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3-26 16:46:20
  以印尼为起点,蔡玉水在东南亚一带长期考察,还在新加坡教过书,由于印尼的长期动荡与高强度的艺术创作,蔡玉水的精力与身体双透支,但是新的创作计划已经开始在脑子里逐渐成型,蔡玉水笑称玩命是艺术家的特性。那年春节时,蔡玉水回家过年,家人说什么都不让他走了,于是留在家乡济南,在山东工艺美院教书。2004年任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蔡玉水简历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蔡玉水1963年出生于济南。北京画院副院长、画家、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在中国画、雕塑、电影及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双泉十年

  (2009-2019)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用艺术真切地表现苍生的疾苦很难。

  用艺术改变他们的生活难上加难。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愿尽全力去尝试。

  双泉,一个面积相当于中国十万分之一的边远贫困小镇。

  认识她十年了,

  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把这张画画完……

  由《双泉十年》延伸出的话题

  人生中印象深刻的触动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一个人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的感动,有多少是源于艺术?很少有人去统计。对于我来说,近些年印象深刻的触动有两次:一次是在遥远的梵蒂冈大教堂面对米开朗基罗的伟大雕塑,一次是在我乡下的工作室面对旷野中的一棵小树。

  在梵蒂冈大教堂的整个下午,我静静地观察着数万人默默虔诚地在《哀悼基督》雕像前久久驻足。我知道是米开朗基罗在人神之间架起了一座神奇的桥梁,这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简•爱》中的一句话:“人,不能仅仅爱‘上帝’;人,必须在彼此的相爱中感受‘上帝’!”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我有很多雕塑是在乡下一个简易的小工棚完成的,也有一些就是在荒郊野外创作的。每当创作时,远处山坡上的一棵小树和那一件件没完成的泥塑胚胎,以及沉浸于其中的孤单的我,形成了一种非常神秘的默契。有时候我会把旷野中的那棵小树当作美丽的少女,有时会当作温柔慈祥的母亲,有时候我会把她当作我日夜思念却不敢想起的父亲。

  一次,罕见的暴雨袭击了寂静的山野之夜,我被雷声惊醒,戴上草帽穿上雨衣,将院子里放置泥巴的大缸急急盖好,把已经被冲刷得只剩骨架的泥稿搬进小屋子后,便本能地抄起摄像机朝旷野里的那棵小树奔去。我很想知道,暴风雨中的那棵小树会是怎样一种风采?当闪电直立着把天空划开一道道血盆大口,面对旷野里那棵在暴风雨中挣扎狂舞的小树,我看到生命的意志与力量,我感到自己是活着的!清晨的山野恢复了常态,旷野里的那棵小树静静地伫立着,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动于这种用生命舞蹈之后的沉默无言!于是,面对那片旷野、山川,我有了一个浪漫的幻想,什么时候可以让这棵小树不再孤单寂寞,让她的周围不再那么荒芜,让这片旷野山川生意盎然,万花盛开。

                                                ——蔡玉水

  艺术随生命的进程而变

  (请将手机横屏欣赏)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蔡玉水《南京大屠杀》(大型组画《中华百年祭》之四)

  蔡玉水从艺以来,在水墨与重彩、雕塑以及粉彩综合材料等方面都有所探索与尝试,也推出过一批作品。历经十年艰苦创作的大型水墨历史组画《中华百年祭》得到美术界认可,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入,蔡玉水觉得水墨也仅仅只是一种表现手段,《中华百年祭》的使命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用传统的表现方式反思中国近百年悲惨的历史,由此引发人们的思考。当使命在一个阶段完成,蔡玉水开始寻求改变。

  在上述背景下,蔡玉水于20世纪90年代前往印尼巴厘岛,在那里一待就是七年。宛如天堂般的印尼海岛改变了蔡玉水的艺术与生活,宗教、自然、人文三者一起思考,使他的生命和画作豁然开朗,发生质的变化,在美丽、宁静、善良的包围和抚摸下,蔡玉水长期以来积压的另一半爆发了:“这不就是我要的东西吗?现实的、灿烂的、浪漫的,仿佛天堂似的,和以前的地狱的、黑白的、历史的,正好形成了一个反差。”蔡玉水开始通过作品颂赞人性和生命。

  (请将手机横屏欣赏)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蔡玉水《天堂巴厘岛》

  于是,《天堂巴厘岛》等系列作品诞生了,蔡玉水将东西方艺术手法结合,用画笔追逐巴厘岛上的女子、虔诚的教徒、祭祀的人们,描绘过古老的巴厘梦,表达过不同形态的爱,或喜或悲,或沉重或轻松。这批作品与他之前的作品有了很大的反差,数年后,当“蔡玉水画展”再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以印尼为起点,蔡玉水在东南亚一带长期考察,还在新加坡教过书,由于印尼的长期动荡与高强度的艺术创作,蔡玉水的精力与身体双透支,但是新的创作计划已经开始在脑子里逐渐成型,蔡玉水笑称玩命是艺术家的特性。那年春节时,蔡玉水回家过年,家人说什么都不让他走了,于是留在家乡济南,在山东工艺美院教书。2004年任北京画院专职画家。

  北京的生活,自由但喧闹,对蔡玉水来说,作品需要大都市来丰富,但内心需要小净土来提纯,他一直渴望一处封闭的、隔绝的地方来创作。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蔡玉水邂逅了济南郊区的双泉镇,这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小镇。可能正是因为这份“灵性”,吸引着蔡玉水把工作室落户在这里,并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

  最初来的时候,蔡玉水两耳不闻窗外事,手机一关,创作进入一种忘我状态,非常幸福。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山村里,他创作了大量的雕塑和大体量的绘画作品。如果愿意,这样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安逸、自由、专注,以一个“艺术家”该有的样子,关上门创作,财富与名声双丰收。

  双泉距离济南市区有一小时多车程,风光奇秀,泉水众多,却并不富裕。小镇辖区有3万多人,48个村,其中23个是贫困村,村里大批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蔡玉水每天在镇中穿行,在一个荒废的老戏台对面的院落,他看到一位老人在下午5点多钟的夕阳下晒着太阳,破败凄凉的院落与安详平静的面孔扎得他心疼。蔡玉水特别怕见到这样慈祥的像自己父亲一样的老人,亲切的攀谈之后默默地转身离开。但老人的背影让蔡玉水震撼,一个转身,真的不知道明天他还在不在。

  用艺术改变双泉的尝试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身处这样的双泉,蔡玉水心中有些东西也在发生偏移,一些复杂的情感在心中翻滚,他又开始失眠了。到底用什么办法才能让父老乡亲们过得更好一点?想过引进工厂,想过发起赞助,但这些方法只是杯水车薪,有些问题存在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而他,只是一名双手沾满颜料的画家,能做的,微乎其微。

  蔡玉水不敢去画双泉,怕笔尖刺痛自己的心,但每一幅作品又都是双泉,因为,双泉已渐渐印在了他的内心。

  豁出去用艺术方式救人,哪怕把自己点了,也要发出一点光,引来一些善良的人一起帮助双泉。接下来,蔡玉水为双泉做了许多唯美的雕塑作品置于乡野间,让它们“温暖地遇见”这个村庄及生活在这里的朴实的人们,此举引起广泛热议和“网红打卡”,夕阳西下,那些雕塑洒满金光,灵动起来,像与游客在对话,诉说着这座小镇的故事。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一次次这样的尝试,让双泉有了一些变化。自2012年起,当地镇政府按照“艺术+文化+旅游”的特色思路来发展双泉,除了万亩油菜花,双泉镇还根据季节变化,引导村民集体种植油菜花、海棠花、向日葵、牡丹花……一到花季,整个双泉就是花的海洋,处处弥漫着艺术气息,每个周末都游人如织。

  《艺术也疯狂》属于双泉人自己的电影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此时的双泉,有了一种别样的气息,很多场景映射到蔡玉水的脑子里,都成了非常真切而具体的电影画面。于是,蔡玉水产生了为双泉打造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的想法,想通过电影把“艺术改变乡村”的理念告诉大家,让世人知道双泉、热爱双泉,同时把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起来,直接把拍摄场景留给乡村,拉动旅游。很快就有了故事:一位画家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小镇,现实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同时对乡村文化的凋零败落则充满了惋惜。电影的名字就叫《艺术也疯狂》。

  但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问题,蔡玉水只好顶着压力,拿出自己积蓄,为这部电影提供资金、奔走宣传。这个过程中,还毅然推掉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出国举办个展的邀约,真是艺术也疯狂!蔡玉水的疯狂行为感动了朋友们,大家纷纷伸出援手,2017年6月16日《艺术也疯狂》得以在全国公映,还赢得国内外多个大奖、入围十余个电影节,双泉一下子名声远扬了。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为了推介双泉、改变双泉,赢得更多人的帮助,蔡玉水这个文弱的“书生”像逢人便喋喋不休的“祥林嫂”一样开口双泉闭口双泉。但为了能最大化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摆脱来势汹汹的千篇一律的乡村剧烈城市化改造,这样的疯狂是值得的。蔡玉水就是想通过一系列活动打个小样给大家看,社会需要艺术,需要艺术家,艺术不曾在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中缺失,艺术对城市、乡村的发展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改变双泉也许是一件很艰难缓慢的事情,但慢是好事,等值得的人和事不会心急,因为在蔡玉水心中的双泉本身就是一件珍贵的艺术作品。如果在双泉的话,蔡玉水每天下午5点多都会放下手中的画笔,走出工作室,在田间小路迎着太阳奔跑,直到迎面的太阳下山背后的月亮升起才回转身来,他常自嘲:“小伙逐日去,老汉踏月归。”一个人在山间并不孤独,伴着他的是一轮明月或漫天繁星,以及心中装着的爱与希望。

  寻找现实与精神统一的美好家园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人生?

  一个艺术家应该拥有怎样的艺术人生?蔡玉水在北京画院多年前的一次竞聘演讲时曾经这样讲道:

  “一个艺术家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创新是他的本分,没有什么好赞扬的。有人说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让我说,这也是一个用美好艺术引领生活的时代。当艺术温暖地遇见一棵小草,小草就有了生命;当艺术温暖地遇见一个人,这个人就会成为一个爱美向善有精神气质的人;当艺术温暖地遇见一个家庭,这个家庭一定会成为一个浪漫有爱有趣的家庭;当艺术温暖地遇见一个乡村,那一定会是一个田野可以种得像绘画一样、人人满是笑脸的幸福的艺术乡村;当艺术温暖地遇见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一定会更加活力四射、充满浓情与诗意。如果让美好的艺术与世界温暖地遇见,那这个世界将以鲜花埋葬枪炮,用大爱让战争彻底远离我们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园:一个是精神的,一个是现实的。精神家园与现实家园存在的反差是我们痛苦的根源。这些年我利用绘画、音乐、雕塑、电影、舞蹈,与田野大自然、与城市民众进行着一次次温暖的拥抱。目的只有一个,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些实验与不懈的努力让我们的精神家园与现实家园能接近些,再接近些,统一了,我便幸福了!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艺术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使命。爱美之人把艺术看成是美的天使,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将它看成是一种哲学思辨,有宗教情怀的人视艺术为自己的宗教,而艺术还有一种使命,那就是爱的使命。有了这一使命我们才能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不会迷失方向,才能让有爱的艺术散发出人性的光芒。用艺术真切地表现苍生的疾苦很难,用艺术改变他们的生活难上加难,但是,只要有一丝希望,我愿尽全力去尝试。如果说人到中年还有什么祈求,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像米开朗基罗一样,为人类通向天堂搭起一座美丽的桥梁!更希望自己能像旷野里的那棵小树——当暴风雨来了就尽情地狂歌起舞;当太阳升起,大地苏醒,万花盛开的时候,我则悄无声息地、静静地幸福生活!”

遇见双泉  生命中的缘——由蔡玉水画作《双泉十年》延伸的话题

(本文内容选自北京画院编《一幅画的诞生》)

[ 责任编辑:王姝方 ]

相关阅读