像“第一个浪头”,迅速涌到编辑部,成为新华社报道的“第一个”。后来,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孙振在1982年第5期《新闻业务》上发表文章说,“李锦不仅不向编辑部打听什么‘气候’,也不向上要什么‘点子’,他的来自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新闻报道,常常使编辑部的同志增广见闻,开阔眼界,像是呼吸到了新鲜空气。编辑同志对于他拍的不少新闻照片,自然也爱不释手,拍案叫好,不能不编,不能不发。他拍的许多照片受到各地报纸的广泛重视,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五、探索农村改革,寻找正确目标,是党的农村工作的任务。新闻记者不断地到“深水里抓活鱼”,调查研究,最早发现了市场经济。

如果认为中国农村第一步改革报道是轻而易举的事,确实是个非常严重的错觉。事实上,最初坚决支持包产到户的领导干部与新闻工作者都是极少数,最早发现与报道包产到户的记者,在全中国是掰着指头能数过来的。“包产到户”绝不是浅显的主题,这里我借用农村经济理论家与老记者吴象的一段话,予以说明。他认为:“包产到户的实质,是通过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让农民变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经营者。这就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内,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的细胞,从而引起一系列必然的深刻变化,导致整个改革不可逆转地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离这一步改革的时间愈久,这一步改革的成功与其后续变化的关系愈明显,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愈为人所理解。”(引自《百年潮》文章《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曲折历程》)

所谓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这是后来的概括。实际上农村改革是没有设计的,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农村改革,是农民自己先搞起来的,是农民自己的创造”。后来,处在特殊位置的邓小平经过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支持了这项改革。在他实际掌握高层领导权后,使得这场改革由暗流、支流变为明流、主流。期间的艰苦探索,受到的孤立、痛苦、误解,我都经历了,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农村改革最初是被压制的,是少数农民的“叛逆之举”与少数记者的“地下党式”的调研。开始,邓小平在没有掌握情况时并没有表态。

在“包产到户”普及阶段,中国的新闻记者已经向着不同方向探索下一步农村改革的目标。1982年,我在鲁西北商河县白集村搞的农民购销羊肉的调查,便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我了解到商河县白集村出现100个万元户的消息,立即骑车前往调查。从农民大面积快速富裕的表面现象里,挖掘出他们以北京市场为依托,走进流通渠道,兴办羊肉购销公司的事实,展示了中国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的思路。调查报告在内部发表后,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立即作出批示,认为“写得极生动,极有说服力”,并要求组织推广。人民日报在头条位置加编者按采用,人民日报记者还为此写了评论《庄稼人搅买卖好》。山东省推广白集农民闯市场的经验,并转发了我写的调查报告。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最初的调查与报道,已经揭示了中国改革的市场经济方向。这件事情,比上面正式肯定并确认市场经济体制整整早了10年时间。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六、农民第二次“翻身”之时,很多重要新闻都是记者用脚板跑出来的,为中国新闻界带来一股新风。

在农村第一步改革报道中,我们是高投入,献出了自己全部精力与时间。1981年夏天,新华社安徽分社尤淇、徐光春、壬礼贶骑着自行车,到凤阳、嘉山、全椒等县作为期一个月的采访。他们广泛与群众接触,被群众误以为是跑“单帮”的、搞采购的、查公路的。正因为作风艰苦,看得实在,他们搞出了《丰收之后急待解决卖粮难问题》、《穷窝变粮仓,姑娘娶新郎》等好稿。

这年冬天,我只身骑自行车进行纵贯鲁西北的采访,见村就进,走到哪,住到哪。当我从齐河出发,经禹城至高唐时,在大雪中已骑车120里路。到县委时,听说自己报道的典型“王三万”入党了,又立即冒雪骑车三十里赶去采访,作出《高唐农民踊跃入党》的报道。1982年,我又骑车经平原、陵县、宁津、乐陵、商河采访,像农民追求精神文明、党风建设、专业化生产与商品流通等重要的报道思想都是在骑车串村采访时了解到而作出报道的。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李锦1981年只身骑自行车纵贯鲁西北的采访。(田乃仁摄)

1981年,我出差315天,大多时间在鲁西北农民中调查研究。结婚前一天从茌平农村回到济南,第二天便又出发到商河农村采访。农村改革的前六年,我采访过鲁西北平原八百多个村庄,仅仅过夜住的村庄便达到156个。正是在农村第一步改革中,锻炼并形成艰苦调查研究的习惯,使得我每年大体上有10个月在农民中调查研究,出差最少的一年也有206天。

我的调研基地在高唐县王庄,一年去了9次,“冒尖户”王本跃与我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每当回到农民朋友中,就像回到亲人中间,与乡亲们一拉就是七八小时,常从这里得到重要的报道思想与线索。仅仅在王庄,我就发出11篇文字与23张图片,使这里成为在全国最有影响的新闻典型。

有一件事,把我带到灾难的边缘,又推向幸运的境界。包产到户初期,我报道了茌平县杨庄农民杨成海得到包产奖2206元的事迹。当时,收到数十封读者来信,其中有13封署名来信批评了记者的政治倾向。有一封来自南京军区装备部的11人联名来信,提出稿件中“十多年没有分到现金”是在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提出记者不能把社会引到资本主义方向去。与此同时,编辑部也向茌平县委发了调查事实的函件。茌平县委领导摸不清底细,被搞得非常紧张,派人到济南打听记者是不是已经犯了方向性错误。一年后,包产到户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并得到全面推广。这位农民写信给党中央、新华社与山东省委,认为我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

在1982年12月31日,胡锦涛向邓小平介绍,说我去过200多个村庄,搞了不少有影响的报道,为宣传三中全会路线立了功。邓小平听取我汇报包产到户后农村的变化情况说“你有发言权”。新华社党组与山东省委相继发出《关于表彰和学习李锦的决定》,使得我成为改革开放后新闻宣传战线第一个典型。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新华社党组发出《学习与表彰李锦同志的决定》,在全社范围开展学习李锦的活动。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开展学习李锦的活动,发出《树立新时期学习榜样》的评论。

我知道,我个人并没有多大能耐,只是被历史卷进这场影响中国前途的大变革中,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追随长者前行,很多老同志比我做得要更好,更善于调查研究。党组织对一个人表彰,是对新闻工作者的看重与肯定,是对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特殊作用的肯定与鼓励。

历史走过45年,农村改革仍在继续。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将不可阻挡地前行,产生于改革源头的那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努力,忠实地记录时代变革,推动历史进步。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1982年4月,新华社穆青社长为李锦题写的“庄户人家的好记者”

李锦调查研究

李锦调查研究39法

在长达50年的新闻、理论与智库生活中,李锦形成了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调研道路与规律,从1981年开始总结,从自己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调研理论与实践体系,并且在实践中长期坚持。有些吸收中国历代先贤的成果,有些是前无古人的,属于李锦独创的秘诀,已经是中国调查研究的“活化石”,难以复制或者无法复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调查研究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案例,丰富了中华民族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宝库。如以注释形式补充典型案例整理出版,可望流传于世。

01

一生恪守:(诞生时间1982年)

庄户记者;

02

吃透两头思维:(诞生时间1981年)

总书记的眼光、农民的心(也叫顶天立地或高天厚土思维);

03

深水抓活鱼法(诞生时间1980年);

04

做农民朋友的四种人:(诞生时间1981年)

打成一片的人,一样能吃苦的人,

为他们着想的人,带来好处的人;

05

“三级朋友网”(诞生时间1981年)

县委书记、新闻干事、农户;

06

“新闻信息雷达网”(诞生时间1982年)

07

十步聚焦法(寻找万元户的过程,诞生时间1980年);

08

“第一个浪头新闻”观(诞生时间1984年)

一、第一个报道的新鲜事;

二、揭示变革大潮的主流和方向的浪花;

三、生活中直接发现的“第一手材料”;

四、发表在“正式文件”肯定之前;

五、生存时间短促,稍一停顿,就为更新的“浪头”否定;

六、多是从旧中出新,是本质变化的开始;

七、新的形象标志其特征;

09

图文并致调研法(诞生时间1983年)

10

五周期测新闻法

11

经营16字口诀(诞生时间1983年)

12

一晚快速调查法(诞生时间1984年)

县志、地图、剪报与总结四个材料;

13

“新闻调查过程论”十变(诞生时间1987年)

1.改变追求“定论”思维,用发展的眼光抓“热点”;

2.改变“理想化”模式,从实际出发找联系新闻;

3.改变“一次性”报道习惯,不间断地报道过程;

4.改革“单面”思维习惯,正反两面提出问题;

5.改变“简单定性”的思维,定量分析型新闻;

6.改变“因果型”纵向思维,扩散式的多向立体思维;

7.改变“归纳式”思维,运用前导预测的创造性思维;

8.改变“印证式”思维,多搞自下而上地提出问题;

9.改变“顺向型”思维,逆向思维抓“难点”新闻;

10.改变从抽象概念出发,抓好“现场纪实性”新闻;

14

日记整理十法(诞生时间1990年)

15

调研两求(诞生时间1990年)

一求本,一个树根三个枝,莫为乱杈所迷;

二求新,一花独放报新春,莫随人言而从;

16

“新闻典型全息胚论”(诞生时间1990年)

17

典型调查“五个一”工程理论(诞生时间1992年)

一组探讨发展思路的调查报告、一篇推出人物的通讯、一篇阐释观点的人物访谈、一组表现现场的新闻照片、一篇开拓深度的理论文章。调查报道搭建了骨骼和框架,通讯特写勾勒了血脉与肌肉,人物访谈点击神经敏感部位,新闻照片活跃了眼睛等五官,理论文章亮出了头脑灵魂;

18

两会优势(诞生时间1994年)

会抓典型,会总结经验。抓出的万元户、九间棚、青岛双星集团、胜利油田、西藏甲日乡、拉萨啤酒厂、中国建材央企市营、联通混改等典型都曾产生重大社会影响。1994年9月10日,胡锦涛听取汇报九间棚调查情况时认为“你会调查,会总结经验”;

19

记者的三重境界(诞生时间1994年)

第一重境界是信息层次,以发现新信息为乐,愈多愈好;

第二重境界是认识层次,以挖掘事物内涵为要,愈深愈好;

第三重境界是理论层次,以揭示发展规律为重,愈高愈好;

20

座右铭(诞生时间1995年)

“发现思想,引领社会”;

21

三靠道路(诞生时间1996年)

靠调查研究立身,靠总结经验起家,靠提出新思想吃饭;

22

三有标准(诞生时间1996年)

对国家要有用、有利、有效;

23

一个村庄50天模式(诞生时间1989年)

从1989年到1997年,持续9年,在每年党中央全会前在一个企业或乡村蹲点调查50天左右,不动身、不回家,提出重要思路;

24

人才标准九条

业务上追求“1.比别人更早;2.抓住国家头号主题;3.击中要害;4.提出独立主见;5.与众不同且是真知灼见;6.在社会上最早传播出去;7.在社会上引起反响;8.对国家有用;9.事后证明是正确的。

因此长期保持出手快,有“政策解读不过夜”习惯;

25

内参10句话(诞生时间1998年)

写的文章有45位政治局委员批示;所写调查报告,以提出思路为目的,引起高层重视。有的写入党代会报告,有的推动党章修改;

26

三力价值观

历史趋势发现力、国家难题破解力、社会进步引领力。这三力是李锦的价值追求,也是核心竞争力。

27

调查报告写作18字法

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一二三、正反合、交界处;

28

交界处集成创新四大规律(诞生时间2014年)

江湖人干庙堂活,学问界回答实践难题,把过去本事用现在的互联网上,新闻优势在理论上发挥;

29

四极境界(诞生时间2012年)

极低之地而操极高之心,极逆之地立极奇之功,极冷之时而成极热之势,极少之众而造极大之声;

30

读书四求(诞生时间2015年)

一求读书养德,君子归仁;

二求读书养智,百识变通;

三求读书养礼,行止有矩;

四求读书养功,慧济夭下;

31

四王观

“平台为王”不如“内容为王”,“内容为王”不如“思想为王”,“思想为王”不如“问题为王”;

32

农村春节调查法(1978年始)

从1978年开始,在农村过45个春节,是新春走基层的最高纪录;

33

品牌五条

最高名牌:党中央总书记号召全国学习,是党史中第一次。

最广品牌,有14个党委与部门发出文件开展学习李锦活动:新华社党组、山东省委、临沂地委、新华社总编室等,此现象为中国知识界历史上所罕见。

最深品牌,地域名牌,平邑、商河、滕州农民为李锦做了三处李锦蹲点调研展览馆。2021年6月18日,九间棚精神调研展览馆、李锦蹲点陈列馆在九间棚村落成。国务院原副总理姜春云题词“蹲点”。展出李锦在九间棚村由蹲点到扎根,与群众建立水乳交融般感情的事迹。

最实品牌,行业品牌,“学界的常青树”:1978年到1984年人民日报采用稿件达99篇在全国名列前茅,从农村改革初期形成较大社会影响后,每过几年便有“轰动性”的成果与观点问世,从党的十大至二十大,以实绩名世,名声持续50年;

最久品牌,时间品牌,影响四代人:从1980年出名开始至2022年,在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形象影响了新闻界100岁到20多岁的四代人。

34

五次业务转型

业务上,从优秀摄影记者转变为优秀文字记者,成为文图并茂的新型记者;

由抢新闻到蹲点调研,形成每年都在一个地方蹲点50天左右的“李锦模式”;

由记者到学者转型,发展转向理论;

由体制内名家到互联网大咖,为破解国家难题而提对策;

由政策研究到智库,成为国企政策第一解读人,形成更大的舆论场;

35

两次、轮业务高潮

30岁前、60岁后进入两次业务高潮期。

到64岁时,一年写360篇原创评论;到68岁时,在全国性报纸上发表39个整版的理论文章;70岁时,一年仍然发表148篇时政原创文章,报纸采用21个整版文章,接受1000多次采访;

36

我手写我心,我书著我事

出版书籍32部,主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37

安家在农村四步曲

在九间棚村由采访到调查、到蹲点,2015年在村中安家,一年在农民中生活8个月左右;

38

李锦九间棚调研精神

“扎根群众、水乳交融、坚韧不拔、殚精竭虑”;

39

状态定位(诞生时间2015年)

入山则读书悟道,出笔亦引领乾坤;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群众把李锦在炕头写调查被党中央总书记批示的事情做成雕塑。

李锦调查在重大历史关头起的作用

一、从1978年到1982年,李锦始终冲在农村改革第一线,为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立了功,被树为中国新闻界的旗帜。

从1978年后,中央多次召开全会,都没有承认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从一开始就投入包产到户调查的李锦闯进中国这个头号“禁区”,1980年秋后接到很多人民来信,有的认为他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受到内部调查。李锦没有退却,继续深入农村,坚持为农民讲话,一年在农村有315天,去过黄淮海平原800多个村庄,第一个发现和拍下“万元户”的新闻照片,为国内外70多家媒体刊载。最有影响的是《鲁西北棉花大丰收》《棉花县长散传单》,为1981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采用,曾被视为“新闻界的新闻”。到1984年10月,李锦为《人民日报》采用99篇稿件,是全国被人民日报采用量居第一位的新闻记者。1982年1月,中央发出第一个农业文件,肯定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家庭联产经营为标志的农村改革的思路为党中央所确认。鲁西北农村六个县来信表扬,称赞李锦是“庄户人家的好记者”。胡耀邦批示要求把李锦作为全国宣传战线的典型进行宣传,成为建国后唯一被党中央总书记提议树为典型的新闻记者。1980年1月曾对包产到户“不好表态”的邓小平,在1982年12月30日听取李锦的当面汇报后说“你有发言权”。李锦1982年12月当选为共青团11届中央委员,1984年10月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

二、1989年至1991年,在苏东剧变后抓出凝聚中华民族意志的九间棚典型,在关键时候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剧变导致中国社会思想混乱,形势极为严峻。共产党人能不能在这个时候撑得住,是摆在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前的一道考题。李锦在1989年8月开始到四面是悬崖峭壁九间棚村,独自住42天。李锦找到这里的“大洼风波”,又挖掘刘嘉坤和村党支部化解风波摆脱困境的过程,提炼出“九柱擎天”的主题,同时提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九间棚精神,揭示了一种希望: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走在一起,从根本上代表人民利益;共产党员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凝聚力;社会主义事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党员应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他有意用九间棚这根“银针”,来扎中国社会疾病的“穴位”,实际上是回答了中国怎么办,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看到调查,写信给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说“很受感动”,在短时间内全国100万干部上山参观。九间棚成为了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之后在全国树立的第一个大典型。李锦提炼的九间棚精神终而转化为沂蒙精神,江泽民为沂蒙精神题词。1994年9月9日,胡锦涛同志在从威海到济南的飞机上听李锦当面汇报时说,“九间棚这个典型在关键时候起了重要作用”称赞李锦“会搞调查,会总结经验”。临沂地委为此发出《学习李锦转变工作作风》的文件。

三、2001年至2002年,党的十六大前在“思想建党”问题上提供新思路,为中央决策发挥智囊作用。

在2001年下半年的“有产”“无产”争论中,李锦发出系列调查,引起党中央高度关注。1994年来,他在兴福镇先后住达76天。在1994年提出兴福现象,在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后,立即重返兴福镇写出调查报告。这五篇调查报道《兴福镇24名致富能手当支书》《“富支书”群体带来新变化》《农民为什么拥护致富党员当支书》《富党员参政对政党建设的启示》《私营企业主魏龙柱的变化》,连以前发的共达12篇。胡锦涛、曾庆红、吴官正、姜春云等领导同志看到李锦写的调查后相继做出批示。中央主要领导认为“兴福现象值得关注”,中央派出工作组连同省、地、县、镇协同人员,这个76个人的调查组进行拉网式的调查,到李锦去过的36个村庄核实。结果证明情况属实,中央主要领导再次做出批示“这个问题可以做结论了”。在调研结束后,李锦把新闻成果升到理论高度,写出《马克思主义新发现》论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三阶段论述,强调从1949年便不应再讲无产阶级了,此事迟办了50年,党章应当修改。

一年半后,允许新阶层入党的文字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此观点终而被十六大上修改的党章所采纳。李锦所做的观点鲜明的调查引起了高层重视,被认为是对这个重大问题的解决发挥了开启作用。新华社总编室发出通报,号召全社记者学习李锦与时俱进、深入调查研究、勇于创新精神。

四、2009年3月,发现中国出现信贷风险,较早上书中央,提出对策,为化解金融危机做出特殊贡献。

2008年10月以后的四个月内,3.87亿的贷款倾泻而出,连央行行长也感到“出乎意料”。在这关键时刻,李锦写出近万言的意见书寄给温家宝总理,提出正在出现的信贷大跃进极易引起泡沫经济,如果不及时抑制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货币的灾难”。必须迅速采取措施,控制速度,调整结构,加强金融监管,以保证积极的财政改革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健康地贯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温家宝总理收到来信,高度重视,认真阅读而且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中央四部门开会研究李锦提出的问题。收到李锦来信的第11天,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优化信贷投向,使资金真正落实到支持实体经济运行上。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银监会迅速召开会议,采纳李锦提出的对“信贷四月回头看”建议,开展对前五个月贷款专项检查活动,对四大国有银行的专项检查。中央部门连续召开重要会议,金融界领导纷纷表态并接连采取措施。信贷的汹涌势头得到明显收敛,4月份的新增贷款由1.89万亿元降为0.59万亿元。李锦这封万言上疏,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危急时刻,及时“报警”,有力挽狂澜、扭转局势之功。

五、2011年到2022年,重点在国资国企领域发挥引领舆论作用,被称为“中国国企舆论旗手”“中国国企政策与新闻第一解读人”,为保持正确、健康的国企舆论环境做出不可替代的努力。

我国国资国企政策与重大决策的解读人。每年的两会、中央全会、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财经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关于国资国企内容,在公布新闻后,当晚在第一时间做出解读,持续13年。从2011年起,凡国有企业的重大政策新闻的观点往往成为国内国际的国企舆论风向标。2011年7月,提出“国企改革走新路论”。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走新路,既不能走老路,又不能走邪路”的观点,这个观点后来写入十八大报告。在2011年6、7月间组织有50个版的国企报道战役,相关报道为中央多位领导批示,被称为首都新闻界“独此一家”的国企报道战役。

2012年后,解读了总书记每次国资国企讲话。党的十八大一结束,其担任主编的《十八大报告国企学习读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企发展史上第一本党的代表大会辅导读本;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一个月拿出《国企改革的方向与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发表《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拿出专著《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解析》;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著作《国企供给侧改革的难点与对策》便也出来了。十九大一结束,就拿出《新时代国企改革策》;党的二十大结束,主编《党的二十大精神国企学习读本》。以上这些,是中国国资系统的一等的“大活”。(李锦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山东农民建起三座介绍李锦蹲点调研的事迹展览馆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167)丨​45年前农村改革是怎样调查研究的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于雅楠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