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正文

创新引领未来 节能造福世界——新能源汽车领跑绿色发展(上篇)

来源: 文化视界 2019-08-28 19:26:40
       2016年年初,在全球经济低潮中,逆流奋进的中国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外又多出一顶桂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早在2015年12月14日,中国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根据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中国当年前11个月累计生产27.92万辆。而同期美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10.3万辆;2018年,新能源汽车车市更是全年保持近六成的高增速,令全行业震惊。然而,自新能源汽车兴起以来,各种争议亦不绝于耳,这也令它未来的发展道路,在无形之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直在“等风来”新能源汽车,从风口到悬崖,似乎只有一线之隔;那么,新能源汽车究竟如何步入我们的生活中的?它的未来究竟如何呢?
       “在雾霾严重的时候,我们至少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保护好你自己和你爱的人。”2015年初引爆全互联网、后又陷入巨大争议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从某个角度来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北京地区严重的雾霾现象。
       也就是从那年的11月底开始,饱受雾霾之苦的北京在发出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的同时,开始新一轮汽车限行政策。原环保部组织国内专家研究分析后发现,污染物来源中占比最大即是燃煤和燃油车。
       大气攻坚战必须打赢,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也要满足。陷入两难境地的北京市政府,将视线投向了彼时刚刚成为热点的新能源汽车。
       根据北京市2013年出台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14年-2017年新能源车指标按2万、3万、6万、6万进行配置。而在2015年,该细则进行了中期调整,2018、2019年的指标骤增为8万、10万。这意味着不管消费者愿不愿意,以后在北京每年新增车辆中新能源车比例都将越来越高。除此之外,牌照摇号更体现出了该市政府的决心:按照北京的限购计划,2015、2016、2017三年全年将累计发放9万个新能源车指标,每次摇号发出5000个,其中,个人指标3300个左右,总数相当于普通燃油汽车的2.5倍。
       从客观环境和一系列政策来看,北京是当时中国所有城市中最早推动新能源车的城市之一。而同北京一起发力新能源汽车建设的,还有被批准成立自贸区的海南省省会——海口。
       不同于北京从汽车配置数量这一硬性指标上着手,海口将普及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作为前期首要目标。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刚刚获得中央批复之后不久,海口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宣布开工建设。直至今年年中,该项目总投资额1.44亿元、累计建设共用充电桩2552个、建设总功率5.6万千瓦、建成后可满足11105台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不仅如此,海口市政府在基建过程中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并大力购置、推广生产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物流配送车,力争在城市公共运输领域实现“零排放”。这既减少了碳排放量,还减少了交通运营成本,正如海口市工信局负责人所说:“新能源汽车在公交领域的推广符合城市公交系统清洁能源化的趋势,也让公交领域成为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起点。而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符合海南在自贸区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趋势。”
       潮起海之南,波澜九万里。新能源汽车掀起的产业浪潮,已从北国之都,直卷南海之滨。那么,星星点点的地方实践,能否汇聚成更高层面的行动指南,为整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指明进一步的方向呢?在发展中蓬勃生长的新能源车,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呢?敬请期待本文下篇。
[ 责任编辑:肖文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