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在传承创新中打造“新”文科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3-25 10:34:56
听新闻

  近日,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刊发《在传承创新中打造“新”文科》于《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3期,第68—75页。以下是原文:

  摘要

  新文科是以新时代为背景,通过融合理、工等其他学科,构建出一种全面超越传统文科的学科框架。新文科建设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探索,而现代信息技术又对高等教育模式不断产生冲击,因此迫切需要从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创新。借鉴现有研究和实践案例,提出新文科发展的七个“新”:一是通过专业优化与协同建设实现“新改造”;二是借助新科技、新业态形成跨界融合“新学科”;三是建设立体化、多元化、网络化的“新课程”;四是打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新课堂”;五是建构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融合的人文社科“新理论”;六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人文社科理论研究、专业改造和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七是体现新理论、新思想和新内容的中国特色“新教材”。最终,在传承创新中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文科。

  关键词

  新文科;交叉融合;传承创新

  2019年,教育部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正式提出全面实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同年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提出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在此背景下,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掀起了全国从“双一流”高校到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和探索的热潮。但是,何为“新文科”?“新文科”之“新”何在?又如何打造“新”文科?回答这些问题,也就厘清了“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新文科”是

应信息化时代之需的传承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始终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有对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坚守,也有应时代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冲击,在改变人类获取知识、创造知识过程的同时,也将通过改变知识的传播结构而催生新型的学科、专业形态,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助推学科“新”变革

  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没有教材、没有课本的大学;二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所谓没有教材、没有课本的大学,是因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海量的知识指数化增长,文理工医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正在强烈冲击着高等教育。在很多学科领域,知识的快速更迭和交融发展,使得我们的教材和课本还没来得及更新便已过时,甚至就未出现过相应的教材。所谓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因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获取完全突破了时空界限、大学界限,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接触”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最好的课程;无论身在何时,都可以通过网络享受最好的云端“课堂”教学,接受最好的知识教育。因此,信息化时代催生了一个“无形”大学。

  有形大学并不会因为这一“无形”大学的出现而被取代。因为,有形大学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体系是无形大学无法取代的;有形大学的学业生涯设计、学业指导,耳提面命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无形大学无法取代的;有形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进行人格教育、成人成才教育、立德树人教育,这也是无形大学解决不了的;尤为重要的是,有形大学所体现的大学精神,围墙“围起来”的大学味道、大学气质、大学文化、大学品格,以及这种文化熏陶对学生所产生的长远影响,更是无形大学无法提供的。然而,“无形”大学的出现,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互联网技术、网络教育资源,将大大扩展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大大拓展大学的人才培养渠道,大大改变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大大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为此,高等教育需要在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予以变革性响应和应对,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互联网时代催化了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新”变革,或者可以说,包括“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建设是对这一时代到来的回应和应对,这是“四新”形成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

  (二)“新文科”是应时代需求的“传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那么,“新文科”“新”在哪里呢?本文认为,无论学科意义上的“新文科”,还是专业意义上的“新文科”,都是应时代发展所需,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第一,“新文科”是进行时。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是人类对其文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其发展体现了对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提高。为此,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提升,在继承中发展、在进步中创新的过程。从这一“与时俱进”的过程看,“新文科”其实一直在路上。第二,“新文科”有“基本盘”。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基础性、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会发生结构性“变革”,而是在时间维度上不断传承、继承和发扬光大。第三,“新文科”是“传承”中的“新”。基于此,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发展积累中形成的“文、史、哲、经、管、法、教、艺”等相对成熟的“文科”学科体系不会改变,其中文、史、哲总体上为人文学科,经、管、法、教、艺为社会科学。所谓的“新文科”的“新”恰恰是以这些学科为基础,对其进行应时代所需、应发展所需,赋予时代特征、融于时代元素的调整、改造、优化、升级。第四,“新文科”因学科交叉融合而“新”。“新文科”的“新”是以需求为导向、任务为导向、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通过打破“分而治之”的学科壁垒,在学科“交融”中实现学科的创新发展。

二、专业与学科之“新”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对人才知识结构的交叉化、复合化需求也越来越大,使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相对独立、分割,专业相对固化、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日益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供求难以对接。同时,由于学科壁垒和专业固化,学科领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严重阻碍了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新文科”正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通过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交叉融合,实现学科与专业的转型发展。

  (一)新改造

  第一,打造“金专”。人文社科专业要与时俱进,突出需求导向,强化专业的现代化改造,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打造专业升级版,实现专业建设的新旧动能转换。具体思路是:巩固和强化优势特色专业,改造传统老化专业,压缩长线冷门专业,归并相近碎片化专业,暂停甚至取消办学条件差、办学能力弱的专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现实中许多工作岗位可能会被取代,这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大学专业也会进行调整。高校应积极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提出在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专业布局要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紧密结合。在专业增量建设上突出需求导向,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布局战略新兴领域和未来尖端领域的专业。

  第二,打造“专业+”。人文社科专业要树立“专业+”思维,以多种方式建设专业、打造专业平台。具体思路是:一是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大实践教育深度融合起来,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专业教育与实践、实验、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有机链;二是以需求为导向、以灵活的方式打造基于“专业+”的微专业体系;三是强化专业协同育人,以需求为牵引,大力实施校企、校社合作,与企业、机构共建专业,共同打造人才培养特色班、实验班、创新班。形成“专业建在协同上,课程、课堂建在企业上,企业家站在讲台上,教师走进企业里”的双向互动。

  (二)新学科

  第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人文社科内部以及文理工医之间由于跨界融合、交叉复合,形成了二级学科层面上一系列的“新学科”、新专业。这不仅体现在教育部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上,也体现在各高校丰富多彩的新型学科、专业探索上。以金融学学科专业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早期的金融学专业以“宏观金融”为主。其研究对象主要与总量有关,如货币、银行、利率、汇率等,其研究内容包括货币理论、利率理论、汇率理论、货币政策、银行经营管理等,形成了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随着对国外微观金融学的了解和引进,研究对象开始与个量有关,如风险、收益、定价、微观市场结构等,研究内容包括资本成本理论、财务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等,形成了证券投资学、金融投资学、公司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等。随着金融学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体系进一步扩大,出现了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学科专业,产生了行为金融学、实验金融学等。当下,金融学专业正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紧密结合,实现了跨界融合、交叉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推动了金融新技术、新业态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金融学在专业建设上的重新塑造,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区块链金融等不断推陈出新。金融学类学科专业从最早的“金融学”到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到现在的金融科技专业等不断发展。

  第二,打造“交叉学科”。跨学科交叉是高校新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针对有多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印发了《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学位〔2021〕21号),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现有13个学科专业门类基础上新增了一个门类,即“交叉学科”。“交叉学科”被界定为:不同于现有一级学科范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已成为学科、知识发展的新领域。在文理、文工、文医交叉中,这一以“新领域”为特征的“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例如,将金融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培养既懂金融又懂编程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

  第三,构建跨越多学科的“学科集群”。以重大需求为牵引,以解决重大问题为目标,面向学术前沿,集成相关学科,搭建不限于现有一级、二级学科的多学科交融的学术共同体,以及学术协同研究平台。譬如,基于“文化创意+”的跨越文理工信息等多学科的“集成”平台。最终全面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跨界协作融合发展。

三、课程与课堂之“新”

  在过去的大学和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育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学生以“观众”身份出现,被动地接受“满堂灌”教育。随着科技的爆发式发展,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材无法及时更新,导致学校所学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刻融入企业,所在单位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经费对员工进行再培训。此外,随着学科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互相渗透、彼此结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因此,新文科的建设急需进行课程改革、“课堂革命”,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新课程

  基于“新文科”建设需要,重塑人才培养计划,重塑课程体系。课程重塑的原则是: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强化融合,与时俱进。其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专业厚实、视野宽阔、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复合型“新文科”人才。为此,需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中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科学精神的训练、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形成。这一与时俱进、不断迭代更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几个课程群:一是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不断吸收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入教材、入课程、入课堂,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形成立体化的基础课、专业课体系。二是通识课程群。不断开发、不断丰富和发展通识课程体系,形成多元化、系列化、套餐化、特色化的通识课体系。三是交叉课程群。开设跨专业、跨学科新兴交叉课程,培养人文情怀、应用思维、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以及知识融通、融合能力。四是实践课程群。即实验、实习、实训、实践的“四实”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五是国际化课程群。开发和引入国际化课程,推进文科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代表中国立场、富有家国情怀的国家急需人才。六是网络化课程群。打造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化社会的网络课程体系,搭建立体化的课程教育平台、资源平台,服务学生自助学习、自主学习。

  (二)新课堂

  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性重塑,实施“课堂革命”,打造现代意义上的“金课”。传统的课堂教育是典型的知识传授型教育。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教师“单向地教”。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体现为五个一: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面黑板(PPT),一支粉笔(投影仪),一张嘴巴。二是学生是典型的知识接受者。学生是“观众”,不是主动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传授,缺乏启发式、互动式、探讨式教育。三是静态的线下课程讲授。除了申报建设的“精品课程”,较少建设课程网站,提供学习资源。四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五是评判课程好坏标准是“教得好”,传统的“金课”就是讲得精彩。新时代大学的育人目标不能再以简单的传授知识为主,而更应该考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国际性视野以及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体制将从单一的课堂演变为个性化的教学,教学的理念是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个性化),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打造现代“金课”,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四个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供给为中心向以需求为中心转变、以投入为中心向以产出为中心转变。为此,就必须彻底摈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新课堂”。

  这种“新课堂”就是要让教师变成导演,让学生成为演员,教与学互动起来,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结合起来,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灵动化”。一是要从单向的教转向双向的“教”与“学”互动。通过推行探讨式、互动式、启发式、翻转式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型知识教育转向主动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教育。所谓翻转课堂、启发式、讨论式、混合式教学改革,就是要让课堂上下、教室内外动起来,让课程立起来、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实现手动、脑动、嘴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走出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授模式,让学生享受整个教育过程,享受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二是要从静态的线下知识传授转向动态的线下线上知识获取相结合。每门课程都应有教学资源丰富的网站,实现课程教育的线上线下结合,由平面化、静态化向立体化、动态化转变,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助学习、自我学习的条件。三是要从重结果轻过程转向过程与结果并重。尤其注重过程考核,从重考试“成绩”到重“学习效果”转变,强化过程考核。四是教学评价要从“教得好”转向“教得好”与“学得好”并重,尤其要注重“学得好”,强化“产出评价”。用数据、评价与反馈驱动高品质的学习,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对教师上课情况及时反馈,也能充分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高品质的学习。五是充分发挥同伴、社群和资源的力量,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老师也要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与企业或政府机关合作,让业内专家为学生组织讲座,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本专业、本行业所从事的现实工作。

四、理论、方法与教材之“新”

  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我们要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将优秀的中国文化融入新文科建设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各种新方法、新技术、新软件不断融入人文社科研究和教育教学中,也为新文科的发展注入科技基因。因此,新文科建设不但要与时俱进,不断促进理论创新,而且也要将新的学科方法、手段和技术应用于理论研究、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中。

  (一)新理论

  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着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在传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中华民族有着绵延几千年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其在传承中形成了十分丰富和具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是“新文科”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文化滋养。为此,一方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传承创新,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中华文化与当代文化相协调,积极促进各类文化创造性转化,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硬形象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回应时代所需的理论创新。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新理论,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在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中国学派,形成自主知识体系。三是回答时代之问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的新形势;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贡献新思想,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之问,服务时代所需。

  第三,“文科”走向国际所需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一是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引导国际学术界开展中国问题研究和讨论,加强国内外智库合作与研究,着力解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有声发不出,有理说不出,有话传不开的问题。二是促进中国学术走出去。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三是推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学习和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

  (二)新方法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的创新。2017年10月,最早提出“新文科”教育理念的美国希拉姆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对29个专业进行重组,核心做法就是把新技术融入文科课程中,实现跨学科学习。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借助人工智能教育促进教育向智能化转型。高校应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带来的新方法、新路径,推动文科研究领域的纵深拓展。当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正不断跨界应用,比如:利用网络挖掘技术搜集数据,利用数据库、语料库进行语义分析,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进行股票投资模拟,借助VR、AR等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优化情境体验,利用Stata软件对统计数据的清洗、筛选和回归等,这些新方法早已成为教师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技能,也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中以经济学科借助其他学科方法、技术手段最为典型,经济学科的文理、文工交叉最具代表性。如经济学专业中的数理经济、经济统计、量化投资、智能投顾、高频交易、区块链金融、实验金融、行为金融等,都充分体现了学科方法、手段、技术的运用。从经济学类专业尤其是金融学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两类其他学科基础:一是数学专业基础,二是计算机专业基础。数学专业基础,需要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计量经济学等课程;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需要开设软件编程、Python程序设计、R语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课程。

  (三)新教材

  “新文科”中的“新”,最终都要体现在教材上,至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新教材”。一是教材的新改造。即已有教材的不断更新。“新”的教材要体现新理论、新思想、新内容、新进展,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二是新学科(专业)中的新教材。新学科(专业)建设中需要开设新课程,编写新教材。比如,一些大学开设了标准化工程专业,设计了很多新课程,需要编写一整套新教材,实现教材建设的从无到有。三是“中国学”教材。“新文科”建设中需要编写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学”教材,不仅要有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也要有中国经济学、中国政治学、中国法学、中国教育学,等等。如,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推动建设首批9本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中国微观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中国开放型经济学》《中国金融学》《中国财政学》《中国区域经济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78年)》。高校要充分利用本校优势学科的资源,积极推动编写和出版经典教材、优秀教材和新形态教材,重点鼓励编写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新发展、吸收新研究方法的新教材;持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出版,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审工作,推出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教材成果集群;加强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优秀研究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写质量和选用质量。

五、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文社科创新越来越紧迫。针对新文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七个“新”,即新改造、新学科、新课程、新课堂、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教材。概言之,一是通过专业优化与协同建设实现“新改造”;二是借助新科技、新业态形成跨界融合“新学科”;三是建设立体化、多元化、网络化的“新课程”;四是打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新课堂”;五是建构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融合的人文社科“新理论”;六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人文社科理论研究、专业改造和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七是体现新理论、新思想和新内容的中国特色“新教材”。这七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共同构成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新文科建设需要在多方联动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设置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最终在传承创新中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文科。(文/胡金焱,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金融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来源: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