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正文

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住房公积金,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做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2-16 12:00:30
从发展规律看势必取消公积金制度,从实际情况看可以先缓交,条件成熟时再彻底取消。从法理上说,住房公积金不属于法律强制。住房公积金是职工自己的钱。从决定权着眼,取消住房公积金的事情,不能搞一刀切,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决定。
  【李锦,《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第11届团中央委员、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山东分社副社长等职。2011年以来,李锦追踪国企改革热点研究,出版国企著作多本,每年接受上千次采访,被媒体誉为“中国国企政策与新闻第一解读人”。】
  以下是李锦就“黄奇帆在给企业复工提出建议取消企业公积金制度”问题,首次发表自己的看法。

  住房公积金,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做主
  百度“百家号”约我写一篇关于取消企业公积金制度的文章,这件事情是黄奇帆在给企业复工提出建议取消企业公积金制度。建议提出来后,市场上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刘俏教授持反对态度,百度开了专栏讨论,贾康、滕泰、齐俊杰等学者都做了发言。我是研究企业的,不能不发言。人家约写,这是推辞不得的,就此对企业公积金制度问题首次发表自己的看法。

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住房公积金,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做主
  从规律层次,我是同意黄奇帆观点的,对刘俏观点表示理解。我的新见解是住房公积金是职工自己的钱。从决定权着眼,取消住房公积金的事情,不能搞一刀切,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决定。实际上,我是支持民企可以暂时不交的。因为民企在这次防疫中生存太难了。但是公务员与国企这块过大,这需要国家层次表态了。黄奇帆的话,是说给国家听的。
  我不是在和稀泥,我认为自己是客观公允的,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解决难题,我是说话透彻的,不遮不掩,提出对策,对国家、企业与职工有用。
  现在发表我对住房公积金的看法。
  在新抗击冠肺炎疫情严峻时刻,黄奇帆在给企业复工提出建议取消企业公积金制度。建议提出来后,市场上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我的看法,从发展规律看势必取消公积金制度,从实际情况看可以先缓交,条件成熟时再彻底取消。从法理上说,住房公积金不属于法律强制。住房公积金是职工自己的钱。从决定权着眼,取消住房公积金的事情,不能搞一刀切,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决定。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从新加坡学来的,是用来取代原来的福利分房制度的,初衷是为提高职工家庭解决自住房的能力,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改革之后,通过建立社保基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通过制度化实现了体外循环,自然有利于企业真正以“经济人”的面目投身于市场。具体办法是个人和企业分别缴纳一部分,有了上限后,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多为12%。民营企业想方设法降低公积金比例,多选择5%。
  现在对于取消企业公积金缴存,从利益关系考虑。取消的理由有四条一、企业目前所缴“五险一金”大概占工资总额的30%左右,大头就是12%的住房公积金,如果取消,无疑将大大减轻企业负担。二、公积金的运营效率低,因为公积金贷款放款速度慢、贷款额度低等原因,开发商根本就不接受这种贷款方式,目前有37%的公积金沉淀在银行里;三、目前全国只有1.44亿免掉人缴纳了公积金,只缴纳最低的额度,每个月几百块钱,对于买房来说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四、在当前高房价之下,有能力购房的通常是高收入人群,他们提取公积金,还能获得低利率贷款,出现“穷人补贴富人”现象。而且住房公积金受益者主要是一些高收入行业比如垄断行业的高收入者,而低收入行业的职工却没有平等受益。这两个不平等,也是诟病公积金的原因。
  不同意取消的理由也有四条。一、取消公积金就相当于变相的降低工资,这事发生在谁头上都会觉得不舒服,这是许多人实打实的收入。二、如果真正取消公积金,体制内单位几乎全员覆盖,对体制内单位的冲击会高过市场化企业。公积金制度目前平衡了政府、个人、企业三方,立即打破这个平衡,没有必要。三、要是没有公积金制度,全用商贷,购房者的压力更大;四、公积金虽然不能像银行存款一样自由支配,但在租房时能缴纳房租,降低年轻人的生活压力。
  应该说,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企业普遍有利,不要付出这笔钱了;对于个人来说,普遍不满意。其实不管是赞成取消公积金制度的,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
  从道理出发,现在我国房地产早已市场化,商业银行已成为提供房贷的主体,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废止公积金制度,将极大地提高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改革进程,进而有助于助推要素资源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未来取消房地产限购政策,出台房产税政策后,房地产完全市场化,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必然规律。黄奇帆在提出取消这个建议,应该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现在从减轻企业负担角度,趁机破解这个难题,是一个智慧的选择。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交的数额大,是公积金缴存和使用的主力军,黄奇帆的建议如果为国家接受,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真的能为国家减负。
  然而,目前就取消有一些难处,或者说条件不成熟。暂时不改,是因为公积金制度牵扯甚广,市场上依旧缴纳了公积金的1.44亿人口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肯定不能随便行动;公积金涉及众多职工利益,尤其是北京房价比较高,大部分职工是无法接受取消企业公积金,这需要整体考虑。前者则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一种体现,将其视为企业负担而要求取消,并不可取。

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住房公积金,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做主
  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依据是法理问题。住房公积金和社保不一样,不属于法律强制。公司不交住房公积金,不违反国家法律。从决定权着眼,谁能决定公积金制度的废立?这应该依据公积金制度的本质。它其实是一个职工互助解决住房问题的渠道。一个人的钱很少,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大家的钱都放进一个池子,有需要的人就从这个池子里贷款,贷款利率较低,可以减轻部分人买房的资金压力和负担。开始是福利问题,现在是市场经济途径问题,本质上都不是法律问题。一刀切取消住房公积金、没有任何补偿性前提之下的取消公积金,尤其是单纯基于为企业减负的理由取消公积金,都是不可取的。取消公积金是市场行为,公司会适当提高员工工资,让员工到手现金增加,但同时公司少承担一部分,这是个博弈和磨合过程。说到底,是市场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没有规定性,没有强迫性。
  因此,我的意见是应该取消公积金,这是从规律出发。短期需要来看,公积金可以不缴。取消公积金,最大的受益方是企业,受损方是职工。如果单纯取消公积金而不做任何补偿,在目前的劳资关系博弈环境中,这相当于挪职工福利为企业所用,这并非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选项,而更多接近于零和游戏,矛盾容易激化。我国现在已经有1.44亿人缴纳公积金,这个群体基数已经很大了。因此关于公积金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显然不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
  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压力大,国企降低公积金缴存,民企缓交,保证企业不致大规模倒闭,也是为最终搞公积金系统改革做准备。目前,还要同步实行其他相应的替代措施来减轻员工购房的成本压力,包括企业年金制度的成熟、打造国家住房银行、给予首套房利率优惠、保障租赁职工的权益,低收入人群提取几百元的公积金租房,为彻底取消公积金制度创造创造条件。这个过程是省略不得的。
  最后要说的是,这件事情由企业说了算。必须知道,公积金的钱,是企业的,企业应享有最终的支配权。不宜由政府直接“废掉”,更不要一刀切,许多服务行业的小微企业,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平均只能维持两三个月后就要破产。非常时期可“暂时取消”,也可以停缴一年或半年。而公家单位本身该交的可以继续交,余额够不够用,那也是公家单位自己的事,互不影响。倘若有私企愿意缴交也可以纳入,都不要强制缴交。至于将来,可以积累条件,逐步将强制性住房公积金改为自愿缴存,变为彻底的市场行为,这是趋向。

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住房公积金,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做主
  我在两个舆论场“作战”
  春节以来,一直在忙着。对于我来说,是不是封城、闭门,是一样的;是在北京还是济南抑或是在山中的九间棚村,也是一样的。总是窝居在小屋里,不下楼。因为抗疫,每天总是有新的信息,总有新的约稿。写不完的东西。
  昨天,写的疫区换将,是我个人公众号发表的,也有2、6万点击,创今年新高。平时文章,是两千人读。今天,百度讨论企业公积金,将我的文章置顶,一个小时竟然2、8万人点击。感谢社会各界读者喜欢我的文章。还有,今日头条,今天发我三篇文章。文章有人看,这是写文章人的最大快乐。
  我觉得,有两个舆论场所存在,我是在两个舆论场作战的人。一个是体制内,一个是体制外。这两个舆论场重合的时候少。多数时候体制内的人叫好,体制外的媒体不肯采用,体制外叫好的,体制内不发表。泾渭分明!就象吃惯大米饭的不喜欢馒头、吃惯鱼的不喜欢吃肉的一样,很是排斥。我是属于吃惯大米饭的却在北方几十年,两者兼顾,否则自己活得难受,只得如此了。
  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另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在当前的新媒体格局中,微博微信和主流媒体,分别是这两个舆论场的代表性媒介。从理论上说,作为传播主体的新媒体用户,都有同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体制内的互联网媒体习惯以报纸口气说话,便使得网络话语权掌握在少数“意见领袖”手中。由传统主流媒体营造的“官方舆论场”,与草根民意在新媒体平台自发形成的“民间舆论场”往往产生意见分歧,在舆情的发酵和蔓延过程中,甚至会形成对抗与割裂。
  从本质上说,新媒体时代是以个人为传播主体的传媒时代。在舆论表达与舆论引导这一对矛盾之中,舆论引导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构建健康和谐舆论氛围的主导力量。舆论引导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和持续保持。在以新媒体为驱动的媒体融合时代,舆论引导者应切实把握和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积极打通“两个舆论场”,改变现有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被动状态,这是营造良好舆论生态的关键所在。
  没有办法,我只好在两个舆论场之间转悠。我是讲正能量的,讲良心的,讲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所以,我能在两个舆论场左右逢源。只是自己要多干些。
  我近来写的稿件,有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用的,也有今日头条、百度、腾讯用的,还有我自己的“李锦解读政策与新闻”微信公众号用的。我觉得,两种思维,交叉运行,也不是坏事,就是自己累一些。一篇稿子要大半天时间,要有见解,而且让人看得下去,是要用心思考的。弄得好多该干的事情,搁着了。心里也有点急。
  好吧,说一段闲话。转发今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是在经济版头条,关于中央企业防疫的,主旋律的,里面用了我的点题的两段话,这当然是体制内舆论场的风格。
  另外,今天企业观察报用了我的一个整版,华夏时报用了评论。这属于体制中间的。顺便说到。

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住房公积金,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做主
  复工稳供央企成为“压舱石”
  中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展生产经营,一方面扩产能保证防疫物资供应,另一方面稳生产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稳定。国务院国资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央企业生产型子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超过80%,发挥了促进经济运行稳定的“压舱石”作用。
  开足马力保供应
  疫情防控进入最关键阶段,多家中央企业紧急组织相关产能增产扩产、改造转产,开足马力生产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并通过统筹海外采购等举措,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一线重点医疗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中国化工旗下的沈阳橡胶院只用了5天时间就完成转产准备,开始了应急医疗物资隔离服的生产,目前沈阳橡胶院A型隔离服每天交付60套;通用技术集团中纺院所属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面料,目前每天产能可满足约1万件医用防护服生产需要;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新华公司将防控口罩的日生产能力提升至原来的2.5倍;中粮生物科技调整产能生产供应医用酒精,24小时生产全力保障供应,医用消毒酒精日产能已从700吨/日上调到1000吨/日。
  据了解,中央企业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工作已取得了积极进展,重点产品日产量实现快速增长。2月11日,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重点医疗物资日产量,分别提高至2月5日的2.6倍、2.8倍、2.5倍。
  长江商学院大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央企已成为防疫物资生产的主力军。在防疫一线,央企‘拉得出来、顶得上去’,没有‘掉链子’,可以说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为上下游复工提供保障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电力、通信、交通、能源等央企积极为疫情防控和其他企业复工提供基础保障。
  总体上看,中央企业生产型子企业复工复产率超过80%。“一些重要的基础保障行业复工率更高,石油石化企业复工率达到96.8%。”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赵世堂说,“电网、发电企业复工率达到83%;钢铁企业主要子企业全面开工;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不包括汽车)复工率达到88.1%。”
  天上地下空中,央企全天候为全国人民提供“不停歇”服务。截至2月7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四家石油央企5万多座加油站正常营业提供不间断加油服务,湖北境内的2658余座加油站24小时“不打烊”,全力保障市场油气供应。
  用电关系千家万户冷暖。据统计,春节期间,国家电网统一调配抢修队伍、装备、物资等资源,安排应急抢险队伍4.9万支、抢险人员27万人、抢险车辆6.3万辆24小时待命,严格兑现各项服务承诺,及时响应客户诉求,快速抢修恢复供电,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好电。
  通信方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障疫情防控,同时推出免停机、缓停机等服务,保障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及疫情高发区用户的正常通信,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免费发送疫情公益短信,累计为116.95万人次免停机、为17.48亿人次缓停机。
  民生保障方面,央企纷纷主动调整产能,确保生活必需品的稳定供应。目前,中粮集团每天发往武汉市场的大米超过200吨、面粉面条合计约50吨、食用油约300吨。华润集团充分发挥多元化民生类企业特性,在保障燃气、电力稳供的同时,旗下销售企业大量采购粮油米面、肉蛋奶蔬等,全力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的持续稳定供应。
  围绕全球供应链稳产能
  此次疫情对于中国的贸易及国际产能合作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央企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到2018年底,中央企业境外单位11028户,分布在18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总额达到7.6万亿元。日前,相关中央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围绕全球供应链保证产能,保障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稳定。
  自2月3日起,中国电子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已逐步复工。其旗下深科技是金士顿、希捷、西部数据等行业巨头的重要供应商。由于该业务行业的特殊性,公司一旦停产将会对全球行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深科技在春节期间持续工作,及时与供应商取得联系,自行派车到供应商库房直接取货,解决缺料问题。近期复工后,对一些间接岗位进行资源整合,对线外岗位进行升级技术培训,员工奋战在生产一线,最大限度维持生产经营持续不间断,满足市场需求,尽全力保证全球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旗下实业天辰耀隆生产的硫酸铵出口印度等十多个国家。为保证非常时期硫酸铵顺利出口,中国化学生产不停歇,并积极协调人工、码头、物流等,1月份实现销售硫酸铵38212吨。
  “中央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占据重要位置。当前中央企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力争按时按约、保质保量完成各项订单,体现了中国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高度的责任感,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企业履约的决心和实力。”李锦说。他认为,中央企业有储备、有实力,随着中国国内各经济领域运行逐步恢复正常,央企全球产业链供给将得到更大的保障。(孔德晨

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住房公积金,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做主著名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住房公积金,应由企业与职工自己做主
[ 责任编辑:王姝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