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金乡县委书记董冰:脚印留在一线,口碑树在民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8-15 11:03:49
  地处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是一片孕育英雄、培育英雄的土地。56年来,革命战士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广为传颂。

  地处孔孟之乡的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是一片孕育英雄、培育英雄的土地。56年来,革命战士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广为传颂。

  时光流转,“两不怕”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新的传承。众人印象中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实现了华丽逆转:踏上产业强县的后发快进之路,新材料产业园连续八年跻身全国同类园区20强;成为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大蒜年加工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1处,“九湖五河十八湾”捧出一个江北水乡……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干事创业的领头人——金乡县委书记董冰。

金乡县委书记董冰:脚印留在一线,口碑树在民心  

董冰(右三)现场推进亿盛实业项目建设

  补短板 “下决心把金乡工业抓起来”

  网上搜索“金乡工业”,跳出一则十年前的旧闻:“对于金乡企业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县领导逐一进行梳理,并当场‘拍板’解决问题的方案。”

  短短数语,便可窥见金乡县委班子发展工业的决心。其中,“拍板”的县领导就包括时任金乡县长的董冰。

  初到金乡,董冰就清醒认识到,金乡发展的最大掣肘,就在于薄弱的工业基础。因为缺少产业平台和项目支撑,工业指标长期在全市后几位徘徊,薄弱的财政收入保障不了民生投入,整个金乡县城看上去就像一个破旧落后的乡镇。

  “从那时起,董书记就下决心把金乡工业抓起来。”县委办主任李中文回忆,董冰拿出70%的时间和精力抓工业。2016年任职县委书记以来,更是带领县委一班人进厂矿、看项目、访园区,白天外出考察,晚上回来就开会研讨,沿着前几任书记确立的“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思路,在园区平台建设上下手狠抓。

  数年间,原本分散的园区化散为整,形成产业集群;路网管廊科学规划,基础设施不断建强;九通一平,配套完善……上海化工园区的建设经验也被“搬”到金乡,“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构建起来。

  园区要发展,还得看项目。董冰带领招商团队,主动走出去和企业洽谈,有时候去外地谈一个项目,一天要打个来回。为推动投资20亿元的凯赛生物新材料项目落地,她先后8次赴上海总部对接洽谈,得知该企业董事长因病手术后,她连夜赶到上海看望。

  “没有一个地方像金乡这样真诚,没有一个团队如金乡干部这般执着。”凯赛集团董事长刘修才被深深打动,凯赛生物顺利成为第一个落地金乡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在招商引资上,金乡逐渐擦亮了“金名片”。五年来,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其中包括154个亿元以上项目。

  “董书记工作之细、标准之严,让我们深深敬佩。”在县发改局局长张亚军看来,董冰抓项目招商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不能挖到篮里就是菜”。她推行项目入园“三级专家”评审机制,对所有落地项目严格审核把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坚决拒之门外。

  曾经,有一家投资近40亿的铅酸电池项目,想要落地金乡工业园区。县委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判,有人提出,该项目税收贡献大,可以先引入再规范发展,董冰力主“有环保安全隐患的坚决不要”,最终婉拒了对方。几年来,共有700余个项目参与评审,批准落地的仅有69家,通过率不足10%,真正实现了“优商选资”。也正是因为高标准严要求,金乡没有发生一起产业项目因环保问题被叫停的事件。

  项目攻坚,也是考验干部的试金石。在董冰的带领下,所有县领导沉到一线,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为加速项目建设、打通堵点卡点,董冰推行指挥部作战机制,创新实施“金牌服务直通企业”模式,强化县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包保责任,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谁的问题谁认领。严格要求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做到“五个不允许”:

  不允许说“我不知道”,必须熟悉业务,实行首问责任制;不允许说“这个不归我管”,必须实行负责制;不允许说“这事没找我”,必须主动上门服务……

  “我们没想到的,他们都提前想到了,有种在家办厂的感觉。”在新材料产业园,协鑫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郁辉,说起落地金乡背后的故事。

  当时为了选址,郁辉考察过很多地方,金乡给了他独一无二的体验:过硬的管廊设施、周到贴心的服务、安全便捷的周边环境,园区领导会带着办事指南登门拜访,县委书记定期面对面解决企业难题。“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班子,企业心里踏实。”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董冰的带动下,金乡的营商环境连续3年位居省市前列,全县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增幅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带动了县域实力总体提升,2020年财政收入是十年前的5倍多。金乡县委也被授予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

  强龙头“致富的‘金蒜盘’要越打越响”

  “味道不错,这也是用大蒜做的吗?”“查查是哪家企业生产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见餐桌上摆着几颗黑蒜糖,刚刚结束一场活动的董冰还没坐定,就开始了连环追问。

  “小蒜头”如何做成“大龙头”?如何撬动乡村振兴?如何融入国际市场?作为中国大蒜之乡的“当家人”,董冰日思夜想。

  金乡有着2000多年的种蒜历史,大蒜名牌享誉中外,但也面临精深加工链条不完整、价格“过山车”、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以保障等瓶颈问题。为切实推动大蒜产业提档升级,董冰带领干部和企业家队伍进园区、访农户、问专家,决心走出一条“一产提质、二产延链、三产提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蒜乡大地上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

  第一步,“双辣产业”提质增效。

  当过村支书、干过企业主的华光集团董事长李敬峰记得,为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董冰积极推进全域标准化种植,安排乡镇干部、包村书记全面推广“双辣产业”模式。如今,金乡大蒜套种辣椒达到40万亩,村民的腰包更鼓了。2020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49元,高于省市平均水平,领先周边县(市、区)。“不少贫困户依靠‘双辣’脱了贫,还有的干起了加工销售,成为小老板,大家真心实意感谢好书记、好班子。”李敬峰说。

  第二步,精深加工搭建“全链条”。

  力推大蒜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董冰从抓园区、建平台入手,促成金乡建成全国体量规模最大、加工门类最全的大蒜深加工专业园区,70余家国内国际知名食品龙头企业在此落地,研发出40余种深加工产品,实现大蒜从调味品到食品、保健品、医药品的全产业链发展。

  为了扶持大蒜深加工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董冰的脚步遍及园区的大小企业。“董书记带着我们到市里一跑就是好几天,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问题。”山东鑫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晓彬感慨,“要不是董书记,有些难关我们可能过不了。”如今,鑫诺食品大蒜深加工,踏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辐射带动农户4600余户,户均增收4200余元。

  第三步,数字化翅膀助力腾飞。

  增收不难,持续稳定增收却不易。“能否借力新技术新应用,稳定大蒜市场行情、保障蒜农利益?”董冰提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建立金乡大蒜大数据中心,在大蒜种植面积、仓储数据、价格行情和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实景监控等方面,做好大数据分析,开通大蒜价格指数,让金乡不仅成为世界大蒜种植培育、仓储加工、贸易流通中心,还成为信息发布和价格形成中心。

  “金乡的生意要直通全球。”树立了这一目标,董冰带着县委班子马不停蹄向上争取,在金乡建立了全国首个服务县域经济的海关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实现大蒜出口一条龙、便捷化通关。“以前出口报关,我们要开车到济宁,还经常堵在路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商检,为我们解决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李敬峰不无感慨。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如今,金乡致富的“金蒜盘”越打越响,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位列全国农产品前十位。在大蒜产业的带动下,金乡乡村振兴犹如有了腾飞的双翼。

  利民生——“钱用在刀刃上,花在群众心坎上”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一首金乡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道出了县城的旧貌。

  “一定要用实实在在的变化,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董冰将80%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花在群众心坎上。

  事关民生的项目建设、生态治理情况,董冰把办公室搬到一线战场、坐镇指挥。

  县教育局局长刘宗占记得,近年来,金乡新建扩建学校项目、教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等,董冰每次都到现场严把质量安全关。“施工有没有按照规划来?”“校舍建设有没有考虑到防汛要求?”“教职工周转房能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问题点到细微里、措施落在关键处。五年里,4所高中拔地而起,171处新建扩建的中小学、幼儿园,基本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大班额”问题。

  “每到一处,董书记总是拿着手机不停地拍。”县水务局局长李明跟着董冰考察过很多地方。为了做活金乡“九湖五河十八湾”美水资源,董冰亲自组织召开专题设计提升修改报告会,对设计、规划的每一个细节反复论证,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项目建设的关键进展,董冰必到现场督战。

  如今,行进在金乡县城,“河湖贯通、湿地相连、城水相依”的生态水城风貌呈现眼前。41公里滨河大道全线贯通,20余处休闲广场沿岸布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1%。不少归乡游子感慨:“回到家乡,找不到原来的路了,金乡的面貌天翻地覆。”

  不打招呼、不发通知,没事就上街溜达,是董冰坚持多年的“一线工作法”。对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董冰推动建立民生事项“金快办”微信小程序,大事小情一键反映,集中解决,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2019年,群众对电动三轮车、三轮摩托车、无牌照四轮电动车等“三小车辆”问题反映强烈,闯灯越线、逆向行驶、乱停乱放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强力清除?牵涉面太广,几乎家家都有“三小车辆”,恐怕民怨四起,必须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董冰迅速组织召开专项攻坚会,决定全民动员、集中突破。

  从5月开始,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在大街小巷铺开。历经三月后,党员干部开始带头清理,再向普通群众推开。为保证群众利益,政府提供集中变卖点,增加城区公交线路,保证群众的正常出行。

  金乡交警大队长孟长春回忆,为保证治理成效,董冰经常不打招呼就来到各大小区和公共场所,发现问题就把相关部门人员叫来,现场研究处理。仅用3天时间,金乡全面完成了“三小车辆”的整治,消除了安全隐患。过程中,没出现一起上访投诉案件。2020年,全省群众满意度评价中,金乡位居全省137个参评县(市、区)的第四位,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其中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外地来借鉴经验,一番学习研究后直摇头,认为金乡的经验很难复制。有人说,“金乡的成果是干部吃着盒饭把入口,开着小车送群众,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换来的。”而董冰却说:“干部也是群众,就是要带着大家一起干,才能干出一番新天地来。”

  这一干就是十年,董冰和金乡已经融为一体。她说:“有人来汇报工作,话说到一半,我就知道下半句是啥,没等人家说完我就打断了,这样很不好。”可是,与她共事过的人都清楚,“董书记有时性子急、脾气大,但不少挨过她批评的人非但不记恨,还心服口服。”

  偏居鲁西一隅的金乡,正因为这股子韧劲、干劲,绽放出耀眼的金色光芒。(来源:凤观齐鲁)

[ 责任编辑:刘雨弦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