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9-17 13:24:12
听新闻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2022年6月21日是我与老妈入住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的第二天;我推着轮椅上的老妈在院落里遛弯儿,与阿波老师邂逅相遇,交谈中得知她是我初中母校青岛四十三中同级七班的班主任老师,与我的班主任同是语文教研组的同事,所以我俩自然就成了师生关系。为此,我撰写了随笔《无缘咫尺天涯,有缘总要相聚》,叙述了这一奇缘。

年已80岁的阿波老师是从青岛二中国家高级语文教师岗位上退休的,与其先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教授齐孟鶚先生于8年前一起入住了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2021年8月,其先生在这里接受了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后,很安祥、有尊严的离世了!这个案例,既是阿波老师及其先生对有尊严谢幕的一个实践探索,也是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做好临终关怀的一个典型代表!

我通过一年多的调研认为,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的定位,就是面向75岁左右及以上的老人,在生活自理出现困难阶段提供养老服务,在身体出现失能失智阶段提供护理服务,在患有疾病后提供延续生命治疗、安宁疗护及临终关怀服务。阿波老师家的齐先生在这里就是走过了养老、护理、安宁三个阶段后,很有尊严地谢幕转世了!阿波老师及其先生对有尊严谢幕的实践探索,极大地推动了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工作发展,对我个人而言是我在全社会恐惧死亡的氛围下有了一个直面死亡去思考、去探索的指导老师!

我与阿波老师开始了师生之间的生死交流!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我经常地向阿波老师请教这里一些养老、护理、安宁三个方面问题。初期,阿波老师向我介绍了她与其先生在这里生活多年的一些思想认识。

(一)阿波老师在给我的《夕阳产业做出朝阳的绚丽——机构养老举新旗》中写道:

——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是一所养老科研色彩浓厚的养老院,一直致力探究如何有效提高老人生命最后一程的质量。这里率先在全国推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让老人们活得舒适方便;又进一步探究“精神护养”,即如何让老人活得尊严又快乐,享受高质量的最后时段生活。

——社工部及其主任张永乾就是精神护养课题的带头人之一: 

1.注重老人精神护养:用心办好“老年大学”——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实施,有效果有反馈。这里吃得好,医得方便,玩得乐;开办多种兴趣班,还能学到新才艺。老人们不但生命在延长,生命还在成长,入住后身心健康有明显改善,家属满意,频频称赞!

2.精心开掘精神护养渠道:2017年8月1日组织成立了老年义务志愿服务队,发挥入住老人职业和特长优势,配合院方组织活动、开展老人之间心理互助等,让老人们尽可能保持社会功能,在为本院老人服务中提振生活信心——我老而不废呢!

3.老有所为服务他人尽力:2018年9月6日创办“公益学堂”,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授课,为员工心理健康护航,为其子女教育助力。公益课程现已惠及院内外9个微信群 直接收课638人,受到普遍欢迎。老人们对自身又有新的认识——养老院里也能为人民服务啊,我们活得更有劲了!

4.夕阳时段活出朝阳精彩:张永乾主任及其带领的社工部,创造性地做社工专业的事,潜心探究老年精神护养,让我们的尊严和快乐最大化,使我们在夕阳时段还能活出朝阳的精彩。

——我们高兴地看到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不是一般地陪伴老人终了,而是敬畏生命,关注生命质量。这里高举“三养”大旗(生活护养、医疗护养和精神护养),为我国养老事业开创了新局面,我们入住老人真为自己这个家自豪哟!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二)阿波老师进一步对我说:《小议“真正活过”》:

“人啊,都会有这一天——辞别红尘归天家!

感性陪伴,理性送别,彼此心中无憾!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都需要学习‘生死观’这一课,因为人人都有辞世那一天。不必过度哀伤,记住曾经的美好就足够了!

为自己许个愿吧:活的精彩,逝的温馨——让生命的每一个时节都是一幅亮丽的风景画!”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三)阿波老师进一步与我讨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说:什么是“真正活过”?回答就是“逝去时令人不舍!”“人世间最珍贵的居处是‘心屋’,最有价值的怀念是‘你已回天家了,我还在想着你的好呢!’”

接下来,阿波老师给我发了链接小视频:国学大师叶曼先生谈临终关怀,启发人们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两个角度去进一步深刻领会双方的心理活动轨迹,以及应该采取的临终关怀应对措施!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阿波老师给我上述两段文字后,我感到师生之间的生死交流已经拉开了序幕!

后来,我就直截了当地向阿波老师提出:“您能否提供一下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临终关怀的有关理论、相关舆论、实践案例以及环境、医养等方面资料,我想在学习这个完整的体系中,做一些思考与探讨。”阿波老师回复我:“提供一点有关‘临终关怀’采访线索吧!”,然后从理论依据、舆论倡导、环境设施、医养支持等方面,逐一向我推荐应该对接的院长、主任、业务骨干等人员姓名,最后说“临终关怀实践案例:就找入住老人阿波”!

(一)阿波老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临终关怀实践,给我谈了自己的《小议“临终关怀”》: 

——住养老院,有机会观察思考老人的生活;好友同住养老院,有机会陪伴至归天家,于是就有了对“临终关怀”行为的切身体验。在老人物质需求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临终关怀”,我们能为TA做些什么?

1、优选生存质量:在生命长度和舒适度不能兼得情况下,就选择“舒适”,让其尽量活得舒服高兴,而不是按教科书式活着。

2、优质生活环境支持:对失能失智老人,要每天保持身体被褥干净干爽。

3、贵在精神护养:活着而不快乐,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陪伴老人聊天,专门聊老人辉煌的过往,每个人都有可盘点的自豪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让其感到这辈子没白活,从而快乐过好每一天!

——老人们能够尊严快乐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步,多么大的福报啊!生命太有质量了!这样的送别是温馨的,让生命的每一个节点都成了一幅亮丽的风景。在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我们看到了!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二)阿波老师对我说:“我归纳的临终关怀的探索,是我和安大夫共同的实践。从她家的先生马校长始,到我家齐先生,再到安大夫本人,最后是刚逝去的李贤台先生。我们感受到这种陪伴使‘最后一米路’的生命质量还是令人欣慰的。”阿波老师归纳了自己和安大夫共同总结出来并实践的过程,即“《临终关怀咋关怀?》:

——理解生命状态,尊重人格:老人失能失智、力不从心时很敏感、很脆弱。陪伴者一定要有好态度:

1.不去纠正老人的不当言行:老人说什么都“对”。

2.安抚老人的行为失误:没关系,不要紧,有我呢,我来做……

3.多给精神支持:常回忆过往家里家外最开心的事,让其活得自豪;夸赞现状的高光,让其活得有劲——咱活的知足、够本!

——日常生活护理到位:吃喝拉撒洗,保证干净干爽。特别在衣着上尽可能光鲜亮丽,以提振精神,表现良好的生命状态。

——不做过度治疗:不插管,不治之症就不治。在生命长度和舒适度不能兼得时就选择后者。

——尊重老人的选择:不能按教科书活着,要顺其生命自然节奏安排老人生活,如饮食,睡眠,运动(自编健身操)等,以让老人舒服、高兴为目标。老人喜欢的就是好日子。

——给临终者尊严,尽可能的尊严;让其舒服,尽可能的舒服;让其高兴度最大化的辞别红尘!

——人生追求目标:生的喜乐,逝的温馨。让生命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虚此生了!普通百姓的告别词最好由最熟悉逝者的人拟写(最好提前准备),能够揣摩出逝者最想听的话,而不是致辞人想说的话!

总之,感性陪伴,理性送别,彼此无憾。”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随着师生之间生死交流的深入与细化,我与阿波老师可以随时面对面的谈论死亡这个全社会都恐惧的话题。阿波老师对我说:“我从60岁开始关注死亡,第一本入门书是《与天堂的灵魂对话——学会死亡,才能更好的活着 》。说的真好!学会死亡,才能更好的活着!”

当我向阿波老师借阅《与天堂的灵魂对话——学会死亡,才能更好的活着 》时,阿波老师说:“趁自己还活着,美好的东西,特别是精神层面的,不要私存,与朋友们分享,或许对他人还有点用呢!”

当我赞叹阿波老师如今的阳光心态时,阿波老师对我说:“让心中总有一束光,晚年可以不孤!晚年是属于孤独凄冷的季节。顺其节律,还是逆势而上?咱二中人的做派,我的事情我做主——这是根据我、我家齐先生和安大夫、李贤台老师的养老院生活有感而发,可能没有普遍意义:一是找个舒适热闹的地方: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养老院,养老同时参与养老院建设,重在感情和精神上支持——怀着感恩之心,经常对院方的精心付出表示感谢。二是有深厚感情的朋友同住养老院:既有各自独立的生活空间,又能彼此照顾。自己舒服,子女也省心,彼此成全。三是培养正确“生死观”:死亡是上天送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咱坦然接受。学习和践行‘临终关怀’——少折腾就是多享福,利国利家利己。”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阿波老师运用中外研究成果进一步阐释了临终关怀,说:当自己最亲近的人躺在病床上弥留,到底是选择让他在医疗器械的帮助下继续与疾病苦斗,还是让他安静和轻松地与这个世界告别?回答这个问题前,得认真审视过度医疗。有的病人在加护病房可能会延长10天的生命,这不仅仅是增加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成本,而且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周身完全没有家的温暖……围绕在他身旁的,会是一群熟知他血液指数和氧气浓度,却连他的名字都几乎叫不出来的医护人员,延长10天生命换来的是人财两空和在陌生、孤独、凄凉的氛围中离世。临终关怀的境界就是不让老人痛苦地死、不让老人孤独地死,要让老人有尊严地死。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去年九月,我给阿波老师微信,感谢阿波老师把《与天堂的灵魂对话——学会死亡,才能更好的活着》借阅给我,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加深了对生死的感悟。我说:我用我的随笔文章答谢您吧!

不得不承认,师生之间的生死交流把我带进了一个新的境界!我由此开始,自购并正在阅读着许多相关书籍: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古埃及<亡灵书>》、麦肯纳的《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路桂军的《见证生命,见证爱》、罗点点的《我的死亡谁做主》、李践的《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等。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后来,为了践行我对阿波老师的承诺,我写下并发表了《今后要永远关注的话题:死亡——读<与天堂的灵魂对话>随笔》《独处时净化灵魂的洗礼——关键在于自己把握》《在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中领悟余生的美好、离世的尊严》《我所了解的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工作》等文章。

前不久,我与阿波老师再次谈到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及天堂驿站时,阿波老师说: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生命和死亡教育,死亡被视为禁忌之谈;所以,当衰老来临时,当人们发现自己毫无准备时,生存状态一下跌入谷底,心理状态难免接近绝望。没有正确全面的认识,面临问题时自然会无措;因此,退休年龄之前一定要早早地做好养老规划,不要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等到衰老来临再去准备往往就已经来不及了,且未来老年人自谋出路将会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临终关怀,让逝者人生圆满,令亲属心中安然;临终关怀教育,应从学童开始,使之了解生命全过程,更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最近,我看到了一则视频,说的是两位老人去世后,在国外定居的子女遥控将父母的遗产做了处理,老人在世视为珍宝的收藏都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了。

我对阿波老师说:我看了这个视频就在想,如果一个人知道了上帝给他在世的有限时间了。这个人会怎么处理这些事情?这也是我在思考临终关怀所关注的问题。您能谈谈您的见解吗?您能给予指导吗?

阿波老师非常用心的思考了这个问题,说:“人生只属于个人:精神的、物质的、经历的……谁的人生谁珍惜,他人感受不深。子女没有重视父母的遗物是可以理解的,不能一概视为‘不孝顺’。

——个人后事早安排,这是非常重要的:

1.预先交代:在还有自理能力时就向孩子(或亲属)说明失能失智时,自己希望得到怎样的照护。住咱养老院是最有条件安排的。

2.物品处置:明确告诉孩子家中钱物的处置和个人后事的安排(如着装、遗体、告别仪式、送别词等),让孩子心中有数,处理后事不慌乱,更有针对性。

——敬畏生命,关注生命全过程:开展临终关怀教育,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坦然的人逝观,让生命的每一个时节都是一幅温馨的图画。

——对逝者来说,人世间最珍贵的居处是‘心屋’,最有价值的怀念是‘你已经回天家了,我还在想着你的好呢!’

——抓住生命的尾巴:人来红尘只有一次。退休后有了完全的独立自主的机会,也就有了真正的自由,好好把握住:快乐每一天,活好每一天!”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阿波老师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在随笔《网上没留痕迹,江湖还有传说——书画家吴继文先生给人们的“终活”启发》中,也从“终活”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做好“终活”的技术路线。我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死亡是客观的必然,与其避免接触、闭口不谈,不如坦然地去面对、开放地去讨论,自己给自己安排划下人生的句号,有了这种安排如遗产、自己的收藏品、不想被人所知的秘密等妥善处理,既能让自己过世时安心上路入土、维护自己身后的名声,又能避免自己身后不必要的家庭纠纷。”“终活,是为自己人生划下圆满句号的重大举措!愿这一重大举措能够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进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全社会行为!”

阿波老师看到《网上没留痕迹,江湖还有传说——书画家吴继文先生给人们的“终活”启发》后,鼓励我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思考,说:“‘终活’建议,丰富和发展了临终关怀的内涵。‘终活’理念和在养老院中的实践,明显提升了老人的生命质量,功德无量!”“读者阅读期待:1.如何了解临终患者的最后期待?2.亲朋好友各适合做什么,以期‘关怀’效果最大化?临终关怀,众人问号多多!”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我对阿波老师说:“临终患者的最后期待应该是本人最后的生命节奏安排吧?您最后的生命节奏有了提前安排的构思了吧?”阿波老师说:“人生在世几十年,能自己说了算的事没有几件,特别是临终安排。有机会还是早点交代好,免得孩子手足无措,落个不孝名。”“趁着明白早交代——小病就治,大病就逝。逝了就捐,捐了心安!最后告别曲不要放《哀乐》,就用我最喜欢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当我从临终关怀中谢幕后,请在咱们桃花源的‘天堂驿站’里给我挂幅挽联:回望昔日红尘多勤勉,前瞻明朝天国无烦忧;横批就是:天堂驿站!”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我对阿波老师说:我也为咱们这里的天堂驿站撰写了两幅对联。第一幅不太符合对联的规矩:渡过凡世限寿放下便为幸福,开启灵界永生看透就是自在;第二幅比较符合对联的规矩:跳出凡尘苦恼放下便为幸福,升入净域无忧醍醐就是天堂;横批都是:涅槃驿站。您点评一下吧!阿波老师说:口语和书面语,百姓更喜欢口语;文人讲究对仗和平仄,一般人不关注这个。

师生之间的生死交流——我与阿波老师的灵魂碰撞还会继续……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2023-09-16于青岛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8422房间

(文/孙云早)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来源:荒野隐逸)

作者简介

师生之间的灵魂碰撞——我与阿波老师的生死交流

孙云早,笔名荒野隐逸、行者思虑、山野隐逸;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祖籍平度市,出生地青岛市;在青岛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至莱阳市团旺镇,1978年考入大学并于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获西安公路学院工学士学位,199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14年12月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研究生肄业。

在44年工龄中,作为交通行业公务人员20年,2003年12月获批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职称;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20年,辗转5所高校。出版专著多部,发表专业论文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章诸多,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记二等功多次等荣誉称号。

目前,仍有多个社会兼职。至今,一如既往秉持“待人真诚待堪称真诚之人、用心做事做值得用心之事”原则,继续放大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 责任编辑:徐智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